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

时间:2017-03-23 06:15:0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水书

“古文字”水书

水族和水书

古代,祖国南方是百越族群的生息之地。水族被认为是由百越族群中骆越后裔的一支演化而来。但是,水族先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从什么地方来到南方融入百越之中?不少专家学者从殷商亡国变迁的历史、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水族历法、水族语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水族盛大年节———端节,以及DNA鉴定等等资料的研究,认定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第一次举族迁徙。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使水族先民从殷商的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而水家先民第二次举族大迁徙,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发兵征服岭南之后。第二次举族大迁徙,促使水家先民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水族人口406902人。贵州境内水族人口369723人,占全国水族总人口数的90.863%。

水书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水族的独特文字,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大多数水族人只能通过前辈的口口相传学习水语。会说,却看不懂文字,更不掌握其中的内容。“水书”大部分掌握在民间被称为“鬼师”或“师人”的水书先生手里。2002年3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将水书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特点

水书又称“鬼书”、“反书”,其一是指其结构,有的字虽是仿汉字,但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字型的写法。“水书”文字为何与汉字不一样,其写法与汉字相反,这些问题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二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统治阶级所迫害,相传其祖先“陆铎公”创制“鬼书”以反对和报复统治者。目前,水书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的文字当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

水族文字的结构

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目前见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水书是水族的文字, 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目前仍在水族民间普遍使用。

水族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水书形态接近和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保存着古老的文化气息,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精神信仰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物证”。

发现水书

据说,江苏一收藏爱好者收藏的北宋早期河南临汝窑八莲瓣陶瓷注碗上的5组10个符号,居然被荔波县的水书先生识读、辨认,并认为是水族文字,因为在黔南水书中找到了相同的记载。2004年5曰14日,中国民族报也报道:夏陶神秘符号在水书中找到相同记载。

据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符号与黔南的水书有相通之处,水书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读其含义,而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重视。

人们早已不识别或遗忘了的古老符号,居然在千年后的生活中被水书先生辨识。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水书又暗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秘密和文化信息?

如今,水族聚居地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上游,全国55%以上水族人居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独山、荔波、都匀、榕江等县(市)和广西北部地区的融安、南丹、环江等地。

对于三都,作家梁衡曾挥毫盛赞:“四分地球三分水,天上人间唯一族。”或许正是这瑰丽风光护佑了这“唯一族”的奇特水书,而沿用至今。除了大量的水书纸本,三都县都江镇大坝村有一处水书摩崖石刻,塘州乡、都江镇、周覃镇都有水书墓碑,黔东南的榕江县计划乡也有水书墓碑。于是,水书开始被世人发现与关注。

从形体上看,水书普遍被认为具有三种类型:一是图画文字;二是象形文字;三是借用汉文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形体中,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

从内容与功能角度出发,水书普遍被分为两类:一类叫“普通水书”,水语谓之“白书”,用于丧葬、嫁娶、出行占卜之类;一类叫“秘笈水书”,水语称之“黑书”, 是水族攻守兼备的秘笈,传世者极少,能破晓之人更是凤毛麟角。

水书的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目前见到的水书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

水书中有许多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暗示水族的宗教意识。其所记,大多是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的日期、方位、吉凶兆象及驱鬼避邪的方法,大体是以年宜、忌月日,以月日宜、忌时方,并用歌诀或事物兆象标明它的吉凶所属,因此多是作为巫师或水书先生施行法事的工具,目前仍在水族民间普遍使用。

可以说,千百年来,水书以其神秘的文字结构和特殊的用途,依靠手抄、口传而成活并沿袭流传至今,保留着水族古老的文明信息,至今在水族民间仍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令世人注目。

整理水书

1986年出版的《水族简史》称水书有400多个字,《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称有500多个字,但水书还有许多异体字,主要集中在天干地支、春夏秋冬、九星等单字上。贵州民族学院的水学专家潘朝霖说:“保守推测,如果每个水文字单字至少有一个异体字计算,那么水文字总量约有1600个。”

2002年2月,三都县档案局提供的水书文本,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目前,荔波县最早的一本木刻水书产生于明弘治年间。此珍本也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水书版本。

