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有感

时间:2016-09-20 16:39: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一部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

----《李尔王》

莎士比亚从喜剧创作转向悲剧是迅速而突然的,喜剧的明朗天空突然变得阴暗起来,心情突然由愉快变为悲愤,唱的歌也由甜美的情歌转为哀歌,笔锋从抒写人的和谐、生活的乐趣一转而刺向罪恶的现实和人的丑恶灵魂,活泼取笑、揶揄诙谐的乐天性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庄严、肃杀、紧张、恐怖的气氛,这种转变并不是随意的、偶然的,它存在着其必然性。在莎士比亚写作悲剧的时代里,专制政体的进步性已经开始丧失殆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贵族集团内部的分崩离析明朗化起来,代表贵族利益的王室与资产阶级争夺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国会与英王第一次发生了尖锐的分歧。伴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程度日益深重,他们在担负封建势力的压迫外,又多了一重灾难。清教徒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妨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残酷现实,人们不能不寻求解释,也渴望把悲惨不幸的人生搬到舞台上。莎士比亚以他敏锐的头脑,深刻的洞察力,强烈的是非感和人文主义理想,对这样一个社会生活能够得出超乎常人的认识来,也必然会作出自己的艺术反应,而悲剧就成了他用以表达这种情绪的有力武器,而《李尔王》则是表达莎士比亚这一情绪和这一社会现实的伟大悲剧的代表作。

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常常压抑不住感情的激动,悲愤的爆发,直接让剧中人物对这个罪恶的社会和荒谬的生活发出愤怒的控诉和

无情的诅咒。李尔在亲身经历了人民所受的苦难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

在莎剧乃至世界戏剧史中,《李尔王》一向以伟大庄严而雄浑的诗意,惊天地而骇鬼神的艺术力量著称。它以场面宏大、情节惊险、冲突激烈、感情狂暴、背景奇特及暴风雨的轰鸣和雷电的辉映,来呈现一个动乱社会的真实面貌,组成了一曲时代的悲怆交响乐。

《李尔王》是由一系列相互对立的因素构成的一出戏剧。剧中邪恶的两个姐姐高纳里尔和里根和善良的妹妹相对照,好哥哥爱德伽与坏弟弟爱德蒙相对比,葛罗斯特和李尔王则是两种父亲的比照。整出戏剧体现出了善与恶两种势力之间的冲突。

国王对待其三个女儿的不同态度使我们有这样的疑问:父母养育子女是否是为了日后能得到子女们的爱的回报呢?李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悲剧的一开始时是肯定的,而严厉的惩罚就是生活对这种私心的必然答复。当然李尔后来吸取了教训,李尔和葛洛斯特一样,他们俩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一个清楚的过程。他们俩都同样犯了严重的错误,同样因此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当初两个老人一意孤行,刚愎任性,终了却变得自轻自贱。

紧张激烈的场面和生动复杂的情节是联系在一起的,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都有这多条线索交错,多方面矛盾平行的特点。《李尔王》的李尔一家是主线,葛罗斯特这一附属情节显然是用来加强主要情节

的一种手段,是悲剧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的孤立的穿插,两条线索紧紧拧在一起,交错发展,互为烘托,使悲剧的外部冲突有着宽阔的视野,增加了悲剧的容量。

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李尔,他由于性格中某些固有的因素是他成为遭受灾难打击的悲剧人物。他的错误在于他为了做一个好父亲竟然在未去世之前就放弃了自己的王权。不幸的是,他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他虽然不再是国王了,但仍以国王自居,总之,他必须一如既往像国王那样的生活。他深受自我的支配,自我使他看不到他的孩子们的真是本性。他把唯一心地善良的小女儿逐出家门,因为这个小女儿过于真挚,不愿卑躬屈膝、阿谀逢迎以换取他的欢心。他放逐忠诚的肯特,结果错上加错,事实上却助长了敌对势力的气焰,从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剧中其他人物性格单纯,缺乏复杂性。考狄利亚是善良的化身,在她的身上具有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美德。她的两个姐姐,高纳里尔和里根则是邪恶的化身。她们虐待亲生父亲的暴行可谓罄竹难书,然而莎士比亚依然要展示出她们阴谋夺权的野心、无休止的欲望、通奸谋杀的卑鄙行径等邪恶。看来莎士比亚是有意是这样的安排邪恶无比的人走向万劫不复的灭亡。作家要让罪孽降临在作孽者的头上,要体现出恶人玩火自焚的命运。

