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漳州职业技术教务系统

时间:2016-09-24 11:43:4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丹厦房产房产经济人岗位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

系别: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专业:商检技术

学号:1003001013

姓名:郑秋玲

完成日期:2013年5月14日

目录

摘要

正文

1.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简介

1.1丹厦房产简介

1.2实习岗位简介

2. 实习内容及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1实习内容

2.2实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2.1实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2.2解决问题的措施

3实习心得

3.1实习收获

3.2实习体会

4致谢

参考文献

丹厦房产房产顾问实习报告

郑秋玲

摘要:

关键词:

1.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简介

1.1丹厦房产简介:

丹厦房产行销策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是一

家集中低端住宅、高端豪宅以及高端商业地产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二手房地产中介机构。是一家集房地产全程营销策划、投资顾问、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销售代理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房地产机构,丹厦旗下拥有了丹厦房产、丹厦融资担保、丹厦豪门三大品牌,由厦门丹厦房产、福州丹厦房产、厦门丹厦融资担保公司组成。集团总部设立于美丽的厦门,目前拥有近三层2000平米的房产及担保总部、全省直营门店超过近80家,区域涵盖厦门、福州、泉州、漳州,人员近3000人。2011年7月,天利仁和总店、锦绣店、榕御店、江滨店以及九龙店共五家门店在漳州盛大开业。至此丹厦房产在全省的直营门店数量达近100家,拥有了厦门、福州、泉州、漳州以及龙岩5个城市的规模化经营,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最具规模的房地产中介品牌机构。

1.2实习岗位简介 房地产经纪人就是指在房屋,土地的买卖,租赁,转让等交易活动中充当媒介作用,接受委托,撮合,促成房地产交易,收取佣金的自然人和法人。 凡是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的都属于房地产经纪人。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销售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般将从事一手房销售的称为房地产经纪人或置业顾问,将从事二手房交易的称为房地产经纪人。 房地产经纪人是房地产中介的一部分。房地产中介主要由房地产咨询、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三个部分构成。在日常生活中,房地产经纪人通常也被称为“房屋中介”或“二手房中介”。

2.1实习内容

⑴采集、核实和分析客户与房源等信息,设计与管理房号体系,填报和分析业务报表等;

⑵陪伴客户查看房屋,测算购房费用等;

⑶代理契约鉴证与契税缴纳及权证办理,咨询与代理各类房贷事宜,协理房屋验收与移交等;

⑷申办租售许可证,调研房地产市场,核算与评估房价,设计价格体系,编制宣传展示与管理用图表文件,设计平面安排和处理面积误差。

开发客户

1、发布广告:进行网络广告或站台子、贴广告等形式的广告宣传,以期买房(求租方)或者卖方(出租方)与自己联系。

2、接洽客户:当买房(求租方)或者卖方(出租方)与自己联系时,了解客户需求,并记录下来。

3、信息登记:将房屋供求信息登入公司管理系统,与其他经纪人共享,但客户联系方式只有自己可以看到,或者干脆不登记,从而保证信息独有性。

信息维护

1、拓展信息:拓展盘源、客源信息,充实自己的信息库

2、信息匹配:针对已有的盘源、客源信息进行匹配

验房/带看

1、对已有的盘源进行实地勘测

2、邀约客源实地看房

签约售后

1、对已看房的客源进行合约签订

2、回顾老客户

2.2.1实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刚进来丹厦,刚接触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什么都很陌生,

篇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

院为例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及高职教学运行规律,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人员、技术、资金及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措施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各高职院校为有效调配教学资源,缓解繁重的教学管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纷纷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

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0年学校开始建设校园网,随后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校园信息化建设。在2007~2009年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中,投入了200多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增加了3台IBM小型机作为高性能服务器,6台服务器组成集群服务系统,6T的IBM DS4300海量存储系统,以及高性能核心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建立了包含综合教务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的数字校园信息化平台,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条

篇三: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长:林绍中

副组长:唐耀红 黄波达 卢金忠(福建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成 员:林向义 张明建 张志强 叶文杰 林开升 林炳魁 应明富 简智敏 谢小美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制造业是福建省及漳州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福建省“十二五”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石化、汽车、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电工电器、太阳能光伏、平板显示、铝加工、不锈钢、稀土、铜等产业链为核心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达到1.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漳州市“十二五”规划指出:“集中力量发展壮大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四大主导产业,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到2015年,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经过发展,漳州市形成了以关节轴承、钟表机芯制造、模具制造为龙头的制造产业链。福建龙溪轴承股份公司是生产经营关节轴承等特种轴承及汽车配件的现代化上市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关节轴承制造商和出口商,出口量占国内70%;万利达集团是全国500强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华艺钟表公司钟表机芯产量约占全国30%,出口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以这些企业为代表的漳州制造业严重缺乏“精操作、懂控制、善维修”的“银领型”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高技能人才。

2.“银领型”高技能人才需求大

据我们对漳州市和福建省部分制造企业的调研显示,“银领型”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岗位中占26%,其中机电设备操作员占15.2%,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人员占10.8%。根据福建省各地人才市场招聘信息统计,制造业人才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在热门职业排行榜上一直位居前三位。“十二五”期间,仅漳州地区需求量就在6000人以上。为解决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漳州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支持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二)建设基础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经历了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历程。机电一体化专业是2007-2010年地方财政支持的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群中的专业之一。几年来,本专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改革、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具备了承担

