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李林森先进事迹简介及生平主要事迹详细说明

时间:2016-09-09 16:35:0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刘琼芳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刘琼芳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原任石家庄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刘琼芳,女,1932年生于广东,195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原任石家庄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历,省市知名专家,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四次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曾担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擅长呼吸内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的诊治。她因患癌症先后做过四次手术,但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2011年7月1日,石家庄市卫生局党委特别授予刘琼芳同志“医生楷模”光荣称号。

2011年7月9日5:35分,刘琼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了她平凡而光辉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她所挚爱的工作岗位,享年79岁。

追忆“咱老百姓的好医生”——刘琼芳

滚滚滹沱哽咽了,为顿失一位“咱老百姓的好医生”而饮泣;

巍巍太行凝重了,为送走一位“医生楷模”而肃穆屹立。

“燕赵之子”刘琼芳的崇高境界弘扬出了伟大的医魂……

“多谢党对我多年的培育和教养,多谢各位领导对我多年的关爱,我的后事我想是这样:一是谢绝接受一切礼品,二是不设灵堂,三是不开追悼会,四是不搞遗体告别。”这,是一份普通的遗嘱,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字里行间无不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崇高境界。这份遗嘱的主人就是被誉为“咱老百姓的好医生”、“医生楷模”的原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琼芳。

2011年7月9日5时35分,刘琼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了她平凡而光辉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她所挚爱的工作岗位,离开了她为之牵挂的病人,享年79岁。

听闻她去世的消息,许多人自发来到医院,为她送上最后一程。当刘琼芳的遗体被抬上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时,在场送行的人们痛哭失声。在送行的队伍中,人们满含热泪手持“刘琼芳医生一路走好”、“刘琼芳,我们想你”等条幅,与这位楷模医生依依惜别。在送行的人群中既有她曾经救治过的病人,也有患者家属;既有以前和她并肩工作过的同事,也有医院领导,科室的医生、护士;还有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为了最后来看一眼刘琼芳,执意让家人推着来到医院。她眼眶湿润地说:“我一定得来送送刘主任。” 在全国医疗卫生战线上,刘琼芳是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她从医五十余载,始终坚守着平易近人的崇高医德,为患者奉献了高超精湛的医术、无微不至的关爱。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两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四次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省、市多项荣誉称号,并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光明日报》、《石家庄日报》、《机关党建》等新闻媒体先后宣传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

刘琼芳感动了很多人,她是一个从癌症刀尖上趟过来的女医生。她不仅是一位和善可亲的名医,也是个罹患了多种癌症的重病号,“我全身刀痕累累,已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地方了。作为一名医生,我感觉还能活着为别人治病,真好!”她说。

她把生命的延伸,选择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岗位上

1955年从广州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刘琼芳来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工作,在石家庄扎下了根。一个女医生的青春时光,如流水般从她身旁悄然逝去了。她刚过完41岁生日,一家人正沉浸在团圆的欢乐气氛中,突然,她在工作岗位上晕倒了,经过病理检查和专家会诊,乳腺癌细胞转移到了淋巴结。手术切除了刘琼芳的整个右乳房和腋下组织。作为内科医生的刘琼芳, 以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啊?

3年后,刘琼芳闯过了癌症生存的禁区,在人们惊叹的目光里,又拿起听诊器,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她对医院的领导说:“我虽然是个癌症病人,但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也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医生,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去给他们治疗……”在她迫切的要求下,医院领导才勉强同意她回来上班,但是只准她上半天班,不舒服可以随时休息,不准值夜班。虽然名义上是半班,但实际上,她还是上成了全天班。

刘琼芳为了给病人解除疑虑,不止一次陪着患者去找专家会诊。患者老张是一位县中学的物理老师,被别的医院误诊了,按“甲亢”病治疗久治不愈,转到这个医院。刘琼芳根据他的病状和体征,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后,诊断他不是“甲亢”,而是心肌炎后遗症和严重神经衰弱症。张老师当时半信半疑,她就利用星期天,陪着素不相识的张老师到省医院请专家会诊。经权威专家诊断,印证了刘琼芳的诊断准确无误,给张老师排除了心里的疑虑,他精神轻松地回家调养去了。工作中,她常对年轻医生说:“病人,不仅需要医生对他们及时正确的治疗,更需要热情真诚的心理安慰。作为一个医生应该永远记着,千万不能伤害病人的感情,要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笑脸。关爱和安慰也是一剂治

疗良药啊!”

