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现代君子的故事

时间:2016-09-21 00:18:1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现代君子的故事

篇一:现代君子标准

现代君子标准

真:就是“君子坦荡荡”,要真诚,不欺人不自欺,光明磊落,能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及社 会;

善:就是“上善若水”,要有爱心、同情心、不作恶、宽容,爱人爱己等;美:就是“厚德载物”,要热爱家乡、爱护卫生、心理健康、行为举止文明;勇:就是“君子当自强不息”, 要有责任、有信念,要坚毅,能为理想持之以恒等。

君子坦荡荡。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篇二:现代君子班20项技艺 解读 现代君子班20项技艺

“现代君子班”的秘诀就是“学艺20项”。昨日,宋健逐一进行了解读。

1、每天早晨7时之前起床,晚上11时就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做好其他一切事情提供时间保障。

2、每天看新闻20分钟,并写100字评论。学会用智慧的眼睛和思辩的头脑观察社会、瞭望世界,保证思想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

3、每周运动5个小时(不少于3天),掌握一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在运动中感受生命的快乐。

4、每个月做一次义工。培养爱心,学会施善于人,也心怀一颗感恩之心。

5、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朗诵或演讲。提高朗诵、演讲水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勇敢、自信的品质。

6、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讨论或辩论。真理是愈辩愈明的,在讨论和辩论中提高自己的思辩和判断能力。

7、每两个月观看一部优秀影片。通过观看电影这种形式,培养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洞察社会。

8、每两个月读一本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气质。

9、每学期制作一期海报(每8人负责一期)。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及团队的聪明才智,培养创新能力。

10、每个成员结交一位优秀的师长。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就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11、每个成员结交几位信赖的朋友、同学。朋友是一面镜子,也是第二个自我。与朋友在一起能修正自己的错误。

12、每个成员所在寝室创建文化、安全、卫生寝室。学会与人相处,珍惜同窗之情,体会“家”的温暖。

13、每个学期写两封信,一封写给父母或兄弟姐妹,一封写给自己曾经的同学。要懂得人间真情的珍贵。14、每个学期至少听4次讲座。接受新鲜的思想、文化观念、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15、每个学期学会一首新歌,每年学会一支舞蹈。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和无限的想象,更能让人热情、奔放、欢腾。

16、每学年举办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两水交流还是一种,而两个人交流则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思想。

17、每学年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研究社会,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18、每个成员在大四之前参加一次招聘会。感受招聘会场的气氛,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在学习中化压力为动力。

19、每年旅行一次(个人或结伴,可近可远)。游览祖国山水,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情感。

20、每年利用节假日外出打工(如家教、周末促销、暑假劳动等),并记录一个月在校的开支。体会挣钱的不易,知道金钱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懂得珍惜每一分钟、每一分钱。(记者朱建华)篇三: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先秦时期君子的修养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对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政治实践、文化追求、道德践履的一种力量源泉”。本文试从君子的自身修养和待人接物两个方面阐述先秦君子的人格特质及其内涵。并分析其对现在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当今批判传承先秦君子人格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先秦君子 人格特质 自我修养 待人接物 现代意义 传承改造

从西周、春秋的一般意义上讲,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显然,这是一个有着明显的阶级意义的称谓,它有一定的阶级意义。要被人称之为“君子”,从政治上和经济上首先就要有一定的地位,也就是说要有“君”的尊贵。“君子”是儒家核心范畴之一,其初始含义是“君之子”。后成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中的核心人格类型,同时也成为儒家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先秦时期君子的修养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对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政治实践、文化追求、道德践履的一种力量源泉”。如此重要的概念如今似乎有被逐渐淡忘,并因精英道德性质而被抛弃之情势。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先秦君子的人格特质和“君子”的现代转化进行描述,以期对现代人重拾先秦君子风范有所帮助。

