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土壤学答案

时间:2017-03-18 07:16: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II》学习指导 绪 论

一、填空

——供大农学各专业用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教研室编 二零一一年八月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 )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 )、( )、( )、( )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 )、()、()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

二、判断题

1、( )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 )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 )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 )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

壤。

5、( )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

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四、简答题

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

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

五、论述题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第一章 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一、填空题

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 )和(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 )、()、( )。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 )、( )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为( )、( )、( )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 )、( )。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 )、( )、( )

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 )、( )、( )、( )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 )、( )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 )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 )构造、变质岩一

般具有( )构造。

二、判断题

1、( )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2、( )伊利石是原生矿物。

3、( )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4、( )花岗岩是变质岩。

5、( )板岩属于沉积岩。

6、( )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但是重量(质量)最大的是岩浆岩。

7、( )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

三、名词解释

1、矿物:

2、原生矿物:

3、次生矿物:

4、岩石:

5、岩浆岩:

6、沉积岩:

7、化学或化学岩:

8、变质岩:

9、风化作用:

10、物理风化:

11、化学风化:

12、水解作用:

13、水化作用:

14、生物风化:

15、有机质积累过程:

16、粘化过程:

17、富铝化过程:

18、潜育化过程:

19、潴育化过程:

20、熟化过程:

21、退化过程:

22、土壤剖面:

23、土体构型:

24、硅铁铝率:

25、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26、土壤母质:

篇二: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

土壤学

1997年

一.名词解释

1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土壤过程。

2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3土壤潜性酸: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H+、AL3+,只有转

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

活性酸: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钟的H+。

4碱化过程:交换性钠交换性镁不断进入土壤吸收复合体的过程。又称钠质化过程,该过程使土壤 呈强碱

性反应。

5胡敏酸: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之一,呈棕黑色至黑色,碱可溶,水和酸不溶,分子量在中等。

富啡酸:,呈黄色至棕色,水、酸、碱都可溶,分子量最低。

胡敏素: 黑色 不溶,最高。

6 PF:将土水势用土水势的水柱高度厘米数的对数表示。

7 氧化还原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钟,一种物质释放出电子被氧化,伴随着另一种物质取得电子被还原。源

8 土壤自生固氮菌: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分为好气性细菌和嫌气性细菌,它们都需要有机质作为能

9土壤结构性常数:描述土壤结持性状的各项常数,(土壤的结持状态是随水量而变化的,呈现各项性状的含水量

上下限,对每一种土壤是恒定的)包括上塑限、下塑限、塑性值、粘着点、脱粘点等。

10 土壤胶体:大小在1—100毫微米(在长宽高的三个方向,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固体颗粒可以是矿

质颗粒,有机质颗粒,也可以是矿质和有机两种胶体复合而成的矿质有机复合体。

二.试述粘粒矿物的形成机理及影响粘粒矿物种类的因素。我国南北方土壤粘粒矿物有何不同?为什么

三.在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中,有机质本身的C/N比对这一过程有何影响?他与土壤有效氮的供应有何关系?

如何利用这一关系来调节土壤中打的氮素情况?

影响:①有机质的矿化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氮是组成微生物体细胞的要素。C既是微生物活动的能源,

又是构成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与氮以一定比例配合,共同组成其体细胞。对于一定类型的微生物,参与体

细胞组成的C和作为能源的C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②一般认为微生物每分解25—30份C大约需要一份N,如果有机质钟C/N大于25:1—30:1,则氮元素含量相对不足,不能使微生物将加入的有机碳转化为吱声的组

