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智商的神话
智商的神话 阅读提示: 谁比谁傻多少?这是我们时代的一句名言,说明绝大多数人不认为高智商有什么了不起。
什么是智商
我们常说这个人聪明那个人好笨,在微博这种乱糟糟群言无忌的地方甚至经常辱骂对方是脑残。在不进入认真讨论的语境下,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聪明或不聪明,智商是否足够高,智商是什么,是不言自明的事。
其实,智商是什么,就像什么是美,并不容易说清楚,或者,干脆说不清楚。智商,英文简称IQ,全称Intelligence quotient,这个概念是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斯特恩创造的。最早测试智商的考试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他的学生西蒙在1905年设计出来的,那时更强调语言能力。比纳的智商定义大约是心智年龄,如果一个正常人的心智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等,他的智商就是100。这样,一个生理年龄20岁心智年龄只有10岁的人的智商就只有50。问题来了,如何定义心智?什么是一个标准的心智年龄?都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因此,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在1939年提出他的智商测试方法,现在更为流行。他的方法是,先定义一个固定年龄群人口的平均智商为100,以15为一个标准差。标准差是一个数学名词,需要解释一下。标准差15,就是说假如你的智商在85到115之间,就属于68%人群。如果你的智商在70到130之间,你属于95%人群。假如你的智商高达145呢?那么,只有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比你更聪明。据说爱因斯坦的智商达到了160,这是偏离了平均水平四个标准差,那么,5万人里只出这么一个聪明人。有人说某某数学家的智商高达230,这已经溢出整个世界的人口了,只能将外星人包括进来才能出一位了。所以,智商绝对有神话的一面,否则,人们为什么会津津乐道?
有一个好玩的当今十大天才名单,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名列第一,他就是那位智商高达230的人。在这个名单中,前三名全是科学家,可见自然科学最牛。嗯,第一名陶哲轩是数学家,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是物理学家。那么,请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脱帽致敬。第四名罗斯纳是一位剧作家,恭喜文科生。第五名卡斯帕罗夫是俄国国际象棋大师,智
力竞技项目终于进入名单了。第六名詹姆斯·伍兹大家比较熟,美国男影星,可见演员并不笨。事实上,我喜欢的朱迪·福斯特的智商也很高。前十名中的另外4名不是科学家就是象棋大师。不过,我对这份名单很怀疑,因为美国人进入的比例太高。
说起来,智商理论也是一套一套的。首先,有什么g因素,这是指普遍存在于不同能力之间的智力因素,包括算术、语言、图像判断、阅读和记忆,等等。这些无非都是认知能力,于是,英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又提出可变智力和固化智力。可变智力指的是解决新奇问题的推理能力,而固化智力指的是与知识和所受教育相关的能力。在我看来,明明解决特殊新奇问题的能力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应该叫固化智力,而通过训练和教育获得的能力才是可变的嘛。但是,卡特尔指出,他定义的可变智力随着衰老会退化,而固化智力则不会。作为一个跨界者,我有点沾沾自喜,你看,我有解决数学和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的可变智力不低。46岁后,我写诗甚至写故事,可见我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能力也不低。当然你会质疑,写诗的能力也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啊,这我不否认,可是,语言能力与数理能力相反,随着年纪的增长不但不衰退,还有越来越强,很像卡特尔提出的固化智力。
二十年前,约翰·卡罗尔提出了智力的层级理论。处于最底层的,是最特殊的能力,例如拼写文字(在中文中,大概是认罕见字,记得繁体字如何写),最强大脑中的选手具备的能力应该是这一类。处于第二层的是比较普遍的能力,包括空间识别能力,听力,等等。处于最上层是最一般的能力,类似g因素。对了,卡罗尔对语言测试的研究还影响了中国人熟知的托福考试。
如何获得“高智商”
坦率地说,我对后天改变智商的信心不大。我不怎么做智商测试,但也做过两三次,每次的结果差不多,140左右,比我的朋友阿雅娃娃低了5分。据说科学家的智商在130到150之间,看来我处于中游。如果爱因斯坦的智商只有160,我没有必要为自己的智商着急,毕竟5万人就有一个爱因斯坦的智商,但从上世纪初到现在,一百年过去了,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天才只出了一个。
智商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吗?似乎不能。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春期的智商和成长到读大学年龄时的智商有高度的相关性,这说明智商有很大程度的先天性。智商和遗传有关吗?似乎有一定关系,但没有定论。
非常特殊的技能应该有一定的先天性,例如音乐才能,
