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ppt

时间:2017-03-23 06:05: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知行合一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先知而后行还是先行而后知?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知识是在人类的劳动经验中总结逐渐演变成了知识,就这样来看是先行而后知。从现代一个人的成长来看,人是先了解了书面的知识,才按着书上人类总结的经验来行动的。由此看来是知先于行。

那么如此,怎样做到知行合一?

人类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渊源,对自然和世间万物的认知也是足够的充分的。所以构建起来一个完整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系统。现在人们也不需要去每件事实践也可以得到知识,由此,现在的人当然是知先于行。先是了解了理论知识,然后才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对一件事的体会才会更深刻,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想法。

这也就是道家学派的悟到。

凡是学道者,必定经过几个阶段,闻道——学道——践道——悟道——得道。这样方能功德圆满。

知行合一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这也是心学的核心所在。

纵观王守仁的一生,未尝不是如此。还有那些得道的圣人都是如此。

先且说王守仁的人生,从小志向远大,成为圣人也就是他的最大理想。出身官宦,所以不愁衣食,也有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在他的前十多年的生活中是顺风顺水的,这个时期也是处于闻道时期。后来官场受挫,几经贬谪,三起三落。同时身体的顽疾复发,让王守仁既受着身体的痛苦,也受着不懂官场 不被重用的痛苦。

老天想要你成功,就要你先发疯。贵州龙场,这个极其偏远的地方,那风雨的一夜,一声的长啸。王阳明悟到了,知行合一。当他再次背朝廷重用,悟到和行结合便得道了。心学也就此落地生根,逐渐的发扬光大。

可见在践道和悟到就是那一瞬间,但是那一瞬间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才有那一瞬间的明亮,那一瞬间就是代表了永久。

《道士下山》这部电影中的王宝强也是如此,作为学道的尖子生,被师傅派下山。师傅深深知道,理论知识学的再好,也要经历之后才可有真知,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悟到过程也就是佛家所说,在红尘滚滚中驾一叶扁舟,彼岸可近可远,全看自己的造化。 未曾拿起,谈何放下。拿起容易,放下又谈何容易呢。其中的范伟也就是如此,本事学道人,但是淹没在红尘中,拿起了就再也放不下了,只有生死才可超脱一切。

生活中,也是如此。大多数的人是没有知行合一的。也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王守仁。

终了一句“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篇二:王阳明知行合一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人窃斧》:有那么一个人,他有一天丢了一把斧头,他就怀疑这个斧头是隔壁老张家的儿子偷的。所以他看这个隔壁老张家的儿子,看他说话的态度,看他走路的那个样子,怎么看都像

是一个偷斧头的人。过了没几天,他又从自己地里面又找到了那把斧头,回来再看隔壁老张家的儿子,这回怎么看怎么不像偷斧头的人。这个就是心灵态度决定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和世界交往的方式的一个例子。

大家也都知道,杜甫有一句诗很有名,叫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毫无疑问,通常情况之下,春天的花朵是给人愉悦之感的,我们大家看了都会很开心,很美丽,很好看,心情会很好。但是如果你恰好有伤心事。你心情很糟糕,你处在哀伤之中,你看到的那个花朵恐怕也在像你一样掉泪。如果你在跟亲人别离,你看到鸟从树上飞起,也会想到别离。鸟从树上飞起,这件事情,在你看起来就是触目惊心的。这同样是我们的心灵态度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世界观点的一个例子。

我们回忆王阳明在龙场的一个时期,讲到他的悟道。“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一生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之一。是他实现了自己的心灵转向,实现了自己心灵飞跃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这一个事件我想表明三点:第一点,实际上“龙场悟道”不是突如其来的,是他长期以来,长久以来,他从小立下的圣人之志,追寻圣人之道,不断地对圣人之道的思考,寻求,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所达成的一个自然结果。第二点,因为龙场悟道,使他领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使他摆脱了朱熹以来事物之中存在至理这样的一种观点。所以,也就是说,“龙场悟道”实际上标志着王阳明和朱熹真正在思想上开始分道扬镳的一个起点。第三点,正因为如此,“龙场悟道”作为一个思想成果,也是王阳明开始创立自己以心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一个开端。“龙场悟道”以后阳明还会在思想上,在理论上提炼他的观点,也同样会在实践上去贯彻他的思想。