成,微生物要么从土壤中吸取有效态的氮作为补偿,以维持其应有的C/N,造成微生物和作物争夺土壤中的

有效N素,要么抑制其自身的生长,使有机质的分解受到抑制,有效氮控制了有机质的分解速率,C/N比打

不仅矿化作用慢,而且形成腐殖酸的相对比也小。

微生物利用的氮可由有机质供应,还可吸取土壤中的氨泰或硝态氮。当有机质本省的C/N比值超过某一数值,微

生物在有机质矿化过程中就会产生氮素营养不足的现象,使土壤中原有矿质态有效氮也被微生物吸取而被同

化,植物不仅不能从有机质矿化过程中获得有效氮的供应,反而使土壤中原来所含的有效氮也暂时失去了植

物的有效性,产生了土壤有效氮素的微生物通话固化现象。C/N比小于某一值,矿化作用产生的纯矿化氮较

高,除满足微生物自身在营养的同化需要外,还可使植物从有机质矿质过程中获得有效氮的供应。

调节:①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使C/N比值从极快的速度下降,当c/n比小于某一值时,矿化作用一开始,植物就

可能立刻从有机质矿化过程钟获得有效氮的供应,如:可适量施用石灰,以提高土壤pH

②改良排水条件:保持土壤一定湿度而又使之充分通气以有利于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对水田,还可以适当的搁田,

晒田办法来提高土温。

③在实施秸秆还田时,应注意速效氮肥的补充,种植豆科作物前,为充分发挥极疽菌的固氮能力,可先在土壤中

适当加些草屑,利用草屑C/N比大的特点,使土壤中的矿质态氮先转化为有机质态氮,减少有效氮的供应量。 2003年

二.名词解释

1.clayification粘化作用: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累计的过程。

2.soil profile土壤剖面: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之为土壤剖面。

3.盐基离子:K+Ca2+Na+Mg2+NH4+的过程。

4.灰化作用:是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的条件下,土壤中铁铝鱼有机酸性物质整合淋溶淀积

5.当量孔径:根据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做光滑的实心圆球,与此粒级

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即为该粒级的当量孔径。

6.土壤呼吸系数: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的土壤上,CO2产生的容积对氧消耗的容积的比率。

三、问答题

1简述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在作物水分利用中的意义。

①吸湿水:受土壤吸附力作用保持的水,被吸附在土粒表面,移动性差,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即为无效水,对

作物水利用意义不大。

②毛管水:形态为液态,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的水分,分布在毛管孔隙,移动性好,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的水分,为

有效水。

③重力水:受重力支配,容易进一步向土壤剖面深层运动的水分,分布在大孔隙,移动快,有效时间短,被作物利用

效率低。

2简述土壤类型分化的必然性。

土壤的统一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土壤与环境因素特别是生物因素统一的发生发展过程,土壤与环境的统一不仅表现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的进行过程中,而且表现在具体土壤的发育和演化过程中。土壤的个体发育,土壤的系统发育,土壤的演替,由土壤发生学的观点来考察土壤,可以确信,土壤发生类型必然要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相统一,与成土因素处于动态平衡。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着一定的土壤发生类型。不同的土壤发生类型,既存在着时间阶段的前后贯联,也存在空间条件的区别与联系。土壤发生类型是看做以母质为起点,同环境因素不断的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物质运动中相对静止的片刻所表现的特征,它是土壤系统发育的阶段。 3简述氧化还原条件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①氧化还原主要影响土壤中变价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如高价铁锰化合物(Fe3+Mn4+)为难溶性,植物不容易吸收。在还原条件下,高价铁锰还原成溶解度较高的低价化合物(Fe2+Mn2+),对植物的有效性增强。

②氧化还原状况还影响养分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它的有效性。如土壤Eh>480mv时,以硝态氮为主,适于旱作物的吸收;当Eh>220mv是,则以铵态氮为主,适合水稻作物的吸收,但容易引起反硝化作用,造成N的损失。 ③但在土壤开放系统中,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吸附、呼吸等一系列反应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例如在土壤强还原条件下,高价铁Fe3+还原低价铁Fe2+,同时硫酸根SO42-还原成硫化物S2-,此时,同时可能发生硫化亚铁FeS的沉淀反应,使铁的有效度下降。

4简述土壤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土壤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包括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松紧度和孔隙状况等 ①土壤质地方面:a.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粘质土小,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而增温快,夜间散热而降温也快,因而昼

