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国商道何去何从

时间:2019-06-25 00:33:34 来源:免费论文网

中国商道何去何从 本文关键词:何去何从,中国

中国商道何去何从 本文简介: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依赖于企业家对机会的把握能力,而非建立在机制、流程的基础上。  作者:蔡晓利  全球化背后的中国商业文明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成为全球经济的共同命题,德国的世界杯成为全球的体育狂欢节日,全球化正随着商业的触角延伸到政治、体育、文化

中国商道何去何从 本文内容:

  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依赖于企业家对机会的把握能力,而非建立在机制、流程的基础上。


  作者:蔡晓利


  全球化背后的中国商业文明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成为全球经济的共同命题,德国的世界杯成为全球的体育狂欢节日,全球化正随着商业的触角延伸到政治、体育、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全球融合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纵观中国经济近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全球化的经济趋势,得益于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低廉的劳动成本所获得的成本优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贸易顺差。


  作为5000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商业文明同样源远流长,更是在唐、宋、明时期成为世界贸易的开拓者和先锋,成为世界商业文明的领先者。但是近百年的屈辱和落后,中国的商业文明在全球经济中一度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茁壮而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国力上升的支柱,中国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文明再次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商道是企业家和企业最基本的商业信条和原则,源自于企业处理自然、伙伴、员工等最基本的哲学准则,源于中国5000年的文化内涵和新时代的现实需求。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经济没有优势,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片土地上所繁衍出来的商业文明。归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轨迹,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国时期的政道和商道合一的时期,建国后,由于我国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是计划的市场,这一时期,中国的企业家大部分由政府任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冒险和机会把握阶段,这一时期,百业待兴,遍地是黄金,比的是你有没有看到、有没有胆量,这一时期,在商业眼光的背后,还需要具有不懈的商业追求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品质;三是加入WTO后,理性回归和全球化所带来的商业创新和融合阶段,曾经有人说过,“世界上有三种力量最可怕,一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二是永不磨灭的犹太人精神,三是中华民族的同化力量”,同化意味着融合和创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企业家精神如何进行融合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命题。


  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挑战


  全球化正对中国企业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更加融为一体。资料显示,跨国公司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的50%以上,财富集聚的背后是资源、科技、人才的集聚。从显性的层面来看,是企业融资方式的全球化,是企业市场的全球化,是企业资源整合的全球化,因此,需要企业家的管理、视野、胸怀更为全面、更为开阔。对于中国的企业家而言,实现全球化生存、全球化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康庄大道,需要解决管理粗放、核心竞争力缺失和国际化视野短缺三大问题。


  管理粗放是中国现有企业的普遍缺点。导致中国企业管理的粗放,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法制规范的不足,也根源于中国市场经济历史的短暂。比较西方的企业史,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后来的企业管理及现代的文化管理,历经上百年的时间,法制观念、职业精神和契约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西方企业现代管理的强大社会基础。而中国的文化,源自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融入了民族文化血液中的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精神,但是也造成中国的企业家普遍的法制管理不足、伦理规范有余的集体性格。同时,由于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机制比较缺乏,也致使中国的企业对企业家本身的过度依赖,企业的决策机制不够科学,家长制、家族管理非常普遍。


  核心竞争力缺失是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又一挑战。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依赖于企业家对机会的把握能力,而非建立在机制、流程的基础上。判断企业家精神的是非成败,不能简单归结于企业家本身的个人能力和魅力,而是归结为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更多是建立在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低端优势上,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周边国家如印度、泰国等已经对中国的成本优势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随着全球产业的转移,中国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而作为经济基本单元的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则是中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如同可口可乐的全球品牌文化优势,SUN的技术创新能力,宝洁的市场创新能力,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思维就是力量,视野决定高度。一个企业家的胸怀往往决定一个企业的高度和规模。福特的“让每一个人都有车”造就了福特的规模和发展,三星国际化视野造就了三星的不断攀升和发展,张瑞敏的民族观念造就了海尔艰难而坚定的国际化步伐,企业家的精神追求往往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全球化的经济要求企业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发现市场,乃至进行全球并购,实施全球资本运作。


  全球化背后的中国商道的融合和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熊比特认为,企业家的创新变革推动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原因。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的注重质量,到90年代的追求卓越,再到现在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和发展,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和社会认同度越来越高,企业家精神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步入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中国商道的融合和创新也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经济的融合,随着跨国企业的足迹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西方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成为全球企业的学习典范。而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西方所不具备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日益强大,源自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成为西方企业学习的典范。归结起来,各国的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和吸纳,全球文化的融合正成为新的趋势,环保、责任、员工关怀也成为全球企业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没有融合的心态就无法学习他人之长,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商道的融合,不是简单的舍弃,而是一种根植于本身特征的集百家之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流程,但是中国还是没有出现一家通用、没有出现一家微软、没有出现一家可口可乐。因为,流程可以学、模块可以学,但是在管理背后的文化并非一蹴而就。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在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变革导向,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创新才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全球化之后的根本发展方向。从“madeinChina”到“innovationinChina”才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兼容并蓄,开放整合的基础上,在多元文化的交融、整合中,不断获取综合创新的活力,是企业不断超越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投入的多少、创新机制的优劣、创新政策的支持,更取决于企业家对企业创新的追求和意识形态,也就是综合的创新活力的大小。


  从中国式管理到中国的商道,从管理哲学到商业伦理,中国商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正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观念、竞争观念都被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共同关注,中国正在和世界先进国家接轨;联想并购IBM的PC部,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在竞争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的全球化不仅仅是中国优秀企业的独角戏,更是中国所有企业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家,也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化自身的精神内涵,以融合的姿态,以变革创新的意识,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的进步,肩负起更大的个人和社会使命。本文来自《中国商论》杂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商道何去何从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231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