致良知

平叛战争结束以后。阳明先生不论是在赣州,还是在南昌。他一直没有停止他得思想活动。一直没有停止他得哲学思考。他一方面在处理着,地方的军政事务,一方面在与皇帝,包括皇帝周围的那些小人们周旋。另外一方面,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讲学。正是在这种生命经受着不断的磨难的过程当中,他再一次完善了他得思想,提出了良知学说。

正德十六年左右,他再赣州就开始宣讲他的良知之学。他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他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定盘针。这个定盘针,我们之所以把它叫做定盘针,那是因为它能够真真切切地,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导方向。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实实在在地按照我们内心的那个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这个定盘针在阳明先生那里,就叫做“本心”。他也把它叫做良知。

阳明先生提出良知学说,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也代表着阳明学的完成。他开始讲良知之后,在此后的全部生活过程当中,在全部他的讲学过程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良知”这两个字。我们今天将阳明学,是离不开良知学说的,也因为良知学说在后代的流行,导致了中国思想发展格局的改变,所以讲到这一点呢,应该说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不仅对于他本人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忆一下,阳明先生的思想过程,早在龙场的时期,在那么样子的一种非常条件艰苦,生资极度匮乏,时时面对生命死亡的状态当中,阳明实现了龙场悟道,实际上是实现了一种生命的境界的飞跃。他当时就已经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也就是说,他一直在追寻着的圣人之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在内心,我们通常人,往往会把所

谓的圣人之道,把它当做一个东西,好像我们要找东西一样,去寻找它。在阳明先生看起来,那一定是误入歧途的。龙场之后,他把自己龙场悟道的思想精髓概括为“知行合一”,开始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不可分离,把知识本身当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把实践的过程还原为知识的形态,这个知行合一思想,在整个儒家思想当中来说,应该是有这个根基在的,本身就有根基在的,但是阳明先生很明确地把它提出来的,在整个江西,各种各样的政治军事事务的处理当中,他所秉承着的,或者说他所实践着的就是“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他一直没有离开这一点。

我们也都还记得,阳明先生从小立志要做圣人的,他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圣人。当他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清晰地把圣人之学概括为心学。所谓“圣人之学,心学也。”圣学,在阳明看起来,那就是圣人之学,而在儒家的思想当中修身养性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然后使自己到达一个圣人的境界。

讲到修身养性,在孟子那里,按照孟子的说法,我们必须是在实践当中,在不断地“动心忍性”当中,我们才能够是自己的心变得充沛起来。我们自己内心的仁心充沛,才有可能使我们真正到达一个崇高的道德的境界。什么叫做“动心忍性呢”?我们从阳明先生的生活事迹当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什么叫做动心忍性。比如说,阳明先生当时去平定朱宸濠谋反这个事件,他当时是一个过境官员的身份,他去平定朱宸濠的谋反,原本是,很坦率地讲,他甚至可以不管这件事情。但是他没有不管,而是竭尽他自己的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头,把这件事情平定了。平定完了以后,他没有受到任何奖赏。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甚至还有很多人,把这件事情拿来,作为他谋反之罪,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诬陷。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在阳明看起来,当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他的心体原来的样子的。当我们每一个人处在阳明当年所处的那种十分纠结的,自己的内心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屈辱的,但是我们还能够不掺杂自我的任何的私心、私利、私欲,而是仍然出以公心,按照自己本心所领会到的那个样子去实践自己、实践公心、实践公义。这就叫做动心忍性。

正因为经过不断地动心忍性,阳明先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领会到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他曾经讲过一个意思,他说自从龙场之后,他所领会到的圣人之道,就不出“良知”这两个字,只是当时点不出这两个字。只有经过朱宸濠事件之后,在那样字一种特别纠结的内心的困苦当中,他才特别地领会到了“良知”二字。所以他不断地提过这个意思,“良知”是他自己百死千难,千难万险当中体会出来的,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那么什么叫做良知呢?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良知也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简单地来讲“良知”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点,良知永远存在。它是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诞生而诞生的。那么也就是说,良知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来说,它是先天的,所以良知就是我们的天德,就是我们的天良,它是永远存在不会被消灭的。

第二点,良知永远知己知它。良知永远都知道它自己的存在,它也永远知道外面事务的存在。它永远是清醒着的,我们平时说话,平时做事,良知都知道。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内在监督者,它永远是常惺惺的。当阳明先生把这个思想告诉他的学生们的时候,他的学生有一个问题,他说我睡着了,然后我就对外面的事务不知道了,没意识了,他说良知是不是也睡觉了,因为阳明先生老是讲常惺惺的嘛。阳明的回答非常风趣,他说我为什么喊你一声,你就醒过来呀?良知永远是不睡觉的。正因为良知永远是清醒着的,所以哪怕你再睡着的时候,他也在清醒着。我一喊你一声,阿三,阿三就醒过来。如果没有你那个良知,你还能醒过来吗?

