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八下物理第七章测试题

时间:2016-09-23 23:29:4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测试题 附答案

洪湖市燕窝中学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测试题

姓名 班级 评分

一.选择题(45分)

1.下列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发生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向右转弯

C.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时,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力只能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重力作用

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6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会出现()

A.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回地面 B.汤水能倒进嘴里

C.人轻轻一跳就会跳得非常高 D.河水就不会流动了

9.

图1

10.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11.在图2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手对弹簧的拉力 人对跳板的压力

B A 2 图手对弓的拉力

C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

1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1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14.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  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无法确定

15.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A.一定吸引地球 B.不一定吸引地球

C.一定不吸引地球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25分)

16.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17.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_____.

18.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

19.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

20.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21.物体由运动变为________,或者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

,都是运动状

态发生了变化.

22.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三、作图题(12分)

23.如图3所示,用50N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右拉小车,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图3

24.如图4所示一重4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4

25.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5中画出推力F的示意图。

图5

四、简答题(4分)

26.如图6所示,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

图6

五、计算题(6分+8分=14分)

27.一个小球的重力为1.47N,它的质量为多少克?

28.一根弹簧受到3N的拉力时,长度为12cm;当它受到6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在弹性限度内,这根弹簧受到12N的拉力时,其长度为多少cm?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C 6.D 7.B 8.B 9.A 10.A 11.D 12.C 13.D 14.A 15.A

16.桌子 相互的 17.支持力 桌子 书 压力 书 桌子 18.物体的运动状态 形状 快慢 方向 19.形状 方向 20.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1.静止 静止 运动 运动方向的改变 21.大 长 扁 形状

篇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力是一个对另一个 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 物体,另一个叫 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 ② 改变物体的。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 、 发生变化等。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 和 。

5、重垂线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 ___。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 即发生了 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 ___,即改变足球的_____ ________.

8、 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人对跳板的压力 D C

B A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中,G代表m代表、g=410、一座限重为5×10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 kg.(g=10N/kg)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4、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A.重力 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C.手对铅球的推力D.不受任何力

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 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无法确定

10.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一定吸引地球 B.不一定吸引地球 C.一定不吸引地球 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11、“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三、实验题(6+4+5分共15分)

1、请你把下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补全,并把正确的顺序填空下面的横线上:、、 、.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 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能超过它.④校正 ,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

2、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图是各个不同城市g值的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

(3)该弹簧原长是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

(4)小李作出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1/6,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是10N,问这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多少?质量是多少?(g=10N/kg)

2、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4所示的标志牌(t表示吨),用来表示对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

的卡车,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g=10N/kg)

3、一个物体用弹簧秤称物重,弹簧秤示数为4.9N,问能否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其质量 ? 图4 总重为5×104N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物体、物体、物体

2、1N、500N

3、形状、运动状态、静止、运动、大小、方向

4、作用点

5、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是否垂直、是否水平

6、支持、桌面、书、压力、书、桌面

7、形变、方向、运动状态

8、形状、运动状态

9、G=mg、重力、质量、9.8N/kg、9.8牛每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式9.8牛 10、390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5 CBAAB 6-11 DBDAAB

三、实验题(6+4+5分共15分)

1、③①④② 、分度值、轴线、垂直、量程、零点 2、(1)武汉和上海、(2)赤道与北极、(3)地球纬度

3、(1)弹簧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

(3) 2、 2.5 (4)B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篇三: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力》经典测试题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第2节 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

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

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注意: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第3节 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第七章《力》测试题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2.如图1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图

1

3.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面上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B.水往低处流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作用不需要地球与物体直接接触

D.“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4.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5.小华归纳了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B.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C.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6.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

C.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D.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7、当磁铁靠近铁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磁铁和铁钉不接触,则它们之间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磁铁吸引铁钉,但磁铁对铁钉没有力的作用

C.磁铁和铁钉是互相吸引的 D.磁铁吸引铁钉的力大于铁钉吸引磁铁的力

8、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10、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 )

A.4.2 N; B.4 N;C.3.8 N; D.无法判断.

11.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12.如图2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①②③④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

13.若空气阻力不计,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气中受到 ( )

A.空气和手的推力 B.手的推力 C.空气和地球的吸引力 D.重力

14.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两块磁铁间的吸引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

15.在图3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16.物理学中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往往将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重心,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B.球形物体的重心在球心 C.物体的形状改变,其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变图3

D.将均匀木球的中心挖去以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17.传说从一株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激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5月14日,英国皇家学会托人把这株苹果树的一截长10cm的树枝送入太空。与在地面相比,发生显著变化的是树枝的( )

A.长度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18.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的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19.下列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形状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20.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图5中表示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图

4

21.航天员带有40kg,的食物进入太空,这些食物在地球所受重力是,那

么当飞船进入太空后重力是 .(g取10 N/kg)

22.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比值g= ,这个比

值可以理解为质量是_____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___N.

23.如图5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

值为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图5 24、足球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奋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

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头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人站在跳板上,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25.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0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g取10 N/kg)

26.一个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如

图6所示)。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说

明 。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7.(1)如图7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小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8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向右的力推箱子,箱子向右做匀

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箱子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图6

图8 图9 图10 图7

(3)画出如图9所示,静止放在斜面上的木块的重力示意图.

(4)如图10,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一同学沿左上方与水平方向成30°角用200N的力拉物体,画出该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28.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x作出的F—x图线如图11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lN,弹簧的伸长增

加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3)分析图象,你能得到的结论

是。

11

29.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

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____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_______N.

四、计算题(共22分)

30.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重力的1,一个人能在地球上举起质量是100kg的物体,他在月6

球上能举起的物体质量是多少? (g取10 N/kg)(7分)

331.一正方体物体,边长是5㎝,通过测定知道该物体的密度是8.0g/㎝,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如果将

该物体拿到太空中,则该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有分别是多少?(g取10 N/kg)(7分)

32.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下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27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27t的物体

333的重力).一辆自身质量为5 t的汽车,装有10 m的砖,已知ρ砖=2×10kg/m,试通过计算说明桥能承

受的最大压力,汽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g取10 N/kg)(8分)

图12


八下物理第七章测试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525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