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杜甫传读书笔记

时间:2017-03-28 18:24: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杜甫传(读后有感)

读《杜甫传》后有感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篇二:读书笔记—由杜甫想到的

(一)

晚上翻到《新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任右拾遗期间,与房官是贫贱之交,当时房官率军讨伐安禄山判军,打了败仗,再加上他任用的门客董延兰犯了罪,结果被罢免了宰相职务。于是杜甫便上奏道:“房官的错误不大,不宜罢免宰相职务.房官学识精通,具有大臣的气质与才干,当代舆论都认为他能承担三公,??他能念念不忘朝廷的忧郁,仗义办事之气概时时溢于脸面.但他性格高傲,又酷爱弹琴,琴师董延便寄居于房官府内,这个姓董的贫困交加,年老糊涂,凭着房官之势干坏事.房官不过是因为同情他人而至使自己的名誉遭受玷污.我只觉得房官的功名尚未成就,却因故使其抱负中途断绝,十分可惜.才冒死上奏,希望陛下原谅他的小错,重用他的大才??”肃宗大怒,命令有关部门会同审讯杜甫,后因宰相张镐解围: “杜甫如因而得罪受罚,恐怕断绝了朝廷今后的言路”。

肃宗虽然赦免了杜甫,但再也不理睬重用他了。

李白“诗仙”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杜甫“诗圣”的现实主义态度共同筑就了唐代诗坛的绚丽和丰厚。杜甫有“致群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本篇就反映了因上书救助忠臣房官遭遇测而向唐肃宗剖明心迹的一翻辩解,从中可以看出不因小错而全盘否定人才的评人用才的政治眼光,以及他委婉尽致论证事理的口才,可惜肃宗没有他祖宗李世明那样的政治气度和才能,不喜房官,也不喜杜甫,才将其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才有了“诗史” 《安史之乱》,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巨变和民生的疾苦。

“安史之乱”一方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另一方面却把杜甫推向了创作的高峰。正是因为他举家南迁到了成都郊外的一处草房里,才于饥寒交迫中苦炼出那么多的好诗绝句,譬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用“江山”把“花鸟”衬托的更加美丽;紧接着,又用这美丽的春光牵动诗人的思乡之情:转眼又是一个春天过去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故乡啊?

试想一下,倘若不是流落他乡,即便是同样的景物也未必能够引起杜甫的如此诗情。 窃以为,写诗一如淘金,但凡动人魂魄的诗句大都是“动荡”中筛选出来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诗词大家因祸得“福”,是在漂泊和困苦中反倒成就了“逾白之鸟”和“欲燃之花”。前有流亡的杜甫,被俘的李煜,后有谪迁的苏东坡和逃难的李清照。

看来好的现实主义文字,既需要用动荡“筛”,也需要用苦难“酿”。

(二)

或是盛唐的经济活跃,或是衰唐的政治动荡,总之,唐代的干部调动和人才流动相当频繁,为此的“别赋”也比比皆是,仅在《唐诗三百首》中便信手可得:

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到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从杜甫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到高适的《别董大》,不一而足。

然而,一样离别,千般感动,同为“别赋”,诗人的心境和诗中的意境却大不相同: 都是送友人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王勃既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情绪相当乐观,这才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名句;而历经沧桑的李白则不然,于是,状奇险之景,寓不平之意,从“蜀道难”点化出“仕途险”,用“路崎岖”隐含着“心不平”,真真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和朋友分手。

长亭古道,杜甫执手相送的郑公是一位即将赴难的白头翁,于是恐怕此一别将成永远,再见面时大概要在九泉之下了;而白居易在古原上送别时的年龄只有十六岁,当然不知愁滋味,年轻的朋友走就走吧,反正不久以后还会见面的,友谊和青春一样生机勃勃,所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窃以为,唐诗别赋中最动人的句子莫过于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者依恋满怀,生怕“元二”到了塞上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后者心潮澎湃,告诉“董大”普天之下到处都会有仰慕你的朋友。