第三点,良知永远能够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话,

我们做事,做得几分。你是尽心尽意去做的,还是假心假意去做的。你是为博得某种利益而去做的,还是真真切切地,你自己本来就要那么做的。旁人可能不一定十分清楚,你自己会非常清楚。所以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正因为有内在的良知,所以我们才真正会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善的,什么是恶的。真正糟糕的问题不是在于良知不懂得判断,而是在于我们人不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这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若是“知行合一”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了,只要听从良知的引导,我们就不会犯错误。给大家举个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例子。比如说,小偷要去偷东西,他知道不知道偷人家东西是不对的,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如果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背着人?为什么要半夜三更?为什么不要让别人看见?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小贼呢?用阳明先生的观点来说,那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他没有听从良知的教导。如果听从良知的教导,那至少可以天下无贼呀!那还会有做小贼这样的事情?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正因为我们都有良知在,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是自己摆脱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而进入到圣人的境域。如果没有我们的良知我们怎么可能成为圣人呢?做么可能做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呢?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那就才叫做高尚,良知使我们变得高尚。

所以上面讲这三点,如果我们给它做一个很简单的总结,那就是说,从第一点来说,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为人的存在的根据,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从第二点,良知不仅是自知,而且是能知,这个意义方面来说,它是我们知识的根源,是我们人有能力获得知识的根据,是理性的本源;从第三个方面,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这一点来讲,它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可能成为有道德的根据,它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正因为如此,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是我们的理性本源,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所以阳明先生说,它,良知,才是我们真正的本心。

在阳明先生那里,“致良知”又是什么意思呢?在阳明先生的整个思想当中,“致良知”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我们刚刚有讲过,良知在我们每一个人那里都有的,但是它是很容易被遮盖住的。所以“致良知”的第一层意思,阳明先生就是教导我们,我们同样必须通过,自我的精神努力把遮蔽在我们良知上的那些“黑布”一层一层地把它剥掉,使良知显现它本有的光辉。举一个例子,或者说打一个比喻,阳明先生也经常用这个比喻。他说我们的良知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它之所以能够照,是因为它原本是光明的。但是镜子长期长期地不用它,就会变得秀迹斑斑。锈迹斑斑的镜子,我们只能仍然把它叫做镜子,它仍然是镜子,但是它还能不能照啊?它已经丧失照的功用了。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磨,我们把这个锈迹斑斑的镜子上面的锈迹给它磨掉。镜子就会怎么样,就会恢复它原来的光明。它就仍然可以照,一点都不亏欠。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致良知”第一件事就是要磨镜子,把遮蔽在我们本心上面的,各种各样的贪欲、私利、私欲等等,把它去除掉。这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修身养性,这就是恢复本体,这就是“致良知”。通过这样子的不断地事上磨练,我们在实践当中,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我们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去磨砺,不断地动心忍性,终究良知会显现它原有的光彩。而一旦良知闪现它自己原有的光彩,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境界已经到了一个超越流俗的境界,这就是往圣人的道路上面靠近一步。请注意,“致良知”在阳明先生那里,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完全是一个实践问题。“致良知”是一定要体现在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的。

阳明先生讲“致良知”的第二层内涵,那就是以前面一个为前提。我们使自己的良知显现在我们的内心,那你还要怎么样?你把它表现出来,用阳明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我们人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你不能说我有良知,我有良知,我的良知很光明。不够的,你必须拿出来,显现给我们看。那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自己内心,你通过我们前面讲的,磨镜子的那个功夫,所磨亮了的良知把它表现出来。“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就是正心,就是诚意,就是格物。因为在阳明看起

来,良知本来就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正好比镜子能照见一切事物一样。一切事物到镜子面前,镜子显现一丝一毫都不差,就是它事物本身它原来的样子。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一旦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实实在在地去“致良知”,那么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事物,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就能够还原它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这是“致良知”的第二层意思。

