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鼓盆而歌的寓意

时间:2017-03-23 06:07:2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不错的诗词

潘岳(247~300),字安仁,西晋著名文人,无论是在生前还是在身後,他都引来无数的议论,他为人处世方式以及对荣利功名的热衷,往往为人所不齿;而他的诗文,特别是其悼念亡妻之作,却深情缠绵,赢得一致的称赏。潘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晋书.潘岳传》)其卓著才华为他赢得如潮的美誉。潘岳不仅才华出众,又生得姿仪秀美,据《世说新语.容止》第七条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他的俊美是自古以来公认的,「潘安」也成为美丈夫的代名词,而「貌若潘安」也成为对男人姿仪的最高褒扬。在魏晋那个重形貌之美的时代,如潘岳者在仕途上本该有更多的机会。然而,秀美的仪容、如江的才华,并没有给潘岳带来好运,反而因此引来无数的嫉妒而遭人排挤,无法获得仕进的机会。在多年不达与几番沉浮之後,潘岳投靠了权贵贾谧,成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他失去了自我与品格,据《晋书.潘岳传》:「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搆愍怀之文,岳之辞也」。除此而外,他还曾「题阁道为谣」,诽谤山涛、王济、裴楷诸人。然而,如此折节趋奉权贵,为仕进而不惜搆陷他人,却最终还是没有换来辉煌腾达,反而因此卷入凶险的政治争斗,最终被刑东市。

然而,对势位荣禄的奔竞,没有完全泯灭潘岳的真性情,他对亡妻的真诚悲痛与哀悼,那如泣如诉、婉转缠绵的悼亡诗文,特别是三首《悼亡诗》,千百年来,览之者无不为之一恸,试看其第一首: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彷佛,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从对冬春交替、寒暑流易的描写中起笔,渲染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情绪,然後以怀念亡妻的私怀无人能懂,淹灭无宜,决定恭从朝命,返回任所。在即将离别那曾经与亡妻有过无数美好时光的旧庐时,诗人又不免望庐思人,睹物回忆,那熟悉的帏屏、翰墨、流芳、遗挂依然,而斯人已逝,面对历历在目的旧时物件,诗人的眼睛迷离了,又彷佛看见了妻子的身影,但当定神相望,却发现这只是幻觉而已,让人平添无限怅惘。然後,诗人以林鸟双栖而一朝孤单、比目游川而中路分离的精妙比喻,抒写妻亡後自己的孤苦心情。既而写思念如春风不绝、忧愁如晨霤不断,寝息难忘,让人无法消解。末句用庄子妻亡、鼓盆而歌之典,劝勉与宽慰自己,然而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像庄子那样把所有的烦恼惆怅抛向九天云霄?无奈的慰勉,无尽的思念。全诗写景抒情,由物及人,在庸常细事的叙写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亡妻的悲痛追念。《悼亡诗》第二首写深夜独眠,望妻来而不来,悲从中发,不能自已;第三首写徘佪墓前,流连不忍离去,均深情绮丽如是。正如陈祚明所言:「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婉转侧折,旁写曲述,刺刺不能休。」

潘岳的《悼亡诗》历来为人所称道,影响甚钜,故自潘岳《悼亡诗》後,「悼亡」一词,从此便专为「悼妻」之用。除《悼亡诗》三首外,潘岳的《杨氏七哀诗》以及《哀永逝文》、《顾内诗》,亦为悼妻之作。

潘岳《悼亡诗》是诗人悼念亡妻杨氏的诗作,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岳12岁时与她订婚,结婚之后大约共同生活了24个年头。杨氏卒于晋惠帝永康八年(公元298年),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死后,潘岳写了一些悼亡诗赋,除《悼亡诗》三首之外,还有《哀永逝文》、《悼亡赋》等,表现了诗人与妻子的深厚感情。在这些悼亡诗赋中,《悼亡诗》三首都堪称杰作,而其中第一首传诵千古,尤为有名。这首诗写潘岳离家赴任前对亡妻的怀念,感情真挚,是潘岳的代表作。后人遂以“悼亡”为丧妻的代称。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帷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巢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展转之间冬天和春天相互交替,寒天和暑天也消逝、更换了。妻子逝世以后,被层层土壤隔阻在深邃的地下。我私下不出去做官的愿望如何能够达到,长久地留下来又有什么益处?尽力恭奉朝廷的任命,把心从哀念亡妻的情绪中回转过来,返回原来做官的任所。看到房屋就思念她这个人,进入内室就想到她生前在室内的生活情景。帷帐和屏风相似而不真切,笔墨写下的文字还有余香。香品还没有消失,衣服还挂在墙壁上。恍恍惚惚她还活在世上,忽然想起她已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像那振翅飞翔于林中的双飞鸟,一

旦只有孤孤单单的一只在飞;又好像是在江河里游泳的比目鱼,现在却中途被拆开了。春风沿着门缝吹来,早晨把水槽放在屋檐下接水。不管是睡觉还是休息,什么时候能够忘记!深深的忧愁一天一天地积累起来。希望有一天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有所减退,像庄子一样敲着瓦盆而歌。(庄缶,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反而敲盆而歌。这是作者自勉之词。)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富于感情,此诗也不例外。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听,旁写曲诉,剌剌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这里肯定潘岳《悼亡诗》的感情“淋漓倾注”,又批评了他的诗繁冗和缺乏“含蕴不尽之妙”,十分中肯。沈德潜对潘岳诗的评价不高,但是对《悼亡诗》也指出“其情自深”(《古诗源》卷七)的特点。的确,潘岳《悼亡诗》感情深沉,颇为感人。(华海国平)