夜温差大,被称为“暖土”。 b. 粘质土:蓄水多,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小,土温上升慢,成为“冷土”。c.壤质土:蓄水量始终,热容量较大,土温上升适中,“暖性土”。 ②土壤含水量:由于水的热容量比土壤的热容量大,故土壤含水量大时,土壤热容量相对较大,土温上升慢;而土壤

含水量少时,土温上升快。 ③松紧度方面:土体结构松散,土壤导热率低,土温上升慢;

土体紧实时,大, 快。

④ 孔隙度方面:由于空气的比热容比有机质和矿物质低,故当土壤孔隙度大时,土壤的热容量低,土温变化大,土温上升快。当土壤孔隙度小时,土壤热容量高,土温上升慢。

5举例说明土壤微生物在养分循环钟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固氮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培肥中的作用? ①根瘤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作用在自然界N素循环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豆科植物上使用根瘤菌剂可以提高N量,是开辟肥源增加土壤N素的有效途径。 ②自生固氮菌: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也能在常温常压下借助自己体内的固N酶将大气中游离的N分子固定成N化合物,合成自己躯体的蛋白质,并以其生命活动中分泌到体外的含N代谢物和菌体死亡后的分解物供给植物可利用的N素养料。 ③解磷菌:我国土壤中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态无机磷量很低,促进土壤微生物对磷素的转化,是为植物提供有效磷的一个重要方面,含磷有机物通过微生物转变成磷酸盐,解磷微生物依靠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把难溶无机

磷酸盐转化为有效P ④固氮蓝藻:蓝藻可以利用光能将C、N、H合成自身的有机体,蓝藻中有不少种类可以固定空气中游离的N素,这就是固氮蓝藻。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分泌一定量的氨基酸,多肽,糖类和激素促进固氮细菌的生长,其死亡腐解后,释放N营养物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作物营养条件。 ⑤硝化反硝化作用与土壤脱氮作用的防止硝化作用是硝化细菌和某些异养微生物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将

NH4+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在有机质含量高,通气不良的土壤中,硝酸又易被反硝化细菌作用而被还原成N2O或N2从而导致土壤脱N而引起N素的损失,直接影响到N素的吧保蓄和供应。

四、论述题

1温度与水分条件对土壤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①温度 温度状况将影响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一般来说,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率可成倍

增加。温度从0℃增长到50℃时,化合物的接力度可增加7倍。这就说明了反应速率可成倍增加。为什么再热带地区岩石矿物风化速率和土壤形成速率、风化壳和土壤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都要大的多。 ②水分 a.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土壤中物质的迁移主要以水为载体进行的,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温度的差异,物质的运移有很大差别。b.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土壤中许多化学过程都必须有水的参与,因此,土壤中水分状况会影响这些过程的速率和产物的数量,进而影响土壤一系列的理化性质。c.在其它成土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表土有机质含量常随大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较大可促进风化常务的迁移,也有利于矿物的风化。因此在湿润地区土壤的风化度较高,而在干旱地区土壤风化度较弱。 ③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共同影响 a.水热两因子在土壤发生和发育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共同作用的,这样才能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热带地区,只有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高温才能促进原生矿物的深度风化,形成砖红壤。而在缺水的条件下,风化强度较弱,土壤向燥红土方向发展。b 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腐殖化也是水热共同影响的结果 c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形成的共同作用的总效应总是复杂的。这多数取决于水热条件和当地土壤地球化学状态的配合情况。

2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态及其转化过程 ①土壤氮素可分为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其中无机态氮占大约5%,主要为NO3-和NH4+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为速效氮,是植物能直接吸收和利用的生物有效态氮。有机态氮是土壤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一般占全氮量的95%以上,按其溶解度的大小及水解度的难易分为水溶性,水解性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三类。 ②氮素的转化过程

a.有机氮的矿化 。 占土壤全氮量的95%以上有机氮,必须经过微生物矿化作用才能转化为无机态氮(NH4+ NO3-),矿化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把复杂的含氮化合物经微生物酶一系列作用下,逐渐分解成简单的氨基化合物,称之为氨基化阶段;二然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各种简单氨基化合物分解成氨,成为氨化阶段。