2008、2009、2010年三都县档案局(馆)先后有18部(套)32卷本水书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共有55余本水书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06年,“水书习俗”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内水书研究著作主要有:《水书·正七卷》、《水书·丧葬卷》、《水族古文字与书法》、《水族古文字与水书》、《中国水书》、《水书常用字典》、《中国水书探析》等。

2007年,荔波县馆藏精品水书译著丛书之《泐金·记日卷》出版。

2008年,三都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书文化保护条例》。

2010年,三都水书研究人员与电脑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成功研究编写出水族文字输入系统,创造性地开发出水书手写体输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水书研究工作提供条件和便捷。

特别是2008,我国第一部《水书常用字典》出版,录选常用文字468个进行编写(不含异体字),连其异体字一起共1780个。它以水族长期以来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洞水话为标准语音,并引用关系到这些文字的水书字句等。这部字典是水、汉两族语言信息的交流的工具书,对宣传水族文化,深入开展水书、水语研究,具有辅助价值。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花纹 (高明著作《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研究水书

篇二:“水书”探析

龙源期刊网 .cn

“水书”探析

作者:刘鹏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5年第03期

摘要:水书是水族特有的民族文字,承载着水族的历史与记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开展水书保护工作有利于水族文化的传承,水族文化的延续也为世人提供了展示水族独特文化和生活状态的机会,从而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有益贡献。

关键词:水书;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为“虽”,因“虽”与汉语“水”字同音,故史书中称之为“水家”、“水苗”、“水仲家”等。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总人口约40万人,其中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最为集中,约占一半人口,也是水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水书文献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都匀、荔波、独山这四个县市。

“水书”是水族古老文字与典籍的总称,汉典史籍少有水族文字记载,但在水族聚居区一直保持着用水书记录本民族的习俗与文化的传统。文字是一个民族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水书也是水族最具魅力的精髓之一。至今已有22部水书文献精品被命名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如《二十八宿》、《吉星》、《万年经镜》、《九星颂读》、《纳音五行》、《六十甲子》等。其内容涉及水族的宗教信仰、天文历法、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等,分别珍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荔波县档案馆、中国民族图书馆等地。由于水族文字滞后于水族语言的发展,水书有文本与口头传承兼备的特点,并与水族民俗紧密相连,只有文献抄本与“水书先生”口耳相传的文化、水族民俗相结合,才是完整的水书,故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水书命名为“水书习俗”。

一 水书先生——活态博物馆

水书一直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穿外”的保守家族式方法传承着,散落在西南民间少人问津。六十年代之前,存世量较多,几乎各水族村寨都有,但现存数量较少,年轻人几乎都不能释读,只有部分老年人才能完全读懂,水族人对这部分掌握水书用法的传承人多尊称为“水书先生”。“水书先生”在水族地区社会地位非常高,受到民众敬重。因水书多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故“水书先生”是水书传承的重要桥梁,一旦这个群体消失,水书的传承也势必终止。随着近年来经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水书传承后继乏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少水书单字或典籍成为不可释读的“死字”、“死书”。这一古老文化遗产正濒临失传,因此,抢救性保护整理水书已成为民族文化抢救与传承的工作重点。

水书不仅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经典,也是研究文献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珍贵资料,有“象形文字活化石”之誉。水书家族内部传承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

篇三:水书

水 书

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族是其中之一。水族的文字水书和纳西族的东巴文,是世界上依旧活着的象形文字,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

一、什么是水书

“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

二、水书的特点

水书又称“鬼书”、“反书”,其一是指其结构,有的字虽是仿汉字,但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字型的写法。其二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统治阶级所迫害,相传其祖先“陆铎公”创制“鬼书”以反对和报复统治者。目前,水书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的文字当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

三、水书究竟神秘在哪里? 谁创造了水书?传说"水文字"是一个叫陆铎公的人创造的。在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水东村,当地的水族和布依族人都用布依语和水语吟唱一首古老的民谣,翻译成汉语是这样的:"有个老人叫陆铎,四季居住山洞中。青石板上造文字,造得文字测吉凶。所有良辰全送人,等到自己造房时。书上已无好日子,无奈只好住洞中。若问深洞在哪里,就在水岩和水东。"