滁州西涧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诗词注释:①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独爱,一种对幽草的独情。④黄鹂:黄莺。⑤深树:树荫深处。⑥春潮:春天的潮汐。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韦应物滁州西涧书法帖(9张) ⑧横:指随意漂浮。译文: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的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黄学江书法(滁州西涧)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景。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滁州西涧》草书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的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清孔继尧绘韦苏州画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公元791年(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作其品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此一篇。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①前沙似雪,受降城②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1]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由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边塞诗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著名诗篇: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送辽阳使还

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天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这首诗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山 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释】 (1)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 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2)荦确(luòquè洛却):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行径:行下次的路径。微:狭窄。(3)蝙蝠:哺 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4)升堂:进入寺中厅堂。阶:厅堂前的台阶。新雨:刚下过的雨。

(5) 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 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诗人热情地赞美了这山野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6)佛画:画的佛画像。(7)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见 稀:即少见的好画。这两句说,和尚告诉我说,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来灯火观看,尚能依稀可见。

(8)置:供。羹(gēng耕):菜汤。这里是泛指菜 蔬。(9)疏粝(lì历):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饱我饥:给我充饥。(10)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11)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岭:指清 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夜深月出,说明这是下弦月。

扉(fei非):门。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12)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 步行的意思。(13)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意思。霏:氛雾。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14)山红涧:即山花红 艳、涧水清碧。纷:繁盛。烂漫:光彩四射的样子。(15)枥(lì历):同“栎”,落叶乔木。木围:形容树干非常粗大。两手合抱一周称一围。(16)当 流:对着流水。赤足踏涧石:是说对着流水就打起赤脚,踏着涧中石头淌水而过。(17)风生衣:本是风吹衣动,而诗人却

感觉风象是从衣中发出的,所以说“风 生衣”。(18)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说的山中赏心乐事。(19)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靰(jī基):马的缰绳。这里作动词用,即牢笼、控制的意思。(20)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几个朋友。(21)安得:怎能。不更归:不再回去了,表示对官场的厌弃。

原文译文: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2]

作品鉴赏:诗以开头“山石”二字为题,却并不是歌咏山石,而是一篇叙写游踪的诗。这诗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传统的游记文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在韩愈以前,记游诗一般都是截取某一侧面,选取某一重点,因景抒情。汲取游记散文的特点,详记游踪,而又诗意盎然,《山石》是有独创性的。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述游踪,很容易弄成流水账。诗人手段高明,他象电影摄影师选好外景,人物在前面活动,摄影机在后面推、拉、摇、跟,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在读者眼前出现。每一画面,都有人有景有情,构成独特的意境。全诗主要记游山寺,一开头,只用“山石荦确行径微”一句,概括了到寺之前的行程,而险峻的山石,狭窄的山路,都随着诗中主人公的攀登而移步换形。这一句没有写人,但第二句“黄昏到寺蝙蝠飞”中的“到寺”二字,就补写了人,那就是来游的诗人。而且,说第一句没写人,那只是说没有明写;实际上,那山石的荦确和行径的细微,都是主人公从那里经过时看到的和感到的,正是通过这些主观感受的反映,表现他在经过了一段艰苦的翻山越岭,黄昏之时,才到了山寺。“黄昏”,是很难变成可见可感的清晰画面的。他巧妙地选取了一个“蝙蝠飞”的镜头,让那只有在黄昏之时才会出现的蝙蝠在寺院里盘旋,就立刻把诗中主人公和山寺,统统笼罩于幽暗的暮色之中。“黄昏到寺”,当然先得找寺僧安排食宿,所以就出现了主人公“升堂”的镜头。主人公是来游览的,游兴很浓,“升堂”之后,立刻退出来坐在堂前的台阶上,欣赏那院子里的花木,“芭蕉叶大栀子肥”的画面,也就跟着展开。因为下过一场透雨,芭蕉的叶显得更大更绿,栀子花开得更盛更香更丰美。“大”和“肥”,这是很寻常的字眼,但用在芭蕉叶和栀子花上,特别是用在“新雨足”的芭蕉叶和栀子花上,就突出了客观景物的特征,增强了形象的鲜明性,使人情不自禁地要赞美它们。时间在流逝,栀子花、芭蕉叶终于隐没于夜幕之中。于是热情的僧人便凑过来助兴,夸耀寺里的“古壁佛画好”,并拿来火把,领客人去观看。这当儿,菜饭已经摆上了,床也铺好了,连席子都拂拭干净了。寺僧的殷勤,宾主感情的融洽,也都得到了形象的体现。“疏粝亦足饱我饥”一句,图画性当然不够鲜明,但这是必不可少的。它既与结尾的“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相照应,又说明主人公游山,已经费了很多时间,走了不少路,因而饿得很。写夜宿只用了两句。“夜深静卧百虫绝”,表现了山寺之夜的清幽。“夜深”而百虫之声始“绝”,那么在“夜深”之前,百虫自然在各献特技,合奏夜鸣曲,主人公也在欣赏夜鸣曲。正象“鸟鸣山更幽”一样,山寺之夜,百虫合奏夜鸣曲,就比万籁俱寂还显得幽静,而静卧细听百虫合奏的主人公,也自然万虑俱消,心境也空前清静。夜深了,百虫绝响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清月出岭光入扉”,主人公又兴致勃勃地隔窗赏月了。他刚才静卧细听百虫鸣叫的神态,也在“清月出岭光入扉”的一刹那显现于读者眼前。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时间是公元801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农谚有云:“二十一、二、三,月出鸡叫唤。”可见诗中所说的“光入扉”的“清月”,乃是下弦月,她爬出山岭,照进窗扉,已经鸣叫头遍了。主人公再欣赏一阵,就该天亮了。写夜宿只两句,却不仅展现出几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表现了主人公彻夜未睡,陶醉于山中夜景的情怀,而且水到渠成,为下面写离寺早行作好了过渡。“天明”以下六句,写离寺早行,跟着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的迈步向前,画面上的光、色、景物在不断变换,引人入胜。“天明独去无道路”,“无道路”指天刚破晓,雾气很浓,看不清道路,所以接下去,就是“出入高下穷烟霏”的镜头。主人公“天明”出发,眼前是一片“烟霏”的世界,不管是山的高处还是低处,全都浮动着蒙蒙雾气。在浓雾中摸索前进,出于高处,入于低处,出于低处,又入于高处,时高时低,时低时高。此情此境,正是饶有诗味,富于画意的。烟霏既尽,朝阳熠耀,画面顿时增加亮度,“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奇景就闯入主人公的眼帘。而“时见松枥皆十围”,既为那“山红涧碧纷烂漫”的画面添景增色,又表明主人公在继续前

