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魏文侯守信翻译

时间:2017-03-27 06:20:3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翻译

阅读给力翻译

1.译文:

从前,晋国大夫赵简子命{TagsLink:0}驾车和他的宠臣嬖奚一起外出狩猎。不料劳累一天,一无所获嬖奚回来报告说:“王良是天下最低劣的车夫。”

有人将嬖奚的告诉了王良。王良说:“请再去打一次猎”嬖奚勉强同意了。结果马到功成 ,一个早上就猎获十只飞禽。嬖奚回来高兴地报告说:“王良真是天下最优秀的车夫。” 赵简子听了,对嬖奚说:“我让他为你驾驭车马吧。”

他对王良一讲,王良却执意不肯,说:“第一次虽然一无所获,但我是按御法驾驭!第二次 我只好违法迁就,一举猎获十只飞禽。《诗经》说:?不违反驰驭的方法,射出的箭才能命 中目标。?我从来不给小人驾车,那就替我谢绝了吧。”

2译文

.人不是高妙的智者,谁能没有过错。有过错就能改正,可以成为聪心地光明的人。知错能改,离圣人贤人就不远了。小的过错不改正,就会铸成大错;小的功德乐于做,就能成为高尚的人。

人的过错没有别的,只是懒惰怠慢、嫉妒、邪僻而已。懒惰怠慢则会自满,对父母的贡献就会减少;嫉妒就会刻薄,这是灾难的先兆;辟邪就会纵脱,礼节道义就会衰亡。这几个过错,都是人性的蠹弊、本身品行的灾难。如果有其中的一种的人,一定像蟊螣、蜂虿等害虫同样。蜂虿会蜇人,蟊螣会伤害庄稼,本身的过错不改就会伤累德行。

认为罪恶半大而干了毫无挂念,则必然诱致失败;认为功德太小而不去做,则必然诱致败坏。能做小的善事,大的功德就有了基础;祛除小的坏事,最后就没有大的差错或者谬误。 3,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4,

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如果想到一联或者一句诗,就感到非常快乐。他曾经在野外(郊外)遇到一位背着柴走路的人,忽然他抓住那人背着的柴,而且大声说:“我得到了,我得到了!”那樵夫非常惊惧,抽出手臂,丢下柴火逃跑了。正好遇到了负责巡逻的士卒,怀疑那樵夫是小偷,就抓住他讯问。这时候周朴慢慢地前去告诉那位士卒说:“只是我刚才见到他背着一捆柴,因此而想到两句诗罢了。”那位士卒就释放了那位樵夫。周朴得到的那两句诗是:“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因为周朴作诗喜欢冷僻怪异,就想戏弄戏弄他。有一天,他骑着驴子在路上走,在路旁遇到周朴,那位读书人就歪戴着帽子低着头吟诵周朴的诗句:“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周朴听到了很气愤,就尾随在那人身后。那位读书人只管赶着驴子离开,一点也不回头看。走到几里之外周朴才赶上那人,就对那人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你怎么能说流向东呢?”那位读书人就点点头罢了,并不接言辩解。这件事在闽中地区被当做笑料流传。,

5,

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守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有好名声。 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等到侄子能吃饭了才停止喂养。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快步行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身,元德秀答应了他。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如果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

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

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后来)竹筐里带着绢一匹,赶着一辆柴车离任。他家里不造围墙,不用钥匙,也没有仆人小妾。碰上荒年,有时揭不开锅。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元德秀擅长于写文章,曾经写了一篇《蹇士赋》来比况自己。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是叹息说:“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苏源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幸生活在衰败和庸俗的环境中,但我不感到耻辱的,是因为我结识了元紫芝呀。”

元德秀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死时,家里只有枕头、鞋子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 6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7

上文所说不应该把鸟关在笼子里养,可是我从来不曾不喜欢过鸟,只是养鸟有养鸟的方法罢了。只想养鸟,不如多种些树木,让树围绕着房屋多达几百棵,枝叶茂盛,纷披拂动,成为鸟的乐园。每天早晨,从睡梦中刚刚醒来,还在被褥里翻来覆去时,就可以听到一片鸟叫声,就好像听到《云门》、《咸池》等乐曲的演奏声;等到起身穿好衣服,洗脸漱口,品味清茶时,看到它们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一下子飞来又一下子飞去,连眼睛也看不过来,享受到的这种乐趣本来就不是一笼一鸟的乐趣可以相比。大概人生的乐趣,就是把天地当做园林,把江河当做水池,各自顺着自己的天性自由地生活,享受到这种情景才算是最大的快乐,比起那盆中养鱼,笼中囚鸟来说,这样空间的大小,用心的仁慈或残忍,相差多么远啊!

