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时间:2017-03-17 06:44:0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什么是史观——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

什么是"史观"?

一、 概念:

史观,就是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历史。

有人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看,那么他的史观就是文明史观,他在分析历史的时候,是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看的。因此在说历史的时候,就会说:这是农业文明时期的、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等等。有人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那他的史观就是阶级斗争史观,他所认为的历史,就是各种阶级竞相出现、相互斗争的历史,他们就会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推动的。(这类史观通常把历史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根据的就是阶级性)。还有全球史观,将不同地区的历史统一起来看,探寻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史观有很多,英雄史观,就认为英雄推动历史发展,人民史观,就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相信说了这些,你一定明白史观就是看历史的根本观点(或者说根本角度)。

二、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

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

4、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1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它形成的主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盛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学习时,当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响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

5、民族史观 :民族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一。

狭义民族史观是指一个民族的大部分成员如何记忆、叙述和评价本民族的历史,如何界定本民族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狭义民族史观的特点是,它不是旁观者的看法,而是本民族的自传。与个人自传不同的是,民族总是被想象成将会永远存在下去,所以民族的自传也就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而被不断地重写。但与个人自传相同的是,民族的自传也往往是人们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自己过去的筛选,这种溯流而上的记载方式,使民族史的叙述带上时代的烙印。可以说,民族史观中很难有类似“定论”的东西,而且常常会“当局者迷”,因为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往往用有限的、片面的经验去诠释民族的历史。因此,民族史观是与时俱进的,它与其说是对过去的叙述,不如说是对现在的评价和对将来的指向。

6、自由主义史观

自由主义史观是由东京大学教授藤冈信胜提倡的历史验证法。它把它的攻击对象称为“自虐史观”。 它的提倡者和支持者支持了一些连“大东亚战争肯定史观”、“东京审判史观”、“第三国际史观”都没有支持的立场。反对者批评它是“历史修正主义”、“新皇国史观”。 自由主义史观重视人物为历史的起因,认为“‘伟大’的人物创造辉煌的历史”。它甚至排斥日本战后以重视经济等等“下部构造”为主流的历史观。 虽然重视人物史被一些人觉得“还可以了解”,但历史学家质疑自由主义史观为甚么要轻视社会情况、民生等“下部构造”。因此,支持自由主义史观的人鲜有专修过历史的学者,也不受历史学家接受。 另外,虽然打著自由主义的旗号,但自由主义史观不一定支持自由与民主。莫讲民主,甚至有支持者反对人权,例如八木秀次的‘反“人权”宣言’等。以自由主义史观作立场的“新历史教科书”出版时在日本卖得很好,而且在中国、韩国等国家引起很大的回响,一度掀起了人民的反日情绪。 自由主义史观受到日本右翼团体的强烈推荐,产经新闻也支持这个历史观。文艺春秋社、小学馆、幻冬舍、PHP研究所、扶桑社、展转社和飞鸟新社也跟随这个思想。

7、革命史观 :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8、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9、英雄史观

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是同人民群众相对应的历史观范畴﹐通常指杰出人物。有的场合也泛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帝﹑王﹑将﹑相和思想家中的一些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

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它们与唯物史观有根本区别

10、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包括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群众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提出的,但不完全等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还包括社会构成和社会发展规律等。

2

篇二:中国早期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实践

中国早期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实践

1919年2月,胡适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梁启超称誉其为“空前之作”,胡适自诩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该书运用实验主义方法研究中国哲学,胡适自信的断言:“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休想站得住。”

但胡适的自信很快便被胡汉民所打破。在1919年10月《建设》杂志第1卷第3号和11月的第4号上,胡汉民分两部分连载了他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哲学史的成果《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胡汉民在文中依照唯物史观的理论,提出了六条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原则,如从“物质生产方法的变化”、“社会的生活状态”、“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等方面考察哲学的产生、发展的内在原因,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哲学的目的和作用等,这些思想都是过去思想史研究从未有的指导思想。这篇长达4万多字论文,是中国人应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最早尝试,学者们评价胡的研究是开辟了中国哲学史的新途径,认为胡汉民是开应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之先河的人。

