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

时间:2017-11-16 16:43:21 来源:免费论文网

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 本文关键词:大众,民族文化,文化与,转型

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 本文简介: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日渐扩大的影响;大众文化颠覆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样式、功能和作用,使少数民族文化从简单的审美转向了文化消费,从经典神圣的精神传播蜕变为大众娱乐性活动,谋求在社会市场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传承基础上实现更大

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 本文内容: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日渐扩大的影响;大众文化颠覆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样式、功能和作用,使少数民族文化从简单的审美转向了文化消费,从经典神圣的精神传播蜕变为大众娱乐性活动,谋求在社会市场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传承基础上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转型就是要主动实现与大众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文化产业化的路径上实现有机统一。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转型;少数民族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多样等发展特征,少数民族社会正处于整体变革之中,或者说正经历着全面的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突出表现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在不断趋同,从大众文化发展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尤其是以大众传媒为标志,使得大众文化正在深入地渗透到少数民族的社会和文化领域,影响和改变着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颠覆着少数民族的价值追求,整理和加工濒临灭绝的文化图腾,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序发扬和传承,逐渐由经典型向大众型转变,从民族地区走向世界,从少数人的活动变成多数人参与的盛大节日。其结果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本性,修正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大众文化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一、从简单审美转向大众文化消费

多少年来,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众说纷纭、不尽相同,但都是从精神特征和价值视角进行概括的,与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和行为方式有所区别。少数民族文化从其产生、开始,就发挥着凝聚人心、精神教诲或者轻松休闲式的聚会,自身内在包含着审美功能,功利性色彩很淡,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周而复始进行,超越现实生活,坚守审美的自律性。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都有超越具体和现实的功利性特征,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几乎不与市场和商品发生太过密切的联系。然而随着社会市场化的加深,文化产业化政策深入人心,于是适应大众需求,趣味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依托现代传媒,大众文化渗透到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体现着文化的商品性特征,鼓励在消费中实现文化的价值。在我国,伴随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文化产业化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不再是自由的创造,而是一种商品和消费品,并且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不能再简单地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存在,而是要思考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商品化手段进行大规模整合、修正和补充,以满足更多人的文化消费需要。正如詹姆斯所指出的那样:“今天的美学传说已经与商品生产普遍结合起来:以最快的周转速度生产永远更新颖的新潮产品(从服装到飞机),这种经济上的狂热的迫切需要,现在赋予美学创新和实验以一种日益必要的结构作用和地位。”[1]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商品从原来的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社会也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文化作为朝阳产业,产业化是大势所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则。以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为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那达慕”大会,它的初始是蒙古族在水草丰美的季节开展的大规模的祭祀祖先活动,包括喇嘛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祷神灵消灾灭难,保佑草原人畜两旺,还有跑马、射箭、摔跤等体育活动。“那达慕”历史悠久,在蒙古族人心中崇高而神圣。但是,现在的“那达慕”和以前相比只有一些形式相似,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成为草原盛大的经贸活动,体现出“那达慕”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主题。在“那达慕”开始前的几个月,组织者要在各种媒体上大量做广告,推销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参与。大会期间,传统意义上的活动不再那么神圣,除了传统的砖茶、日用百货、节日食品及民族特需商品的交流和收购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外,更主要的是进行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可以说,唱主角的各类商人,主要是推销和展销各类消费品。此外,“那达慕”大会也已经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共同节日,也是全国各地旅游者来内蒙古参与互动的重要项目,举办者不断推陈出新,具有规模大、人员多,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传统节日的变迁,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一样,也已经进入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同步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尤其是社会全面走向市场后,文化也难以置身事外,也自觉地成为产业。所以,少数民族文化不再是孤立的审美对象,也不是简单的灌输理念,更不是世外桃源式的存在,而是一种经济现象,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形式,主动迎合大众口味,最大限度地争取大众消费,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从神圣性向世俗娱乐化转变