b.铵的硝化:土壤中铵态N在亚硝化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成为硝化作用。即有机氮矿化释放的氨在土壤中转化为NH4+离子,部分被土壤粒表面和有机质表面功能基吸附。另一部分被植物直接吸收。左后大部分NH4+通过硝化作用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c.无机态N的固定:矿化作用生成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某些简单的氨基态氮(-NH2)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同化成为生物有机体组成部分,称为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形成新的有机态氮化合物。一部分作为产品从农田中输出,而另一部分和微生物的同化产物一样,再一次经过有机氮氨化和硝化作用,进行新一轮的土壤氮循环。

d.铵离子的矿物固定:土壤中产生的另一个无机态氮固氮反应叫铵态N的矿物固定作用。指的是离子直径大小与2:1型粘粒矿物晶架表面空穴大小接近的铵离子(NH4+)陷入晶架表面的空穴内,暂时失去了它的生物有效性,转变为固定态铵的过程。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中大小不同的各级土粒所占百分数不同表现出来的性质,一

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

2.同晶置换: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的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

象。(同型异质替代)

3永久电荷:由于同晶替代是在粘粒矿物形成时产生在粘粒晶格的内部,所以这种电荷一产生后就不受外界环境

的影响而改变,而成为粘粒矿物的永久性质,因此成为永久电荷。

4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质的总称。

5基质势 :在不饱和的情况下,土壤水受土壤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其水势自然低于纯自由水参比的标准的水

势。这种用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土水势叫

6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三、简答题

1.举例简述土壤pH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①土壤pH在6.5左右时,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度都较高,并适宜多数作物的生长。

②pH在微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N,S,K的有效度较高

③pH在6—7的土壤中,P的有效度最高。pH<5是,因土壤中活性Fe、Al增加,已形成磷酸铁铝沉淀,而在pH>7时,则易产生磷酸钙沉淀,P的有效性降低。

④在强酸和强碱土壤中,有效性Ca和Mg的含量低,在pH6.5—8.5的土壤中有效度较高

⑤Fe、Mn、Cu、Zn等微量元素的有效度,在酸性和强碱性土壤中高,而在pH>7的土壤中,活性Fe、Mn、Cu、Zn离子明显下降,并常出现Fe、Mn离子供应不足,

⑥在强酸性土壤中,钼的有效度低,Ph>6时,其有效度增加,硼的有效度与pH关系较复杂,在强酸性土壤和pH7.0-8.5的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度均较低,在pH6.0-7.0和pH>8.5的碱性土壤中,有效度较高。

3.什么是土壤结构性?评价土壤结构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① 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尤其是团粒结构的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②在评价土壤结构性是,需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土体的整体来看。如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土壤总孔度等。二是从结构体的个体来看,主要是团粒和微团粒的数量品质。好的土壤结构性表现在土体以及团粒内外的孔隙分配。具有较多的孔隙容量,又有适当的大小孔隙的分配。特别是团粒结构发达的土壤具有多级孔隙,有利于通气蓄水,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调节好植物根系活动,从而提高土壤保肥供肥,协调植物生长状况的能力。

2.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概念: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即表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的之间的关系

曲线,即表示土壤水能量和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影响因素:①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其水分特征曲线各不相同,差别很明显。土壤的粘粒含量越高,同一吸力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越大,或同一含水率下的吸力值越高。这是因为土壤中粘粒含量增多会使土壤中的细小孔隙发育的缘故。由于粘质土壤孔径分布较均匀,故随着吸力的提高,含水率缓慢减少。砂质土壤,绝大部分孔隙都比较大,当吸力达到一定值后,这些大孔隙中的水首先排空,土壤中仅有少量水存留,故水分特征曲线呈一定吸力以下缓平,而较大吸力时陡直的特点。 ②土壤结构:土壤越紧实,则大孔隙数量越少,而小孔径的孔隙越多。因此,同一吸力值下,干容重越大的土壤,想一个的含水率一般也大一些。 ③温度:温度升高时,水的粘滞性和表面张力下降,基质势相应增大,或说土壤水吸力减少,则含水率减少。

④水分变化过程:滞后现象:对同一土壤,即使在恒温条件下,由土壤的脱湿过程和吸湿过程测得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也是不同的现象。滞后现象在砂土中比在粘土中更明显。这是因为在一定吸力下,砂土由湿变干时,要比由干变湿时含有更多水分。产生滞后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土壤颗粒的胀缩性以及土壤孔隙的分布特点。

4.试比较土壤饱和导水率与非饱和导水率的差异

饱和导水率:当孔隙被水填满,在一定压力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

非?:在孔隙未被水填满,??