不论从那个意思上面来说,知行合一在阳明先生那里,都是作为一条最根本的原则被强调的。从前面来说,实际上,是自己的良知呈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你毫无疑问,你必须是自我承担的,其他任何人都帮不了你的,必须是自我承担的。它是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意识活动。知就是行,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阳明先生常常说,知行合一,本来体段也是如此。从第二个意思上面来说,我们把良知至于事事物物,因为人是要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无非两个打交道,我们和人打交道,我们和事打交道,无非是打交道。所以正是在这个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事物来到我的面前,但是如果说我的心,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如果我的心是被各种各样的私欲、私利所蒙蔽着的,你能去恰当地处理来到你面前的各种事物吗?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致良知,我们以一个光明的心体,坦荡的态度去对待来到我面前的各种事和物,事事物物就能够按照它自己的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之所以有各种不道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各种各样的坏人坏事,关键问题在哪?仅仅在于每一个人不懂得去正视自我内心的良知,不懂得在生活当中,把我们内心所体认到的,真、善、美表现出来,如此而已。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如果真正坚持知行合一,我们就能够把我们的良知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真正通达于一个圣人的境界。

王阳明经常讲的四个字,是“心外无物”,也经常说,“无心外之物”。关于这一个说法,一直引起我们的误解,我们通常会觉得,一个事物它是存在于我们的心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客观的。这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是这样子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可能理解一个事物,如何可能认识一个事物,如何可能领会一个事物,它对我们的意义。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事物,毫无疑问,它是可以在我们的心外的。但是当我们,只要他来到我面前,我们马上就能够领会到它的意义,了解它的存在,或者说对我们才有意义。而当事物来到我们面前,成为我的认识对象的时候,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它就已经怎么样呢?已经进入到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世界了,它就已经不再是在我们的心外。我们刚刚有提到过,人在世界当中生活,是要不断地和人和物打交道的。所谓的打交道,就是我对你有影响,你对我有影响,这叫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人是在不断地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把我们自己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事、外面的世界不断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如果我们不打交道,我们很难想像,我们如何可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我们很那想像这一点。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既然我们是要不断地要和人、物打交道的,那么人、物就不断地进入到我的思想世界当中。所以我们的实践能力越是强大,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世界也就越是广阔;反过来说,我们的思想世界越是广阔,我们的实践能力就越是强大。如果说我出生到现在,我从来不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然后你再跟我讲,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世界多么浩大,我恐怕一点观念都没有。这也是我们人生活的一个事实,所以阳明先生告诉他的学生们,首先说,我说的:“无心外之物”的那个心,不是那一团血肉,他说,如果是那一团血肉,如今那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他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也就是为什么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听,四肢不能动,嘴巴不能言?我所说的心,是那能使视听言动的,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精神,那才是我们的主体,这是讲心的第一个意思。更重要的意思,阳明先生讲“心外无物”是说我们是在不断地通过我们的意识活动把它转换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把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

篇三: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有感

今年暑假,草草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对王阳明的生平与其提出的“心学”有了粗略的了解。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能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可用一个“奇”字概括。那么,他到底“奇”在哪里?在我看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兴趣广泛,求学悟道,一波三折。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秀才,后来又高中状元,爷爷王天叙也是酷爱读书之人,因而王阳明便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他生性活泼,天资聪颖,四岁时便可将爷爷朗诵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按常理,他后来肯定会在儒学研究上造诣非凡,但好景不长,很快他喜欢上了象棋,迷恋上了军事游戏,之后又对道教的养生术产生了兴趣,几经周折,又开始研究起了佛学。对于儒学,他一开始便以为“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此话一出,气坏了父亲,惹恼了老师,在他们看来,王阳明出言不逊,华而不实;对于象棋、军事游戏的热爱,更是让家人大伤脑筋,认为他是不学无术、胡作非为;对于道家与佛家的痴迷与研究,曾使他新婚之夜离家出走,两次亲上九华山,耗费了大把的青春,可后来都因自己的探索研究而全部推翻,也就是说:他想成为大儒,但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他喜欢军事,但太平年间无用武之地;他看好道家,却不能让他长生不老;他寄希望于佛家,却不能修成正果,甚至随便几句话,便让寺院里的百岁得道高僧潸然泪下,