胡汉民在长文中努力把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贯彻落实到具体研究中去,体现在具体的研究结论中。胡汉民论述说,“二千多年中国哲学变迁的原因,以社会物质的关系,为精神状态所受最大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盛无比,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组织的根本变化”所引起的,“以后社会物质的变化,平平无奇,所以再没有一个时代的思想学术和它媲美。”他强调说,任何时代的学术与思想进步都与该时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进步和思想的变化,同出一个公例,就同是以经济的关系为主要原因。”身处于时代之中的思想无时不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但“思想家哲学的精神状态,往往受物质影响而不自知。” 胡汉民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哲学史的方法,令胡适颇为不安,但胡适没有直接向胡汉民的哲学史研究发难,而是抓住其中有关“井田制”问题的论述与胡汉民等展开了一场争论。 胡汉民的文中并没有专论“井田制之有无”问题,只是以“二千六百年前井田制度变坏”来分析春秋时代社会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并进而引起哲学的变革与繁荣。胡适抓住此点,认为井田制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井田的均产制乃是战国时代的乌托邦。”胡适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证明井田制根本没有在历史上存在过,它只是战国时孟子等思想家臆造出来的一个乌托邦理想,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井田制度变坏”的问题。也就是说,胡汉民所依据“井田制度变环”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繁荣,是没有根据的。

胡适的论点自然引起了胡汉民等人的反击,于是以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为一方,以胡适、季融五为另一方,以《建设》杂志为基地展开了唯物史观与非唯物史观思想的论战,这也是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次有关于中国历史的学术论战。胡汉民、廖仲恺等注重论证“井田”作为一种古代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实施情况,认为“从社会进化的程序看来,??这种井田制度不只是可能的,而且是自然会发生的。”胡适则认为井田制根本没有存在过,《胡适文存》卷3,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212页。 1 胡适:

《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1919年10月《建设》杂志第1卷第3号和11月的第4号 2 胡汉民:

《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1号,1920年2月。 3 胡适:

《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1号,1920年2月。 4 廖仲恺:4321

它是汉代的学者依据孟子的话,逐渐补添演绎而成的“井田论”,是一种“人为造史”的结果。

今天看来,1920年的井田制之争与其说是一场思想之争,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之争,胡汉民、廖仲恺依据唯物史观的思想从经济史角度论证井田制的存在与发展。胡适则从实验主义思想出发,依照考据的路径证明井田制是思想史臆造的结果,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在双方争论中,胡汉民、廖仲恺等人占据了上风,但后来因《建设》停刊,争论就此结束了。虽然井田制问题后来又有多次争论,但基本都以承认井田制存在为前提,事实上“井田制有无”问题当时已基本定论。

应该说,从《中国哲学之唯物的研究》到有关“井田制度有无”的争论,唯物史观被应用到历史研究之中,显示了强大的历史解释能力,对后来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与胡汉民相比,李大钊对唯物史观历史学形成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不仅奠定了唯物史观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将唯物史观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历史研究之中,为后人作了示范。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与陈独秀等都猛烈抨击复古思潮,其中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对复古思潮的历史立论——上古时代是“黄金时代”之说,进行深刻的批判。

李大钊认为,所谓上古“黄金时代”,是战国诸子的托古之说。“孔孟之徒,言必称尧舜;老庄之徒,言必称黄帝;墨翟之徒,言必称大禹;许行之徒,言必称神农。此风既倡,后世逸民高歌,诗人梦想,大抵概念黄、农、虞、夏、无怀、葛天的黄金时代,以重寄其怀古的幽情。”李大钊反对崇古,主张重今,认为世界最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李大钊反对传统历史叙事的循环观和崇古观,主张用进化的眼光看历史,“史乘之往辙,不可以回旋也,圣哲之伟迹,不可以再现也”,历史上那些“嘉言懿行,传统虽久,施之今世,决非所通”;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所以承后世崇敬者,不在其法律典章示人以守成规,而在其卓越天才示人以创造之力”。只有“把中国伪造的黄金时代说打破,才能创造将来,力图进步。”李大钊认为,人类历史从总体上讲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黄金时代不是在我们背后的,是在前面迎着我们的。”李大钊打破伪造的“黄金时代”说, 目的不仅是否定一种错误的历史观点,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且要使人们通过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得到乐天迈进的人生观”,增强信心和勇气,“于现在于将来努力去创造黄金时代”。

