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时间:2016-09-05 14:28: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第三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知识网络结构]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保持植物直立的姿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降水量大的地方,植被茂密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途径:木质部的导管

水分的运输 方向:自下而上

形成层:细胞能分裂(木本植物有此结构)

木质部: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表皮(上、下表皮)

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

重要结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成对的保卫细

胞围成,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3 、 绿色植物参与 蒸腾作用 主要部位:叶片

生物圈的水循环 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促进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促进对水的吸收

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保持水土

[课标考点解读]

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因此保护森林和植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重点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水对植被的影响,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及特点,水运输的途径,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解读数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典型例题剖析]

例1、把发蔫的菠菜泡在清水中,菠菜又重新挺起来,这说明()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水是溶解和运输物质的溶剂

C.水能保持植物体固有的姿态 D.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解析]:植物体内只有水分充足时,才能保持挺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本题没有数据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没有说明水是如何作为溶剂来溶解无机盐的。本题考察学生对植物需水原因的分析和理解。答案:C

例2、下图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解析]:根尖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表皮细胞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面积。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识图的能力。答案:A

例3、3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 )

A.正值农闲时节 B.土壤松散 C.雨水较多 D.叶没长出,蒸腾作用很弱

[解析]:移栽植物时,会损伤幼根和根毛,降低根吸水的能力,因此,要使移栽植物成活率高,必须降低其蒸腾作用。植树节选在3月12日,是因为这时叶还没有长出,蒸腾作用弱。本题考察学生对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的理解。答案:D

例4、不属于蒸腾作用应用的是( )

A.在阴天傍晚移栽植物B.移栽后的植物去掉部分枝叶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 D.夏天早、晚给植物浇水

[解析]:移栽植物时为提高成活率,要降低蒸腾作用。在光照较弱时移栽、移栽后遮阴、去掉部分叶,这些措施都可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所以都是对蒸腾作用的应用。但给植物浇水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分,这不是对蒸腾作用的应用。本题考察学生对蒸腾作用应用的理解。答案:D

例5、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水循环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

B.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C.绿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使更多雨水渗到地下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量

[解析]: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循环,从而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也有利于水土保持。答案:A

[预测新题演练]

一、选择题

1、草本植物一般不能长得很粗,其原因是( )

A.茎内无木质部 B.茎内导管、筛管不发达 C.茎内无形成层 D.茎内韧皮部不发达

2、深秋,落叶树的叶片大部分落下后,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向树干上部运输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植物细胞渗透压降低D.大部分导管阻塞

3、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

A.迅速地切割 B.缓慢地切下C.迅速地来回切割D.缓慢地来回切割

4、某同学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出现萎蔫现象,主要原因是( )

A.对新环境不适应 B.损伤了幼根或根毛 C.损伤了根冠 D.折断了伸长区

5、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 )

6、有人统计过,一平方毫米蓖麻叶子的栅栏组织中,含有叶绿素430000个,而海绵组织中仅含有叶绿素93000个,这个材料能说明()

A.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深些

B.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浅些

C.叶子两面的绿色深浅一样

D.叶子的颜色是绿色

7、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塑料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O2和C02可以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则该薄膜适用的情况是 ( )

A.连续降雨时B.秋末落叶后 C.低温环境中 D.炎热夏季的强光下

8、下列哪种物质不会从气孔进出?( )

A.水蒸气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9、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重要区别是( )

A.细胞形状不一样 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 C.保卫细胞中无叶绿体 D.两者都无叶绿体

10、下列哪一项不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

A.促进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C.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D.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1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会从断面上渗出无色的液滴,这是从什么地方渗出来的?()

A.木质部的筛管B.韧皮部的导管C.木质部的导管 D.韧皮部的筛管

12、绿色植物在结果期吸收的水,主要用来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

13、右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时间后,

会出现什么变化?( )