行。他穿行于松栎树丛之中,清风拂衣,泉声淙淙,清浅的涧水十分可爱。于是他赤着一双脚,涉过山涧,让清凉的涧水从足背上流淌,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诗写到下山为止,游踪所及,逐次以画面展现,像旅游纪录影片,随着游人的前进,一个个有声有色有人有景的镜头不断转换。结尾四句,总结全诗,所以姑且叫做“主题歌”。“人生如此”,概括了此次出游山寺的全部经历,然后用“自可乐”加以肯定。后面的三句诗,以“为人靰”的幕僚生活作反衬,表现了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无限向往,从而强化了全诗的艺术魅力。这首诗为传统的纪游诗开拓了新领域,它汲取了山水游记的特点,按照行程的顺序逐层叙写游踪。然而却不象记流水账那样呆板乏味,其表现手法是巧妙的。此诗虽说是逐层叙写,仍经过严格的选择和经心的提炼。如从“黄昏到寺”到就寝之前,实际上的所经所见所闻所感当然很多,但摄入镜头的,却只有“蝙蝠飞”、“芭蕉叶大栀子肥”、寺僧陪看壁画和“铺床拂席置羹饭”等殷勤款待的情景,因为这体现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跟“为人?”的幕僚生活相对照,使诗人萌发了归耕或归隐的念头,是结尾“主题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据。关于夜宿和早行,所摄者也只是最能体现山野的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那些镜头,同样是结尾的主题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据。再说,按行程顺序叙写,也就是按时间顺序叙写,时间不同,天气的阴晴和光线的强弱也不同。这篇诗的突出特点,就在于诗人善于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天气里所呈现的不同光感、不同湿度和不同色调。如用“新雨足”表明大地的一切刚经过雨水的滋润和洗涤;这才写主人公于苍茫暮色中赞赏“芭蕉叶大栀子肥”,而那芭蕉叶和栀子花也就带着它们在雨后日暮之时所特有的光感、湿度和色调,呈现于读者眼前。写月而冠以“清”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儿。写朝景,新奇而多变。因为他不是写一般的朝景,而是写山中雨后的朝景。他先以“天明独去无道路”一句,总括了山中雨霁,地面潮湿,黎明之时,浓雾弥漫的特点,然后用“出入高下穷烟霏”一句,画出了雾中早行图。“烟霏”既“穷”,阳光普照,就看见涧水经雨而更深更碧,山花经雨而更红更亮。于是用“山红涧碧”加以概括。山红而涧碧,红碧相辉映,色彩已很明丽。但由于诗人敏锐地把握了雨后天晴,秋阳照耀下的山花、涧水所特有的光感、湿度和色调,因而感到光用“红”、“碧”还很不够,又用“纷烂漫”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红涧碧”的美景表现得鲜艳夺目。这篇诗,极受后人重视,影响深远。苏轼与友人游南溪,解衣濯足,朗诵《山石》,慨然知其所以乐,因而依照原韵,作诗抒怀。他还写过一首七绝:“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诗。”诗意、词语,都从《山石》化出。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他的《中州集》壬集第九(拟栩先生王中立传)说:“予尝从先生学,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秦少游《春雨》诗为证,并云: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校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可见此诗气势遒劲,风格壮美,一直为后人所称道。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在诗歌方面,他更是别开生面,创建了“韩孟诗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⑴,麻苎衣衫鬓发焦⑵。 桑柘废来犹纳税⑶,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⑷,旋斫生柴带叶烧⑸。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⑹。

