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村优秀共产党员事迹

时间:2016-09-04 18:03: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村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村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如果站在你的面前,你看不出他与别的农民有任何不同,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不善言谈,甚至有点木讷。但在县乡以及附近地区,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能人。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脱贫致富点子多、帮助别人心肠热的人。在乡,有很多人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也有很多人经他带动脱了贫。

“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家庭贫困,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但辍学没有挡住他继续学习的脚步,贫穷没有压倒他不断进取的志向。他利用进城、串门、走亲戚等一切机会,搜集借阅书报资料,刻苦学习农业科技,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党的农村政策。他没有资金,要发展,只能靠一身力气,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想办法。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推广地膜洋芋覆盖技术,组织了大量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推广。当时,大多数群众对这项农业增产技术还持怀疑态度,抵触情绪很大,但他却主动试种了3亩,因为通过平时的学习他知道,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增产技术,特别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果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覆盖地膜的洋芋产量大大高于其他群众土法种植的,给周围的群众上了生动的一课,当年他将自己吃不完的部分卖掉,增加了经济收入。第二年,大部分群众看到了好处,都开始接受地膜覆盖技术。随着地膜覆盖面积增大,洋芋产量出现了大幅度提高,引起了洋芋价格下滑。由于增加了投入,价格却下降了,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看到这种情况,又在改进种植技术上打起了主意。他想,如果利用地膜的保温作用,把种植时间提前一些,那么新洋芋的上市时间也可以提前,利用干部群众喜欢尝新物的习俗,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购买了早熟洋芋品种,提前半个月开始播种。别的群众看了后,都问:“你这么做,能行吗?”他说:“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想做个试验。”经过精心管理,当年他的洋芋提前上市,受到了、卓尼干部群众的欢迎。由于产品口感好,上市早,价格也比往年高,他的收入提高了20%。在他的带动下,种植地膜洋芋增产增收的群众越来越多,现在,洋芋成了一个品牌,销售范围扩大到了全州大部分县市,而他也实现了发挥土地最大效益的愿望。

“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手里逐渐积累了几千元的资金。从开始,他又动起了农产品经营的脑子。在经营项目的选择上,他考虑了很多。自己资金少,只能从本小利微的项目做起,而自己熟悉农业,搞农产品加工风险不大。于是,他作了大量市场调查,发现在当时的市场,从外地运销的食用油不符合当地群众的口味,而且质量也不高,甚至还有假冒伪劣产品,群众很不接受,有一部分干部职工托人从农村购买农民自己食用的菜籽油,根据调查结果,最后,他选择了菜籽油加工销售。他从当地群众中收购油菜籽,采用土法加工榨制,生产出了品质好、无污染的产品,打出了“绿色”牌。由于他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还能送货上门,很快打开了销路,受到了、卓尼两县干部群众和餐饮业经营者的欢迎,一时产品供不应求,而且还有大量的预定,清油的牌子又打成功了。看到本地清油这么受欢迎,他就动员本村的其他群众一起干,增加收入。村民安元来、常祥娃等在他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几年来,已经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在加工销售菜籽油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粮食收购市场。当地农民要出售家中的余粮,有三种选择,要么自己运到县城去出售,要么售给上门收购的小商小贩,要么以物易物,直接换成了生活日用品。这几种交易方式都对农民不利,使群众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卖不上好价钱,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使当地群众少受损失,增加收入,他于在乡政府驻地上寨村开了一家“益农粮店”,给群众承诺收购价始终高于县城粮食市场价格,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受益。三年来,仅粮食让利一项,他就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2万多元。现在,当地群众有余粮,都愿意出售给他,连附近乡镇的群众也吸引过来了。“益农粮店”还担负着三农服务点的任务,为群众提供农药、化肥、良种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

对他的做法,乡亲邻居有不少人想不通,认为他傻。但大多数群众都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大家做人的榜样。面对大家的赞誉,他却说:“我靠党的好政策走上了富裕路,现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带动一方乡亲是我的职责”。

“挣钱干什么?做些好事我心里舒坦!”