但,没有后天持久的训练似乎很难达到专业水准。有一个所谓1万小时定律,加拿大记者兼作家格拉德韦尔在其著作《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举了很多例子,他通过很多案例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专业技能不长期练习是不可能达到纯熟的地步的,这包括那些号称天才的人。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的训练?至少1万小时。这就是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异类,英文是outlier,是物理学中也经常遇到的词汇,意思是统计上的例外,成功人士是罕见的,所以也是异类。正因为罕见,我们才特别对那些天才感兴趣。在科学上,有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高斯;在文学上,有但丁、莎士比亚;在绘画上,有达·芬奇、梵高;在音乐上,有莫扎特、巴赫,等等。所以谈论天才的书不少。我记得十三年前在英国买了一本书名为《理解天才》,在这本中作者分析了达尔文,发明火车的史蒂文森,爱因斯坦,法拉第,他得出类似的结论,天才是用功的结果。
我倾向认为天才是存在的,但也觉得练习1万个小时是天才实现自己的必由之路。这个观点肯定不同于《理解天才》那本书试图论证的观点,但我并没有能够搜集到证据证明天才确实是存在的。原因很简单,我以为的那些自己经过努力也追赶不上的人,要么是在我从事的行业之外(如莫扎特),要么可能花了比我更多的时间“做练习”,如著名弦论家爱德华·威腾。但无论如何,很难想象即使我做了同样多的“练习”,我能够成为威腾。
回到格拉德韦尔的书。他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亚洲的数字天才多。这是因为,每个个位数,在中文中只是一个音节,1、2、3、4、5、6、7、8、9。甚至10也只有一个音节。但在英文中,3就是两个音节,而那些一个音节的数字,发音也比中文复杂。江苏卫视最近一个火的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其中有一位一心二用的女生,她的记忆力超强,能够记得与很多黑白琴键随机对应的数字,当然她还能记得刚刚弹过的几个音。
在成功人士中,格拉德韦尔的例子有比尔·盖兹,他从中学到大学二年级,由于机缘凑巧,肯定花了1万个小时练习编程,如果没有这1万个小时,很难想象盖兹能够那么成功。他还研究了为什么加拿大很多冰球选手都出生在年初的几个月中,回答是,加拿大是按照年份年龄选择选手的,所以出生在1月的选手比出生在12月的选手大了几乎一岁,看起来更成熟从而更有机会得到额外的训练和进入精英俱乐部。
我还觉得,足够多的练习确实是能够将一门手艺做好的必要条件。有人问我,你什么时
候觉得你变得聪明的?老实说,不是在考上大学之前,甚至不是在大学期间。我觉得我有两个感觉明显的变化,一是读研究生期间,一是做博士后期间。假如我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每天花5个小时学习数学物理,那么我总共花了大约1.5万个小时,这么多的练习才让我知道什么是物理研究。后来又花了1万小时才让我知道什么是有效的物理研究。
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人博士毕业,只能算入了门,还算不上一个成熟的专家。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我不会对一个研究生做太高的要求。
我记得徐静蕾在一篇访谈中说到演员的辛苦,表面很风光的人,其实背后不知道多苦多累,她用了一句“尽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很形象。
成功的因素还有机会和环境,没有这些,你也没有机会去做1万个小时的练习。盖兹有了父辈的支持,才可能在中学就能得到用计算机的机会。一个反例是Christopher Langan,一个智商高达195的人,最后只能在一个马场工作,原因是他没有得到机会。
所以,1万小时定律带来的好消息是,如果你花了2万小时(我觉得在物理领域得有两万小时以上),如果你的智商只有120,你可以达到智商是150的人花了同样多时间所达到的水平。坏消息是,如果你不成功,你只能抱怨自己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当然,也许你没有好机会,例如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不过,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原因大概也出在你自己身上。
最后,要说一句,格拉德韦尔的1万小时定律是基于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的研究基础上的。另外,那本《理解天才》的作者迈克·豪也是心理学家。
以上谈论的其实不是智商,而是技能。技能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功的必备条件。
智商不是智慧
高智商是否能够保证你在某个领域成功?当然不能。费恩曼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生对那些自称高智商的人保持距离,有时甚至嘲讽他们。他说过,我的智商不够加入你们的俱乐部。费恩曼如果真的试试智商测试,他的得分当然不会低,但是否能够高达160以上,就很有疑问了。爱因斯坦生前不可能测试过自己的智商,不知道人们用什么方法推测出他的智商的。反正,这些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人的智商一定远远低于很多高智商者,更不用和那个前十名名单中的人比了。
有人刻意觉得科学家都是怪人,这被火爆的美剧《生活大爆炸》推到极致,里面的四位极客各有各的极品性格和爱好。谢耳朵是个普通人心目中极客的漫画版代表。我有很多极端聪明的同行,也见过不近人情的极客,却真的没有见过通过严格计算决定自己沙发座位的人,有没有对女人不感兴趣的同行?当然有。
智慧者绝对不是被漫画的极客。事实是,古希腊人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文明的人类,他们全面发展,从体育到音乐到诗歌再到哲学。哲学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就是爱智慧,你可以看到一位军事天才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哲学家。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智商与智慧》,那篇文