剧中一种感情的基调支配着全剧。李尔的疯狂和随后考狄利亚的死在观众中有效的激起了怜悯之情。当李尔王抱着亡女的躯体走上台时,这种怜悯悲怆之情被推向了高潮。

《李尔王》虽然是悲剧的结局,但它并不是悲哀的发泄,更不是恐怖的渲染,它的场面是优美的,比之那些喜剧的结尾还要感人。李尔和小女儿重逢的场面是真实的景象,又是梦、想象,是一个似乎不存在的幻境,是另一个美好的人间。一个被误解的女儿对父亲素来敬爱,这种爱是真挚的骨肉之情,是人的本性,她流着热泪说:“我的亲爱的父亲!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疯狂的灵药,让这一吻抹去了我那两个姐姐加在你身上的无情的伤害吧!”这样天真纯朴的语言,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情力量。莎士比亚用尽他的艺术才能,用最美丽的色彩画出了考狄利亚这个最光辉的天使般的形象。莎翁把考狄利亚变成了美的化身。同样,在李尔、爱德伽、肯特等人身上也看到这种美,它是悲剧的,令人伤心的;因而它就愈发的伟大了。正是这种被悲哀所强化的美抹掉了各种其它的思考,把我们的所有注意力和思索都吸引了过去。正是由于这种悲剧的美,李尔最后死在考狄利亚的尸身旁的场景才是令人心碎的,而不是恐怖的,它通过美好的形象的死亡,表现的是美的价值的毁灭,人的宝贵价值的毁灭,它使人震惊,更使人激愤,使人痛恨残暴的黑暗势力,从而增加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种悲剧的艺术力量是大团圆式的的喜剧所无法达到的。

《李尔王》把家庭冲突放到了社会冲突的背景之中,当时的英国处于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时代里,罪行在黑暗中猖狂,正义在对抗中毁灭,欢乐是有限的,痛苦却是无边的。《李尔王》正是从这一历史的高度上,以悲剧的结局概括了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如果说《哈姆莱特》是青年的悲剧,《奥赛罗》是中年的悲剧,那么《李尔王》就

是老年人的悲剧了。如果说《哈姆莱特》中阴谋和受害的范围只限于一个家庭内部的话,《奥赛罗》的悲剧也只是发生在个人之间、夫妻之间,那么《李尔王》的悲剧就远远超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画面,带有更多的社会性质。剧中的悲剧冲突比其他悲剧更激烈,坏人更为猖狂,邪恶势力更为强大。黑暗笼罩着整个时代,恶人六亲不认,每个人都竞相干着谋害别人的勾当,踩着别人的尸体向上爬。更进一步说《李尔王》的悲剧不仅是老年一代的悲剧,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几代人的悲剧。它给我们展示的悲剧世界是可怕的,真理匿迹,谬误横行,黑白不分。国家君不君,臣不臣;家庭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残;社会纲纪荡尽,道德沉沦,世风日下,权和利成了生活的唯一主宰,一切行为和关系都以此为准则。一切秩序,一切法律全被破坏殆尽。

《李尔王》就是伊丽莎白时代这一黑暗社会画面的真实写照,作者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已上升到极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人民群众悲惨绝望的生活境地,也为下层人民喊出了他们再也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仇恨的心声。李尔、疯丐、小丑等人在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荒野中缩成一团,忍饥受饿,无处藏身的景象,就是那一时代“到处是穷人”的流民图,再现了劳动人民灾难深重,凄惨可怜的生活图景。这部剧不仅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特征方面充分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面貌和实质,就是在许多细节上也都是那一时代的真实再现。比如爱德伽装成的疯子汤姆,就是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这种乞丐有着那个时代鲜明特征。第二幕第三场中

篇二: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一部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