区别:①对特定的土壤来说,饱和导水率为一稳定值,非饱和导水率为土壤含水量和基质势的函数。

②一般饱和导水率的值>非饱和

③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导水率有直接关系

对于饱和导水率而言,砂土>细质土壤;

对于非饱和,在低吸力水平时,砂土>粘土;高吸力水平时,粘土>砂土。

④饱和导水率的推动力主要是重力梯度和压力势梯度;非饱和:基质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

5.什么是土壤CEC?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土壤CEC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一价离子的阳离子数表示,与土壤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电荷有关。

不同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是不同的。因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实际上是土壤所带的负电荷的数量,那么不同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是不同的。因为阳离子交换量实际上是土壤所带的负电荷数量。那么影响土壤负电荷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胶体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胶体,所带的负电荷差异很大。因此阳离子交换量也明显不同。含腐殖质和2:1型粘土矿物较多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也大;而含高岭石和氧化物较多的土壤,?必定较少

②土壤质地。土壤中带电的颗粒主要是土壤矿物胶体即粘粒部分。因此,土壤粘粒的含量越高,即土壤质地越粘重,土壤负电荷越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③土壤pH。由于土壤pH的改变会导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因此pH是影响可变电荷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土壤pH的升高,土壤可变负电荷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大。

6.什么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有什么重要意义?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所具有的能同时且不断的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以及其他生长条件的能力。

意义:①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②也是不同母质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是由母质向土壤演化过程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下形成的。③它是土壤生产力的基础,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④只要科学的对土壤用养结合,不断补偿和投入,完全有可能保证土壤肥力的永久持续利用。

9.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P2。5

7.什么事粘化过程?描述褐土的主要剖面特征P8。19

粘化过程是土壤坡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淀积年化。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和母质层。

褐土特征

8.简述土壤水分蒸发过程的阶段性及其防止措施。P1。2

阶段:①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的阶段。稳定蒸发阶段蒸发强度的大小主要由其蒸发能力决定的。可近似为水力蒸发强度Eo。此阶段含水率的下限一般认为该值相当于主管水断裂量的含水率,或田间持水率的50%—70%。 ②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阶段。蒸发速率急剧降低,有利于土壤墒情的保持

③水汽扩散阶段。土壤输水能力极弱,不能补充表土蒸发损失的水分。土壤表层形成干土层。在次阶段,蒸发面不是在地表而是在土壤内部。其蒸发强度的大小主要由干土层水汽扩散的能力控制,并取决于干土层厚度。一般来说,其变化速率十分缓慢而且稳定。

防治措施:①在第一阶段采取各种耕作保墒措施,如旱中耕,使浅表薄层土壤迅速变干。脱离于下层湿土层的毛管联系,减少蒸发,使耕层土壤能保持较多水分。保墒措施在第一阶段最佳,第二阶段次之②用地膜覆盖物来减少土壤蒸发。③在进行农用灌溉时,使表土不经常处于过度湿润的状态,只要土壤持水能允许,灌水次数不宜过频,尽量深灌。④在地下水含盐高的地区进行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是蒸发速率降低,防止盐渍。

九、论述题

1.土壤孔隙状况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P9。1

2.高产肥沃土壤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肥土壤?P11.5

3.论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并回答土壤中植物残体C/N比与土壤有机质累计间的关系P11.4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1.粘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矿物。组成粘粒的次生矿物成为粘土矿物。

2同晶置换: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的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

象。(同型异质替代)