一.先秦君子的人格特质

先秦的书籍《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等,以及一些战国、秦汉以来的一些其他著作中,都记在了大量当时“君子”的传闻和事迹。《先秦君子风范》一课中,赵敏俐教授以这些书籍为原本,介绍了很多”君子“的作为。本人大体将课中所讲的君子人格特质进行归纳,最为重要的大体有“举止得体、文化修养、熟悉礼乐、善于辞令、不畏强权、忠、孝、义、尚俭安贫、恭敬谦和、自省借鉴”等11个部分。进一步总结为“仁、义、礼、智、信、忠、勇、文质彬彬、善于辞令、谦逊、尚俭安贫”。

1. 君子自我修养之道

君子的自我修养是指君子在生活、求学中,按照先秦社会的时代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我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自我修养包括前面风度翩翩、出言有章、熟悉礼乐、博学多识、慎思明辨、尚俭安贫、自省鉴戒等几个方面。

君子,首先应该是生活中的典范。孔夫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说明,作为一名先秦贵族社会的君子,不但要有内在的文化道德等美质修养,而且还要有外在优雅得体的举止风度。《淇奥》这首诗中,以起兴的手法对卫武公进行了赞美与歌颂,表现了他的举止得体,在视觉上就给人以君子的形象。这说明作为先秦君子的首要条件必须是外表优雅,举止得体,因为风度翩翩的外表美感才能给别人带来一种可靠的感觉,试想,如果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就鬼鬼祟祟,如何让人相信他的内心是美的,这和现代人的观点是相同的。

其次,君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博学多识,以子产和观射父为代表,他们因为知识的渊博,能对国家社稷、社会稳定、未来发展做出很好地认识并提出很好的建议,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代的王者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学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话说出了贵族教育的主要目的。所以,博学多识成了作为君子的必

要特质。这应该是是每个朝代评判君子基本遵循的特点。当然,周代还是学在官府的时代,普通的百姓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因此,当时具有文化知识的人,主要也都是那些贵族。 而胸有诗书后,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就是礼乐修养。礼乐修养也是西周春秋贵族们最基本的修养。当时贵族们从小就要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在这六者当中,“礼”、“乐”又排在首位。“礼”“乐”的含义习惯上人们把西周文化也称之为“礼乐文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西周建国之始,统治者就把礼看成了产生社会秩序的本原,

正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 ·序卦》这是《周易》里的解释,这是在周文化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既然如此,礼自然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

而乐的本质则是心灵的愉悦,所谓“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礼记·乐记》既然如此,靠乐对于人情的感动功能而去整治人心,从而使人对自己的趋善行为进行自我观照并产生愉悦,这就是周人的一种文化理想。

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礼和乐成为评判君子的重要指标了。实际上体现的是周代统治阶级的意志,他们试图把自己的统治理想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表达,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

2.先秦君子的待人接物

在赵教授的课程中,对先秦君子待人接物的描写比较多,主要为善于辞令、不畏强御、孝、忠、义、恭敬谦和、交友让贤等方面。

外表有风度,内心有涵养,这只是一个人的本身特质,但处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与别人交往时表现出来的品格更为重要。这里主要讲一下孝、忠和义。孝是对父母,忠实对君王,义是对朋友,这几个品德是现代社会也非常强调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这句千古名言,奠定了以义与利来分界君子与小人的规定。义,即“宜”,是君子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即行为的必然选择。虽然孔子等也承认“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更重义。君子的本质在于行义,君子为了“义”的实现,就算牺牲生命也觉得是值得的,这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君子的“行义”以为也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不断上演,先秦时期的公孙杵臼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们体现的品格是舍己为人,把朋友的利益放在最高,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个人觉得这是真正的君子行为,是真正的值得流传百世的品德。