那年冬天,病房里住进了一位7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极差,仅能在床上活动,晚上还经常心衰发作。病人姓赵,是个矿工,脾气火暴,稍不如意就在病房里吵闹,弄得同住一室的病友都很烦。刘琼芳知道后,就主动和老赵拉家常,她在闲聊中得知,老赵的两个儿子因病相继去世,老伴瘫痪在床十几年了,他也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天了,甚至想要在医院跳楼自杀。刘琼芳进一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对这个老赵特别关照,家里做了可口的饭菜就给他端来,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刘琼芳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老赵的心率缓慢,每分钟还不到50下,当时给他服用的是一种叫地高辛的西药,隔日一次,但效果不佳,如果加大剂量,又怕他心率太慢,引发意外事故。

为了给老赵找到合适剂量和用药的最佳时间,她不仅下班回家后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而且还每天晚上到病房里细心观察老赵服药后的心率变化。后来,她把给老赵服药的时间改在了晚上睡觉前。这样一改用药时间,果然见效,预防了他半夜再发生心衰。一个月之后老赵出院回家了。

她把医院当家,大医精诚

一天中午,刘琼芳正在家中吃午饭,河北师大一名溺水的女学生被抬进了医院,口腔和鼻孔都冒着血泡,呼吸已经没有了。刘琼芳听到消息后,把饭碗一搁就赶紧跑回了医院。经过她和医务人员的抢救,病人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了,但是卡在女学生喉管里的痰和水还是不能完全排出来,按常规,应该把她的气管切开。刘琼芳经过密切观察,觉得应该采取其它方法,因为这刀只要一开,女学生的脖子上就会永远落下个大疤,刘琼芳成功了。病人从急救室推出来后又送到病房里,这是一个本不属于她管的病人,但考虑到病房里的医生不了解情况,刘琼芳怕这个刚脱离危险的学生发生意外,就一直守护

在床边帮着其他医生观察治疗,一直忙到夜里,女学生的病情稳定后,她才放心地走了。 多年来,刘琼芳形成了习惯,每天晚上,都要去医院病房里再巡查一次。如果遇上危急病人,她二话不说就主动参加抢救。一天晚上刘琼芳查房时,发现9床一位被诊断为胆囊炎的孕妇突然休克了,值班医生和家属都急的团团转。她对病人又进行了认真全面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她诊断病人不是因为胆囊炎引起休克,而是肠穿孔造成的,病人危在旦夕,她当机立断把孕妇转到外科做了肠切除手术,保住了母子两条性命。病人的家属拉着她的手说:“刘大夫,你这一句话,救了我家两条人命,你可是俺们家的大救星。”

一天晚上,刘琼芳下楼时一不留神踏空了,把脚脖子给崴了,疼痛难忍,晚上破例没有去医院查房,爱人老杨正在家里给她热敷时。突然,家里的电话响了。值班的医生告诉她有位刚送来的老大爷吐血不止,请她过去帮着给诊断一下。刘琼芳搁下电话,二话没讲在爱人的搀扶下来到病房。她立马诊断清了病症,让护士给病人输血、补液,因为抢救及时采取措施得力,老大爷才保住了性命。

那是一件让病人和家属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当时医院的各项检查手段落后,医疗条件也差。有一位患者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浑身浮肿,排尿困难,皮肤液体渗出,不仅浑身没劲还怕冷又爱睡觉,已经卧床不起半年多了,诊断是尿毒症。当时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谁都知道得了这种病就等于接到了死神通知书。家属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刘琼芳,她去图书馆专门查阅了大量外文资料。经过给病人反复检查诊断,她认为病人患的不是尿毒症,而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功能不全造成的。她经过和病人家属协商,果断给病人用上了“特效药物”。3天后,病人就奇迹般有了尿感,而且浮肿的身体一天天变好了,这位从死神手里被救回来的病人,如今已经80多岁了,还活得很精神。多年过去了,老人一家人都把刘主任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逢年过节都要去看望她。

篇二: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李林森同志人生格言

公道正派、甘为人梯

习惯优秀、追求卓越

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生 命 之 火

——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

《人民日报》 2011年9月22日 盛若蔚

他就是英雄。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

他像一颗流星,一划而过,却刺破苍穹,发出最耀眼的光;他似一束焰火,转瞬即逝,却留下永恒,放射最壮丽的美。 20年前,他怀揣梦想,迈着大步,从巍巍巴山走来;20年后,他魂归故里,重将自己托付绵绵巴山。