章从来没有发表,我不妨将其中部分内容转述一下。
“能够进入门萨,智商高是不可怀疑的。我过去在美国曾经买过一本门萨的题目集,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对的题目很少,当然,那本书中的题目都是高难题目。那么,进入门萨的门槛有多高?根据《三联》的文章和维基,通过考试证明你是人类中就智商来说是前2%的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中国人口13亿,大约有2600人可以进门萨。门萨的会员只有10万人,50个国家有门萨协会,中国应该是新进。区区10万人,可见很多高智商的人没有进入门萨,要么不知道这个俱乐部的存在,要么不屑进入。不屑进入门萨的,我们知道有费恩曼同学。据说香港人在做门萨考试的时候,80%的人可以通过,一方面说明这些人有备而来,另一方面是否证明了中国人的确很聪明?
门萨会员的一般智商到底有多高?这要看人类的2%的智商平均是多少。 我查百度的门萨条,得到解释说门萨会员的入会门槛智商要达到148,真不知道百度的资料来源是什么。148是相当高的智商了,我不能肯定麦当娜能否达到, 因为据说她的智商是140。另一方面,门萨的会员Geena Davis的智商也是140,可见百度胡说八道。
谁比谁傻多少?这是我们的时代的一句名言,说明绝大多数人不认为高智商有什么了不起。在某种意义上,智商高的确不等于将来的成就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们见过太多的长大了很失败的神童。智商不等于智慧,充其量智商是小智慧而已,而我们寻常说的智慧是大智慧。
研究科学在需要智商的同时更需要洞见和耐心,相信这三个因素都是形成智慧不可或缺的,因此爱因斯坦说过,也许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不是聪明程度,而是他的气质。气质,也许就是洞见和耐心的综合。
最后,为了鼓励一下我们自己,我要提一下教授的平均智商是和CEO们一样的,是最高的,在112-132之间,高于医生、作家、电脑专家和工程师,后者是第二高的群体,在108 -129之间。所以,当我们说文科傻妞时,千万要弄清楚她是不是作家,如果是作家,比我们差不了多少。我记得一位不那么有名的作家对我说过,写作,是一件需要高度创造性的事情。而所谓的新闻作家的平均智商比较低,在97 -116之间。这些人有可能是文科傻妞。最后,提一下情商。情商是可以单独写一篇长文的话题,这里只能简短地说几句。情商不是智商,很多高智商的人情商很低,我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是不是说情商真的完全不同于智商?我觉得情商与智商有一个很大的交集。高智商的人经常因为自己的聪明而过得比较顺利,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因为那里没有过多的人情关系。因为这个原因聪明人不必对社
篇二:龙店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次月考试卷
龙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十二月月考
思想品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12小题共24分) 1、“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心灵的寄托”是在强调 A.家是我们生活的住处 B.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C.家是我们娱乐的天地 D.家是我们经济的来源处
2、有这样一幅电视广告画面: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这则公益广告告诉的道理是
A.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B.子女只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就可以了
C.子女已成家立业,不再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而且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歌颂了老师: A.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B.精湛的教学艺术
C.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D.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
4、小明将好朋友小林和几个社会青年一起去游戏机室的事情告诉了小林的爸爸,是因为小明懂得友情需要
A.原则去培养B.谅解去护理C.忠诚去播种 D.热情去灌溉 英英在课本中发现了一位同班男同学写给她的纸条,大意是说他很喜欢她,愿意和她做好朋友,约她放学后在操场见面,最后还有一句英文:“I LOVE YOU”。据此回答5-6题: 5、这时英英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A.接受他的约会,然后羞辱他一番
B.给他写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明自己不愿意超越正常交往关系的态度 C.把纸条交给老师,让老师批评教育这位男生 D.当众找到这位男生,严厉地拒绝他 6、对递纸条的这位男生,我们应这样看待 ①他递纸条给玲玲是青春期情感的正常流露,属于男女同学正常的交往②他应该学会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情感和友谊,克制自己的情感③他的这种行为既不利于自身的成长,也搅乱了别人的正常生活④他品格低劣,应减少与他的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毛泽东说:“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
