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安徽方言巢湖话

时间:2017-03-27 06:23: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安徽方言

安徽方言“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之一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家话。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作畲话。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所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1、 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

分布 在准河以北和沿准南岸的一部分市县,淮河以北只有怀远属江准官区,其他县市都属中原官话区。它们是;砀山、萧县、毫州市、涡阳、界首市、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颍东、颍泉、颍州)、阜南、颍上、淮北市、濉溪、宿县、宿州市、灵壁,金寨城关及北部,霍邱,凤台、寿县、蚌埠市、固镇、凤阳、五河、泗县(县东部除外)

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

其语言特点:声母n与L不混,韵母和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

2、 皖中江准官话

江淮官话。其语音特点:n与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选择疑问句如“你去不去”在境内说成“你可去”?

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部。淮北的怀远话,沿江南岸的城市,以及皖南少数县市的城区,了属于这个方言区。它通行于怀远(城区))、淮南市、长丰、定远、嘉山、天长、来安、滁州市、全椒、肥东、合肥市、肥西、六安市、霍山、舒城、巢湖、含山、和县、无为、庐江、桐城、枞阳、安庆市、马鞍市、当涂、芜湖市、繁昌(荻港镇)、铜陵(市区)、铜陵县(安平、董店、大通)、池州市、东至(大渡口、姜坝)、南陵(城区)、青阳、广德(城区)、郎溪(城区)、宣州市(市区)、芜湖县(湾址)、泾县(童疃)、旌德(蔡家桥)等地。

这此地区的江淮话统属于江淮官话的洪(泽湖)巢(湖)片方言。

3、皖西赣语:潜怀方言。

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等地的话。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以岳西话为代表,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及东南角)等地。传说境内先民系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地区迁来。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已清化、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都读送气声母;古寒、桓两韵见溪声母的字今音韵母相同;古咸、衔两韵的端系声母字的韵母今音也相同。有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上声和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给我报纸”说成“把报纸我”。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吴语。即铜陵县、繁昌县、泾县、南陵县(山区和圩区)、当涂县(东部和南部)、青阳县、贵池市、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的部分地区以及宣州市、芜湖县、宁国县、广德县、郎溪县,

4、皖南宣州吴语:铜太方言。

在五十年代方言普查时定名为铜太方言。“铜太方言”的名称是取铜陵、太平两个县名的首字确定的。八十年代后期国家为了绘制汉语方言地图,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同志来皖南调查方言时,根据这些地方古时属宣州成宣城郡,所以改称“宣州吴语”。它隶属于现代吴语的宣州片。“《安徽省方言志》参照地理、历史、和方言类别,定名为“皖南宣州吴语”。分布在长江以南,黄山以北古为宣州成宣城郡所辖的地区。即:太平、石台、泾县、铜陵、繁昌、芜湖县,以及宁国、南陵、宣城、当涂、青阳、贵池等。其中太平、泾县、石台、铜陵、繁昌、芜湖县、南陵等县市以通行吴语为主,青阳、当涂、宣城、宁国、贵池等市县吴语的通行面则比较小。

皖南除了宣州吴语之外,在郎溪、广德还能行一种吴语。它们大都是散在各地的本县土著居民保存下来的吴语。例如:朗溪县北部的定埠、梅渚、岗南、凌笪等乡,西北部建平、东夏、下湖、幸福等乡,广德县北部下米乡、西部芦村乡、东亭乡的一些乡村。这些种吴语与江浙地区的太湖片吴语基本一致,故应属吴语的“太湖片”。

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音仍自成一类,境内石台、泾县等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铜陵县、芜湖县、繁昌县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声调,广德、郎溪、黄山区有6~7个声调。如黄山区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6个声调。

5、皖南徽语

“徽语”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它是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旧徽州府(包括今属江西的婺源县),浙江省旧严州府(包括今淳安、建德两县)和江西省旧饶州府(德兴县、浮梁县)等地的方言。此处所说的“皖南徽语”,是通行于皖南歙县、绩溪、旌德、屯溪市、休宁、黟县、祁门、宁国(限于南部洪门乡等地)、东至(限于东南郎木塔一带)、石台(限于占大区)等市县的话。

其语音特点:知章组声母在三等韵前读j、p、x,古全浊声母今音全部清化,其塞音、塞擦音声母大多读送气音,古疑、影母在开口呼前今音读η声母;咸山宕江摄阳声韵大多转化成阴声韵,西片徽语有长元音韵母;境内大多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再玩一天吧”说成“嬉一日添”。

6、皖南客籍话

历史上的皖南话,应该是以吴语和徽语为主的。它们大体上是以黄山山脉为界的。南山山脉以南和以西大概是徽语的主要通行地区。黄山山脉以北和以东地区大概是吴语为主的范围。皖南客籍话的种类,现按其语言势力的大小分别排列如下:(1)湖北话(属“西南官话”);