----《李尔王》

莎士比亚从喜剧创作转向悲剧是迅速而突然的,喜剧的明朗天空突然变得阴暗起来,心情突然由愉快变为悲愤,唱的歌儿也由甜美的情歌转为哀歌,笔锋从抒写人的和谐、生活的乐趣一转而刺向罪恶的现实和人的丑恶灵魂,活泼取笑、揶揄诙谐的乐天性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庄严、肃杀、紧张、恐怖的气氛,这种转变并不是随意的、偶然的,它存在着其必然性。在莎士比亚写作悲剧的时代里,专制政体的进步性已经开始丧失殆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贵族集团内部的分崩离析明朗化起来,代表贵族利益的王室与资产阶级争夺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国会与英王第一次发生了尖锐的分歧。伴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程度日益深重,他们在担负封建势力的压迫外,有多了一重灾难。清教徒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妨害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残酷现实,人们不能不寻求解释,也渴望把悲惨不幸的人生搬到舞台上。莎士比亚以他敏锐的头脑,深刻的洞察力,强烈的是非感和人文主义理想,对这样一个社会生活能够得出超乎常人的认识来,也必然会作出自己的艺术反应,而悲剧就成了他用以表达这种情绪的有力武器。而《李尔王》则是表达莎士比亚这一情绪和这一社会现实的伟大悲剧的代表作。

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常常压抑不住感情的激动,悲愤的爆发,直接让剧中人物对这个罪恶的社会和荒谬的生活发出愤怒的控诉和

无情的诅咒。李尔在亲身经历了人民所受的苦难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

在莎剧乃至世界戏剧史中,《李尔王》一向以伟大庄严而雄浑的诗意,惊天地而骇鬼神的艺术力量著称。它以场面宏大、情节惊险、冲突激烈、感情狂暴、背景奇特及暴风雨的轰鸣和雷电的辉映,来呈现一个动乱社会的真实面貌,组成了一曲时代的悲怆交响乐。

《李尔王》是由一系列相互对立的因素构成的一出戏剧。剧中邪恶的两个姐姐(高纳里尔和里根)和善良的妹妹相对照,好哥哥(爱德伽)与坏弟弟(爱德蒙)相对比,葛罗斯特和李尔王则是两种父亲的比照。整出戏剧体现出了善与恶两种势力之间的冲突。

国王对待其三个女儿的不同态度使我们有这样的疑问:父母养育子女是否是为了日后能得到子女们的爱的回报呢?李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悲剧的一开始时是肯定的。而严厉的惩罚就是生活对这种私心的必然答复。当然李尔后来吸取了教训。李尔和葛洛斯特一样,他们俩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一个清楚的过程。他们俩都同样犯了严重的错误,同样因此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当初两个老人一意孤行,刚愎任性,终了却变得自轻自贱。

紧张激烈的场面和生动复杂的情节是联系在一起的,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都有这多条线索交错,多方面矛盾平行的特点。《李尔王》的李尔一家是主线,葛罗斯特这一附属情节显然是用来加强主要情节

的一种手段,是悲剧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的孤立的穿插,两条线索紧紧拧在一起,交错发展,互为烘托,使悲剧的外部冲突有着宽阔的视野,增加了悲剧的容量。

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李尔,他由于性格中某些固有的因素是他成为遭受灾难打击的悲剧人物。他的错误在于他为了做一个好父亲竟然在未去世之前就放弃了自己的王权。不幸的是,他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他虽然不再是国王了,但仍以国王自居,总之,他必须一如既往像国王那样的生活。他深受自我的支配,自我使他看不到他的孩子们的真是本性。他把唯一心地善良的小女儿逐出家门,因为这个小女儿过于真挚,不愿卑躬屈膝、阿谀逢迎以换取他的欢心。他放逐忠诚的肯特,结果错上加错,事实上却助长了敌对势力的气焰,从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剧中其他人物性格单纯,缺乏复杂性。考狄利亚是善良的化身,在她的身上具有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美德。她的两个姐姐,高纳里尔和里根则是邪恶的化身。她们虐待亲生父亲的暴行可谓罄竹难书,然而莎士比亚依然要展示出她们阴谋夺权的野心、无休止的欲望、通奸谋杀的卑鄙行径等邪恶。看来莎士比亚是有意是这样的安排邪恶无比的人走向万劫不复的灭亡。作家要让罪孽降临在作孽者的头上,要体现出恶人玩火自焚的命运。