A.左侧向上移动B.右侧向上移动

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D.不能判断

14、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15、在小树上拴铁丝,天长日久会形成节瘤,是由于( )被破坏。

A.木质部B.韧皮部 C.形成层 D.表皮

二、非选择题

16、某同学设计了右面的试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

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

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的枝条保留

全部叶片,丙装置的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只试管

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

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该实验可分为两组 实验,一组是和 ,其变量是,实验结果是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组是 和,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17、一段带叶的枝条,放到滴有几滴红墨水的锥形瓶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当看到叶脉微红时,把这段枝条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请问:

(1)茎的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

(2)在染红的部分中,只有是上下相通的,可见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__ _ 向 运输的。叶脉也被染红了,说明叶脉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18

/公顷)

1、小麦的需水总量与发育期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 3、据每天需水量绘制直方图 。根据直方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

4、植物的吸水与根尖有关,根尖自下而上的结构依次是、、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知识网络结构] 时间:一昼夜

↓ 目的: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叶片遮光:对照实验

↓用酒精,隔水加热,避免酒精燃烧

步骤 ↓ 脱去叶绿素后,叶片变为黄白色

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酒精 实验:↓ 绿叶

染色:向叶片滴加碘液 1、绿在光

↓ 色植下制

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碘液 物通造有

过 光 机物 现象: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合 作 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用 制 造 有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机物

光合作用的实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制造的有机物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细胞的组成成分中,主要是有机物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种子、根、茎中也含有大量有机物 2、

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绿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色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植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物

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对有机物为植用。 有物的生表达式: 有机物 +氧+水+能量 机动提供能量 (储存着能量) 物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 的

呼吸作用的意义利

少部分作为热能释放 用

呼吸作用的应用:及时排涝,中耕松土,粮食晒干入仓等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标考点解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作用,对植物本身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本章知识是全书的重点。要求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讲述绿色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重点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经典例题剖析]

例1、某同学于6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的探究:从上午8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等摘取了4片叶子(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颜色最蓝的是( )

A.甲叶 B.乙叶 C.丙叶D.丁叶

[解析]: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但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在进行。甲叶在早晨8点取得,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多,积累的有机物最少,它的蓝色最浅,丙叶在傍晚18点取得,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它的蓝色最深。本题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理解。答案:C

例2、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将叶的主叶脉切断,然后一切均按规范操作,发现叶片末端遇到碘液未变蓝色,原因是( )

A.叶片未遮光B.缺水,无法生成淀粉C.气孔不能关闭D.叶片细胞无法生存

[解析]: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是靠叶脉运输的,如果把主叶脉切断,那么叶的末端得不到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淀粉生成。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水分,验证的是:水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考察的是学生对设计对照实验的理解。答案:B

例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动力分别是( )

A.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解析]:水分在植物体内由低处向高处流,这是蒸腾作用产生的巨大拉力,而有机物的运输是要消耗能量的,这些能量就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本题考察学生对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意义的理解。答案:C 例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人才有呼吸作用 B.只有植物才有呼吸作用

C.人的呼吸作用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D.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人和植物的生存都需要能量,所以都有呼吸作用,且都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本题考察学生对呼吸作用实质的理解。答案:C

例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和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③和①③D.②③和③④

[解析]:在探究实验中,研究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变量。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则变量应为光,选用的实验组合应为②③;若要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则变量就是绿色植物,选用的实验组合应为①②。本题考察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答案:B

例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降低呼吸作用的是( )

A.中耕松土、及时排涝B.粮食晒干后储存

C.冰箱贮存蔬菜保鲜 D.温室栽培植物时夜间适当降温

[解析]:蔬菜保鲜和储存粮食是想办法降低其呼吸作用,这样保存下来的有机物多;温室栽培植物夜间适当降温,可降低其呼吸作用,有利于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而中耕松土,及时排涝,是为了增加根的呼吸作用,保证植物能更好地生长。本题考察学生对呼吸作用应用的理解。答案:A