作品鉴赏:此诗通过山中寡妇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当时社会的面貌,语极沉郁悲愤。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此诗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就从这兵荒马乱的时代着笔,概括地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战乱夺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入深山破茅屋中栖身。“麻苎衣衫鬓发焦”一句,抓住“衣衫”、“鬓发”这些最能揭示人物本质的细节特征,简洁而生动地刻画出寡妇那贫困痛苦的形象:身着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肖其貌而传其神。从下文“时挑野菜”、“旋斫生柴”的描写来看,山中寡妇应该还是青壮年妇女,照说她的鬓发色泽该是好看的,但由于苦难的熬,使她鬓发早已焦黄枯槁,显得苍老了。简洁的肖像描写,衬托出人物的内心痛苦,写出了她那饱经忧患的身世。然而,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阶级也并不放过对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样残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此处

篇二:庄子《秋水》

一曲文言的咏叹调

——庄子《秋水(节选)》教学设计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窦建丽

[设计意图]

《秋水》在教材中是作为《寻觅文言津梁》这一专题中的自读课文出现的。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研习课文,从而真正成为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研究性阅读。 但作为古代经典,《庄子》是极富智慧的,因而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把握文章全部是有着相当的困难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在把握有关文言字词的理解的同时,通过朗诵的方式品味文章的语言,领悟人物形象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与文学氛围中,真正体悟庄子的智慧与文风,并在这过程中,注意积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人文素养,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一、导语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本中节选的庄子的《秋水》。

1、曾经让同学们做过庄子的摘抄作业,那么,“庄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1——2个)简单谈。

2、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庄子: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

3、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他的魅力竟然跨越千年?

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庄子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庄子。

1、请同学浏览课下注释,勾画出重点内容。老师简单补充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2、庄子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曾任漆园吏,但不久辞去,终身不仕。

3、《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写得汪洋恣肆,变化多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它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于一炉;

[以上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现]

三、课文研习

(教学设想:通过指导学生朗诵的方式来品味文章语言,进一步深入的理解人物形象,进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寓意。)

了解了这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 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诵一遍课文。

在朗诵过程中,请同学用笔划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请注意他的读音和句读停顿是否准确。

2、同学指正纠错。老师出PPT,强调文中重点字词读音,并强调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辩——辨”,“泾——径”

3、请同学评点刚才朗诵情况。

(1)你感觉刚才同学读得怎样?

(2)你认为怎样读更好一些?(补充之前所讲朗诵技巧: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八字) 学生谈自己看法。

4、在学生讲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引导:

(1)你认为文章前后在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速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2)为何?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回答。

提示:前面,所写到的河伯是怎样的心情?

(“欣然自喜”)所以朗诵时应该尽量表现出一种喜悦。

后面,河伯又是怎样的?

(“望洋向若而叹”,强调“望洋”“向”)

(一)

5、我们先试着朗诵文章的前一部分吧。从开始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1)提问:“以??为??”:认为;美: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2)请同学朗读此部分。

(3)针对同学朗诵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字词。

(4)能告诉我们河伯看到什么这么高兴?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百川灌河”“径流之大”

(5)你想象一下百川“灌”河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蛮强劲的,水流多而且汹涌澎湃,极有气势)

“径流”,直涌的水流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明确:还记得学祖国山川颂的时候给大家看了黄河的图片。就是那种直流,浩荡奔涌,一泻千里的洪水)。

应该是这样的吧?请同学仔细看屏幕,PPT显示水流的气势。

小结:

既然眼前的黄河如此宏伟壮观,如此气势磅礴,作为黄河之神的河伯,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用词语形容河伯的心理。

(踌躇满志,洋洋自得,飘飘然)

(6)所以刚才同学的朗诵怎样调整一下会比较好一些?

语调高昂,带着一种骄傲与自豪,同时语速要慢一点,才能表达出那种有点孤芳自赏的自负与自傲,最好能带点摇头晃脑,对吗?

请同学再读。

点:好的朗诵,应该建立在对文字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基础上。

6、河伯是“自喜”了,而且以为天下美景尽在掌握之中,但作为局外人的我们知道他的这种“自喜”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的外现?

(自大自负,妄自尊大,夜郎自大)

(二)

1、下面请同学思考怎样来读“河伯之叹”?

(1)给你三分钟时间,同桌互译课文剩余部分,找出疑难问题,我们共同解决。

(2)好,先看文字方面的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

学生质疑答疑。

明确并强调文言知识:

“闻道百”

“莫若己者”

“我之谓也”

“见??于??”

殆 穷 长

2、学生自由朗读,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3、同学读,学生评。

4、老师根据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

(1)单看一“叹”字,就知道较之前,朗读时应该低沉些缓慢写,以表达心情的沉重。

(2)河伯为何叹气?用文中话回答。

强调: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边际。寥寥数语,将一片无边无际的海的世界呈现出来。

(3)若你是他,你心里会怎么想?

