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学习两会精神专题

时间:2016-09-19 11:49:2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学习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

通化一中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

今天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15年全国“两会”简介;第二部分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第三部分是高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解读。 一、2015年全国“两会”简介

2015年全国两会指的是2015年3月3日至3月13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5年3月5日至3月1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我们习惯上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为全国人大,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政协会议。

2015

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约18000字,分为六个部分: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三、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

四、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五、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分为三个部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分六大部分,前两部分跟2014年一样,后面的重点任务部分,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四个部分分别来讲。“这是形式上、结构上的不同。形式是反映内容的,形式的创新是为了内容的创新。

在内容上,2015年的报告更加突出改革开放,提出六大重点改革、五大领域的改革任务。同时,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2015年的报告更加突出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包括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创新、生态环保等。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包括四个坚持,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坚持依法用权,倡简治奢;坚持

主动作为,狠抓落实。

整场报告,响起52次掌声。据统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高频词包括:发展134次;改革86次;经济85次;建设75次;政府42次;服务39次;等等。可以看出,政府在2015年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完善政府服务职能的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是一大感受,其中有不少提法是首次写入。它们“新”在何处?又传递了怎样的施政信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提法。

1.有权不可任性

【报告语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解词】将最流行的网络用语用于简政放权,生动而深刻。

2.创客

【报告语境】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解词】国家鼓励“创客”,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就是为了激励创业创新。

3.书香社会

【报告语境】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解词】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文化自信离不开崇尚阅读、尊重文化的氛围。

4.责任清单

【报告语境】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解词】公布三张清单,可以推进简政放权,让权力更公正、更透明、受监督。

5.社会信用代码

【报告语境】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解词】意味着公民和机构有了自己的信用代码,不诚信记录将很难“潜水”。

6.深港通

【报告语境】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者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解词】深港通的核心不在于“通”而在于“融”,如两地在金融、法律等众多方面进行全面融合。

7.智慧城市

【报告语境】发展智慧城市。

【解词】这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应把握节奏,不要盲目铺项目、搞基建,而应踏实前进,给城市文化留够位置和空间。

8. “中国制造2025”

【报告语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解词】这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向工业强国转型,需要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9. “互联网+”

【报告语境】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解词】“互联网+”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民生服务可以和互联网融合,让生活更便捷。

10.农药兽药残留

【报告语境】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

【解词】农产品涉及生产、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等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致命,必须实施全程监管。

11、权力寻租

【报告语境】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

【解词】权力的手捞过界,就可能滋生腐败。一方面要防止权力的肌体庞大臃肿,搞好“瘦身运动”;另一方面,瘦身后的权力要加强“曝晒”,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2015政府工作报告关注国家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那么,这份报告会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读课件7页)

三、两会中关于高考改革的信息解读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还谈到: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从去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这场自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了。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答记者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招考改革将会推出哪些新动作?有可能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呢?

1、向中西部新增招生指标,缩小区域录取率差距

意见要求: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部长说:今年新增2万个本科招生指标,全部用于中西部人口大省、录取率偏低的省份;安排20万名“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主要用于招收西部若干个录取率比较低省份的生源。“今年各省最低录取率和全国平均录取率差距,有望减少一个百分点!”

2、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

意见要求: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严格认定程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

部长说:2015年,全国性的加分项目,鼓励类的全部取消,只保留一些扶持性的项目。地方性加分政策减少了63%,有10个省市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

3、自主招生,所有学校都可以推荐参加自主招生

意见要求: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部长说:从今年开始,取消推荐的限制,所有学校都可以推荐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禁止联考的方式和培训的方式,把自主招生时间调整到高考之后,对于自主招生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全部公开、公示。

4、到2016年,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将达到25个

意见要求: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部长说:2015年将新增3个省份使用统一命题,明年将再增加7个省份,届时将有25个省份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

5、启动综合改革试点,由上海、浙江探索改革经验

意见要求: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部长说:根据各省申请,经过中央批准,上海市、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6、分类考试,打通职教学生上升流动通道

意见要求: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

部长说: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到,“要重点抓好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分类考试招生等制度建设,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上升流动的通道。”

最后,袁贵仁接受完记者采访之后,真诚地表示,虽然这些都是解决公众普遍关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问题的实质性举措,我们会在各个方面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这项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改革落实好。

目前,吉林省高考制度改革方案还没有出台。

在2015年2月12日召开的吉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高考制度改革,我省的工作进展如何?我省高考制度改革有什么主要特点?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岳强作出答复。

岳强说,吉林省高考改革初稿已完成,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将于6月底前按要求上报教育部备案。从总体来看,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同时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招生公平公正。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面

篇二:两会精神专题学习

两会精神专题学习

活动时间:4月15日,18:00-20:00

活动地点:A206

活动主题:“学习两会精神”

