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七夕起源于什么时候

时间:2016-09-03 11:19:2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七夕节的起源和演变

七夕节的起源和演变

一、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节的起源问题已经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七夕节何以形成、何时形成、在起源上与牵牛织女神话有无关联,这是在考证七夕节起源时无法回避的三个方面。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诸说并立。在辨析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关系时亦兼论二者各自起源,但学者们在七夕节起源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就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神话的关系问题来看,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二者本无关系,在各自发展中于某一时间合而为一;二是认为二者是一非二,在起源上具相互衍生的关系。到底是牛郎织女的的传说造就了七夕佳节,还是七夕佳节正好遇到牛郎织女的传说而得以流传至今呢?这就要从两者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间先后来看了。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死。”这些记录只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这几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的象征的两个星宿出现,并没有出现传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关系和相关情节,这时的织女与牵牛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东汉时期,演绎成织女七夕渡鹊桥的传说。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桥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史记》里也有记载:“四星在危面,匏瓜。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天官星占日: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牵牛一名天鼓,不与织女值者,阴阳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赋》里,才确定了牛郎织女的夫妻关系。而作为夫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大致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迁。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由此可见,对牛郎织女二星的歌咏,从周末经春秋战国,再由汉初至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流传数百年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会。而那时候的七月七日已经是规模不小的岁时节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是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

据说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明代罗颀《物源》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与所载时间相隔太远,恐不足信。关于七夕乞巧风俗最早的记载当数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文中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爱连’。” 又载:“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于襟褸。”这两条记载都可以说明,西汉初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而汉代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由此可见,七夕并非是牛郎织女传说所衍生出来的岁时节日。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我们可以从七夕风俗中去探寻。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星神,也就是对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士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至

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记载:“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因此,在七夕风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风俗,都是源于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丰收美满之意。对时间的崇拜,也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风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风俗。杨琳在研究七夕节的起源时,结合民俗学相关原理、结合类书、文人笔记、地方志等相关记载资料,对七夕节的起源问题作了详细的辨析:七夕节的成因在于“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在七夕节这天往往会进行乞子的活动。

七夕节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结合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愿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于是便向传说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除了乞巧的习俗外,七夕节在此期间还多了乞求富贵、长寿、生子的习俗,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也成了人们的情感寄托。由于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封建社会又通常被视为繁衍后代的工具,生下男婴因而成为女性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为七夕节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分别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探源可见,七夕节的起源主要来自古代人民对星辰、对自然以及时间的崇拜,其起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毫无关系的。但随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发展演变及其故事中传达的人类情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融合交汇的。

二、七夕节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故事情节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其活动也日益丰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钰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充分反映了民间女子在七夕穿针引线、祭星乞巧的情景。通过观看蜘蛛结网的情状来占卜自己在针线织作方面的天赋,也是一种女性们在乞巧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南朝时的做法是将蜘蛛放在瓜上,让它在瓜上结蛛网,然后根据

蛛网的密与疏来推测自己是否得巧。为它所附着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得到广泛传播, 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此时己完全消失,七月初七成为了欣赏天庭欢聚、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玉烛宝典·七月孟秋》原注:“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这则记载明确表明了牛郎织女于七夕相会,这样就将七夕节和牛郎织女传说相联系,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深入人心的爱情故事。因此在这一时期,七夕节不仅继承发展了己有的“乞巧”习俗,还添加了乞求富贵、乞求长寿、乞求生子的习俗。同时,由于人们对牛郎织女之间坚贞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节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而汉代的登楼晒衣习俗到魏晋时演变成为晒书习俗。《世说新语》曰:“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另有阮咸先生看见邻里在七夕曝衣,而他家徒四壁却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裤晾出来。这显示出七夕习俗在民间的影响极大。这其中,乞巧爱情与求子都与女性的生活及精神密切相关,封建社会对于子嗣的重视也直接决定了女性的地位,所以求子也是当时女性的重要活动,二对于爱情的祈求则是封建女性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七夕食俗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相关最早的记载是

晋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是个好日子,这天的饮食也不同于以往,北人会吃汤饼。汤饼又称“不托”,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等简单的食物。人们在七夕节吃饼有其文化内涵。其一,饼是圆状,古人认为“圆,阳物也”,阳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阳物可以求吉利。其二,圆还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有团圆之意。古人把七夕饼叫做“巧饼”。

唐代长安盛行各种七夕节俗,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有“宫中殡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的记载。宫

女们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生活的寂寞,情感的空虚,使她们对七夕穿针之事甚感兴趣。 唐代崔颢的《七夕》诗,曾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女性们穿针乞巧的风俗,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安城中家家户户的少女少妇,在七夕节时都要持针线、供瓜果、摆香案,向织女乞巧,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想要证实自己在针线活计方面的天赋与才能。唐代时,皇宫中也十分盛行用蜘蛛乞巧的习俗,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每至七夕节,宫女们便要“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唐宋时期,七夕食饼又出现了变化,《唐六典》记载:“七月七日加研饼,并于常食之”。