2011年7月31日12时25分,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一阵紧张全力的抢救,仍然没能把他留住。

42岁,正值壮年。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旅程,留下万般不舍。

巴山没了季节,只有被泪水打湿的8月……

热血

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

川东多山,豪杰辈出。70多年前,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就曾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激昂奋战,血染巴山。

1969年,李林森出生在达州市宣汉县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农

家。作为长子,家人寄予厚望,为其取名林森,属意日后能成栋梁之才。

大学毕业,风华正茂。本可留在城市,李林森却选择回家乡做一名?教书匠?。敬业、严谨、坚韧……这份为人师表的职业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人生基础。3年磨砺,李林森推开县检察院的大门,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检察官。

如果人生的轨迹照此演进,也许李林森后来不会经历那么多的人间悲喜。

1997年,在检察院顺风顺水的李林森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申请下派当村官!

?那个时候,大学生干部申请到乡镇都少,何况村??宣汉县委副书记张宗昭清楚地记得,?他是全县头一个,而且还申请到最贫困落后的村子去,一大新闻呢!?

就这样,五宝镇梨耳村迎来一个年轻的党支书。

梨耳,穷得出名。别说县城,离五宝镇也有20多公里山路。 ?来了,就干出个样!?山里娃不信邪,他想看看自己行不行。

建广播站、修渠筑道、发展党员……一年下来,李林森干得风生水起。及至任职乡镇,这段经历成了他攻坚破难的宝贵财富。

?我是洪水冲出来的干部!?多年以后,李林森如此自嘲。但在五宝镇2万多名乡亲眼中,这个年轻的镇党委书记就是他

们不折不扣的?救命书记?!

2004年9月5日深夜,前河边的五宝镇早已沉入梦乡。谁也想不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逼近。

下游突发超大规模山体滑坡,河床瞬间被堵,洪水不泄反上,生生圈出一个宽1300米、库容2亿立方米的巨型堰塞湖——地势低洼的五宝,不幸坠入?湖底?。

黑暗中,人们急切的呼救声和牲畜水中挣扎的惨叫声,一浪高过一浪。

五宝人哪见过这般场面:洪水漫过山庄、漫过田地、漫过河堤、漫过街区……不到两小时,平日繁华热闹的小镇,就噩梦般地化为?水中孤城?,停水停电断联。

时间就是一切!李林森紧急召开只有3分钟的动员会:?现在没法详细安排,也没有救援设备,只有一条请记住:老百姓的命就是我们的命!?

9个火线组建的应急分队迅速撒出去,通知村民紧急转移。一场与洪魔夺人、同时间赛跑、跟死亡抗争的生命大营救,在如漆的夜色中展开。

?一个不能死、一个不能伤!?这是上级下达的死命令,李林森掂得出分量。

?救命啦!??救命啦!?扎起简易木筏,循着呼救方向,一道微弱的手电光柱,在惊慌失措的村落里上下穿梭。

一次、两次、三次,背出80多岁的覃宗秀老人,疏散出被

困教室的50余名师生……李林森嗓子喊哑了,就用手比划,实在背不动了,搀扶着也要让群众脱离危险。

翻过百道墙,越过千户窗,衣服不知被扯破多少口子,身上不知被划出多少血痕,更记不清往返跑了多少趟……李林森先后9次把鞋脱给逃命的灾民,给他再找来一双,不久他又光着脚丫……

三天三夜奋战,两万多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创造了当地救灾史上的奇迹。

洪水未退,公路被淹。除了一身衣服,很多群众什么都没带出来。

?不能让一个人饿倒、病倒!?在史无前例的大灾面前,李林森深知:现在全镇老小都看着他,自己代表党组织,自己就是主心骨!

?把红旗高高地竖起来,必须老远就能看到它!?关键时候,李林森想到红旗。

很快,临时安臵点上,各式各样的红布剪成?红旗?,次第飘扬,五宝升腾起红色的希望!