篇三: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18、当量孔径:是指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1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2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21、土水势:为了可逆地等温地在标准大气压下从指定高度的纯水水体中移动无穷小量的水到土壤水分中去,每单位数量的纯水所需作的功的数量。

22、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时所处的能态,简称吸力。

2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24、滞后现象:对于同一土壤,即使在恒温条件下,土壤脱湿曲线(由湿变干)与吸湿曲线(由干变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25、萎焉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焉时土壤含水量,称为萎焉系数或萎焉点。

26、土壤的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27、土壤的导热率:是指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度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1cm2)通过的热量焦耳数,单位为J/ (cm.s.℃)。

28、土壤的热扩散率: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的温度梯度下,每秒钟流人1 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29、永久电荷:同晶置换一般形成于矿物的结晶过程,一旦晶体形成,它所具有的电荷就不受外界环境(如pH、电解质浓度等)影响,故称之为永久电荷、恒电荷或结构电荷。

30、可变电荷:数量和符号随介质pH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表面电荷。

3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

32、 土壤盐基饱和度:就是指土壤中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33、活性酸:指的是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的H+离子。

34、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35、土壤退化:指的是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

36、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37、富铝化过程:指土体中二氧化硅淋失,而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的过程。

38、交换性酸度:用过量的中性盐溶液(如1mol/L KCl或0.06mol/L BaCl2)浸提土壤时,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H或Al大部分被交换出来,再以标准碱液滴定溶液中的H+ ,这样测得的酸度称为交换性酸度,以厘摩尔(+)/千克为单位。

二、填空题

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 地形、时间、生物,其中 生物 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 石砾 、 砂粒 、 粉粒 、 粘粒 。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 电荷价 、离子半径 和 离子浓度 。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 交换性吸附、 专性吸附和 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 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 水溶态钾 、 交换性钾 、非交换性钾、 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1.325g.cm,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 固:液:气=50:26.5:23.5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 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 总孔隙大

而且 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 硅氧烷型表面 、 水合氧化物表面 、有机物表面 、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 硅氧烷 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 、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 固>液>气 ,热容量顺序是 液>固>气 。

13、土壤潜性酸包括 交换性酸 和 水解性酸 ,其中 交换性酸度 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 吃得饱 、 喝得足 、 住得好 、 站得稳 。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 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 、 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 、 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 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 同晶替代 、 吸附 、 断键 、 解离 。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 总碱度 ,固相指标 碱化度 。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 质量含水量、 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 、 土壤水贮量 。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 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 蒙脱 ,非胀缩型如 伊利石 。

20、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是 离子饱和度 、 互补离子 和 粘土矿物种类。

21、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有 茶树 、 映山红 、 铁芒箕 、 石松 。

22、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是 土壤质地 、 PH、 粘土矿物类型。

23、评价土壤质量的参数指标应符合的条件是 代表性 、 通用性、 灵敏性 和经济性 。

24、我国将土壤退化分为 土壤侵蚀 、 土壤沙化 、 土壤盐碱化 、 土壤污染 、 不包括以上各项的土壤性质恶化和 耕地的非农业占用 。

25、影响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是 酸碱度、 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 、 土壤质地 。

26、土体内物质的移动按机理可分为 溶迁作用 、还原迁移 、 螯迁作用 、

悬迁作用 、 生物迁移 。 3+ 3+

27、水田土壤中的有效氮以 铵 态氮为主,而旱地土壤中的有效氮则以 硝 态氮为主。

28、土壤团粒形成的粘结团聚过程包括 凝聚作用、 无机物质的粘结作用、

有机物质的胶结及复合作用 和 有机-矿质复合体、 蚯蚓和其它小动物的作用等过程。

29、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30、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有水溶态 、交换态、专性吸附态、有机态、铁、锰氧化物包被态、矿物态 。

三、简答题

1、比较砂土和粘土的土壤肥力特性。

2、简述土壤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意义。

①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②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矛盾的解决;③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④团粒结构土壤易于耕作;⑤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

3、简述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①有机质组成与状态:物理状态,化学组成,C/N。

②土壤环境条件:湿度与通气状况,温度,酸碱度,重金属及盐分等。

4、比较1:1型和2:1型胀缩型粘土矿物的性质。

5、简述土壤的酸碱缓冲体系主要有哪些?