篇二: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思维导图

二、例题

【1】08年27.(8分)以下是瓜农利用高科技塑料大棚种植青州银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

实际问题,请分析回答:

(1)大棚种植银瓜的过程中,瓜农往往采取“客土栽培”、“引水灌溉”等方法来保

持青州银瓜的优良品质,这说明银瓜的品质与 有一定的关系。

(2)大棚银瓜开花的季节,有经验的瓜农会将租来的蜜蜂放养在自己的大棚内,这样

做的目的是: 。

(3)大棚内要保持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才能保证光合作用顺利进行,提高二氧化碳浓

度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增施农家肥,因为 。

(4)在利用大棚进行无土栽培青州银瓜的过程中为确保植株能够正常生长,瓜农必须

做到。

27.(8分)(1)土质和水质(2分)(2)利用蜜蜂为异花传粉(虫媒花)植物传粉(2

分)(3)微生物分解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过程中能够释放二氧化碳(2分)(4)定时向培养

液中通气、更换培养液(2分)

【2】09年26.(9分)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

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中。

(4)过程B的强弱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

26. (1)1、2、4(1分)(2)[C]光合作用(1分)(3)[A]呼吸作用(1分)[5]线粒体(2分)(4)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等(2分。答对两项即可得分)

(5)(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2分)

【3】10年31.(9分)青州蜜桃栽培历史悠久,品系繁多,科研人员和果农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蜜桃载培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黄瓜的花属于单性、单生花,而蜜桃花属于 。

(2)在桃树的开花季节,果农会通过人工授粉来提高蜜桃的坐果率。若将基因组成是Aa的蜜桃授以基因组成为aa的蜜桃花粉,所结桃子果肉的基因型和子叶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果农每年要对桃树进行冬季和夏季修剪,这样做有利于蜜桃。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花芽形成

(4)若某桃树的一个枝条的叶子全部出现白化现象。则该枝条 。

A.细胞的基因可能发生改变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无机盐和水供给严重不足 D.会在短时间内枯死

(5)某同学想利用“维生素C能使0

(3)A、D(1分,少选或多选不给分)(4)A、B(1分,少选或多选不给分)

(5)①分别榨取新鲜的青州蜜桃和普通桃汁液,并过滤到两个烧杯内(1分)

②向两个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等量)0.01%的高锰酸钾溶液(1分) ③用滴管分别吸取两种提取液,滴加到两只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1分)

④记录两只试管所滴加的提取液的滴数,根据滴数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1分)

【4】11年我市昌乐县是著名的“西瓜之乡”,在长期种植西瓜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和瓜农不断探索和研究栽培技术,培育出了品种繁多的优质西瓜。请回答:

(1

)大

棚西瓜(图一)能够提前上市,主要是克服了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西瓜内有多粒

01%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特性,粗略验证青州蜜桃维生素C的含量是否高于普通桃。请帮其设计简要的实验步骤:

种子,这说明其子房内含有多个 。

(2)种植西瓜需合理密植(图二),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

(3)将幼小西瓜套上方形筐能培育出方形西瓜(图三),该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原因是;无子西瓜是由于 改变形成的。

(4)假设你种了一批纯合(基因组成为DD或dd)绿皮西瓜,一天你发现其中一株变异成条纹状瓜皮。若把条纹皮西瓜和纯合的绿皮西瓜杂交,产生的后代50%为条纹皮,50%为绿皮。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上述两个亲本及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园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1)由于茎内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2)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来源于植物的 。

(3)请说出植物园内“银杏果”与“杏果实”的区别: 。

(4)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

(5)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3)银杏果(银杏种子)的外面无果皮包被,而杏子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表述合理即可得分)(2分)

(4)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分)

(5)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表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弱。(表述合理即可得分)(2分)

篇三:有关《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例如衣藻,有多细胞的,例如水绵、紫菜、裙带菜、海带、石莼、