(2)河南话(属“中原客话”);(3)江北话(主要属江淮官话);(4)湖南话(属湘语);(5)闽语;(6)客家话;(7)畲话(接近“客家话”)

篇二:巢湖民俗方言词汇考绎

龙源期刊网 .cn

巢湖民俗方言词汇考绎

作者:王启俊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3期

摘 要: 民俗是一个群体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方言是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也是民俗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构成要素。一个方言民俗词往往就是一个民俗的浓缩,二者联系紧密,互融互现。民俗往往是第一性的,民俗词汇会记载着即时的民俗,但已经消失的民俗往往会留存和记忆在民俗词汇中。巢湖民俗方言词积淀和体现巢湖的民俗文化,记载巢湖的民俗人情。巢湖民俗依据生活形态体现的民俗事象分为八类,相应的巢湖民俗方言词与此对应。对巢湖民俗词的考释演绎,有益于巢湖民俗文化的整理、继承和传播。

关键词: 方言词 民俗 考绎 巢湖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民俗在时间上延续,在空间上拓展[1]。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亦是深藏在百姓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方言是语言因地域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百姓交流信息基本工具,是地方民俗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构成要素。《礼记·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有异;东晋常璩亦在《华阳国志》曰:“此使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也。”民俗不同,记述方言各异,从方言角度体察民俗风情,方言与民俗互融互现。民俗是往往第一性的,民俗词汇会记载着即时的民俗,但已经消失的民俗往往会留存和记忆在民俗词汇中。巢湖流域处于安徽省中南部,文明久远,民俗丰富。巢湖民俗来自巢湖百姓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活动方式和生活形态,巢湖民俗方言词汇积淀和体现巢湖的民俗文化,记载巢湖流域的民俗人情。一个民俗方言词往往就是当地一个民俗事象。

陶立璠先生(1987)在《民俗学概论》中把民俗分为四类[2]: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口承语言艺术。本文以此为参考,依据巢湖民俗生活形态体现的民俗事象,斟酌分为八小类,与此相应的巢湖民俗方言词也有此划分[3]。

一、生产类民俗方言词

社会生产活动是其他活动的基础。船家捕鱼撒网,农家春种冬藏,山民种麻采药,各具形态。

活水、筛镜、红头:按旧俗,木船竣工下水,渔家称之“活水”,活水时焚香放炮,中舱挂一米筛,贴红纸,悬挂明镜,曰:筛镜,乃驱邪之物;并杀雄鸡祭牲,将鸡血淋船头龙口,名曰:红头。祭牲后将鸡放进船舱,并祈祷:“元宝进仓,万担归舱”。在船头正上方挖一浅洞或放一龙洋银元,寓意如龙得水;或放顺治年间铜钱,寓意船入江河,顺风顺水。

篇三:安徽方言概述

安徽方言概述

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

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读~213,“昂”读ɑ~55,“爱”读声母。例如,“安”。1 ,“袄”读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例如,“买菜”说成,“报销”说成

ɑ~55。 ,“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

词语特征:

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才ts≠在,肠(或ts)≠丈(或ts)。

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

或〔~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2.在人体、疾病方面说法特殊的词:额头叫做“额脑头子”,脖子叫“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说“不伸·坦”(伸读抻)、“不郁·着”、“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

3.有特点的食品名称:大米饭叫“干·饭”(其他方言区叫“饭”),面粉叫做“面”,面条儿叫做“汤”,擀面条儿说成“擀汤”,饺子叫“扁·食”,把包饺子说成“包汤”或“捏扁·食”。

4.动物、植物的特殊叫法:鸭子叫“扁嘴子”,麻雀叫“小小·儿”或“老雀子”,结网的蜘蛛叫“蛛蛛子”或“罗·罗蛛”,蚯蚓叫“蛐·蟮”,母牛叫牛(音四),玉米叫“玉秫·秫”、“油秫·秫”或“大芦·秫”,南瓜叫“倭·瓜”。

5.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分别说成“今(儿)个、明(儿)个、后(儿)个、夜(儿)个、前(儿)个”,去年说成“年·时个”。

6.人称代词中都有包括式“咱·们”,还有表现亲密感情的“俺”和“俺·们”。疑问词“什么”说成“啥”(~东西?),“怎么”说成“咋”(~弄的?)。

7.具有地方特色的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撞”说成“石如,一头~到南墙上。 “扔、丢掉”说成“板”pa~24如,把它~掉吧! 请吃喝说成“厚”xou53如,俺帮你搬家,你咋~俺? “借”说成“磨”mo53如,~几个钱给俺。“舂、砸”说成如,~蒜;坑害也说“”,他把我~的

不能混。“禽产卵”说成

如,天热,鸡也不~蛋了。“肉

具有动作慢意思。如,她做事~得不得了。瓜果食物中含纤维少说成“面”mi53如,老倭瓜~的好吃;它还可以比喻人的性格憨厚,如,他的外号叫老~。“尖具有小气、吝啬的意思。如,真是越有越~。“瓤ɑ~55具具有调皮、有软、弱的意思。如,面和~了。这孩子底子就~!“转

诙谐的意思。如,这孩子真~。

话语特征:

1.我知不道,他也知不道。

2.我连唤是唤,他都走得不见影儿喽。

3.小杨早就杠家了。 小杨早就家走了。 小杨早就走家了。

4.你瞎摆乎啥瞎摆乎?!