李大钊的对古史“黄金时代”的批判,与稍晚出现的“古史辨”派可谓殊途而同归。但李大钊并不是仅仅从史料学的角度证明“黄金时代”说之虚妄,而是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李大钊史学论集》, 5 李大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 1098765

《李大钊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页。 6 李大钊:

7 同上,第93页、94页、第347页。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74页。 8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87页。 9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86页。 10 李大钊:

对远古时代进行准确的历史定位。李大钊并未停留于疑古,疑古对他来说,只是探索古史真相的一个必要前提,并非古史研究的全部,他的意图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文献和地下出土材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考察。

1920年,李大钊在《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一文中,根据地下发掘材料和古代文字的演变,以及有关伏羲、神农、黄帝的传说,肯定中国远古时期有渔猎、畜牧、农业等不同经济时代的存在,认为被中国人尊奉为祖先的黄帝,“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反映”,“农业之民,土地为重,故崇地之黄色为正色。其首长亦取地的光色尚黄,其民即尊之为黄帝”。在对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使用的阳陵和阴隧,以及它的性质和用途的考察时,认为“隧”是取火的物具,亦称“夫遂”,又称“阳遂”,皆是取火的器具。“火为人类生活史上第一个大发明,故那时日人们对于精于用火者,即奉为君主。”李大钊还考察了远古时期的商品交换情况,根据古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认为“在中国石器时代以贝壳为主要的货币”,龟甲、家畜、兵器、农具、布帛等物品也都曾充当货币。从殷墟出土物中没有金属器物,能辨读的甲骨文字中无金字或从金的字。从《尚书》、《诗经》等有关文献记载,可以判定殷商时期“尚为石器时代”,周朝才进入铜器时代。

李大钊上述判断并不符合史实,结论也很肤浅,但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并对中国古代史进行新解说的积极努力,从方法论意义上给后来唯物史观学者许多有益启示。与后来其它唯物史观学者一样,李大钊也肯定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他指出“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的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

李大钊在对传统史学的“黄金时代”之说的批判中,阐述了自己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新见解。他说,历史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常是一盛一衰,一治一乱,一起一落”。“一盛之后,有一衰,一衰之后,尚可复盛,一起之后,有一落,一落之后,尚可复起。”这就是说,历史是盛衰、治乱、起落不断变化更替的过程,但每一次变化更替不是回到原来的起点上,“一盛一衰,一起一落之中,已经含着进步,如螺旋式的循环”。“衰落之后,还有将来的昌明”。他用“螺旋式的循环”阐明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真理性。

李大钊也曾关注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综其大体而论,吾人得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及现代资本家的生产方法,为社会经济的组织的进步和阶段。”李大钊文中所引用的这句话,就是后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社会形态划分的经典依据之一,只是在如何把这种历史分期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历史之中,李大钊没有进行下去。李大钊在其论著中屡次使用诸如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资本主义等概念术语,而未加以解释,说明他赞成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而且相信这些论述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但他未对中国历史分期提出自己的系统见解。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52—253页。 11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53页。 12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53—257页。 13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 第255页。 14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11页。 15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73页。 16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3页。 17 李大钊:17161514131211

李大钊虽然没有对中国古史进行整体性的系统研究,但他所涉及的古史研究问题,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开端。与胡汉民一样,李大钊的研究在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留给后人不少宝贵的启示,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开了一个先河,其筚路蓝缕之功是不应当忘记的。

篇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

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

陈先达

【内容摘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观察当代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既包括对历史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即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本体论问题;也包括我们如何认识历史,即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和历史价值论问题。二者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是统一的,不存在对立的问题。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概括地说,历史事实具有一次性、历史现象具有相似性、历史规律具有重复性。不能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各自的特点及其内在关联性,就不能确立正确的史学理论。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