文化就其本来意义和人们日常的世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它应该由本民族人民创造,反映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由社会精英整理、完善,表现为理想、信念等抽象的价值体系,具有不可动摇的神圣性。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程序化、有规范的活动,通过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和丰富多彩的节日等形式体现出来,超越现实、追求完美。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文化的神圣性,文化世俗化是当代文化的发展模式,娱乐化是文化的存在形式,世俗化、娱乐化已经成为世界性文化发展的趋势。英国著名的文化学者约翰•费斯克指出:“文化不是指在艺术杰作中能找到什么形式或美的理想,也不是指什么超越时代国界和永恒普遍的‘人类精神’,而是工业化社会中意义的生产和流动,是工业现代化中社会的方法。”[2]强调文化一定要追求世俗化样式,体现出生活化的味道,走平民化的路子。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正在改变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状态,使原来某一少数民族文化以几何级数扩散,引起轰动效应。如闻名遐迩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对广西传统“彩调剧”的改编,通过地方策划、张艺谋导演、企业赞助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充分运用最大规模环境、灯光艺术、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隐蔽设计的音响系统,配以“红色、绿色、蓝色、金色、银色”五大主题色彩,将刘三姐的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结合起来,使人耳目一新,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可见,现代大众传媒能够以形象感人的方式,运用现代高科技改编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提升档次,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其中优秀的成分,可以最大限度地用现代新观念和信息,改变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生存状态,甚至可以使一些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绝处逢生,再现生命活力,以大众传媒方式延续少数民族文化样式,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大众文化是文化多元化的产物,表征着从政治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变。大众文化给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更大的公共文化空间,满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场域,挖掘少数民族内在的文化资源,文化的传承能力得到了加强。如年轻学者张瑞倩在《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例》一文中,采用民族志方法再现了“长江源村”在生态移民中的生活变迁,发现电视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一方面电视在帮助少数民族“抵御”现代化的冲击中发挥“文化修补”功能,加速移民走向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形成文化自觉的少数民族移民利用电视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修补”,用大众媒介对断裂的传统文化进行再挖掘和再发现。通过反映少数民族的电视节目,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再现,如以前曾经在青海的唐古拉山镇存在的传统藏族节日,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濒临消失或者逐步被边缘化,知道的人越来越少,现在能够以电视节目形式重现,内容丰富、史料充实、盛况空前,弥补了由于生态移民和岁月的流逝,使得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淡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大众传媒以影像方式储存大量的民俗知识,以使少数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很多少数民族本身就具有能歌善舞的秉性,天然契合了大众文化娱乐性的特征。如彝族就有阿细跳月、花鼓舞、丝弦舞、烟盒舞、乐作舞、铜鼓舞、披毡舞、双脚舞、羊皮鼓舞等,每个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式,形成了彝族舞文化;内蒙古的草原歌曲更是风靡全中国。少数民族歌舞通过大众传媒可以走出民族地区、走向世界。少数民族歌舞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解决了温饱正在走向小康,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轻松愉快的大众文化满足了他们娱乐消遣和愉悦身心的消费需要。