剧中一种感情的基调支配着全剧。李尔的疯狂和随后考狄利亚的死在观众中有效的激起了怜悯之情。当李尔王抱着亡女的躯体走上台时,这种怜悯悲怆之情被推向了高潮。

《李尔王》虽然是悲剧的结局,但它并不是悲哀的发泄,更不是恐怖的渲染,它的场面是优美的,比之那些喜剧的结尾还要感人。李尔和小女儿重逢的场面是真实的景象,又是梦、想象,是一个似乎不存在的幻境,是另一个美好的人间。一个被误解的女儿对父亲素来敬爱,这种爱是真挚的骨肉之情,是人的本性,她流着热泪说:“我的亲爱的父亲!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疯狂的灵药,让这一吻抹去了我那两个姐姐加在你身上的无情的伤害吧!”这样天真纯朴的语言,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情力量。莎士比亚用尽他的艺术才能,用最美丽的色彩画出了考狄利亚这个最光辉的天使般的形象。莎翁把考狄利亚变成了美的化身。同样,在李尔、爱德伽、肯特等人身上也看到这种美,它是悲剧的,令人伤心的;因而它就愈发的伟大了。正是这种被悲哀所强化的美抹掉了各种其它的思考,把我们的所有注意力和思索都吸引了过去。正是由于这种悲剧的美,李尔最后死在考狄利亚的尸身旁的场景才是令人心碎的,而不是恐怖的,它通过美好的形象的死亡,表现的是美的价值的毁灭,人的宝贵价值的毁灭,它使人震惊,更使人激愤,使人痛恨残暴的黑暗势力,从而增加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种悲剧的艺术力量是大团圆式的的喜剧所无法达到的。

《李尔王》把家庭冲突放到了社会冲突的背景之中,当时的英国处于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时代里,罪行在黑暗中猖狂,正义在对抗中毁灭,欢乐是有限的,痛苦却是无边的。《李尔王》正是从这一历史的高度上,以悲剧的结局概括了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如果说《哈姆莱特》是青年的悲剧,《奥赛罗》是中年的悲剧,那么《李尔王》就

是老年人的悲剧了。如果说《哈姆莱特》中阴谋和受害的范围只限于一个家庭内部的话,《奥赛罗》的悲剧也只是发生在个人之间、夫妻之间,那么《李尔王》的悲剧就远远超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画面,带有更多的社会性质。剧中的悲剧冲突比其他悲剧更激烈,坏人更为猖狂,邪恶势力更为强大。黑暗笼罩着整个时代,恶人六亲不认,每个人都竞相干着谋害别人的勾当,踩着别人的尸体向上爬。更进一步说《李尔王》的悲剧不仅是老年一代的悲剧,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几代人的悲剧。它给我们展示的悲剧世界是可怕的,真理匿迹,谬误横行,黑白不分。国家君不君,臣不臣;家庭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残;社会纲纪荡尽,道德沉沦,世风日下,权和利成了生活的唯一主宰,一切行为和关系都以此为准则。一切秩序,一切法律全被破坏殆尽。

《李尔王》就是伊丽莎白时代这一黑暗社会画面的真实写照,作者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已上升到极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人民群众悲惨绝望的生活境地,也为下层人民喊出了他们再也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仇恨的心声。李尔、疯丐、小丑等人在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荒野中缩成一团,忍饥受饿,无处藏身的景象,就是那一时代“到处是穷人”的流民图,再现了劳动人民灾难深重,凄惨可怜的生活图景。这部剧不仅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特征方面充分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面貌和实质,就是在许多细节上也都是那一时代的真实再现。比如爱德伽装成的疯子汤姆,就是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这种乞丐有着那个时代鲜明特征。第二幕第三场中

篇三:读《读莎士比亚戏剧集》有感

读《莎士比亚戏剧集》有感

张秀丽

曾有人说过,一个人的作品反映的是他的灵魂。如果真的有上帝,那么他一定会妒忌一个人,他从来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生存在社会的底层,他以编故事谋生,他,就是英国诗人、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以剧院门前为人看马起家,后逐渐成为剧院杂役、演员并开始剧作生涯。正如本·琼生所言,“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戏剧元勋。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从小便接触莎翁的戏剧,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用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到《威尼斯商人》中反应的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让我深深感受到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的印记,更深深地体会到他那柔软的内心所包容的孤独的灵魂。他用悲剧讽刺人生,用戏剧感叹尘世。他大胆,用《麦克白》《李尔王》直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残酷;他纯真,在所有三十七个故事中,大部分都将理想主义的爱情描绘;他浪漫,给每个拥有爱的革命人物以绝对的快乐,无论他们最终是失败还是成功。他用自己绝妙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那阴郁的社会现实,他的剧本的主要情节几乎全部来自别人,然而经他加工之后,这些情节获得了新的深刻的意义。他的人物总是比当时别的剧作家笔下的人物更全面、更深刻。他善于窃取我们的心,使我们同情他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几百年来,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