大海接纳众流、浩瀚无边,黄河与之相较,实在是太渺小了。

所以河伯“叹”的是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

河伯“叹”的是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为刚才的自我得意孤陋寡闻而汗颜,

(3)还有一个细节,同学注意到吗?

在之后的语句中,句末的语气助词明显地多于前段,所以朗诵时停顿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谁能说一下,此时放慢语速说话的河伯脸上会是怎样的一种神态?

(羞愧,若有所思,怅然若失,佩服)

在理解的基础上,同学一起齐读这一部分。

(三)

1、如果说之前怎们认识了一个狂妄自大的和拨,那么此时的河伯又给你怎样的印象? (知错就改,有自知之明,谦虚)

2、河伯变了,在“旋其面目”,掉转过脸时,不仅改变了神情,还改变了自己的认识。 河伯的事情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不能妄自尊大/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的勇气/为人要谦虚/对于世界来讲,自己总是渺小的/放开眼界,才能看到广阔的天地。/)

3、简单点评。以自我为中心,小有成绩辄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也是人性中的大弱点之一,所以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

4、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还有同学能帮我解答?

河伯在感叹自己的渺小时,为什么又要说到孔子和伯夷呢?

(1)联系上文,这里说的“弗信”究竟“弗信”什么?

(“有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世上还有如此狂妄,不可思议之人?)

(“仲尼”,学识渊博之人

“伯夷”孤竹君之子,他不受帝位,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一般人认为他很有节义,封建社会把他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

(2)在现在的河伯看来,“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可不可以?

现在看来是可以的,见识到大海广阔无边的河伯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河伯在慨叹宇宙的无限并进而联想到学海的无涯。正像庄子所谓的,吾生也有涯,而

知也无涯。

河伯身上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借鉴和学习 ,否则我们也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栩栩如生的河伯也印证了庄子散文的特点: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通过具体的故事阐发抽象的哲理,既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尽管是短短的文字,也能让我们从中领会到其中庄子的智慧。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沿着庄子的故事,继续。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海神若,会怎样回答河伯呢?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译文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

海神的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教师明确:

伟大的人总是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

“无知者无畏”, “有知者才有所畏惧”,因为天地无穷,宇宙无穷,作为人的我们,永远是其中最渺小的一员,所以让我们心怀谦卑去努力学习,心怀敬畏去对待世间万物。这是我个人读这文章所感悟到的。

2、下面我们再看几个关于庄子的小故事,去品味庄子的人生智慧。

(可根据课堂时间安排,酌情选择一个或几个故事进行课堂解读,关键是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品味庄子的人生智慧。)

故事一:

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

故事一:《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你的体会是?

这个故事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另一点,即:

常人以为贵的,而庄子恰恰看不起;而常人认为贱的,却偏偏有时庄子所追求的。

这说明庄子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常人是不同的。常人总是以“功利”为标准来衡量事物,而庄子恰是最不功利,最具超功利情怀的“超人”。

所以“人都会经受灾患、苦难和磨砺,但当种种坎坷,“功利”已全然无计、陷于无路可走的时候,惟庄子,才能给你以帮助、给你以心灵的栖息之地!”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这应该也是一种智慧吧。

故事二:成语“游刃有余”

这个成语讲的是厨师宰牛因为熟悉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掌握了用刀的规律。人们都认为庄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便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其实放在《庄子·养生主》里来体会,那么应该还有别的意思。怎样养生在一个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现实世界?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活着呢?

最好的方法,便是避开矛盾,绕过它,自己才能活得逍遥、自在。这是庄子的理想。

故事三:还有一个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原文中还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他认为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死的同时意味着一种新生,而生的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死亡。生和死是相对的。所以这个故事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

结语:

《秋水》全文洋溢着智慧。庄子这些思想,让我们受益匪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来《秋水》全文,读一读。

同时,也推荐刚才一些语段出处的两篇文章: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

六、作业

1、在作业本上整理本文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等知识。

2、完成《学习评价手册》。

附:

板书设计:

秋水(节选)

庄子

河伯

抑扬顿挫 踌躇满志,洋洋自得朗自大自负,妄自尊大

轻重缓急 叹 知错就改,自知之明

篇三:逍遥游

逍遥游这篇课文比较难懂,特别是蜩、学鸠与大鹏鸟的故事寓意,以及人与彭祖相比的寓意。教学参考书上介绍了不少理解这篇课文的文章,但要真正理解以及把这种理解贯彻到课堂中去教师首先需要深入细致的思考,不然不仅学生听得满头雾水,自己也会不知所云。我在讲这篇课文前花了不少工夫去理解课文,除了看一些参考外,主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去把握作者的思路,把自己觉得理解得不通顺的地方细细地理清楚。之后,依据由浅入深的规律,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 什么叫“逍遥”?

学生往往能够回答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能否实现?学生基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不能(或许由于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大的缘故,呵呵)。为何不能,衣食住行、名利、责任??答案多种多样,可以概括为,人活着需要许多东西的支持,因而也就会受到他们的制约了,也就是说同学们的理解和庄子相似了。但是我们没有庄子高明,他认为我们尽管受到那么多制约,还是能实现逍遥,如何实现呢?转入问题2

2. 庄子认为怎样能实现逍遥?

