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校企合作总结

时间:2016-09-07 12:11:3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校企合作总结

各专业与合作企业有关情况总结

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已经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目前校企合作机制在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秉承 “立足交通办教育,融入市场求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岗位适应能力强、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现就我校各专业与企业合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践

多年来,我们坚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和方法,先后与148家企业开展合作,其中可作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39家。学校充分利用合作办学企业的设备、场所和人才优势,在专业建设、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改革、课题研发、培训实习方案、订单培养等多方面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了“工学交融”的目标,使我校的教学进程始终与校外企业发展“同步”。

(一)于148家企业开展合作

截至2011年,我校先后与交通厅所属企事业单位、北京现代汽车制造厂、天津津京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沈阳汽车修理厂、公路勘查设计院等百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供需关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二)建立39个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

与丰田、大众、现代、通用、日产等一大批四S店、省内100多家一类维修企业,200多家二类维修企业及数十个职业中学建立了良好的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并在其中挑选了综合实力强,接收学生量大的39家企业挂牌建成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三)创建校办企业

我校拥有多功能驾驶教练场和各型车辆近70余台,进口国产实习车型近

20种,有提供学生生产实习的汽车修理厂和校内生产基地。

(四)开展订单式培养

我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先后与公路公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交科公路公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威龙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学生学完专业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要求后,直接输出。

(五)与企业密切联系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选派干部到行业主管部门挂职,熟悉行业管理知识,洞察行业发展动向,与企业建立普遍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的桥梁。

我校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选派教师到全省知名的汽车服务企业、道路桥梁、管理类企业顶岗进修,学习企业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派教师到全省各地进行教学调查,了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

二、校企合作意义深远

(一)对学生而言

一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正确引导,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指向基本确定;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践,对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加明确,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更加严谨,团队意识增强,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四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对工作环境基本适应,对工作要求基本明确,对工作过程基本熟悉,并且在工作中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五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对职业生涯及今后的成长道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总之,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素养有了明显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也得到了连年提高。

(二)对学校而言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学校的教学理念有了根本转变,企业的需求成为学校培养的目标,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所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的需要;二是促进了校内实训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训室建设朝车间式迈进,汽车修理实训室的布置如实训车型摆放、维修设备、通风设备、维修工具等的配备与4S店完全一样;三是各专业教学逐步朝品牌化方向迈进;四是

各专业教师按专业性质,教学内容逐步品牌化、个性化;五是专业教学从传统理实教学逐步转变为职业活动教学,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学情景的创设方面、在教学评价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六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屡屡获奖,毕业生技能符合企业要求、工作环境基本适应,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三)对企业而言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所急需的规模人才,职业学校是产业工人培养的基地,是人才的聚集地,我院现有在校生10000多人,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储备库,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招用急需的人才方面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学生愿意到合作办学企业就业,企业可以招到大批急需的人才;二是企业获得了发展急需的适用人才,企业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已将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融合到其中,毕业生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管理和文化已有所熟悉,毕业生到企业马上就能顶岗,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三是企业的社会效益凸现,社会形象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联系着千家万户,企业的形象是无形的资产,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校企合作几点体会

(一)政府介入是校企合作规范发展的推力

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建立信息、制度和交流的平台。政府是校企合作的倡导者,更是政策的制定者,还应是校企合作的有力推手。目前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各地也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工作。但光靠学校和企业自身一时很难形成共识,很难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促成校企紧密合作,校企合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必须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逐步规范发展。因此,政府在舆论宣传、政策制定与执行和媒介作用等方面不可获缺,是校企合作规范发展的推力。

(二)校企共同投资是校企合作长期牢固的基础

与企业的合作经验表明,企业对学校实训设备、维修工具等实验器材的赠与,为学校节省了设备投入,降低了办学成本;免费为学院培训师资,提高了师资水

平;学校为此也愿意在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资金投入,利益捆绑,双方都抱有长远眼光,不轻言放弃,校企合作才能长期才能牢固。

(三)企业积极参与是校企合作成功运行的关键

目前不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缺乏认识,有时校企合作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现象,用工企业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没有从人才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缺乏成熟合作教育的思想。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考虑,只想用人,而不想参与人才的培养,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企业不必为此过多地分散精力。在这种状况下校企合作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成功运行的关键。

(四)学校教学质量是校企合作稳定发展的保证

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与学校一起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用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明确的专业教学目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教学软硬件不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企业对学校的合作就会缺乏兴趣,校企合作缺乏稳定的基础,长期发展就没有保障。

(五)职业课程体系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核心

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技术革新需要适用人才,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职业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设施设备等,提高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变革的主体在学校,需求在企业,课程体系是联系校企合作双方的纽带,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核心。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贯彻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及受训学员的多赢之举,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诸如制度建设方面、合作的深度广度方面和资金保障方面等,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为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而努力。

篇二: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办学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学校于2007年4月成立了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我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教务科各专业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并配备一名专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

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观念实践中,我们逐步认清职业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双赢为原则, 以技能成才为目标, 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高技能教育,促进学生高技能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

1、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科、培训科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学生实习教学。

学校将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由学校确定组长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同时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三、校内强化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不断努力,经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改造、购买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

学校将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继续加强校内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的领导、管理和教学机制。

1、明确实习工厂的职能地位。学校负责对实习工厂的领导干部组织管理,担负教学实习和生产经营的责任。

2、成立"产学研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选派得力中层干部为主要领导,对实习工厂的产供销一条龙和产学研一体化共同负责。