欧、考狄利姬、苔丝狄蒙娜、鲍西姬、朱丽叶、罗瑟琳——吸引了无数世代的观众和读者。哈姆莱特在他手里从一个通常的复仇者变成一个胸襟广阔、思想深刻的人文主义者,这个变化是至今都令人惊叹不已的。 激变中的社会给予了他无数的创作灵感,他将罗曼蒂克式的传奇转化成自己笔下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又将人物化为抽象的艺术形象。四百年来,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几十亿日人带来心弦上的共鸣,他的影响超越时空的限制。

莎翁的剧作中无一不是精品,但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罗密欧和朱丽叶》。故事的发生地维洛那城实际上是英国16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鼎盛时期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它诗意盎然,热情充沛,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其艺术风格与作家早期创作的大多数喜剧相一致,被人们称为抒情悲剧。剧本中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它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以亲王为代表,象征了王权统一的力量,它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另一方面是贵族蒙太古家族和凯布莱特家族世代的积仇结怨,它代表着从 中世纪延续下来的相互争夺的封建集团的势力。但时代在前进,这两大世仇的新一代人竟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于是家族的怨仇与个人爱情之间便形成了尖锐、巨大的戏剧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视于家族的仇怨,他们轻蔑地觉得,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枉具虚名的姓氏。朱丽叶曾说:“名字有什么? 我们叫玫瑰的那种花换成别的名字还不是一样芬芳。罗密欧要是不叫罗密欧,同样会那么可爱完美,这本来和名字没有关系。

罗密欧,抛弃你的名字吧,为了换取跟你本身毫无关系的空名,把我整个儿拿去吧。”罗密欧表现的则更为激烈、率直:“你只要把我叫做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真正的爱情,使他们变得勇敢而无畏,他们背着父母到劳伦斯神父的寺院里秘密成婚,最后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势力和封建的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谱写了一曲最为悲壮动人的爱情颂歌。

莎士比亚用诗情化的笔触,使悲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大量的心理独白让人物形象更显生动。最为喜爱的当属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的长篇独白:“一个坟墓吗? 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这里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和爱情的光芒,朱丽叶压抑不住的生机扫尽现实的阴霾,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

“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仍然这样美丽? 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 为了防止这样的爱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这是对爱情的咏叹和爱情的誓言,在罗密欧的意念中,朱丽叶虽然失去了“呼吸的芳蜜”,但却永葆着“红润的美艳”,永恒的青春以不可摧残的力量战胜了“灰白的死亡”,面对死神,相依

相恋,永不分离的誓愿,既有对爱情的执著,更有对中世纪封建压抑的强烈的反叛。这里,在对青春和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追求中,涌动着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浪潮和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 岩上冲击进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之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在维洛那,人们将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故事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课:爱情比仇恨更有力,甚至死亡也不能把它摧毁征服。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剧作中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所惯常表现的。这纯粹、美好的爱情,是与理性、法度和社会责任等尘世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男女主人公只是由于死亡才实现了尘世所不容的恋情,他们的死显示了青春和爱情的巨大力量,对现实世界投射出无限的光芒,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结局仍然是一个大团圆。所以,这部戏剧确实更接近于莎士比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喜剧。

“莎士比亚就是无限”,歌德如是说。莎士比亚塑造的这对年轻男女的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爱情宣言,成为无数后人口中的倾城绝

恋。莎翁和他的永恒的爱情经典《罗密欧和朱丽叶》,凝聚着爱情的深沉和坚贞,男女主人公冲决封建礼教的无畏精神,使得莎翁的这部剧作千百年来为人传诵,更是吸引着无数的戏剧爱好者为之着迷。


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有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486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