严重缺觉,脸色蜡黄,身影憔悴。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李林森一直在透支。终于,在去救灾物资发放点途中,他两眼发黑,一头栽了下去——这已是几天内第三次晕倒。可一醒过来,他又一手打着吊针,一手掏出手机询问灾情。

现场一位副县长看见,责备他?太不爱惜身体?,强行夺下

篇三: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李林森(1969.09—2011.07),男,1969年9月生,汉族,四川省宣汉县人,大学文化,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入党,曾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1年7月31日,因病去世,享年42岁。

依依惜别的深情

2006年2月,在四川省宣汉县“9·5”抗洪救灾“火线”提拔起来的宣汉县副县长

兼五宝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调任万源市副市长,11月转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去万源赴任的那天下午,李林森本想悄悄离开五宝,让来接他的朋友把车停在场镇边上的汽车站,自己再从镇政府走小路去车站,途中还是被人发现了。乡亲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按当地传统,大家给他送来热水瓶、搪瓷茶杯和踏花被。李林森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道别,近3公里长的街道,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看着满街依依不舍、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李林森眼含热泪,婉言谢绝了乡亲们送来的纪念品。

回龙村村民覃有松等人把踏花被“扔”在车上掉头就走了。覃有松动情地说:“洪灾过后,李书记为了我们早点搬进新房,天天上工地来看进度,协调建房材料和工人,他为我们操了不少心!”后来,李林森还是把这些踏花被分送给了镇上的困难群众。 2004年9月5日,持续特大暴雨洪灾导致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突发特大山体滑坡,位于前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群众面临着奔涌洪水围困的险境。

“共产党员,请跟我上!”灾情发生后,时任五宝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9个应急分队,分赴8个村、1个居委会,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转移群众。经过10多个小时的生命大搜救,两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镇无一人伤亡。

洪水未退,公路被淹。此后数日,五宝场镇完全成了一座孤岛,外面的援助进不来,两万多人失去家园,所有生活物资全被洪水浸泡,交通中断、信息中断、电力中断??除了一身衣服,许多群众什么都没有了。

“绝不能让一个群众饿倒、病倒、冻倒!”在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面前,李林森沉着应对,昼夜奋战。由于长时间劳累,他心力交瘁,体力严重透支。9月21日上午在去救灾物资发放点途中,他两眼发黑,一头栽了下去。醒来后,他一只手打着吊针,一只手拿出手机询问情况、安排工作。一位县领导责备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强行”夺走了手机。“还有那么多的事等着我呀!我躺下了,老百姓怎么办?”李林森就像战场上的士兵被夺走武器一样,泪水夺眶而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灾后重建的日子,他依然没睡一个安稳觉、没吃一顿可口饭、没洗一次热水澡??洪灾中,郑家容经营的药店价值20多万元的药品被洪水冲走,成了一无所有的特困户。绝望中,郑家容几次喝农药欲“一死了之”,都是李林森组织镇村干部及时赶到,才使她脱险。李林森还组织干部到她家清理淤泥、清洗修理药柜等,又协调信用社贷款6万元,使药店在洪灾后不到半个月就恢复了营业。

灾后的五宝,活跃着一支支马帮队,那是李林森在公路中断、重建物资无法运抵的情况下,动员全镇养马群众用马背托起重建的重任。灾后不到四个月,一幢幢灾民新居拔地而起。

如今,在高梯、回龙等村的石壁、墙壁上,仍随处可见“共产党好”、“天给我们灾难,党给我们温暖”等群众自发写下的标语。群众心目中的“救命书记”李林森,被表彰为“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他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巡回宣讲。

“要让党建之树在革命老区开花结果”

“组织工作必须主动服务中心、服从全局”,“基层党建必须创新出彩出色”,“要让党建之树在革命老区开花结果”??担任组织部长后,李林森仍有使不完的劲、想不完的点子,推动万源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万源地域宽广,乡镇村分布稀散,加之山高路险林密,下一次乡需要很长时间。李林森马不停蹄,在较短的时间内跑遍了全市53个乡镇和395个村(社区),许多干部姓甚名谁,有什么长处,缺点是什么,他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基层最关键是基层组织,最关键是基层干部。”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组织部长,李林森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扩大选人视野,探索更加民主的村干部选任模式。

2007年初春,达州市委把村级党组织换届试点任务交给万源。曾经在3个乡镇当过“一把手”的李林森,经过深入调研,大胆实施了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四评村官”模式,让沉寂的大山焕发了活力,并得到上级认可在全省、全国推广。

万源市沙滩镇栀子园村村民刘奉国说,活了66岁,当家作主评“村官”、选书记让他印象最深刻:想干事儿的人先“自我荐评”,村民们再来“群众相评”,提出村干部参选标准,推荐自己心目中满意的人选;经“组织考评”后,再开展“公开竞评”,参选者在全村人面前发表 “施政演讲”,由村民投票选出最满意的干部。

通过“四评”,当年万源市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仅36岁,比上届低了19岁;文化程度大幅攀升,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61人,占41%。

沙滩镇,方圆上百平方公里都是深山老林,村民居住分散,过去家族势力对村级换届选举影响较大。现在通过 “四评村官”,大伙明白选好选准“当家人”关系到切身利益,家族势力、裙带关系甚至贿选顽疾不攻自破。新选出来的栀子园村党支部书记程志明没让乡亲们失望。在他的带领下,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大伙感慨地说,“我们选对了领头人啊!”