8

济南府城,是济水流经的地方。济水的水性是潜在地下流动,遇到地面空隙,就立刻喷涌出地面。人们砍一根树枝,削尖枝头,插进地里,只要插下三四寸光景,把树枝拔起,跟着就会有泉水涌出来。这泉水亮晶晶的,很清澈,因为地面都是沙土,所以泉水不为泥土搅浑。可是当地所有的泉水,都及不上珍珠奇妙。

珍珠泉在巡抚衙门前面,用砖砌成的池子,有一亩地大,四周用石栏围着。靠在石栏上看泉水,只见泉水从沙土里涌出,忽儿合拢忽儿分散,忽儿中断忽儿又连接,忽儿急忽儿

慢。日光照在泉上,大的水珠象圆圆的大珍珠,小的水珠象一颗颗小珍珠,颗颗都从水底直冒上水面,碧绿透亮,一串接一串。这一天正当雨后初晴,我和我的学生吴琦、杨环栋在这里游览,停留了很久才离去。济南的泉水有名称的共十四处,这珍珠泉是其中最有名的。

9

10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常常灌溉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嫉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有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哀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教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天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希奇,就注重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兴奋,于是具体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往返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

11

晏子出使晋国,到中牟,看见一个戴着破旧的帽子,翻穿着皮衣,背着(一捆)柴草在路边休息的人,(晏子)认为(这个人)是君子,(就)叫人去问他说:“您是干什么的呢?” (那个人)回答说:“我是越石父。”梅少白博客晏子问:“为什么到这里来呢?”(越石父)说:“我到中牟来做人家奴仆,(如果)见到(齐国的)使者,(我就)准备回(齐国)去。”晏子问:“为什么来做奴仆呢?”(越石父)回答说: “我不能避免自身的饥寒交迫,因此做了人家的奴仆。”晏子问:“做奴仆有多长时间了?”越石父回答说:“三年了。”晏子问:“可以(用钱把你)赎回去吗?”越石父说:梅少白博客“可以。”(晏子)就解下在左边拉车的马,用来赎出越石父,让 (越石父)坐在自己的车上一同回齐国。

车到了(晏子)居室时,晏子不(与越石父)告别(就)进了屋,越石父很生气,要求 (同晏子)绝交。晏子派人回答他说:“我不曾同您有什么交往,您做了三年奴仆,我今天才见到,把您赎了出来,我对您还不算可以吗?您为什么突然(就要)同我绝交呢?”越石父回答说:“我听说,贤士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会蒙受委屈,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会心情舒畅,梅少白博客因此,这就是君子(奉行的)不因对别人有功就轻视人家,也不因别人对自己有功就自己贬低自己的道理。我在人家做了三年奴仆,却没有什么人了解我。今天您把我赎了出来,我以为您是了

解我的。刚才,您坐车的时候,不向我打招呼(自己先上了车),我以为您是忘记了(礼节);现在又不(跟我)告别(就独自)进屋去了,这跟把我当奴仆看待的人是一样的。我还将做奴仆,请您把我卖给世人吧。”

12

晋灵公不行正道,让大夫们都到内朝上朝,自己却站在台子上用弹弓射上朝的大夫,他的大夫们奔走躲避弹丸,晋灵公以此取乐而已。有一次赵盾上完朝出来,与大夫们站在外朝,有人抬了一个筐从宫中小门出来,赵盾问:“那是什么,筐为什么从小门出来?”叫那人,那人却不过来,说:“您是大夫,想看就过来看看吧。”赵盾凑近一看,赫然是一个死人。赵盾问:“这是什么人?”那人回答:“是膳宰,他没把熊掌做熟,国君生气拿斗打他的头把他打死了,肢解了尸体让我丢出去。”赵盾“啊”了一声,就快步进宫。灵公看见赵盾进来,惊恐地向他拜了两拜。赵盾迟疑不前,向北面两拜磕头至地,然后就快步出来了。灵公心中有愧,就想杀了赵盾。于是派勇士某人去杀赵盾。勇士进入赵盾家的大门,没看到有人守护;进入院内小门,也没看到人守护;走上厅堂,也没看到人。勇士低头从门缝偷看,看见赵盾正在吃只有鱼的晚饭。勇士说:“啊,他真是一个仁义的人。我进大门没看到人,进入内室没看到人,走上厅堂也没看到人,可见他的节省啊。他是晋国的重臣,却吃只有鱼的晚饭,可见他的简朴啊。国君让我杀他,我不忍心杀他。虽然这样,我也不能再见我的国君了。”于是就自刎而死。

13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4

眉毛,眼睛,嘴和鼻子他们四个都有灵性.一天,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鼻子回答:"我能识别香味和臭味所以才能在你的位置之上."鼻子对眼睛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眼睛说,:"我能观察善恶美丑,遥望东方和西方,我的功劳不小,所以位置在你上面."鼻子又说,"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眉毛说,"我不能和各位相互争辩比较.如果我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脸放到哪里?"