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

?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能进行光合作用,它

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 藻类植物四大作用:释放氧、可做鱼类诱饵、可供食用、可供药用

苔藓植物

?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具有茎、叶和假根,如葫芦藓。

?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当做监视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

? 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超时环境中,具有根茎叶。

? 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 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

第二节 种子植物

?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

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种皮:起保护作用 菜豆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

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

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玉米种子的结构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一片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

两者结构的异同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如: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叫做。如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有活化石之称的植物:苏铁、银杏、水杉。

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的是:红豆杉。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有生命力的、种子度过休眠期的。

?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脱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 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

? 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

增大。

?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 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 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 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第三节 开花与结果

? 花柄:连接茎和花

花托:着生花的各部分

萼片: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瓣: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艳丽的花冠招引昆虫

花的结构花丝:支持花药

雄蕊花药:内有花粉

柱头:接受花粉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

子房:内生胚珠

?

?

?

?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异花传粉的媒介:风和昆虫(即分别为风媒花、虫媒花)。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雄蕊、柱头、

花瓣、花柱脱落。

第三章 绿色植物参与植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跟间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 有许多长形的、管状的细胞组成,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的中空的管道,

叫做导管。根吸收的水分与无机盐,是沿着导管输入到植株各处的。

植物的蒸腾作用

?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 ——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 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实际上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见光的部分产生了有机

物——淀粉

?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养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

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并且将其释放出氧的过程。

?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 氧

?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 +

氧二氧化碳+水

?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的萌

发,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

?

?

? 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我国的植被类型主要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我国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

法》。

? 为了保护好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 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61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
濞寸姵枪閸ㄥ倿宕ユ惔鈥崇ギ闁告瑯鍨伴ˇ鏌ュ礆閿燂拷
闂傚嫭鍔栧鍌炴偋闁稓骞�: 5闁稿骏鎷�/缂佲槄鎷�闁告ḿ鍠嶉悳锟�10闁稿骏鎷�
闁革负鍔庨崵搴ㄥ绩椤栨瑧甯�
闁艰鲸姊婚柈瀵糕偓骞垮灪濠€锟�
濠㈣泛绉撮崺妤呭箣閹邦剙顫犻柨娑虫嫹
濞寸姵枪閸ㄥ倿骞嬮幇顒€顫犻柛姘嚱缁辨繈鎳熼妷锔斤骏婵炲娲戞繛鍥偨閵婎煈鍤為柤杈ㄦ⒒闁鈧箍鍨哄﹢锟� 閻庡箍鍨哄﹢鍥ь嚗椤旇绻嗛柛娆欐嫹 p00852-1 闂傗偓閹稿骸鐦荤€甸偊鍠曟穱濠囧矗瀹勬澘璁插璺虹Т閸╋拷 濞撴艾銇樼花顒勫箖閵婏附鍋濈紒鎲嬫嫹 闁瑰灚鎸哥槐鎴濐嚗椤旇绻�
闁革负鍔庨崵搴ㄥ籍閸洘锛熼柨娑欒壘閹冲棙绋夐埀顒勬嚊閸愬弶鍣ù婊愭嫹 9:00-12:30 14:00-18:30 闁告稏鍔岄崣锟� 9:00-12:30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绩椤栨瑧甯涘☉鎿冨弿缁辨繄鎷犲畡鏉跨憦闁稿繑濞婂Λ瀵哥玻濡も偓瑜帮拷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绩椤栨瑧甯涘☉鎿冨弿缁辨繄鎷犲畡鏉跨憦闁稿繑濞婂Λ瀵哥玻濡も偓瑜帮拷
闁衡偓椤栨瑧甯涢柟瀛樺姇婵拷 鐎规瓕灏獮蹇擃嚗濡ゅ嫷鍤夐柡鍌氭川閻濋攱寰勫鍛厬闁哄鍟村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