弃道回家。如此以来,他又回到了原点,又开始站到了理学大山面前,又开始从“格物””“致知”做起,整整三天,聚精会神,企图从自己的内心世界格清楚竹子,结果一无所获,又一次让他陷入彷徨,最终,在他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之后,独创“心学”,自成一家,为万世景仰。

二、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经历别样人生

15世纪的最后一年,公元1499年,27岁的王阳明终于通过会试,正式步入仕途,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个光明的起点,可谁知命运之神又和他开起了玩笑,不久,宫廷内掀起了刘瑾风暴,许多上书言事的大臣受到打击,王阳明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向皇帝朱厚照上书,要求严惩宦官刘瑾,本是一身轻松,信心百倍,可等待他的却是当众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蹲在牢房里,王阳明还认真的研究了《周易》,是不是算卦让他时来运转也未可知,总之,很快他结束了牢狱生活,不过,旧的厄运结束标志着新的不幸到来,他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一路还有杀手不依不饶,换做常人,也许早已是哭天抢地,但王阳明却是“虽不毛之地,吾往矣!”。几年龙场悟道,“心学”横空出世,王阳明名声大振,己经挫折,再次被启用,先是边疆剿匪,后是评定宁王叛乱,最终建立不世功勋,纵观整个明代,文臣受封“伯爵”的共有三人,他位列其一,受封“侯爵”的仅他一人。

三、一介书生,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王阳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这是一道纯粹的假命题。

1517年正月,王阳明正式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这一年,王阳明来到江西剿匪,在去的路上,他只带了几个随从,便与一群水盗不期而遇,王阳明指挥若定,让商人们把各自的商船插上官旗,敲锣打鼓,一字排开向前进发,并亲自站在船头向水盗喊话,亮明身份,讲清政策,说来也怪,一向无恶不做的水盗却乖乖就范,依话放行,虽说只是小试牛刀,足见其功力非凡。后来剿灭的土匪个个来头不小,有大名鼎鼎的詹师富;有极会收买人心的谢志山;有足智多谋的蓝天凤;有不可一世的金龙霸王池仲容,虽说剿灭他们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同,无一漏网。

后来碰上宁王起兵叛乱,面对蓄谋已久的叛乱,兵力悬殊,难度可想而知,但王阳明就敢拿他的鸡蛋去碰石头,而且是鸡蛋完好无损,石头却灰飞烟灭。王阳明用临时拉起的一小股人马硬是打败了宁王经营多年的虎狼之师,真是让人心服口服。

四、身处逆境,不改初衷,专心讲学

因为上书言事,遭到宦官刘瑾忌恨,下狱未死,被贬龙场,换做他人不是悲天悯人便是牢骚满腹,或是上吊自杀都有可能,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硬是咽下了这口气,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打脱牙,和血吞”,甚至要比曾国藩的心胸宽广多了。他不仅去了,而且能很快适应环境,想方设法改变环境,专心讲授“心学”,教化一方子民。面对凄苦的环境,语言的障碍,不幸的遭遇,杀手的追杀,他依然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慌,真是奇人。

总之,读了这本书之后,有几点粗略的认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1、也许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王阳明的“心学”多少有些偏激,可保持内心平静,内心强大,仍然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处世之道。有资料研究表明,有70%以上的癌症病人不是死于癌细胞,而是死于恐惧心理。

2、保持好奇心,培养兴趣,多做研究与尝试,也许才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百合花,总会迎来属于他的春天。康熙年间有个叫姚启圣的人,十年间,做官从巡抚一直降到七里河马场的厂长,但收复台湾还非他莫属,后来终于有得到重用。

3、说到做到真英雄,光说不练假把式,困难大、原因多都不是失败的根源,而且这种习惯一旦形成,还会不断的持续下去,最终会成为失败者的座右铭。真英雄如魏书生,不论带怎样的班、怎样的学生,都能管好教好。

4、远离政治,多做实事,历史上得宠专权、纸醉金迷的人大有人在,可唯有实心用事,干出业绩的人才能万世流芳,青史留名。例如司马迁,身受宫刑,忍辱负重,写成史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5、经历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四处碰壁,几经崩溃,可只要坚持到底,不改初衷,肯定会有长风破浪,柳暗花明之时。曾国藩初办团练很不得意,几次想自杀了事,后来终于成为“中兴名臣”。

最后,因本人学识悟性有限,读得很粗略,谈得也很肤浅,望大家见谅!


王阳明知行合一ppt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44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