忠和孝其实是一体的,虽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是真正的做到孝这必能做到忠,真正做到忠者必能做到孝。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忠孝的培养,是因为这对其统治是直接起着积极作用的。父母与君王都是上级,所以忠孝都是对上级的一种“服从”,贵族、知识分子有了忠孝的意识,就能带动全国的忠孝意识。但是,先秦的忠孝有不少是属于“愚忠”“愚孝”,一味的追求,导致了盲目的结果。虽然也有良禽择木而栖的臣子,但也有很多“一臣不事二主”的人为了昏君而死。不过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徒弟被父亲打,他出于孝道而不躲避,孔子就教训他说,这不是真正的孝,如果因为你不躲避而导致父亲把你打死了,那你父亲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而难过的,让自己的父亲难过,也是不孝的。所以,忠和孝是必不可少的美德,但是要讲究选择和方法。

二.先秦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是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中国人民深受多年文化积淀的影响,历朝历代以来大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社会是一个价值取向迷失、人格处境尴尬的时代。在当今社会,人们出于器物的汪洋大海之中,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和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思考。而经过“启蒙时代”的洗礼,个人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而,在处理群己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是张扬自己而忽视他人;现代的大众传媒,又利用信息轰炸的方式,迫使很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思想独立性,甚至处于一种集体

无意识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认同,市场经济下的逐利冲动,无一不在消解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个性。

君子理想曾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感染、教育、熏陶了不少仁人志士。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以说,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历经各种内忧外患而能保存延续,与这一精神传统有莫大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君子”理想对于我们塑造现代民族精神和文化人格,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先秦君子风范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内在修养有着重要作用。调查显示,现代人越来越沉迷于网络、电视等,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就算是看电视的人,也大多数看的是娱乐频道,看科教节目和人文节目的越来越少。这是现代人内在修养减少的一个体现,一个没有内在文化积淀的民族是很可悲的,把几千年的修身传统丢掉了的民族是更可悲的。所以有必要提高人们文学修养的水平,这样才不至于丢失炎黄子孙应有的内涵,也是现代君子风范外现的必要准备。对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系于自身,视救国救民、变革现实为己任,关怀众生的宏大志向和博大胸襟,无疑是今天的人们所应该尊崇的

第二,先秦君子风范在当代人格锻造中具有参照作用。君子人格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节,塑造了一批批不屈于势,而以德抗势的仁人志士。从先秦到汉唐,到元明,这种精神被一直传承,抗日战争时期也不乏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在和平年代继续推崇这种高尚品质,有利于发扬祖国的传统精神,培养现代青年敢于吃苦耐劳,勇于创业的精神。

第三,先秦君子风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警示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它要求构建一种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从价值取向上看,先秦君子所包含的重义品格,对市场经济下正确处理义利观系,摆脱一味的逐利冲动,具有不可否认的警示意义。现在经常发生的富二代事件、见死不救事件,深刻体现了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培养现代人的“君子”意识,是拯救以物质为主导的社会中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先秦君子理想毕竟是脱胎于私有制经济,是剥削制度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因此必然带有历史意义的、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成为当代的理想人格泛型。现代社会是与先秦社会及其不同的,单纯的继承先秦的君子风范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所以,君子风范需要传承,更需要改造,而传承与改造的前提是对君子内涵的深入挖掘与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

[2]

[3]

[4] 林贵长.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及其现代价值[j].天府新论,2010,(4):31-36 程碧英.《论语》“君子”文化新探[j].天府新论,2009,(4):117-120 竞争年代还该不该讲求君子之道.雅虎学堂 崔永舟.先秦儒家“君子”理想内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9

the content of the first qin gentleman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qin dynasty gentleman has reached a certain heigh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etc. have had

far-reaching impact, is the ancient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and political practice, the pursuit of cultural, ethical practice assumed a source of strength. this paper

from a gentlemans self-cultiv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sdescribed the first qin junzai and connotation. and analysis of its present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pirit, made the first qin junzai heritage characterof todays critical soci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first qin gentleman personality traits self-cultivation interpersonal the modern sense heritage