如何创新组织形式,扩大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村级组织成功换届后,李林森又迅速投入到新的攻坚破难中。位于大竹镇染房村的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距市区70多公里,是当地很有名气的民营企业。把党组织建到立川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李林森为此多次上门,与企业负责人谈心交心,建立了村企联合党支部。依托这一平台,1000多户群众与企业签订了 “生猪订单养殖合同”,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

李林森常说:“选人用人是党委的最大形象,关系事业成败和群众是否真正满意。”“组织部是一个渡人的梯子,组织部长就是要把人才选准用好。”他旗帜鲜明地践行着“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

紫溪乡地处川陕渝交界处,每年10月开始大雪封山,次年4月才冰消雪融。乡党委书记王承兴在这里一干就是整整15年。2010年,万源市委调整干部,李林森提名王承兴调任万源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比他资格老、功劳大的党委书记都没安排这么好,王承兴凭啥?李林森一改平时的温和:“谁能够坚持在全市最艰苦的乡镇工作15年?王承兴在紫溪当了7年乡长、8年党委书记,家里父母长期患病,娃娃念书没人照顾,却从没向组织喊苦喊累,没提过任何要求,谁能做到?!” 2007年乡镇人事调整,在组织部工作的徐世和被提名推荐为乡镇党委书记人选。大家都以为他会安排到条件较好的乡镇,结果却安排到“八大高寒山区乡”之一的堰塘乡。李林森找徐世和谈心:“组织部的干部用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很关注。把你安排到偏远乡镇,可以使你得到更好的锻炼。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干部,好好工作,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为组织部争光!”徐世和愉快地奔赴新的岗位,并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更加理解了李林森的良苦用心,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好领导、好兄长。

李林森任组织部长以来,万源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直部门,18名家庭困难、需要照顾的基层干部得到妥善安排,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被选拔到合适岗位上。

“整个万源县,5年没有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信访的。”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说。

2007年底,李林森在翻阅万源市干部名册时,越看眉头锁得越紧:全市30岁以下的科级领导干部仅3人,部门局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正科级领导干部,几乎全是“60后”,班子严重老化,后继乏人。

“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干部的活力在青年!”李林森心急如焚,向市委郑重提议,亟待培养一支有激情、勇担当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2009年,李林森带队走访省内各大高校,到校园里摆展台、搞讲演,拉开了“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的大幕。当年,万源引进人才总数相当于过去8年的总和,研究生数量是以往的5倍。 在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前列。

“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

“歪门邪道少来!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在有些人眼中,组织部长有权,更不会差钱,而李林森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009年12月,得知万源市委要调整干部,乡党委副书记的张某多次借向李林森汇报工作的机会送钱送物,希望得到提拔,都遭到李林森严厉拒绝和批评:“歪门邪道你少来!只要你干出了实实在在的业绩,群众信任你,组织会考虑的!”春节来临,张某又跑到李林森宣汉县的老家去“拜年”,结果连门也没让他进。

2011年2月底,一位“老部下”得知李林森在家养病,专程上门看望。看到李林森日渐消瘦,脸色憔悴,“老部下”心如刀绞。临别时,眼含泪水,悄悄把1000元钱塞给李林森的母亲,托老人家给买点营养品。“收回去!不然,看我怎么处理你!”李林森发现了,急得从沙发上站起来,脸涨得通红。“老领导,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能来看我,我精神就好多了!拿钱的话,以后就别来我家了!”面对一脸真诚的“老部下”,李林森依然严词拒绝了。

“工作就是他的药,爱人民者人民爱”

“大竹镇、紫溪乡等23个边远高寒山区乡镇,是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特别重视,确保圆满成功!”

