免费论文网 首页

老人节的名人轶事

时间:2016-09-26 17:03:3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重阳节的名人轶事

孟嘉落帽

孟嘉,字万年,是晋代名士,少有才名。晋朝永和年间,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参军,甚得桓温的器重。

一年重阳佳节,桓温在龙山大宴属下的僚佐,吟赋诗。此日所有僚佐都是戎装赴会,把酒言欢。正当大家诗兴大发之时,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孟嘉的官帽吹落,他竟然没有发觉,还在那里与人高谈阔论,这是一件有伤大雅之事。桓温见到这个情形,便暗示其他人不要提醒孟嘉,想看他如何善后。

不久,孟嘉去如厕,桓温命人取帽放回他的坐处,又命文士孙盛写一篇文章嘲笑他。孟嘉回来看见官帽和孙盛的文章,马上乘兴作文以答,由于他文词俊美,受到众人的赞赏,桓温也没有怪责他。

后人便把孟嘉落帽作为一个重阳节的典故,还有人将重阳节称为授衣之节,落帽之辰。

在古人吟重阳的诗词中,有不少提及这个典故,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李白有诗句云: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宋人辛弃疾词有云: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矣,落帽参军华发!

陶潜赏菊,白衣送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孟嘉的外孙——晋朝大诗人陶潜。陶潜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潜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陶潜,字渊明,平生嗜酒,但他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据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九月九日,陶潜在家赏菊吟诗,一时酒瘾发作,遍寻家中并无存酒。

正在徬徨之际,陶潜忽然看见一个白衣使者载酒前来,一问才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原来是朝廷征召陶潜为著作郎,他不愿意去就职,王弘想结识这位名士,曾多次给他送酒,这一次真是雪中送炭,陶潜立即开怀畅饮,提笔赋诗。

陶潜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成为一时佳话,为后世文人所吟。李郢《重阳日》有句云: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王勃《九日》诗云: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李白《九日登山》诗: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王勃作《滕王阁序》

有一次,唐代王勃前往探望父亲。九月八日,船到马当山,遇一老翁对他说:明日重阳,

南昌都督阎公将在滕王阁举行盛会,令客人作《滕王阁序》,你才华横溢,何不共赴盛会,成一代之名?

王勃答道:此去南昌有七百里之遥,今日已是八日,岂能及时赶到?老者笑道:我可助你一席清风。果然顺风顺水,及时参与盛会。

本来都督阎伯屿意欲让其婿为重修的滕王阁写序,以期千古留名,而且也早已写好了。开始时,阎公故意拿纸笔遍请来宾动笔,宾客皆知其意,无人敢接,独有王勃毫不谦让。

阎公心甚不快,但不好发作,就命人伺其下笔,随时通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沉吟不语。又报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矍然而起道:此真天才,当不休矣!宴会尽欢而散,王勃也一举成名。

潘大临的半联诗句

宋代黄州潘大临善于写诗,苏东坡、黄山谷等对他非常赏识。

一次,谢无逸写信问他有无新作,潘大临回信答道: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闻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

谢无逸得到潘大临寄来的这半联诗句,便为他续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篇二:在老人节庆祝大会上的贺词

在老人节庆祝大会上的贺词

各位老领导、老年朋友、同志们:

今天是第十七个老人节,值此节日到来之际,我谨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老领导、老年朋友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祝贺。今年以来,我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牢牢把握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实现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到目前,全街道完成工业投入13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0%、309%;完成财政收入69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94.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62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你们是我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过去的艰苦岁月里,你们呕心沥血,含辛茹苦,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了基础,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你们仍然以党的事业为重,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党工委、办事处的各项工作,这充分体显了各位前辈们崇高的革命情怀,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你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尊老、养老和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向来十分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加强了老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各位老领导、老年朋友们的期望和要求,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对于街道党工委将继续牢记“三个不能变”,即牢记老同志历史功绩的思想不能变、牢记优先照顾老年人的方针原则不能变、牢记尊老敬老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办实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变,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把老年人工作做得更好,切实使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确保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最后,再次祝愿各位老领导、老朋友、同志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节日愉快!

篇三:重阳节感恩父母的文章

重阳节感恩父母的文章

重阳节,心怀感恩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饮酒赏菊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忧愁。

重阳节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关爱老人也同样是关爱我们的将来。作为21世纪的我们,敬老爱老的道德意识就显得更必要了。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去感恩吧!

学会感恩,应当首先学会感恩父母,感恩长辈。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本性纯真,孝敬父母。韩伯愈的母亲对他的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错,就举杖责打。有一天,伯愈犯了错,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的眼泪竟然像雨点一样掉下来。他母亲觉得很奇怪,问道:“以前打你时,你都是欢欢喜喜地接受,今天为什么掉泪呢?”伯愈对母亲说:“过去您打得疼,我知道母亲健康有力,所以欢喜;今天杖落在我身上,我一点儿感觉不到疼了,我知道母亲身体衰老,体力微弱了,所以禁不住伤心地流下了

泪水,并不是不甘心忍受疼痛。”

呜呼!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伯愈的至孝不得不使我们惭愧的低下头了。

想想我们现在:当我们用很轻松的口吻说自己蹉跎岁月时,当我们用很浪漫的心情与朋友闲逛时,当我们用很自豪的态度上课看小说时,当我们用潇洒的姿态应付生活时,而我们的父母呢?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他们总是以很富裕的方式给我们掏钱,总是以很轻松的口吻对我们说上班不累,总是以很奢侈的方式让我们吃顿饺子,总是以一种幸福的口吻对我们说拥有我们这样的孩子他们高兴。

都说隔辈亲,当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父母变成父母及祖父母的双重身份时,他们把余生都放在了我们这里,没有时间享受,只有整日操劳,他们每天都精心地为我们准备着可口的饭菜,默默地收拾着我们杂乱的书本,然后微笑着看着我们一跌一撞地走着,并时不时地用他们温暖的大手扶起滴着泪水的我们。

你问:那怎样才能做到孝呢?我想反问:你是否在爸爸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奶奶的生日时打个电话?在姥姥烦恼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给他们亲自做一顿也许算不上可口的饭菜?你可曾记得关掉吸引你的电脑,在灯下与他们说说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听听他们的唠叨?


老人节的名人轶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555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