篇二:现代君子更应该善求相同理论稿

现代君子更应该善求相同理论稿 谢谢主席,评委们,辩友们,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在论述我方观点之前,我想说明的一点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君子是指社会上为数不多的一群人,绝非指某一个人。我们都知道君子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君子的守不同或者求相同指的是在追求真理及兼济天下的实践的过程中的,是坚守不同的观点,还是追求相同的观点;另外,君子更应该如何,是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密切相关的。社会现状是思想专制,固化没自由,还是价值混乱,变化迅速,思想对立对抗严重,君子应以何为主是不同的。我方通过各方面的分析,认为在现代社会,君子更应该善求相同。下面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从理论的角度讲,在追求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过程中,君子更应该善求相同。(追求的是与真理的相同,而不是与某一君子的观点相同)先说客观真理,我们都知道,客观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还是近似椭圆的,真相只有一个。在这里,善守不同不会得出真理。在此过程中的善求相同,不是以君子之间某一个观点为标准去求相同的,而是以那个客观存在真理为标准的求相同。人们所追求的任何一个具体的真理,求得的结果都应该是相同的。地球是近似椭圆这个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求得的正确的结果,只有一个,这便是君子要求得的相同。并且,无论是什么样的客观真理,也都是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化和扩展而进一步发展的。这就更需要我们不能守,而只能在真理的道路上一路求索。如果说客观真理对应的是科学,那么主观真理对应的就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的标准由社会存在而决定。伦理道德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集合。有一些道德原则是绝对的,比如,诚信,孝敬父母。这类道德原则不由分说,是必须要求得一致的;而另一些道德原则则是相对的,比如义利关系的对立统一的平衡点,就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对

于这类主观真理,我们就需要秉承真理越辩越明的方法论原则,进行辩论,探讨,以求得共识,成为社会应该普遍遵循的道德标准。现代社会,我们都深感共识难求。如果争而不求共识,便是为了不同而不同,这对于真理的探求,是毫无意义的。(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秦晖,《共同的底线》)

第二,在实践领域中,在现代社会,君子同样更应该善求相同。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精忠报国,都是君子的人生理想。用现代的概念来说,就是,君子都力图成为政治精英,来为国效力。在西方,柏拉图也认为,具有道德高尚和知识丰富的哲学王,应该是最好的治国者。君子治国,该当如何?我们都知道,现代政治的最大标志是代议制民主和政党政治。现代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政治妥协,作为君子的公共权力的代理人,他的职责就是满足最多数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在政党政治的竞争中,在代议制的选举竞争中,在所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坚守不同意味着政治的分裂,意味着公共政策的难产,意味着最多数人民的共同利益的流产。没有费城制宪会议上的善求相同,就不会有美国宪法,甚至刚独立的美国又会分崩离析。没有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第一次政协会议达成的共同纲领,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而正是由于共同纲领的被搁置,才导致了57年反右扩大化,和之后的大跃进,直至文化大革命。对于具体的公共政策,如果各方不能达成共识,那么人民的利益将无法保障。综上所述,我方再次强调,现代社会,君子更应该善求相同。谢谢!

篇三: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先秦时期君子的修养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对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政治实践、文化追求、道德践履的一种力量源泉”。本文试从君子的自身修养和待人接物两个方面阐述先秦君子的人格特质及其内涵。并分析其对现在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当今批判传承先秦君子人格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先秦君子 人格特质 自我修养 待人接物 现代意义 传承改造

从西周、春秋的一般意义上讲,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显然,这是一个有着明显的阶级意义的称谓,它有一定的阶级意义。要被人称之为“君子”,从政治上和经济上首先就要有一定的地位,也就是说要有“君”的尊贵。“君子”是儒家核心范畴之一,其初始含义是“君之子”。后成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中的核心人格类型,同时也成为儒家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先秦时期君子的修养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对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政治实践、文化追求、道德践履的一种力量源泉”。如此重要的概念如今似乎有被逐渐淡忘,并因精英道德性质而被抛弃之情势。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先秦君子的人格特质和“君子”的现代转化进行描述,以期对现代人重拾先秦君子风范有所帮助。