【作者简介】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25)。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观察当代一切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在当代,如果对任何国际和国内问题的分析,没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同样如此。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很难期待他在历史研究中有重大建树。因为一个学者对眼前发生的现实问题都缺少判断力和分析力,怎么能期待他对几百年、几千年前已经湮没的不可直接接触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发表中肯的评论和见解呢?不可能。有些人对历史之所以敢于胡说,就是因为认为历史反正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死无对证。如果这样对待历史研究,那除了戏说和虚构外,不可能有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一个不理解现实的人也不可能理解历史。历史观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确立了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同历史观不能改变历史既成事实,但它能决定如何书写历史,即把客观历史事实转变为完全不同的历史著作。不同历史观下的历史书写肯定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倡导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因。也是笔者之所以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的论坛上,没有把发言放在现实问题上,而放在史学功能问题上的原因。因为近些年来,随着唯物主义历史观被边缘化,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翻案之风盛行,凸现了历史观的混乱。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历史学,它不可能提供任何具体的历史知识,但这并不说明它对历史没有认识价值。任何哲学都不能提供具体知识,但哲学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重要作用。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论及自然哲学时说,"即使哲学家不能以任何方式增加我们对于自然界知识的总量,或者增加我们对自然过程的理解,他还是科学思维的特点和前提,对于科学观念的确切分析和科学的某一分支与另一分支的关系,可以说出某种有用的东西,他对逻辑技巧的掌握可想而知是会有助于澄清科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的"。【1】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既包括对历史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即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本体论问题;也包括我们如何认识历史,即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和历史价值论问题。二者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是统一的,不存在西方的思辨历史学与批判历史学对立的问题。

我不可能全面讨论历史理论中的全部问题,仅就其中一个问题,即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问题谈点看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概括地说,历史事实具有一次性、历史现象具有相似性、历史规律具有重复性。不能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各自的特点及其内在关联性,就不能确立正确的史学理论。

一、历史事实的一次性

历史事实的本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它突出地表现为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事实的最大特点是不可重复性,它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的历史。希腊有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国没有;中国有赤壁之战,希腊罗马没有。他们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我们没有;我们有孔孟老庄,他们没有,诸如此类。你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我没有,我有的你也没有。这叫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可重复性。不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可重

复,就是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可重复的,都是一次性的。中国决不会有两次相同的赤壁之战,两个毛泽东,两次井冈山斗争。时间和空间是历史运动的客观因素。任何历史都是特定空间和时间发生的事件。无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足见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怀古之作感叹相同。时间的一度性和空间的具体性,决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可重复性。

什么是历史事实?历史有事实吗?有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说,历史事实都是历史学家眼中的事实,是过滤过的经过筛选的所谓事实,而不是客观历史自身的事实。历史自身的事实是无法知道的,知道的都是进入历史学家眼中的事实,这些事实只能说是历史学家的事实。也就是说,历史事实是经历史学家书写以后才成为事实。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和事湮没无闻,不成为历史事实。如果没有《三国志》的记载,曹操、刘备、孙权以及赤壁之战能成为历史事实吗?历史上的人和事,只有通过历史学家的书写才成为历史事实。因此结论是历史根本不存在本来面目的问题。正如世界没有本来面目而只能是人眼中的世界一样,历史事实也只能是历史学家眼中的事实。这种说法只强调历史书写的主体性,而忽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其实,历史事实以两种不同方式存在:一种是人类历史的全部客观过程。这是尚未被全部发现或被书写的历史事实,是一个有待不断发掘和永远研究的领域。另一种是被书写的历史事实。被书写的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史实。历史史实不能仅仅是某一历史学家眼中的所谓事实,仅仅是某一学者眼中的所谓史实并不能就认为是历史事实。历史书写中的历史史实不能仅仅是个人的,而必须是具有共识和确切证据的历史事实。这一点,沃尔什也承认。他说:"一个历史学家所引证的事实如果确切可信的话,就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他个人的所有物,倒不如说是每一个有理智的人如果进行调查的话,都必定要同意的那种东西。法国革命爆发于1789年,并非对于与英国人相对立的法国人才是真实的,或者对于那些拥护法国革命的人才是真实的,而对那些厌恶它的人就不真实了;它只不过是一桩事实而已,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2】 E.H.卡尔也反对那种完全否认历史事实,片面强调解释决定事实的观点。他说:"不能因为从不同角度去看,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就推论出山在客观上是没有形状或有许多形状。并不能因为解释在建构历史事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也不能因为现有的解释不是完全客观的,就推论出这一解释同另一解释同样好,就推论出历史事实在原则上没有服从客观解释的义务。【3】这些看法比起克罗齐、柯林武德的观点,应该说更客观一些。