生活改善以后,始终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一直在默默地关心和帮助别人。每到春季,他拉运群众急需的化肥等农资产品,以保本的价格向群众出售,每到冬季来临,他就拉运取暖用煤,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对一时没有现金的群众,他

就欠账销售,而且从不主动讨要,保证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几年来,困难群众的欠款累计达到了1万多元。

他不仅关心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对群众的文化生活也积极参与。,村里举办篮

球邀请赛,他主动出资500元。在比赛期间,他还为本队的队员准备了大量的食品饮料等,全力支持球队的比赛。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专程从新城请来了摄影人员,对比赛的实况进行了拍摄宣传。通过举办比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全村群众的团结。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青海务工的他却心系灾区,通过手机短信与乡党委书记马清泉取得联系后,委托妻子把1000元现金捐到了乡政府。从青海务工回来后,他又缴纳特殊党费200元。他常说:“过去我家里穷,生活困难,受过不少人的无私帮助,现在生活好了,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别人。挣钱干什么?做些好事我心里舒坦!”

“党给了我幸福的生活,我要一辈子跟党走”

由于经常务工做生意,他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全凭党的富民政策好。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增强致富本领,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作更多的工作,为群众更好的服务。7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理论,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自己。当他在青海久治收到乡党委发来的全县农牧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学习宣传资料后,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就提前结束了工作,于5月21日返回村里参加学习。利用10天时间,系统的学习了乡党委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影像资料,按照要求补写了学习笔记,撰写了题为《理想是不灭的灵魂,信念是行动的指南》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他看清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险恶用心,更加明确的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藏区人民幸福的生活。他在心得体会里这样写道:“是党给了我幸福的生活,我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一辈子跟党走,决不动摇。”

资料来源:http:///data/xianjinshiji/

篇二: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大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大周行政村

2012年5月31日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大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男,1962年10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大周行政村门庄。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担任门庄行政村村民组长和民兵营长,2002年末至2007年任门庄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末至今,任大周村副书记、总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同志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他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实现了行政

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他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开拓创新、务实求是,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镇领导谈起×××,都夸他领导的村工作开展得好;老百姓提起×××,都说他是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的主心骨,是群众的贴心人。

一、抓自律讲廉洁,一切从自身做起。

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必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努力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此,×××同志,严格以“三个代表”的要求规范自己,以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认真领会并坚决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理政能力。他对工作安排十分严谨。每干一件事都要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吃透实情,依靠群众的智慧,力求实事求是,针对群众的思想问题,通过说服务教育,利益驱动等方面,着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每位村民都能行动起,与大周村委会产生互动。×××同志,还注重自身学习与本村发展有一定联系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农村政策法规》《科学种植、养殖》学习使用计算机,充分利用网络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抓班子讲团结,为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

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再次,积极推进“三项制度”建设,不管天晴下雨、风吹雨打,除了下村办事、调解纠纷、到镇上开会以外,你都会在村活动室发现他忙碌着为群众办实事的身影,在与群众交谈了解中,不难发现,他的脸上时刻保持微笑,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三、抓中心保重点,实现产业结构新突破。

×××同志非常重视对本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领大家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通过宣传、引导和服务,帮助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大干快上的发展氛围,变“让我干”为“我要干”,走出了“示范带动、促进农业生产格局总体改变,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增收”的新思路,大力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抓服务讲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

大周村位于阜太交界处,地处偏僻,交通、经济、文化建设长期

滞后于周边地区。×××同志深知责任重大,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彻底改变了村里的“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自2007年至今,先后争取“一事一议”款项为大周村累计修建7.6公里水泥路;积极配合铁道部对漯阜铁路的改造和扩建工作;对近一半的农田实施了“万田良田治理”工程,疏通了灌溉渠道,修整田边道路,使农民播种收割农作物时,风雨无阻;2009年,在省计生工作检查中,大周村计生工作位全省第一,被区计生委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五、抓民生体民情,让农民感到党的温暖。