一.先秦君子的人格特质

先秦的书籍《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等,以及一些战国、秦汉以来的一些其他著作中,都记在了大量当时“君子”的传闻和事迹。《先秦君子风范》一课中,赵敏俐教授以这些书籍为原本,介绍了很多”君子“的作为。本人大体将课中所讲的君子人格特质进行归纳,最为重要的大体有“举止得体、文化修养、熟悉礼乐、善于辞令、不畏强权、忠、孝、义、尚俭安贫、恭敬谦和、自省借鉴”等11个部分。进一步总结为“仁、义、礼、智、信、忠、勇、文质彬彬、善于辞令、谦逊、尚俭安贫”。

1. 君子自我修养之道

君子的自我修养是指君子在生活、求学中,按照先秦社会的时代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我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自我修养包括前面风度翩翩、出

言有章、熟悉礼乐、博学多识、慎思明辨、尚俭安贫、自省鉴戒等几个方面。

君子,首先应该是生活中的典范。孔夫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说明,作为一名先秦贵族社会的君子,不但要有内在的文化道德等美质修养,而且还要有外在优雅得体的举止风度。《淇奥》这首诗中,以起兴的手法对卫武公进行了赞美与歌颂,表现了他的举止得体,在视觉上就给人以君子的形象。这说明作为先秦君子的首要条件必须是外表优雅,举止得体,因为风度翩翩的外表美感才能给别人带来一种可靠的感觉,试想,如果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就鬼鬼祟祟,如何让人相信他的内心是美的,这和现代人的观点是相同的。

其次,君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博学多识,以子产和观射父为代表,他们因为知识的渊博,能对国家社稷、社会稳定、未来发展做出很好地认识并提出很好的建议,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代的王者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学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话说出了贵族教育的主要目的。所以,博学多识成了作为君子的必要特质。这应该是是每个朝代评判君子基本遵循的特点。当然,周代还是学在官府的时代,普通的百姓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因此,当时具有文化知识的人,主要也都是那些贵族。

而胸有诗书后,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就是礼乐修养。礼乐修养也是西周春秋贵族们最基本的修养。当时贵族们从小就要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在这六者当中,“礼”、“乐”又排在首位。“礼”“乐”的含义习惯上人们把西周文化也称之为“礼乐文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西周建国之始,统治者就把礼看成了产生社会秩序的本原,

正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 ·序卦》这是《周易》里的解释,这是在周文化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既然如此,礼自然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

而乐的本质则是心灵的愉悦,所谓“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礼记·乐记》既然如此,靠乐对于人情的感动功能而去整治人心,从而使人对自己的趋善行为进行自我观照并产生愉悦,这就是周人的一种文化理想。

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礼和乐成为评判君子的重要指标了。实际上体现的是周代统治阶级的意志,他们试图把自己的统治理想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表达,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

2.先秦君子的待人接物

在赵教授的课程中,对先秦君子待人接物的描写比较多,主要为善于辞令、

不畏强御、孝、忠、义、恭敬谦和、交友让贤等方面。

外表有风度,内心有涵养,这只是一个人的本身特质,但处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与别人交往时表现出来的品格更为重要。这里主要讲一下孝、忠和义。孝是对父母,忠实对君王,义是对朋友,这几个品德是现代社会也非常强调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这句千古名言,奠定了以义与利来分界君子与小人的规定。义,即“宜”,是君子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即行为的必然选择。虽然孔子等也承认“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更重义。君子的本质在于行义,君子为了“义”的实现,就算牺牲生命也觉得是值得的,这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君子的“行义”以为也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不断上演,先秦时期的公孙杵臼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们体现的品格是舍己为人,把朋友的利益放在最高,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个人觉得这是真正的君子行为,是真正的值得流传百世的品德。