参加人员:物流12-1班团支部全体成员应到实到人数:35人活动策划人:张羽 活动记录人:梁梅 尹行伦

活动过程:

1,活动前期,积极组织支部成员关注两会动向,时刻了解两会所传达的精神,为主题团会讨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团会定于下午6:00举行,在出席人数达到标准后,团会开始。3,团会第一项是组织观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式精选片段,让成员感受两会氛围,从而更好的融入两会。

4,准备关于两会的材料,组织成员学习关于两会的基本知识,让大家对两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弥补了大家对两会知识的欠缺。

5,有奖竞答环节,让成员从刚看过的两会知识搜索出一些问题的答案,从而更好的帮助学习两会知识,也增加了大家对两会的热情。

6,向大家传达10年两会的内容和精神,以及10年会的一些具体细节,同时也了解了一下同学们对今年两会的认识,其中成员贺中山、王晨晨、徐灵巧等代表都发表了增加对两会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08两会也有增加独特的认识。

7,团会最后由团支书做会议总结,积极的肯定了大家对团会的热情和关注,同时也对本次团会中出现的一些纪律问题做出了要求,以便在下次团会中有所改进。

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就不能不关注两会。经过60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我们的发展和走势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态势和政治格局。因此,国际社会不能不关心中国的情况,两会就必然地成为国际看国内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两会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吸收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

面利益,缓解各方面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对两会的报道,实际上等于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可以起到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在上述意义上,一年一度的两会是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的一次生动实践。

3月是我国一个极不寻常的月份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两会”代表齐聚北京,代表人民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一些社会问题提交“两会”讨论。因此“两会”的召开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关注和他们有关的一些热点话题。我看“两会”,一方面是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说说自己对一些关键问题的个人看法,在关注的同时培养自我思考和相关意识。

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改革、反腐、社保、军事、教育、医改、土地和台湾等关键方面,都有了新的内容。就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由于垄断行业的特殊性,垄断行业一直以来缺乏竞争的意识,也因此损害了不少民众的利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投资主体的产权多元化,由竞争促进结构调整、提升服务质量,更能体现关切民生利益;就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因地制宜,中央财政适宜补助,反映了对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增加军费开支,国防军队建设是重要战略任务,对增强国防力量,实现国防军队变革、转变意义深远。物权法草案的审议是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各界关注热切。其中,实行公私财产平等保护原则,在物权法草案中得到具体充分体现,尤其是国家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意义重大,只有平等保护,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客观需要。

总之,今年的“两会”代表们讨论的焦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等众多领域,但更加突出的是民生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民生问题,这也就体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国家对民生的重视。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作用和全国政协的协商、监督作用在不断地完善和现代化,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保障工作将不断改善,意味着中国国家职能将不断人性化,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和发展。今年“两会”的召开将为“十二五”计划注入新的动力,将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两会代表在谈到当代的青年时还说到:吃苦不在形式,学问要有“杀手锏”。代表们指出,现在时代变了,不能要求年轻人像从前的科研工作者那样吃苦。吃苦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心理有数,有自己的创新和特长。只要扎实干、有本事,在哪里使出来都可以。

篇三:[学习心得]2015年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2015年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3月8日下午3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张德江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制度自信,在坚持中完善,在实践中发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60年的历史充分表明,因为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民主政治效率,而成为一种良政和善治,在保障最广大人民利益上,“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人大制度的土壤在此、养分在此、雨露和阳光在此,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审视,“理直气壮”地坚持人大制度的制度自信,还源于这项政治制度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一个重要品格:与时俱进。所谓的制度自信,并不是要躺在这项制度上睡大觉,而是与时代并肩而行,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实现制度自身的不断改变、完善和巩固。人大制度自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从修改完善宪法、废除以前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县级直选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城乡“同票同权”、立法权的完善和保障到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人大制度的生命力呈蓬勃之势,展现出巨大的制度优越性。

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人大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律提上议事日程,通过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形式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逐渐加大,代表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发挥。与时俱进中的种种坚持与改变,无不回应了人民和时代的吁求。

一方面,要看到在实践中人大制度的完善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其优势和功能尚未最大充分地发挥出来。固然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生发出深刻的责任意识,竭力履职,但仍要看到,询问、质询等监督方式犹有可充分发挥的空间;固然权力越来越少任性,但必须看到,权力为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权力机关所规范和约束仍在进行时……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升代表素质、提高立法质量、加强民主监督、完善工作制度等方面,人大制度尚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必须在新的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完善。

去年9月,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对立法、法律实施、监督、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以及人大工作等5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既要坚持又要完善、既要有制度自信又要与时俱进,这就是人大制度的历史命题。而置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改革越深入,必然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如何化解利益关系的掣肘、如何让民主与法治更嘹亮唱响,都有待人大制度更充分地发挥其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我们对人大制度的未来充满信心!


学习两会精神专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471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