这个问题也比较容易,学生能够很快地找到,我着重突出了“彼且恶乎待哉?”这是一个反问句,就是不需要依靠什么。不需要依靠其他事物是逍遥的,反过来需要依靠其他事物就要受到它们的牵制,就是不逍遥的。那么作者前面两个自然段和“逍遥”有什么关系呢?由此转入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3. 蜩与学鸠嘲笑了鹏后,作者认为“之二虫又何知”,小虫不知道的道理,你们知道吗?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积极思考。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学生会答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显然是理解不够透彻,我没有加以评论,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引导学生对第一自然段进行分析。在第一自然段,作者反复强调水与舟、风与翼的关系,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鹏之所以要“扶摇而上九万里”是因为它需要足够的风才能托起它的大翼。同时,鲲的体积非常大,只有南冥和北冥这样大的水域才能容下它,因此鹏必须要南飞到南冥。小鸟不能理解这种行为,它觉得自己一跃就能飞,能飞多远算多远,是自由自在的,无所待的,鹏没有它自由。其实,小鸟也有所待,它要飞也依赖风,只是它的体积小,正如坳堂中的草芥一般,不用多少水就能浮起来。这些分析在师生的问答中共同完成。路程与粮食所要说明的道理就由个别学生来分析。

4. 众人希望和彭祖一样长寿,如何理解作者的“不亦悲夫”?

有些学生会认为这是因为人的寿命有定,不可能和彭祖一样长寿,人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可悲的。其实,这没有完全理解透彻,最多只能算他们自己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再思考,你认为朝菌、蟪蛄、冥灵、彭祖、大椿是逍遥的吗?学生能够回答不逍遥,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年的限制。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何作者感到可悲了。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寿命没有彭祖长,而没有看到其实彭祖的寿命相对于冥灵、大椿还是很短的,而即使大椿、冥灵能活多少万年,它们的寿命仍然是有尽的,而不是“无穷”的。所以,庄子认为人们可悲的地方在于不懂得彭祖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一样受到年的牵制。作者接着说“汤之问棘也是已”,“是已”是这样的意思,“这样”表明下面的例子蕴含的道理和前面的一样,这个道理指什么?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都能够理解到,概括起来也就是“小知不及大知”,不明白自己也不逍遥。小结:第一自然段偏重于谈“有待”,即万物在物质方面都有待,所以不能逍遥。而第二自然段,大年,小年的关系则主要从时间方面来谈,即万物的寿命都有限,不能无穷,所以无法逍遥。

5. 自视甚高的人、宋荣子、列子和上文所写的几个寓言有没有对应关系?

这个问题主要用于加深对前面寓言故事的理解。学生大多能够回答,比如,自视甚高的人像蜩、学鸠、斥鴳一样以为自己已经达到逍遥的境界了,认为宋荣子,列子等人不逍遥;有人羡慕宋荣子、列子,认为他们已经达到逍遥的境界,其实他们还有所待,这和人们羡慕彭祖

长寿的道理是一样的。

6.既然最后一自然段很清楚地写出了主旨,把前面两个自然段删掉会不会更好?

这个问题可以引入学生对于本文艺术特色的评价。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有不少学生认为前面的两个自然段非常难懂,应该写得简明一些。我肯定了学生的观点,同时补充“大道难言,道不可言”“意出凡尘,怪生笔端”等知识。还顺势谈谈庄子的其他作品,比如“涸辙之鲋”“枯鱼之肆”等简单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庄子的文章并不全都是模糊难懂的,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6. 你想拥有庄子所说的“逍遥”吗?你怎样看待这种逍遥?

这个问题以自由讨论的形式进行。大多数学生都说不想要这种逍遥,认为没有追求,太虚无了,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思,或者说他是消极的唯心主义者。我借此谈了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环境。

课后小结:很多学生不能够理解逍遥游中故事的寓意,在于用自己的思路来理解文章,比如,他们往往会觉得大鹏能够高飞就比蜩与学鸠自由,或者蜩、学鸠和斥鴳顺应自己的天性生活比鹏逍遥。彭祖年岁比人的寿命长,会比人活得逍遥,或者人应该顺应天性,不应该过分追求长寿等。这些想法都没有错,但并不是庄子的想法。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联系中去顺着庄子的思路来理解,这样才能够读懂。由于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主要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有些还大胆地质疑和发问,课堂气氛比较好,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庄子有个观点叫齐物论,在他看来世间的万物都是一样的,好就是坏,是就是非,人不要去分辨他,内就是外,荣就是辱,可以混淆。

师:怪不的老婆死时庄子鼓盆而歌,在他看来死就是生??