忠和孝其实是一体的,虽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是真正的做到孝这必能做到忠,真正做到忠者必能做到孝。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忠孝的培养,是因为这对其统治是直接起着积极作用的。父母与君王都是上级,所以忠孝都是对上级的一种“服从”,贵族、知识分子有了忠孝的意识,就能带动全国的忠孝意识。但是,先秦的忠孝有不少是属于“愚忠”“愚孝”,一味的追求,导致了盲目的结果。虽然也有良禽择木而栖的臣子,但也有很多“一臣不事二主”的人为了昏君而死。不过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徒弟被父亲打,他出于孝道而不躲避,孔子就教训他说,这不是真正的孝,如果因为你不躲避而导致父亲把你打死了,那你父亲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而难过的,让自己的父亲难过,也是不孝的。所以,忠和孝是必不可少的美德,但是要讲究选择和方法。

二.先秦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是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中国人民深受多年文化积淀的影响,历朝历代以来大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社会是一个价值取向迷失、人格处境尴尬的时代。在当今社会,人们出于器物的汪洋大海之中,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和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思考。而经过“启蒙时代”的洗礼,个人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而,在处理群己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是张扬自己而忽视他人;现代的大众传媒,又利用信息轰炸的方式,迫使很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思想独立性,甚至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认同,市场经济下的逐利冲动,无一不在消解人之

为人的尊严和个性。

君子理想曾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感染、教育、熏陶了不少仁人志士。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以说,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历经各种内忧外患而能保存延续,与这一精神传统有莫大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君子”理想对于我们塑造现代民族精神和文化人格,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先秦君子风范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内在修养有着重要作用。调查显示,现代人越来越沉迷于网络、电视等,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就算是看电视的人,也大多数看的是娱乐频道,看科教节目和人文节目的越来越少。这是现代人内在修养减少的一个体现,一个没有内在文化积淀的民族是很可悲的,把几千年的修身传统丢掉了的民族是更可悲的。所以有必要提高人们文学修养的水平,这样才不至于丢失炎黄子孙应有的内涵,也是现代君子风范外现的必要准备。对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系于自身,视救国救民、变革现实为己任,关怀众生的宏大志向和博大胸襟,无疑是今天的人们所应该尊崇的

第二,先秦君子风范在当代人格锻造中具有参照作用。君子人格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节,塑造了一批批不屈于势,而以德抗势的仁人志士。从先秦到汉唐,到元明,这种精神被一直传承,抗日战争时期也不乏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在和平年代继续推崇这种高尚品质,有利于发扬祖国的传统精神,培养现代青年敢于吃苦耐劳,勇于创业的精神。

第三,先秦君子风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警示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它要求构建一种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从价值取向上看,先秦君子所包含的重义品格,对市场经济下正确处理义利观系,摆脱一味的逐利冲动,具有不可否认的警示意义。现在经常发生的富二代事件、见死不救事件,深刻体现了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培养现代人的“君子”意识,是拯救以物质为主导的社会中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先秦君子理想毕竟是脱胎于私有制经济,是剥削制度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因此必然带有历史意义的、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成为当代的理想人格泛型。现代社会是与先秦社会及其不同的,单纯的继承先秦的君子风范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所以,君子风范需要传承,更需要改造,而传承与改造的前提是对君子内涵的深入挖掘与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

[2]

[3]

[4] 林贵长.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及其现代价值[J].天府新论,2010,(4):31-36 程碧英.《论语》“君子”文化新探[J].天府新论,2009,(4):117-120 竞争年代还该不该讲求君子之道.雅虎学堂 崔永舟.先秦儒家“君子”理想内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9

The content of the first Qin Gentleman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Qin Dynasty gentleman has reached a certain heigh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etc. have had

far-reaching impact, is the "ancient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and political practice, the pursuit of cultural, ethical practice assumed a source of strength. "This paper from a gentleman's self-cultiv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sdescribed the first Qin Junzai and connotation. And analysis of its present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pirit, made the first Qin Junzai heritage characterof today's critical soci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first Qin Gentleman Personality traits Self-cultivation Interpersonal The modern sense Heritage


现代君子的故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489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