并完成“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的坚实基础。

2.已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与成果的辐射引领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参照重点建设专业成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福建龙溪轴承股份有限有限公司、万利达集团等企业合作,已构建实施了“学校—企业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3.有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初步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本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5名,兼职教师1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0%,“双师”素质教师占80%。初步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存储兼职教师的技术专长、技能绝活和企业兼职教师资源等信息。

4.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成绩。本专业为院级精品专业,同时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近三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5.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劳动力培训以及为企业技术服务,我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认可。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

对应漳州市“工业强市”和“依港立市”区域发展战略,紧紧依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链,以培养高尚职业道德、娴熟专业技能和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施“学校—企业双循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融“教、学、做”为一体,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4门优质核心课程为核心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与福建龙溪轴承股份公司、万利达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学校主导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完善以真实产品生产为主导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双师”结构合理、专兼比例1:1.2以上的教师团队。到2013年,在面向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培养掌握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方面起示范引领作用。毕业生高级工证书获取率100%,少数学生获得技师证书,提高就业质量。

(二)建设任务

1.深化校企合作。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设计、共同从事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与应用方面建立长期稳固的密切合作关系。

2.进一步明确并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对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是:面向漳州市制造业及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主要岗位群,培养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3.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福建龙溪轴承股份公司、漳州中集集装

箱有限公司、力佳股份公司、万利达集团密切合作,实施“学校-企业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在校内和合作企业交替循环进行,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4.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关节轴承、钟表机芯、模具和中小型柴油机制造过程所需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为载体,按照职业岗位-职业行为-关键技术与工艺-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策略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以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

5.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与福建龙溪轴承股份公司、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万利达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学校主导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主导型校外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

6.建设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比例1:1.2以上的教师团队。通过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培训、进修,赴企业锻炼等措施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和骨干教师5人,聘请2名行业专家或者企业技术权威作为专业带头人;增聘企业兼职教师10人;培养青年教师5人。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动长期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联合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两年内,采取“走出去、迎进来”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600人次以上;与企业合作解决生产技术、生产工艺难题6项以上。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依托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在以下方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组建万利达机电学院。与国内知名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万利达集团合作,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管理、基础实验实训条件、部分师资等作为出资条件,万利达集团以生产设备、实践教学师资等作为出资条件,共同组建“万利达机电学院”。万利达学院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主要办学定位:一是为万利达集团订单培养电子产品生产设备运行、调试与维护维修所需要的机电技术大专学历的高技能人才;二是为集团在职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与鉴定。

2.创办校企联办的专门校园车间。依托学院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与万利达集团、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学校提供场所、技术与人员,企业提供设备的方式,在兼顾校企双方各自需要和利益的前提下,创办机电产品生产专门校园车间,承担合作企业部分产品生产与研发任务和其它社会生产任务。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指导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设备调试与维修,学生作为准员工轮流在相关生产流程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将产品生产和教学项目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实训实习、生产”一体化,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在企业设立“学徒车间”。与亚洲最大的小家电制造企业灿坤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在企业开辟“顶岗实习专用生产线”,设立“学徒车间”。

(二)“学校-企业双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深入调研漳州市制造企业的基础上,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机械产品制造过程,能综合熟练运用机电一体化及计算机知识,在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强的对相应工程对象(如机电一体化自动机、生产自动线、数控机床等)进行操作、安装、调试、维修,掌握工业控制技术和数控设备运用与维修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并根据企业不断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2.深化“学校-企业双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漳州市制造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服务漳州市制造业而量身打造 “学校—企业双循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理论实践一体化 ④

提升(学校)

薪顶岗实习(企业) ⑤带

“校—企双循环” 工学结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

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校)

产性实训(企业) ③生 ②工作与学习

专用周(学校)

图1“学校—企业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企业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是具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学校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学习,企业教学——在企业真实职业岗位上进行生产性实训和带薪顶岗实习,教学内容可先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也可先是实训教学,校(理论实践一体)企(职业岗位真实实训)交替,按照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岗位拓展能力培养递进循环上升。同时,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后的“回炉”提升学习。

“学校-企业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每个循环阶段学习内容、能力培养、教学

要求等实施过程说明如下。

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校):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绝大部分职业基础课程和部分职业核心课程(职业发展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部分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以理论为主、职业基础课程理论+实训、部分职业核心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同时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关键能力。

②工作与学习专用周(学校):第三学期在学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场所(专门校园车间、学徒车间)完成部分职业核心课程(职业发展第二阶段其余部分学习领域课程)和1门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其特点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完成部分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进一步形成学生的关键能力。

③生产性实训(企业):第四学期以半工半读的学习与工作方式在合作企业真实生产岗位上进行生产性实训,同时在企业完成部分职业核心课程(职业发展第三阶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④理论实践一体化提升(学校):第五学期在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完成职业核心课程(职业发展第四阶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在学校课堂完成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

⑤带薪顶岗实习(企业):学生分散进行带薪顶岗实习(可能不全在合作企业实习),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形成。

(三)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通过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经构建了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组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此为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重点是优化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职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

1.研制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管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也是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学资源。根据专业顶层设计的思想,校企合作共同围绕“培养什么人才”、“由谁来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三个核心问题来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通过对行业企业的实时调研与分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人才培养的类型、目标、规格和服务面向;设计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结构由主体部分和支撑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基于工作过


漳州职业技术教务系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531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