时下的干部调动和人才流动也相当频繁,但是人们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都与古人大不一样了——如果你是遭贬回乡,站台上一定是冷冷清清的;倘若你是荣升进京,有绿酒有红包却鲜见青灯黄卷。

篇三:杜甫传记读后感

心中之旅·杜甫

今天,怀着朝圣的心态,我来到了杜甫的故乡巩义。原定今天下午3点从开封出发,下午5点到巩义。但是由于开封与我心中的开封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决定提前离开。8点先乘火车到郑州,停留半小时后转车去巩义。

巩义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康百万庄园,另一个是杜甫陵园。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是杜甫故里。但是那里是开发后的旅游景点,想必不会缺少香火。相比而言,陵园中的杜甫会更加需要人们的安慰。

独自旅行,比较随性。我偏爱徒步,因为怕坐车会错过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从康百万庄园出来,直接沿路上山,一路上全是嵌在山崖里的民居。已经风化多年的木头门周围是掉渣的土墙,不时有几个人从门里出来,用穴居人的目光目送着我走向山上。

途径一个小时,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杜甫陵园。杜甫墓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汉墓大小差不多,与他们不同的是这里有人收门票。陵园里边在建的是杜甫祠堂还有类似博物馆之类的东西,目前仅仅是完成了搭建,里边什么也没有。整个园林地处半山腰,十分安静。杜甫的坟冢前有一尊康熙年间的石碑,上边刻着: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坟冢周围杂草重生,好像是在诉说着这位唐朝诗人的多舛命运。

提到诗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李白。没错,李白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成为了唐诗的代名词。余光中先生曾评价李白说: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不光是当代人这么评价他,就连同在唐朝的杜甫都不禁赞叹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我看来,李白的地位之高,常常令人望尘莫及。他高的圣洁,甚至高的有些飘渺。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令人不敢触碰。相比于李白,杜甫则显得更为平易,更为亲民。他的诗歌,被人们成为诗史,多是当时的社会写实。也因此,读杜甫比读李白,我们能更加感受到亲和力,同时也更能看清杜甫漂泊后半生的惨淡命运。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

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在唐朝,杜甫直到去世,也没有像李白那样名声大噪。正像他长眠于此的陵园,不为人所知,默默的躺在了半山腰上。

杜甫算中唐诗人,他一生五十九岁,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没有染上几分狂气。 如《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如《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凡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也正因为这样,当他中年身处窘境,体味炎凉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已四十四岁。因为当时他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从安禄山的战火中逃了出来,投靠了唐肃宗。唐肃宗念他忠义,赐官于他。可杜甫的性格,是没法在当时的官场中立足的。不久他被贬,最后辞官,开始了晚年的流亡生活。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即使自己名声坠落,也要为疾苦的百姓的登高一呼,不管君主如何对他,也要忠于唐王朝。他的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 儒家主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则更进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当他看到衰败中的唐朝还在战争,在村里征召男丁的时候,他还要为百姓们哀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 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然而杜甫却嘲笑讽刺似的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在安史之乱和以后的几年混战中,杜甫更是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像。尤其著名的就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三个在前线打仗的儿子战死了两个,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一个没一条完整的裙子而不敢出来见人的儿媳和一个吃奶的孙子。一家人活到了这份儿上,已经是够悲惨的了,可是来捉人的公差还不依不饶,非要带人去交差不可。万般无奈,逼得老妇人只好跟着走,到前线去给军队做饭。于是这一家人又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诀别。当多少人在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洒下同情的泪水时,杜甫却看到了石壕村里这对老夫妻的生死诀别。他们不善于吐露无法承受的悲哀,

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杜甫和他们一样,都是弱者。

弱者与弱者还不同。老妇的弱是手无束鸡之力,然而杜甫还有一杆笔,还有他曾经的狂人胸怀。他还在为君所忧,为民所殇。在秋风掀掉他草屋房顶的时候,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他居然还能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一向如此,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了,杜甫还在《又呈吴朗》中写道: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蔼一些。这首诗算不上华丽,纯粹是一片真情。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人。三年后晚年的杜甫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最终客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关于杜甫的死,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现在公认的,是他


杜甫传读书笔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71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