三、从思想引领转向经济发展

从发展角度看,每个民族的文化一定程度上说都应该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存在之根和发展之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都认认真真地重复祖先留下的风俗、习惯,规规矩矩地践行祖先崇尚的图腾、思想,是智慧积淀的结晶,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灵家园。然而这些都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使文化的样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被全方位地解构了。因为大众文化就其形成来说,肯定不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它从产生到传播都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实现了文化从单纯关注社会效益,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甚至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转变,同我们现在倡导的文化产业化一脉相承。大众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因为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一样,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生产形式、生活方式开始摆脱原来的模式。尤其是消费文化深入人心,社会世俗化浪潮势不可挡,文化商品化得到普遍认可,就是少数民族节日的商业化色彩也越来越浓。如彝族的火把节本来是传统节日,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者二十五开始,连续举办三天。火把节的本来目的是晚上点燃火把,照妖祈年,除秽求吉,祈盼风调雨顺,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到如今,火把节发生了质变,变成政府招商引资的手段,当地政府一般会在广场点燃熊熊火把。从2008年开始,举办千桌万人宴,组织文工团进行文艺舞蹈表演,伴随着经贸洽谈甚至电视的直播,规模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视觉、听觉和味觉的追求。火把节成为彝族地区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与原初的火把节相去甚远。大众文化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大众传媒而大肆扩张,不断复制和传播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大众文化使文化的含金量越来越大、附加值越来越高。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面对无限多的信息,所以要引起人的注意,就必须在符合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突出对人的感性刺激,提高知名度、扩大美誉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视觉快感和消费社会是紧密相连的,不论在纸质媒介上,还是在电视甚至网络上,大众传媒想方设法“营造”出一个视觉盛宴。比如,广告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提高知名度最有效的措施,内蒙古自治区从2016年1月26日起,在中央电视台CCTV-1/CCTV-新闻等多个栏目为不同盟市做了长达一年的广告,打出了“呼伦贝尔,天人合一”“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东北看草原,自驾游通辽”“草原避暑之都,乌兰察布”“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等广告语。每一句广告词,都是对内蒙古一个地方的经典概括,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展示了当地最有魅力的地方。通过广告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以及内蒙古不同地方的独特性,吸引更多的人来内蒙古参观、考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大众文化提供了普通人接近文化和艺术的机会。由于科技的广泛应用,能够大批量地生产出大量的艺术复制品,消解了文化享受中的等级制度,文化的市民化、普及化成为可能,促进了文化的民主化。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过去要欣赏艺术品,只能去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方,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大众文化使其成为现实,“由于艺术作品复制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这个世界上的艺术的极其逼真的复制品来充实我们自己私宅的空间,以在几乎最令人满意的条件下去沉思他们”[3]。可以说,大众文化改变了文化原来的形式,日趋壮大的大众传媒不断吸纳现代高科技,引领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存在形式形成很大的冲击,使其呈现日趋衰落之势。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了解世界、感知生活的主要来源,并且也是消费的主要渠道。

四、从传承走向弘扬

大众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具有普适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正每时每刻有意或者无意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而这种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步蔓延和不断扩大。从发展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对前人经验的把握、智慧的凝练、思想的理解都是后人的重要使命。早先的人只能靠文字记录,要完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就要耐心地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或者听民间艺人讲解,这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况且民间艺人很可能存在以讹传讹的情况,所以真正了解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大众传媒出现后,就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把前人创造的文化精准地传递后人,使传统文化在传承基础上得到弘扬和升华,让有兴趣的人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地处边疆,能歌善舞,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下使用,影响范围狭小。如最早的木鼓、芦笙只在苗族、侗族人群流传,形式简单,是苗族、侗族寻找知己爱人、减除疲劳的方式。但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整理和加工,与其他乐器相结合,可以成为歌舞弹唱并流行,可以升华为山歌情歌对唱,也可以演绎为民族歌剧戏剧,或者以音乐歌舞的形式展现出来。大众传媒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再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大众传媒技术飞速发展,更能够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样式。以互联网为例,可以通过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网站介绍自己的文化,开专题、设论坛,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如内蒙古草原文化网,栏目众多,涵盖了蒙古族的历史、文艺、旅游、美食和音乐等内容,每个栏目资料完整、图文并茂,既可以深入了解它的过去,也能够知晓它的发展历史,更能够清楚它当下的状态,每个人只要加入互联网,通过鼠标的点击,便一目了然,很自然地了解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现实状态。大众传媒图像与声音的有机结合,声情并茂,非常适合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有语言表达、无文字书写的文化传承模式。如分布在我国南方闽、粤、赣、浙等地的畲族,就不用书写的文字表达思想,而是依靠口头语言和手头技艺进行传播。浙江丽水市的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该县电视台于2006年推出了一档完全使用畲语播音的《畲语新闻》。新闻以畲语播报,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新闻内容,配以汉语字幕,栏目主要报道畲族生产劳动的情景、日常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等,主要目的是传承畲族文化,让更多的民族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转型在所难免,面对汹涌澎湃的大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要主动转变,寻找发展的路径。在保持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大众文化传播模式,直面消费社会的形成,融入文化产业化的潮流,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娱乐性特点,体现追求感官愉悦、生活快乐的宗旨,实现与大众文化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0.

[2]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5.

[3]沃尔施托夫.艺术与宗教[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33.

作者:李菊霞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政法与历史学院


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15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