①碳酸盐体系;②硅酸盐体系;③交换性阳离子;④铝体系;⑤有机酸体系。

6、简述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

①盐基饱和度;②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③土壤水分含量;④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7、为什么我国南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通常低于北方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

我国南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通常小于北方土壤的主要原因:

① 气候因素。南方高温高湿,矿物风化强烈,物质淋溶也强烈,大量盐基离子被淋失,盐基饱和度小。

而北方相对低温低湿,盐基离子淋失较少,有时还相对富集,盐基饱和度大。

②粘土矿物类型。南方主要为1:1型及铁铝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而北方主要是2:1型胀缩型矿物。 ③土壤酸碱度。南方土壤通常是酸性或强酸性,而北方土壤通常是碱性或石灰性。

8、什么是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规律。这是由于不同纬度热量状况不同引起植被不同并导致成土过程的差异。

9、简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①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主要影响土壤中变价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如高价铁、锰化合物(Fe3+、Mn4+)为难溶性,植物不易吸收。在还原条件下,高价铁、锰被还原成溶解度较高的低价化合物(Fe2+、Mn2+),对植物的有效性增加。②另外,氧化还原状况还影响养分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它的有效性,如土壤Eh>480mV时,以硝态氨为主,适于旱作作物的吸收,当Eh<220mV时,则以铵态氮为主,适合水稻作物的吸收。

10、简述我国土壤酸碱度分布状况,造成这种土壤酸碱度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大多数在pH4.5~8.5的范围内,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南酸北碱)”的规律性,即由北向南,pH值逐渐减小。大致以长江(北纬33度)为界,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造成土壤酸碱度差异的原因是气候的因素,即南方高温高湿,而北方低温低湿。

11、比较土壤空气和大气的区别。

①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②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③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④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12、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

①土壤通气性;②微生物活动;③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④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⑤土壤的pH。

13、比较不同粒级土粒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差异。

①矿物组成,颗粒越小,次生矿物越多;颗粒越大,原生矿物越多,如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 ②化学组成,SiO2含量随颗粒由粗到细逐渐减少,Al2O3、Fe2O3和盐基含量则逐渐增加,SiO2/R2O3的比率随之降低。

14、简要说明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分界线定在0.01mm的科学意义。

粒径大于0.01mm的粒级,一般无可塑性和胀缩性,但有一定的透水性,其吸湿水力、保肥力和粘结力等都很微弱,而小于0.01mm的土粒,则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和胀缩性,其吸湿水力、保肥力和粘结力等也都有明显的增加。

15、简述土壤容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容重大小受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土壤松紧状况以及人工管理措施的影响。

应用:①计算土壤孔隙度;②计算耕作层土壤重量或工程土方量;③估算各种土壤成分储量;④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量。

16、简要说明土壤胶体的构造(画简图表示)。

土壤胶体构造示意图

17、简要说明几种常用的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①质量含水量;②容积含水量;③相对含水量;④土壤水贮量。

18、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①直接和间接提供作物养分;②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良土壤物理性质;③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④有助于消除土壤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污染;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理活性。

19、简述土壤阳离子专性吸附的意义。

①由于专性吸附对微量金属离子具有富集作用的特性,正日益成为地球化学领域或地球化学探矿等学科的重要内容。

②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对金属离子的专性吸附,对控制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调控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有重要作用。

20、简述影响土壤固磷作用的因素。

(1)土壤酸碱度

(2)土壤有机质

(3)土壤淹水

21、为什么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度会提高?

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有明显提高,这是由于:

①酸性土壤pH上升促使铁、铝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减少了它们对磷的固定;碱性土壤pH有所下降,能增加磷酸钙的溶解度。

②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磷酸低铁的溶解度较高,增加了磷的有效度。另外,包被于磷酸表面铁质胶膜还原,提高了闭蓄态磷的有效度。


土壤学答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03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