①千万不能迷失自己,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批判的继承③不能照搬照抄 ④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加热爱本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你认为下列事件所体现的道理与这句名言所蕴含的道理相同的是 ①小辉在浏览某网页时,发现该网页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②
从1990年开始,国家把每年的五月设立为“民族团结月” ③香港志愿者阿福,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在汶川灾区奋战3个月,最后倒在了青海玉树的土地上 ④从2004年开始,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竞争与合作,是每个人都面临的共同课题,我们要学会
A.在竞争中忍让,在合作中回避,忍让回避求生存 B.在竞争中回避,在合作中忍让,回避忍让求生存 C.在竞争中冒尖,在合作中争利,冒尖争利求双赢 D.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10、国庆阅兵中,徒步受阅方队行进完全是按秒计算的,各路方队步伐整齐,横看一条线,斜看一条线,摆手一条线,踢腿一条线,整齐划一,达到了“零误差”。阅兵结束后,方队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每个成员也受到表彰。对此,你的感想是
①合作是一种力量,合作有利于成功 ②“零误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③要使集体行动顺利进行,同时实现个人理想,需要每个人通力合作 ④只要重视合作,就一定能实现目标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下列关于社交礼仪的观点错误的是 A.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B.传统的礼仪习俗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与时俱进 C.礼仪是与生俱来的,并不因不断扩展的生活而强化和完善 D.社交礼仪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人们遵守时要“入乡随俗”
12、“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中国的古训,可见
①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文明礼貌能通过端庄的举止体现出来
③礼貌源于最初的人际交往 ④对人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题栏
二、材料分析题(共26分) [网络时代](15分) (1)《网络时代的猫咪》这幅漫画反映了网络交往对象有何特点?(3分)
(2)有人说“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剑,网络交往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3)为了能享受健康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请你给“学生网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竞争时代】(11分)
杨刚和李毅是好朋友,杨刚性格开朗,爱好英语,李毅温和善良,喜欢数学。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能互相竞争又互帮互助,双双被评为学校的“学习标兵”和“友谊明星”。 据材料,回答:
(1)材料告诉我们,竞争最理想的结果的什么?请你谈谈对它的理解。(5分)
(2)某班同学在看了上述材料后,召开了一次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拟一个发言提纲。(6分)
篇三:从“五不翻”小谈“BAZINGA”翻译
从“五不翻”小谈“BAZINGA”翻译
作业:请用“5不翻”解释说明BAZINGA怎么翻译?请用今天学到的相关原理说明
玄奘是我国杰出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是“新译”的创始人。他提出的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对我国翻译事业有很大影响。其中五不翻指的是:多含不翻,秘密不翻,尊重不翻,顺古不翻,此方无不翻。以下将从这五点阐述“BAZINGA”的翻译
一、秘密故不翻
“秘密故不翻”意思是说,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佛经中有大量的“秘密”,如“咒语”等。这些秘密咒语具有神秘莫测的特 点,通过念诵的声音形式来体现其神秘之处,因此宜采用音译方式。“经中诸陀
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
例如,“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六字真言“唵嘛呢
叭咪吽”意为“哦!莲花里的珠宝!”;《大悲咒》共84句,全部采用音译,
相对于拥有浓厚的东方神秘主义的佛经来说,西方的各个方面往往是精确且系统的,BAZINGA并不具有神秘色彩,《生活大爆炸》的老观众往往能明白BAZINGA的意思,刚接触《生活大爆炸》的观众看到谢耳朵说出BAZINGA后,结合上下语境也能很快明白谢耳朵的意思。尽管这些观众很难用语言或是文字百分之百准确的描述出出每次谢耳朵说出BAZINGA的意思,但都明白BAZINGA背后包含着是谢耳朵或嘲讽,或幸灾乐祸的情感。
结论:单从这一点看,BAZINGA是可以翻译的,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翻译成“逗你玩”等。
二、多义故不翻