15

王凝之的妻子姓谢,字道韫,是安西大将军谢奕的女儿。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言善辩。一次叔父谢安曾经把家人聚会在一起,忽然间,雪下得紧了,谢安问:“这大雪像什么呢?”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飞舞。”谢安非常高兴。

王凝之弟弟王献之曾经与客人谈论诗文,将要理屈词穷了,谢道温叫婢女告诉王献之说:“想替小弟弟解围。”于是放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申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

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她举动自如,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乱兵一会儿就追上来,谢道韫亲手杀了几

篇二:文言文323篇译文

文言文323篇译文目录

1、狼

2、孙泰3、狂泉4、雏燕5、推敲 6、盗牛7、二鸿8、雁冢9、小人10、报应 11、蝙蝠 12、砚眼

35、天仙配 36、鳝救婢 37、白毛女38、枭逢鸠39、鸟与人 40、红毛毡 41、荀巨伯

56、愚人食盐57、鹦鹉灭火 58、黄香温席59、陆绩怀橘 60、犬救幼女61、智犬破案 62、笼中鹦鹉63、水滴石穿 64、王戎早慧65、邴原泣学66、小儿饲鹊67、刘氏善举68、鹿亦有知69、朝三暮四70、杀驼破瓮71、义士赵良

13、擒贼 14、搔痒 15、疱夫 16、黠猱 17、义猴 18、愚勇 19、治驼 20、遗产 21、黠狼 22、虎画 23、王冕

42、鸡感恩 43、画鬼易 44、跛足虎 45、娘子军 46、蛇衔草 47、哑孝子 48、河阳猪

72、黄耳传书 73、南歧之人 74、迂公修屋 75、买猪千口 76、若石之死 77、狼子野心 78、为者常成 79、曹彬称病 80、名落孙山 81、越人养狗 82、苏秦刺股 83、蛙与牛斗 84、莽汉断棘 85、楚王射猎 86、唐临为官 87、陶母责子

24、孝丐 25、冻儿 26、雁奴 27、黠鼠 28、观弈 29、猿子 30、稚犬 31、疑鬼 32、猴弈 33、狮猫 34、吹牛

49、虎与人 50、马诉冤 51、和氏璧 52、于令仪 53、一字师 54、闵子骞 55、健忘者

88、孟母三迁 89、二犬情深 90、赵某误子 91、危如累卵 92、守株待兔 93、杨生之狗 94、李勣煮粥 95、得过且过 96、王充读书 97、邓攸保侄 98、樊重种树 99、乘风破浪 100、天衣无缝 101、李氏夫妇 102、马啮盗髻 103、多多益善

104、歧路亡羊 105、宋濂苦学 106、狗亦有灵 107、张祜好侠 108、点石成金 109、原谷收舆 110、食粥心安 111、卖瓜减字 112、孟母断织 113、鹬蚌相争 114、画龙点晴 115、李离自刑 116、二鹊救友 117、道士救虎 118、越人溺鼠 119、林逋养鹤 120、外科医生 121、割席分坐 122、农夫杀牛 123、天网恢恢 124、吕某刺虎 125、恨鼠坟屋 126、武城旋风 127、自相矛盾 128、蝜蝂之死 129、一举两得 130、嗟来之食 131、郑人买履 132、南辕北辙 133、钱货入瓶 134、永泉夫妇 135、商鞅治秦 136、阿柴折箭

202、文徵明习字203、芒山盗临刑204、尔辈亦鹰犬205、熊与坎中人206、陈万年教子207、鲁恭治中牢208、艾子之邻人209、二叟登泰山210、人有亡斧者137、李白嗜酒 138、响遏行云 139、狐假虎威 140、空中楼阁 141、群鷧啄鱼 142、焦饭遗母 143、垂帘听政 144、张五悔猎 145、老马识途 146、刘备托孤 147、王粲默记 148、季札重诺 149、拔苗助长 150、粮车伏兵 151、农夫耕田 152、一幅鼠画 153、十七字诗 154、杨修解谜 155、郗鉴爱幼 156、卢仁与鹤 157、顾荣施灸 158、圯上老人 159、指鹿为马 160、苏武牧羊 161、吝啬老人 162、华隆之犬 163、望梅止渴 164、魏文侯猎 165、次非斩蛟 166、崔篆平反 167、贾人背诺 168、梁上君子 169、鬼怕恶人