宋代以后,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从朝廷到民间,牛郎、织女成为了祭祀的神灵,祭祀盛行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七夕节俗活动更加丰富了,除了保存历代流传下来的习俗,还出现了《天河配》、《长生殿》等节令戏,七夕节成为了可以使民众娱乐放松的节日。宋代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由此,我们能够得知当时七夕节热闹非凡的场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年,宋太宗下了一道有关于鼓七夕节在元代多被称为女儿节,可以看出到这时,七夕节的节俗基本是以女性为主了。《析津志》中对七夕节这天在市中、朝中、宫中等热闹庆祝节日的场景做了详细的记载。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很普遍了,南宋罗愿《尔雅翼》卷一三也说:“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此时也涌现出很多颂扬牛郎织女的诗文。例如北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赞颂七夕的著名诗篇 。

明清时期,七夕有吃“结缘豆”的食俗,《漳州府志》记载了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并结缘的习俗。清朝时期,江西七夕节有吃“油饼”,喝“巧水”的习俗。明清时期,女性们在过七夕节时又开始流行起一种新的乞巧方法,那就是通过观看针在水中的投影来验证自己的针线织作水平高低,这叫做“丢巧针”,又叫做“督巧”。《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七月七日许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缔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这种卜巧方法在《帝京岁时纪胜》和一些明清方志中均有类似记载,可见流传已久,覆盖面也很大。

参考文献:

[1]马冰雁 汤菊红 《七夕溯源初探》 孝感学院学报 2009年

[2]张萌 王妍 《七夕考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

[3]邱绮《传统七夕节演变历程与现代转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王爱科《牵牛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的起源》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

[5]吴天明《七夕五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年

[6] 李长茂《论七夕节产生和流行的动因》《文史》2012年第5期

[7] 郁倩文 《从唐代诗歌看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节俗》《语文学刊》2012年第6期

[8] 陈连山 《论七夕节的源流》《天中学刊》2013年第1期

篇二:七夕起源

七夕起源 七夕节由牛郎织女的故事演变而来,那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传说很久以前,天帝有六个女儿,她们一起跟王母娘娘学习纺纱织布。五个姐姐年龄大了,各有各的事,虽然天天学,但手艺学得一般。只有最小的妹妹,学习专心,手艺学得特别好。她织出的布,花样多,图案美。她织成的绢,又轻又软。她还能织出层层迭迭的云彩,这些云彩随着时间和节气的变换而变化无穷,其颜色有时洁白如絮,有时红得如火,有时象蘑菇,有时又象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她织的衣服,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缝制的痕迹,被称为无缝天衣。王母娘娘见她织布的手艺高,就说:“不用给她另外起名字了,就叫她织女吧。”从此,人们就叫她织女。

织女姊妹六人都长得很漂亮,织女长得最美。

织女天天在天宫中坐在织布机前织布。从织女织布机前的窗子往外望,远处有一条闪光的银河。沿着银河往下走,走出若干里,极目向银河的对岸望去,那无所不有的世界,就是人间。

人间有一个看牛的牧童,因为他天天牧牛,人们就叫他牛郎。牛郎的父母早已亡故,他跟着哥哥嫂嫂度日。哥哥待他还好,只可惜天天到外面去干活,不管家中的事。也管不了家中的事。嫂嫂是个狠心的人,经常虐待他,天天逼着牛郎干最重的活儿,只给他吃米糠饼和野菜团子,有时连糠菜都吃不饱。

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

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素心红笺,万千柔情,依水而湄,依风而舞。

篇三: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 七夕节的简介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 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 也有人称之为 “乞巧节” “女儿节” 或 ,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 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 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 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 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 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 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 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 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 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 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 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 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 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 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 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 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 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 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 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 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 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 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 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 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 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 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 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 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

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 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 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 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 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 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 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 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 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 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 走了很远的路, 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 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 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 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 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 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 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 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 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 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 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 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 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 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 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 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 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 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 牛皮做的鞋, 拉着自己的儿女, 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 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 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 对哭泣流泪。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 千万只喜鹊飞来, 搭成鹊桥, 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 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 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 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 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

称心 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 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 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 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 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 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 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 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 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 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 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 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 “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 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 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 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 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 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 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 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 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 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 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 若无公鸡报晓, 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 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 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 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 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 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 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 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 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

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 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 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 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 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 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 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 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 个上香炉。 一般是斋戒沐浴后, 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 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 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 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 笨; 另一种是赛巧, 即谁穿针引线快, 谁就得巧, 慢的称 “输 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 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 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 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 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 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 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 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 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 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 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 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 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 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 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 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 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 说,一直流传民间。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

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起源于什么时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44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