×××同志注重体察民情,时刻关注关心并深入本村所有三无、五保、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亲临现场,排查险情。春节期间,代表组织关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家庭,对本村矛盾纠纷及时排查、调解,多年来无一人上访,任何矛盾上报不上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全村百姓都为此受之感动。

六、抓民心树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彻底改变村民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注重向村民宣传卫生环保知识,督促群众搞好自家庭院卫生,同时还制定了监督举报制度,保护环境已成为大周村广大群众的共识。同时充分利用农民文化屋搞各种活动,比如:乒乓球、台球、图书室等,丰富村民的业余活动。使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村里社

篇三:村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无私奉献的好党员

——优秀共产党员丛世辉

丛世辉,男,43岁,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崔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几年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任职以来,他和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上级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2010年,崔家村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发生了新一届支部班子及村委会班子,丛世辉同志再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这已经是他的连续第三次当选村两委主要干部,由此可见他在村民之中的威望,他自己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在他任职的几个春秋,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艰苦奋斗,积极投入村公益事业,千方百计

为村民服务。

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丛世辉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村两委团结,按照镇里的要求他领导崔家村帅先实行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村里严格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他还要求村干部要廉洁自律,他说:“只有廉洁自律了,考虑问题才能从村里的利益出发,才能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

抓产业促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丛世辉本人是全镇典型“项目支书”之一,他是种粮大户,年经营耕地6公顷,同时还从事林业、药村种植、打机电井等行业,年收入达20多万元,自己

富了不忘乡亲,通过个人的关系,几年来共成功为本村农民办理境外劳务输出11人次。全村外出务工200多人,其中境外30人,年劳务输出收入500多万元。。

为了盘活村集体经济,通过招标方式把原村小学校舍出售出了养鸡大户,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此养鸡大户又带动了本村十余户从事养鸡。利用崔家村旱田的优势,在稳定玉米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紫苏生产和小杂粮,去年全村紫苏种植80公顷,创产值50万元,小粒黄豆等小杂粮种植10公顷,创产值30万元;年出栏牲猪400多头,创产值500余万元。2010年村民年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

经济要发展信息是保障,崔家村千方百计引进程控电话安装项目。目前全村电视入户率100%,电话普及率100%,手机入户率100%,有20%农户安装了互联网。通过与外界联系,增加了信息的沟通,有力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一拉溪镇崔家村辖辖11个社,596户居民,2249口人,村支书丛世辉同志始终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

的重心,既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今后村民发展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村中没有集体经济,村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村民面临出行难、饮水难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丛世辉同志积极向有关部门反应,争取项目,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又利用“村村通”的有利契机,对各组的道路进行硬化,现在,村中有11个村民组已经走上干净、安全的水泥路,大大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2010年,上级出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相关政策,这为改善村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利契机,丛世辉同志迅速作出反应,组织村两委人员了解各组的情况,灾后恢复和重建,然后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步骤,决定了2010年的“一事一议”项目为灾后重建的道路硬化工程。并且制定了今后五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将各村民组的实际问题都考虑其中。

灾难面前彰显共产党的英雄本色

2010年7.28洪灾给一拉溪镇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崔家村也受到了重创。7。28当天,丛世辉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年轻党员深入受灾一线靠前指挥,成功的组织疏散本人受困群众,并安置了本人和其它村转移疏散过来的群众。在接下来的生产自救工作中,村领导班子实行分工包片责任制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查灾、核灾、救灾。一是摸清灾情。11个社共发生水打沙压水稻农田10余亩,全村农作物成灾受灾面积达100余亩,累计农业经济损失162万余元。二是做好安置重建和危房户排查。重点组织党员群众做好对倒房户的安置和房屋重建工作。11个社有13户农户住房倒塌,倒塌房屋6间,危房3间。并对因灾倒房户和危房户实行村干部结对帮扶。三是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自救。积极邀请农业方面的“土专家”,深入到受灾各组各户,指导农户发扬不等不靠不要的精神,对水打沙压水稻农田,认真排水,清除沙子等覆盖物。四是积极争取政策性保险支持。积极与保险公司联系,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的申报理赔,千方百计地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底。


村优秀共产党员事迹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53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