211、蛛与蚕问答 212、酒徒遇啬鬼 213、鹦鹉亦有情 214、王羲之学书 215、张元饲弃狗 216、苛政猛于虎 217、张佐治遇蛙 218、孟母不欺子 219、司马光勤学

170、曹冲称象 171、田忌赛马 172、七擒孟获 173、范式守信 174、叶公好龙 175、饿死狙公 176、纪昌学射 177、周公安民 178、农妇斥神 179、齐人攫金 180、塞翁失马 181、斧柯烂尽 182、一钱太守 183、奈何姓万 184、玄石戒酒 185、空桑生李 186、陆游家训 187、伊犁凿井 188、春风风人 189、刻舟求剑 190、纥干狐尾 191、鲁侯养鸟 192、专心致志 193、井中捞月 194、一叶障目 195、易产息讼 196、姜从树生 197、荆人袭宋 198、画蛇添足 199、晏子善辩 200、涸辙之鲋 201、大公无私

220、秀才读别字221、欧阳晔破案222、李存审诫子223、狮子王与豺224、一箧磨穴砚225、何梅谷之妻226、韩信钻裤裆227、铁杵磨成针228、牝鸡与乌鸦

229、司马光救友 230、三无赖落井 231、牧竖巧逮狼 232、陈元方答客 233、华佗巧治病 234、何易于挽纤 235、约取而实得 236、秦西巴纵麑 237、张之万之马 238、张齐贤明察 239、黄仙裳济友 240、钱若赓断案

263、关羽刮骨疗毒264、欧阳询观古碑265、公冶长与鹞鹰 266、鲁人锯芊入城267、犬负米救主人 268、责人当以其方 269、郑韶大难不死 270、明义法师之鸠 271、承宫拾薪求学 272、任末削荆为笔 273、何岳两次还金 274、车胤曩萤夜读 275、苏东坡焚房契 276、隋侯救蛇得珠 277、玉不琢不成器 278、刘庭式娶盲女

310、孙叔敖杀两头蛇311、欧阳修发愤苦学 312、梁山伯与祝英台 313、李林甫口蜜腹剑 314、王安期不鞭书生

32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41、陈谏议教子 242、子罕弗受玉 243、陶侃不伤农 244、李廷彦作诗 245、子禽问墨子 246、管仲破厚葬 247、子贡论孔子 248、王安石改诗 249、宋太祖治军 250、读书与作文 251、宋定伯捉鬼 252、鬼避姜三莽

279、拷打羊皮定案 280、赵广誓死不屈 281、墨子责耕柱子 282、陈在衡不怕鬼

283、张溥与”七录斋”284、晏子谏齐景公 285、楚有献凤凰者 286、张用良不杀蜂

287、不肖子的”三变”288、挂牛头卖马肉 289、宋太祖怕史官 290、叶延珪与《海录》291、蒲松龄写《聊斋》292、匡衡凿壁借光 293、只许州官放火 294、王元章砍神像

315、王安石戏作谜语 316、王羲之书六角扇 317、钟弱翁好为人书 318、王顾左右而言他 319、颜真卿大义凛然

253、“的卢”救刘备 254、王昭君出塞 255、董宣不认罪 256、农夫和名画 257、偷鸡贼辩解 258、晏子论”不祥” 259、私交与公法 260、郑武公伐胡 261、酒酸与恶狗 262、两小儿辩日

295、张商英写”草书” 296、八哥与蝉对话 297、口鼻眼眉之争 298、齐人有好猎者 299、赵括纸上谈兵 300、巾帼不让须眉 301、刘羽仲死读书 302、项羽乌江自刎 303、班超投笔从戎 304、汉高祖封萧何 305、孟子对滕文公 306、重九登高避灾

307、诸葛亮”空城计” 308、项羽志大才疏

309、齐景公”三不知”

320、郑板桥开仓济民

321、巴延三毁”驴香馆”322、晋平公七十而学

译文

1、狼

有一个屠夫卖肉回家,天已经晚了,突然间碰到了一只狼,它看上了担子上的肉,仿佛十分想吃,尾随屠夫走了好几里.屠夫害怕了,拿出刀给狼看,狼有些害怕了.屠夫一走动,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想狼要的只是肉,还不如把肉挂在树上,到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用钩子把肉钩住,掂着脚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的担子给狼看.狼不再跟着他了.屠夫便回家了.次日早晨,屠夫来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个巨大的东西,像上吊而死的人,屠夫十分害怕.徘徊着靠近,那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再看,屠夫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钩子钩住了狼的上腭,像鱼吞食鱼饵.那时狼皮的价格十分昂贵,价值十多两银子,屠夫发了笔小财.