“多含故不翻”意思是说,具有多种含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佛教经典中有些词语含义非常丰富,而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如果使用其中一个含义的词语,则会造成信息与意义缺失。
例如,梵语bhagavat“一词有”具有六种意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汉语里不存在同时包含这六种意义的对应词汇,如果采取意译,
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译出其中的一个意义,而其余五种意义都会缺失,因此只能音译为“薄伽梵。
Sheldon began using the term "bazinga" as a follow-up to jokes, pranks, and chuckle-filled "gotcha" situations just before the third season started.
Ever since, the curious interjection has taken its place among pranksters and Sheldon Cooper wordsmiths both online and off, sometimes merely for the fun of saying, "Bazinga!" (Go ahead, try it. We'll wait.)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BAZINGA包含的意思、情感很多,“sometimes merely for the fun of saying”更是让BAZINGA难以着手翻译,若是贴合不同的语境将BAZINGA每次都翻译成不同的意思,就无法体现出谢耳朵geek(这个词也是极难翻译的)的性格。
结论:直接引用BAZINGA即可,无需翻译
三、此无故不翻
“此无故不翻”意思是说,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 音译。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树”,只产于印度等地,中国没有这种树,所 以采用音译。同样,“槟榔”是印尼语的音译
英语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古代从欧洲大陆移民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其语系中的词语源于本地的环境,不同的语言间交集会有,差集也同样巨大,这是不可避免的。
BAZINGA基本可以说是谢耳朵自己杜撰的,英英翻译就有障碍,更何况中文?源语环境中就没有对应,作为目的语的中文,更是无从说起
结论:直接引用BAZINGA即可,无需翻译
四、顺古故不翻
“顺古故不翻”意思是说,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的音译 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遵循习惯沿袭其原有的音译。
例如,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在玄奘译经之前就已音译为“阿耨菩提”,所以玄奘认为不需采用意译,而应保持其约定俗成的音译。
BAZINGA来自于2007年才播出的美剧,并没有遵循习惯这一说,每个翻译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翻译,无需多说
结论:由于没有前例,每个翻译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翻译
五、生善故不翻
“生善故不翻”意思是说,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否则容易等闲视之,所以对这类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般若”跟汉语里的“智慧”意思差不多,但有着轻重之分。“所谓 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 个智慧。
我把这一点理解为“因语生念”,并不局限于“令人生尊重之念”,比如看到NBA和美国篮球职业联盟,感觉就肯定不一样,后者显得正式官方,而前者更显简洁,活力,动感。
随着生活大爆炸被80,,90后的广泛关注,BAZINGA也成为了一些人的日常用语,当他们说BAZINGA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产生了对此人类似于“潮”“科技”“搞怪”等印象,这与生活大爆炸对于谢耳朵这个角色的性格塑造是密不可分的。除BAZINGA外其他词语很难能让我们有这种感觉。
结论:直接引用BAZINGA即可,无需翻译
结语:
个人认为《生活大爆炸》这一剧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就是谢尔顿这一角色,其口癖BAZINGA更是一大亮点,仅从口癖的角度来看,BAZINGA就不该翻译,毕竟口癖具有简短,个性的特点,是了解一个人的侧面切入点,甚至能代表一个人。玄奘的五不翻原则也从更高的一个层面来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资料
1、What is the Origin of Sheldon Cooper's "Bazinga?"
2、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的bazinga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出处么?
《谢耳朵性格》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948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网安工作总结
- 下一篇:站在草原望北京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