3、理顺关系、整章建制。根据"一厂两责"的实际,理顺实习工厂与各专业教研室的关系,建立健全了生产经营、实习实训、技术协作、产品开发、安全生产等新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保证前校后厂的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4、工学结合、现场教学、真学真做的培养方式。学校将整合专业教师和实习工厂的技师、工程师等人员的力量,组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利用实习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由企业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把学生以班组的形式进入工厂学习,由学生直接生产操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这样既完成了实习工厂生产经营的任务,增加了企业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长了职业才干,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校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方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并取得组织安排实习教学的自主权。为此,学校将与龙鼎集团、晨鸣纸业、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1、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学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实施"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3、企业搭建实习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其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

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其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

2007年富士康集团(烟台)录用我校133名学生,目前我们同该集团合作5年,企业对学生评价非常高,晨鸣纸业录用我校305名学生、华微电子录用41名(从96年开始与该企业合作),龙鼎集团录用学校17名学生,校企结合是确保技工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促进学校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办学捷径。 我们将在不断完善这一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有利更有力的成才通道。

篇三:校企合作专题总结

校企合作 实现双赢

——校企合作专题总结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就是要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有一个准确定位,即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与人才需求主体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满足学校教学改革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的机会,提高毕业生的质量,让绝大部分学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输送更多更好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最终实现校企双赢。我校正是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各个专业广泛开展了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

我校开设了13个专业,目前13个专业全部开展了校企合作。这13个专业分别是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畜牧兽医、中餐烹饪、学前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很多,我校采取的形式主要有校外教育教学实习、“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培养和顶岗实习等。

(一)校外教育教学实习

根据上级相关精神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安排,我校把校外教育教学实习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规定所有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校外教育教学实习。近几年,我校根据各专业特点,有目的地选择实习单位。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工科专业,与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广东美芝制冷设备公司、广东海信科龙电器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工科类校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计算机应用、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等文科专业,与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

公司合作,建立文科类校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英德市区范围内的大型汽车修理厂合作;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英德市旅行社及著名风景区合作;学前教育专业与英德市英州幼儿园、机关幼儿园、众力幼儿园、QQ幼儿园等合作;中餐烹饪专业与英德市海螺国际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合作;畜牧兽医专业与英德市温氏集团、英德市天龙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二)“订单式”培养

近些年,我校先后与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广东海信科龙电器有限公司、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集团、东莞市理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形成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专业主要是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和畜牧兽医。

(三)“半工半读”培养

我校推行“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比较早,实行“半工半读”的专业主要是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和会计。先后有广东美芝制冷设备公司、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广东海信科龙电器公司等企业与我校合作,接收“半工半读”专业的学生进厂实习。

(四)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直以来,我校都非常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根据上级相关规定和学校制定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先后与广东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科能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市丰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州市天马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集团英德分公司、江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江肇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州广利物流公司、佛山市泛华保险有限公司、广州市纵横天地电子商旅服务有限公司、东莞市泛华金融集团,广州市西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州外轮理货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诚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英德市中

华英石园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刚正汽车修配厂、东莞市沙田先锋幼儿园等上百家企业和用人单位合作,接纳我校毕业生顶岗实习。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校外教育教学实习、“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培养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使学校和企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实现了校企双赢。

(一)校企合作,企业赢得了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几年的校企合作,我们发现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①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优秀的可用之才;②通过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④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劳动力,企业不必再花人、财、物进行上岗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比起一般打工者,素质要高得多,他们熟知企业文化,懂得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因此,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坚持搞好校企合作,定能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学校赢得了发展

学校的发展就是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我校的学生和教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校企合作,学生得到了发展

(1)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体验,学生专业技能强,质量高,有特色,毕业生都被用人单位争相预订,供不应求,实现了顺利就业。通过校外教育教学实习、“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

培养和顶岗实习等形式的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2)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任何形式无法完成的。

(3)校企合作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目前,应届毕业生在谋求就业遇到的障碍之一是信息不对称,不能获得必要、及时的就业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付出很大的经济、时间和机会成本,而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通过校企合作,极大地增加学生接触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了“订单式”培养,大大改善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2、校企合作,教师得到了发展

(1)校企合作,搭建了教师锻炼、提升的平台

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我校各个专业都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和就业问题,而且还为各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锻炼、提升素质的机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校采取挂职锻炼、跟班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

教师到企业学习、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同时了解企业用人规格,便于学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实效。各专业教师通过进厂学习锻炼,业务水平和对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部分教师还考取了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使学校“双师型”教师不断增加。

(2)校企合作,使教师找到了教改的源泉

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就需着眼于企业的需求、企业的标准来进行教改。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技术工人所需的知识、技能,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等成为了我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校本教材开发等的依据。

首先,通过校企合作,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删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增加适应当前经济特点与反映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工艺等内容的课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过调研,删减了一些不适应当前需求的课程,增加了《机电一体化》、《单片机应用》、《电基本技能》等课程。

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学生实际,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强化了专业课实操技能要求,采取了“前期补基础,后期强实训,以技能项目带基础理论,降低难度,因材选学”的办法;坚持实施“小班制,小项目,小竞赛”的实训辅导原则,形成了“教一懂一,学一会一”、“低起点,小步子,勤辅导,多反馈”的教学套路。同时不断创新了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和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由讲授式向启发式转化、由课堂教学向现场教学转化、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学手段转化,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符合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再次,校企合作,增强了教师开发校本教材的热情。在校企联合


校企合作总结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78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