5.天咋还下下下的,咋办口耶?

6.小小的年纪,嘴会讲得很得很哟!

7.你可见着俺爷没?

8.天又下将起来了。 她又哭将起来了。

9.她哭子细讲之细。

皖中江淮官话①江淮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的江淮官话区,包括淮北的怀远县城区,江淮之间的淮南市、合肥市、滁县、六安、巢湖、安庆等21个县市,以及沿江以南的贵池、铜陵市市区、芜湖市、宣城、马鞍山市等11个市县。

语音特征:

1.除怀远、定远、淮南市之外,各地话n与l声母不分。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旅。

2.古全浊声母字今皖中话也读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声母的字,也是平

声为送气音,仄声为不送气音。

3.各地话都有与、in与韵母不分的现象。例如:根=庚、深身=升声、金民=京明。

4.各地话都是5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全浊上声字今音归去声。例如:高低天三(阴平)、平唐龙人(阳平)、古走老米(上声)、坐父放菜大帽(去声)、说笔竹墨拔白(入声)。

①为了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把“皖中江淮官话”说成“皖中江淮话”、“皖中话”或“江淮话”。

词语特征:

1.有特点的称谓词:祖父大都称“爹·爹”,祖母呼“奶·奶”(奶读阴平)。“奶·奶”说成上声调时,多指“老太婆”,在含山、桐城、庐江、贵池等地也可以指称“妻子”。外祖父、外祖母大都呼成家公(或“家公爹·爹”)、家婆(或“家婆奶·奶”)。姑母称“姥·姥”(或“姑姥”)。

2.人体生理方面的特殊说法:舌头叫做“舌条”,左手和右手说成“反手”、“顺手”,腿俗说“胯子”。“生病”大都说成“不好过”、“不快活”、“不自在”,“逝世”婉词说成“走了”,老人逝世说“老之”。

3.用具、物品的特殊叫法:自行车叫“钢丝车”(或“脚踏车”),哨子叫“叫子”或“叫居子”,糨糊叫“面糊”,提水桶叫做“提

子”,衣袋儿叫“荷包”,铝勺儿叫做“挑子”。

4.有些食品名称叫法较特殊:大米饭说成“饭”,面粉叫做“灰面”或“干面”,面条儿大都说成“面”,“馄饨”和“饺子”分不清,各地大都叫“饺子”。名为香油实指菜子油,把禽畜凝结了的血叫“血或子”(读晃)。 子”,围裙称为“围腰

5.动物、植物的特殊名称:鸭子叫鸭,阉鸡叫“镟鸡”或鸡”(钅散音线),

蝙蝠叫“盐老鼠”或“檐老鼠”,乌鸦叫“老哇子”,辣椒叫“大椒”,玉米叫“六谷子”,高梁叫“芦秫”或“芦稷”。

6.人称代词中包括对方在内的说法通常是“我两个”或“我们两个”,不用“咱”或“咱们”的说法。

7.有地方特点的常用动词:拧毛巾说成“扭手巾”(扭音肘)

,堵塞说,~老鼠洞。向上爬说成“猴”x

,~到树上去了。“候 有等候的意思,如,再~他半个钟头。“扌亦”l珘o35有把禽畜驱聚在一起的意思。如,帮我把鸡~进笼里去。鸡禽产卵说成“生

玩笑说成“逗猴。

具有稠、浓度大的意思。如,粥如,鸡~蛋,开8.方言特色较浓的常用形容词:“厚

太~之。(或“涝”)具有稀、浓度小的意思。如,粥太~了。

!小孩子顽皮说成,fei53“女赞”ts55美好的意思。如,这个东西真~

如,这孩子真~!“韶可以形容女子爱表现、喜欢在人前多言。如,

或“啬”sei31如,这个人太~!这丫头最~!形容人吝啬,小气用“抠

说人家无用、无能常用“不顶龙”,形容人愚笨,不用脑子为“木骨”,形容人心情郁闷烦躁,常说“恶心烦躁”(恶音务),“烧”或“烧包”大都形容男子“骄傲”的表现,“颠狂”通常用来形容“狂妄自大”的样子。“乌漆麻黑”或“黑漆麻乌”都是形容暗的常用词。

话语特征:

1.小王在家看电视在。

2.小王看电视在。 小王在看电视在。

3.电视开之在。 电灯亮之在。

4.小英子把婆家了。

5.把报纸递把我。 把五块钱把他。


安徽方言巢湖话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66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