2、孙泰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3、狂泉

从前有一个国家(今天所谓城市),全国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国的人都饮这水,没有不疯的;唯有国家的君主打井取水,唯一可以没有疾病。全国的人既然都疯了,于是聚集在一起想办法,一起抓住国王,治疗国王的疯病,用艾叶烧熏、扎针、吃药,没有不全部用上的。国王受不了那苦,于是来到泉边,舀水喝了,喝完就疯了。(全国)君臣、大人小孩,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大家便兴高采烈。

4、雏燕

我的弟弟喜欢鸟,一心想养一只小鸟。今年春天,有燕子从南方来,每天衔泥,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非常辛苦。不久,就可以听到啾啾的声音了,因为小燕子已经破壳而出了。一天,有一只小燕子掉在屋子里,被弟弟捡到了,他非常高兴,就把小燕子放到笼子里饲养起来。母亲知道了,说:“燕子是益鸟,吃的是害虫,它们不久就要飞到南方去度过冬天,你怎么能养的久呢?”要弟弟马上把小燕子放掉。弟弟对小燕子恋恋不舍,但是看到它的神态非常悲哀,于是弟弟就把小燕子放出笼子。小燕子飞回了燕巢,和它的家人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5、推敲

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开始的时候想用推字 想想又觉得敲字好.不能决定用什么好,于是反复吟咏,并且用手做推与敲的姿

势.韩愈当时是吏部权兆尹.贾岛不知不觉的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节,被侍从押到韩愈身前.贾岛于是对韩愈讲了自己作诗的经过.韩愈在马上停了很久,对贾岛说:敲字比较好.

6、盗牛

有一个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过,便问:“因什么事被抓?”他回答说:“倒霉撞到我了!”熟人问:“晦气是怎么来的?”他说:“刚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就捡了起来。”熟人问:“既然这样,那么罪过为什么到了这个程度?”他又回答说:“绳那头还有一头小牛啊。”听到的人不禁十分惊讶。

7、二鸿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天鹅,其中雄的那只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徘徊着,到了黄昏才走。第二天来了,猎人捉住了他,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吐出半块黄金。猎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猎人放了两只天鹅,两只天鹅双飞而去。猎人称了一下金子,有二两六钱多。唉!禽兽知道这样,深情能够这样!悲痛不过悲在生死别离时,难道动物也是这样的吗?

8、雁冢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人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就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寄居在鸡舍中,忍受着鸡的欺负,只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对应鸣叫展翅,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被大雁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9、小人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玩魔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玩魔术人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管理宫掖的负责人把盒子向玩魔术的人要过来,拿到办公的地方,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小人开始的时候不敢说。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被玩魔术的人麻醉了。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使他四肢缩小;会魔术的人于是就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负责人大怒,打死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10、报应

平望人王均,喜欢吃青蛙,制造了一根铁针,长两尺左右.每捉到一只青蛙,就用针穿他的头颈,针穿满了,就带回去,作为菜肴.好多年都是这样.一天,到亲戚家,见到桌上没有青蛙,十分遗憾.晚上亲戚留他住.突然,远处失火,王均在屋顶看,亲戚家离水住,怕盗由水爬上屋顶,所以放了十根铁条,顶端十分锐利.王均在屋顶看,幸灾乐祸,失足落下,铁条穿过他的头颈.他的死状像针穿青蛙,大概杀生报应.

11、蝙蝠

凤凰是百鸟之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

篇三:《魏文侯轶事》阅读及答案

魏文侯轶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驾将适野 (前往)B.知文侯以讲于己

也 (知道, 明白 )C.乃往,身自罢之 ( 罢免 )D.文侯怒,任座趋出 ( 快走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B.克之,以封其子击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文侯应之亦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9.翻译下列句子。 (6分,每小题3分)①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 上文《魏文侯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6. C , 7.C ,

8.D9.(6分,每题3分) ①刚才(先前)任座的言辞正直(直率),我因此才知道这一点(我因此才知道)。(关键词:向、直、是以,语句不通酌情扣分)②皇宫中和朝廷里,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扬善惩恶),标准不应该不同(标准不应该有差异)。(关键词:俱、

臧否 、宜,语句不通酌情扣分)


魏文侯守信翻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64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