“达州市7月中旬开党代会,万源推的党代表得抓紧再复查一遍,必须确保党代表的质量。”

“梨树乡荆竹坝村是我挂包帮的联系点,5组李代菊的两个娃娃下学期该读大四了,不知道学杂费筹没筹齐。向琪(李林森妻子),你把省委这次奖给我的5000块钱,托人带给李代菊家,算是一点心意。还有,草坝镇老党员郭钊贤的老伴患肺气肿,不晓得好些没有?他们太苦了。”

2011年7月,重庆大坪医院重症监护室,李林森双目紧闭,面色蜡黄地昏睡在病床上,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嘴里不时艰难地挤出几句话来。妻子边用毛巾轻轻擦拭着丈夫虚汗淋漓的面庞,边点头说:“老李,你就安心养病嘛,这些,我都记住了。” 到万源工作以来,长年累月熬更守夜地工作,李林森的身体过度透支,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2009年7月,万源市委“七一”表彰大会召开后,连续熬了4个夜晚的李林森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劳。7月2日,他开始腹泻不止,身体近乎虚脱。在万源治疗后一直不见好转,转院到成都医院,诊断结果:肝癌晚期!

“人都是哭着来的。要死,也要笑着走吧。”李林森告诉妻子,“不要对外说病情,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不能让父母痛苦。”他拿出全部积蓄,又向妻弟、妹妹借了近15万,筹齐了20万医疗费,悄悄到北京301医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

术后2个多月回到万源,他只告诉大家,自己只是做了个“胆管搭桥手术”,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尽管经常被剧烈病痛折磨得脸色发黑、身体浮肿、面容憔悴,但他依然不改“拼命三郎”的本色,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乡调研??只有中午或晚上,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独自去医院打静脉留置针。

因为太操劳,李林森出现严重的术后排异反应,转氨酶陡升到300多,手指、脚趾关节开裂,拿东西、走路钻心地痛。他赶到重庆大坪医院复查治疗。刚到第一天就接到万源市委的电话通知:第二天召开市委常委会。他当即要求出院。主治医生很震惊:“你哪里是来治病的,简直是把生命当儿戏!”“你今天敢走,今后就不再收你入院!”“医生,事情紧急,我必须得回去啊!”李林森丢下这句话,连夜赶回了400公里外的万源。

凭着莫大的勇气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李林森拖着重病之躯坚持工作了1年零9个月。2011年4月20日中午,参加完市委会议,病情严重恶化的李林森被家人送进重庆大坪医院。经诊断:李林森又患上肺癌,同样已是晚期!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 李林森平静地给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发短信:“对不起,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难以坚守岗位,请求辞去组织部长职务。”直到这时,朝夕相处的同事才得知他隐瞒绝症重病已近两年!

住院期间,李林森把病房当成了办公室,每天通过电话了解工作情况,对重要文稿亲自修改把关。一天,为了商讨乡镇党委换届文件修改,足足打了两个多小时电话,直到手机没电。他,似乎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癌症晚期病人!

“林森同志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下属、把群众始终装在心里最重的位置。”与李林森共事多年的万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家忠说。

他是一个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的人。在乡镇任职期间,他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2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在“9·3”洪灾灾后重建那段艰难的日子,他总会几十块、三五百地捐济一些困难群众,自己却欠下了

1.7万元的债,直到离开五宝两年后才还清。任组织部长后,注重整合资源开展党内帮扶,先后为30多位生活困难党员群众解决了10多万元救助资金。

2011年春节,李林森在走访慰问中,看到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李国元还住在用几根木棒撑起的土坯房里。一阵心酸,眼眶潮湿。他紧紧握着李国元的手说:“老人家,对不起呀,让您受苦了,我这个组织部长不称职啊!”李林森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多元钱放在李国元老人的手中,并当场表态从代管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1万元,协调相关乡镇、部门解决1万多元,帮助老人修建新房。

前不久,李国元搬进了新房。“李部长说要来看我,咋还没来?”老人不知道,李部长这辈子再也不能来了。

2011年7月31日,听妻子念完达州市“两会”新闻的李林森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弥留之际,他向市领导发出最后的短信:“感谢领导的关心关爱,自己的工作远没做好,惭愧呀——不争气的李林森。”

李源潮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李林森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片丹心、一身坦荡,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无限牵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的事迹经新华社报道后,2011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作出重要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请系统总结并广泛宣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等领导作出批示

2011年7月5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作出重要批示:“认真贯彻源潮部长批示精神,配合做好总结宣传工作。”


李林森先进事迹简介及生平主要事迹详细说明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97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