生(齐答):生就是死。

师:所以荣子算不得逍遥者,因为他还能分辨,还懂得区分,心中还是有名利观念。那谁是逍遥者?是那个半人半神的家伙吗?(生笑)

生(18):列子不算逍遥者,虽能驾风而行,但还要依靠风。不算。

师:朗读真正的逍遥者,(生读若夫乘天地之正??圣人无名)现在我们把人前面三个字连起来,就是至神圣,只有达到神圣,才是逍遥者。在哲学家庄子的心中,那四种重名利的人与斥鼹与学鸠没有区别,列子宋荣子和大鹏鸟类似,只有忘记自身的我才是真正的逍遥者,在学鸠大鹏逍遥者这三类中,第三种无疑是可望而不可求,庄子对大鹏鸟作者投入了极大的感情。为什么呢?用书上的事实来说话。

生(19):我明白了,鹏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庄子重墨浓彩的描绘,包含着庄子对大鹏鸟的喜爱和崇拜。其实庄子就是这只大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师:天才卓绝的庄子,聪明敏感的庄子,他醉心与动物神仙世界,满纸荒唐言,谁能理解背后的一把辛酸泪。内心燃烧的炽热的激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脆弱,那么容易受伤。茫茫的大海中,翱翔着大鹏鸟何处是我真正的故乡?何处没有学鸠斥鼹式小人的嘲弄,有所追求的心灵能在广野之乡找到停泊的港湾吗?一首《我要飞得更高》就为逍遥游为庄子, 大鹏鸟为一切梦想者最好的注解。(播放歌曲《我要飞得更高》)永远的庄子,思想与日月同辉

《飞得更高》歌词

飞得更高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现实就像一把枷锁

把我捆住无法挣脱 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

一次次将我重伤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一直在飞一直在找一直在飞一直在找

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 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

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 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

一、前言

战国之世,九家之说崛起,诸侯互争,外则交相攻伐,内则加强统制,庄子生当其时,身心俱受重重之拘束与压迫,故思探求一绝对之自由,超脱一切限制,使其精神获得彻底之解放,故有逍遥思想之产生。

「逍遥」为一迭韵连词。与今日所谓「自由」相当,乃不为物所役,不为事所困之意。林景伊先生说:

「庄子悲天下之沈浊不可处也,故求徜徉自得,高远无所拘束,与天地同运,与造物者游,以极其逍遥之致。夫能极其逍遥之致,而无所拘束者,盖即随心所欲,亦今所谓自由也。」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纲,是对于人生的理想,对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从主观形体和客体现实环境中破空而出,故对逍遥游的理解,是理解庄子的关键。庄子内七篇,即以逍遥游为中心,陈品卿先生述内七篇之关系中说:

「盖能泯除物论,视万物齐一,而怀道抱德者,自能适性而逍遥矣。修养生主,达观死生,而得其县解者,则可尽年而逍遥矣。虽处人世,然心通至道,而虚静应物者,故能逍遥于人间矣。德充乎内而符验于外,此乃至德内充,冥合真宰,以达逍遥者也。师法天道,外乎死生,顺天任化,此乃真人之逍遥也。帝王为政,应乎无为,任之自然,此乃上下之逍遥也。可知逍遥游道,乃庄子之终极目的矣。」

又说:「能游道而逍遥者,自能齐一物论;物论既齐,则生主得养;生主全养,则可虚静以处人世;应世无为,其德内充,自能符验于外;德充外符,则能冥同真宰,以道为宗;冥合大道,任性自然,则上下逍遥矣。」

庄学逍遥游亦是生命寄托的一种途径,儒学积极经世,佛学无欲止观,皆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追求。庄子逍遥游所标举的精神解放,为普天下无助苍生另辟一条生路,给予在自然与社会重重制约下的人生,以自由的希望,因而受到后世推崇。

因此,本文即在探讨庄子「逍遥游」的意义,「逍遥游」一文的内容分析及逍遥游的境界。以为对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初步。

二、「逍遥」的意义

自魏晋以降,对逍遥游的提出解释者众多,如向秀、郭象、支遁等,兹就各家论述逍遥游之义,以了解逍遥之本义,并藉此说明对庄学研究之流变。

(一)向秀、郭象逍遥解: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刘孝标注引向秀「逍遥义」云:

「大鹏之上九万,尺鴳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独通而已? 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

上文在「逍遥义」现存正式注解上,此为第一解。向秀在解释庄子逍遥的意义,应以隐意体会方式,方能理解,因此他在「庄子逍遥篇注」中说:

「夫庄子之大意,在乎逍遥游,放恶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耳。」

依向秀之意,宇宙任何物体,不论大小,只要适性,都可以逍遥。此说在当世得到共鸣。其后郭象推展向义,其「逍遥游」题解:

「 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又:

「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闲矣,其于适性一也。」

「夫质小者,所资不待大,则质大者所用不得小矣。故理有至分,物有定极,各足称事,其济一也。」

「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责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由上得知,向、郭对逍遥的解释有两个很重要的观念:一为性分自足,一为无待。所谓性分自足者,即万物虽小大之别,然若皆能自足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小大虽殊,逍遥皆同。因此推而及之,则世间万物,各足于所受,无不逍遥。而基于性分自足之理,向、郭将无待之逍遥,推至有待之逍遥,即无待固逍遥,有待亦逍遥,构成宇宙之大逍遥。如郭象注「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曰:

「夫唯与物冥而循大变者,为能无待而常通,岂自通而已哉。又顺有待者使不失其所待,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

向、郭对逍遥的解释,一方面可能是受到魏晋时代纷乱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文人生命朝不保夕,知识分子于此对生命的存在意义,不能不有深刻之反省,而向、郭所标举的「适性」成为人生的方向,心灵无奈的抒发,在局促的政治压力下,使人保有一分玄境与逍遥。