水书到底有多少个字?1986年出版的《水族简史》称有400多个,《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称有500多个字。而专家在查阅的2000余卷水书中,发现异体字主要集中在12地支、春夏秋冬、天干、九星等单字上,例如,目前发现"寅、卯"等字的异体字已各有30多个。对于水族古文字的异体字,保守地推测,如果每个水文字单字至少有1个异体字计算,那么水文字总量约有1600个。

水书的神秘还在于它的"古"和"反"。水书的神秘在于"古"和"反"。水语称水书为"泐睢"。泐,源于古汉语,是母语遗存;睢,是水族从古至今的自称读音,是发祥于睢水流域的烙印。唐代设置抚水州,安抚自称"睢"为主体对象的人类群体,从此以"水"代"睢"。这是中央王朝确认水族之始,也是水族演化为单一民族的历史见证。水书有人称为“反书”。当然并非是造反的书,水书的“反”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水文字的结构与地支类的汉字相反。如:“子、丑、午、九、五”等字,其构字法还可以反写、侧写、倒写。甚至很多图案则以反为正。

二是观念相反,神本意识浓重。创制水书的初衷是:通鬼神,探玄机,与鬼神打交道,与鬼神对话,目的要实现“惊天地,泣鬼神”。

三是水书的月份与汉族的月历顺序产生错位。水历的年终12月、新年正月,对应夏历的8、9月。

四是水族逆反心理的反映。古代严禁民间制历。从水族先民被迫迁徙的历史,尤其被迫从秦征服剿灭的百越之地迁出,或许还受焚书坑儒的遗祸。残酷的重大历史事件,会留下水家先民抗争的痛苦印记。

四、水书是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吗?

首先水书与甲骨文孰早?水书与甲骨文、金文具有"姻缘关系",为学术界所认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先生于1899年才发现甲骨文,至今才105年。水族地区的水文字碑,明代的已发现两块;并发现明代弘治年间水书木刻本。由此看出,绝非甲骨文发现之后才有水书问世,而是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水族古文字存在。此后,由于出现划时代的两次民族大迁徙活动,使水族语言文化出现由同源而出现分化,然后再出现吸收逐步融合的现象。困扰考古界40余年的夏代陶片上的24个符号,是河南省有关单位看到水书的报道之后,给贵州省档案局提供请求辨认的,结果找到了对应的文字符号就有十多个。水族古文字与夏代文化遗存符号一脉相承,由此看出,在夏商时期,华夏民族群体中就包含有水族的先民。

从结构上来说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目前见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五、水书抢救与研究工作

水书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岑家梧教授于1943年到水族地区调查之后曾指出:“水书系一种被压迫民族使用之文字”。星移斗转,现今的水书抢救保护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就:2006年,“水书习俗”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水书三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贵州成立了水书文化研究院。荔波县档案、民委和文化等部门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和提升当地旅游文化内涵,征集抢救6000多本珍贵水书原件进县档案馆,为开展古籍研究和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水书研究著作包括已出版的《水书·正七卷》译注,《水书·丧葬卷》译注,《水族古文字与书法》,《水族古文字与水书》,贵州民族出版社5本套装《中国水书》影印本。2007年1月初,1353件水书抄本编辑而成的160大册的《中国水书》出版。目前,水书文化研究论文类、调查报告类已发表120余篇,并有一批高层次研究人员介入,他们成为水书文化研究主导力量。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水书进行较有深度的研究,提升了水书文化研究的品位。近年来从事水书研究的有南开大学曾晓渝、清华大学赵丽明、华东师大王元鹿、云南师大冯英、四川大学韦忠仕、厦门大学博士后罗春寒、南京大学孙易、云南大学蒙爱军、华东师大邓章应等学者。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水书系一种被压迫民族使用之文字”历史的真正终结,开始了水书崭新的新纪元。

水族的这种古老的文字,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现在水族人的丧葬、营建、出行、过节、占卜、农事等社会活动中,水书至今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贵州省有关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创造条件,期望用几年时间将水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


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49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