另外,向、郭逍遥义,与当时的人物才性论也有密切关系。刘邵论性谓人才各有所宜,不在乎大小的问题,与向、郭适性说颇近。故向、郭言「性分」,采取才性论相同立场,皆纯就被决定之材质而言,任之顺之,不及修养转化的过程,显示出个人的最高意识,各适其性,不机自张,各人既自为一独性,则不必求其转化,则不受任何格套束缚,圣人亦无以异乎凡人,同皆齐一的价值。

(二)支遁逍遥解:

向、郭解庄风行近百年,学术界对庄子逍遥游的解义,不能拔理于向、郭之外,唯至支遁时,即对向、郭解释提出质疑。据的记载:

「遁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篇,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夫桀跖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于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伏。」

换言之,支遁认为郭象之「适性」说,「性」若是就材质之性,亦即万物的差别性而言,「适性」即是使万物委顺自然材质之发展,那么无论是尧舜桀纣,均能适性逍遥,如此必然导致道德价值的失落。同时,若以「适性」为逍遥,则圣贤不肖智愚皆是命定,既不可改易,亦不可超越,逍遥遂成为取消价值的颓废之说。另外,郭象的「适性」说,提出「小大虽殊,逍遥一也。」泯去现实上比较对待而成的差别价值观,将使现实的一切在逍遥的意义下强显

为平等,此与庄子明言大知小知之不同,而实有小大之辩者的原意不合。

支遁认为:

「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鴳,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鴳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失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消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无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 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

支遁破题断言以「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说明了至人于浪形骸,放游无穷的时空中,主宰万物而不受外物的主宰,自我就不会受拘束,不为而自然,,玄冥感应,那就逍遥而无往不适。而所谓逍遥,是精神上的事,及物物不物于物,不我得、不为,正是种境界升华的表征,以示逍遥,必以物外、忘我、无为为本。

支遁进而比较两种满足,一为短暂的、肉体上的满足;一为精神上的满足。前者乃有待于外在条件存在与否;后者则建立在主体的随遇而安上,而不在乎外在的条件,故至足不会随着时空转移而改变,方堪称为逍遥。

盖支遁是以佛教般若学格义「即色派」,色不自色,色复异空,即心即道的理念,释逍遥游之义。故至人之心,可以物物,也可以色色,能主宰万物,而不受外物支配,心遂能与万物感通,因应无穷。与向、郭的「适性说」、「物自物」截然不同。

(三)吕惠卿逍遥解

北宋吕氏解庄,表现以儒解庄的儒道调和倾向,其逍遥游首章「鲲鹏之化」吕注云:

「通天下一气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如环之无端,万物随之以消息盈虚者,莫非是也。北冥之鲲化为南冥鹏,由阴而入阳也。阴阳之极皆冥于天而已。三千九万皆数之奇,六月则子与巳、午与亥之相距也。言鹏之数奇,而去以六月息,则鲲之数耦而去,以六月消可知也。」 吕注以阴阳生化、天干地支象数派之易变规律来解庄,其与逍遥本义不相调和。然当时人陈详道、赵以夫解庄亦用阴阳家说,可见当时流行用阴阳之说入庄。

(四)王雱逍遥解

王雱是王安石之子,其「逍遥解」曰:

「夫道,无方也、无物也,寂然冥运而无形器之累,唯至人体之而无我,无我则无心,无心则不物于物,而放于自得之场,而游乎混茫之庭,其所以为逍遥也。」

「至于鲲鹏潜则在于北,飞则徙于南,上以九万,息以六月,蜩鷽则飞不过榆枋,而不至则控于地,此皆有方有物也。有方有物则造化之所制,阴阳之所拘,不免形器之累,岂得谓之逍遥乎? 郭象谓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任,逍遥一也,是知物之外守,而未知庄子言逍遥之趣也。」

王雱言无心则不物于物,而放于自得之场,以自然解逍遥颇切逍遥旨意。然而王雱解庄子仍不脱阴阳之说,如注言:「阴阳之所拘,不免形器之累。」又「鹏虽大也,飞不出乎九万,息必以乎六月,拘于阴阳之数,而非所以为逍遥也。」王雱与吕惠卿同为儒道合流,故除引阴阳说外,又提到尽性之言,「尽性则人道毕而未至命,故曰有未树。」「此明物虽一,而用适其材则各有所当,而免疑累,此穷理尽性之意也。」王雱以尽性观念注庄,此乃宋代发展心性之学下的趋势,王雱亦无不受其影响。

(五)叶海烟逍遥解

叶海烟于其的第九章中,归纳出逍遥三义:

1.无待而逍遥:无待是逍遥的必要条件,逍遥是从有待向无待的全副生命的奋斗历程。

2.不齐而逍遥:「各安其性」乃安于有待之不齐,而「天机自张」乃生命精神开展向无待齐一之境,因无待而自齐,亦因自齐而无待。不齐而自齐,原是生命回复本真的历程。

3.自然而逍遥:道法自然,「自然」不是预设的前提,也不是一后得的结论,乃是道自身。


鼓盆而歌的寓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45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