当然,客观的历史事实必须经过历史学家的发掘和整理才能为人所知,但书写的历史史实应该包含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历史研究应该以此为立足点。历史事实应该具有客观性、共同性,它对所有历史学家都应该是事实。但历史学家的共识只能是其条件之一,而不是历史客观性的唯一标准。如果存在历史事实的真伪之辨,在确证之前不能称之为历史事实,而只能称之为历史书写中假定的所谓历史史实。这种事实不见得是历史事实。历史学中的伪造、歪曲、无中生有的所谓历史史实并不罕见。我们只要看看当前流行的关于毛泽东历史著作中的所谓揭秘,其中有多少是历史事实?有多少是一些人捕风捉影甚至蓄意伪造的所谓历史事实?我们应该注意分辨历史事实和历史书写中的所谓历史史实。应该追求历史书写中的史实尽量接近、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客体,即历史事实。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看,历史史实与历史事实应该具有同一性。根本没有历史事实根据的所谓历史史实,是不足信的。这种书写的历史,不可能是信史。但并不是所有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事实都会成为史学中的历史史实。只要它成为历史学中的历史史实,肯定有它的重要之处,因为历史学不是有闻必录。例如下雨,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并不是都具有历史认识价值。可雨在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中成为大事。这当然是由于延误戍期当斩的秦朝苛法,成为陈胜吴广被迫起义的诱因,因而遇雨延期被司马迁写入《陈涉世家》,成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果没有遇雨延期当斩的秦朝苛法,雨不成为加速陈胜起义的诱因,就不会成为

司马迁所记载的历史史实。杨玉环因白居易的《长恨歌》而著名。后宫佳丽三千留名者只此一人,当然是由于记载,可是如果杨贵妃不是唐玄宗因安禄山造反奔蜀、她成为平息马嵬坡六军爆发兵变的牺牲品,也不可能为历史所记载。自古以来有多少后宫佳丽,无名无姓者比比皆是。但是如果马嵬坡兵变、杨玉环被绞杀根本不是历史事实,也不可能成为历史史实。由于有事实而被记载,由于被记载而彰显事实,因此历史事实并不是单纯因记载而成为历史史实,而应该确有其事实才成为史学事实。

有人说,历史事实确有其事只能是假说,历史事实如康德的物自体一样永远无法知道,知道的只能是书写中的历史史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被书写的历史史实不能是某一个人主观认定的,它必须有文献资料根据,有考证学、甚至考古学的根据。尽管考古发掘也可能有争论,例如关于河南安阳安丰乡高穴村曹操高陵墓的真伪就有争论,但只要发掘的实物与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吻合,就可能是真实的。孔子重视文献作为历史史实根据的价值。他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当然,对某些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会存在争论,这可以通过举证和其他多种历史研究方法来解决。怀疑、存疑,不能成为把历史事实归为历史物自体的哲学根据。如果以怀疑论眼光观察一切,昨天的自然界是否存在也可以怀疑,因为昨天已经过去,昨天的存在状态已无法验证。当然,史学中的历史事实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客观历史的全部。如果追求事无巨细、完备无遗的真实,历史学永远不能成为科学。因为历史中的一枝一叶、详细的细节是无法知道的,也不一定要知道。

对历史学来说,历史的真实性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事实的真实性,一个是规律的真实性。 在第一个层次上,我们不可能达到完全真实,历史事实会不断消失在历史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根据史料、文献、文物、档案来重构过去。如果我们追求绝对真实性,必然会争论不休。在这个层次上,我们要求的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而不是全部细节的真实性。是不是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让文学家去想象、去构造,它不是历史学的工作,但安史之乱、玄宗奔蜀、马嵬兵变和杨玉环成为平息兵变的牺牲品,则应该是历史事实。第二个层次的历史真实性是规律的真实性。历史学不是单纯事实的叙述,而应该同时是对事实的解释,是对事实相互间关系的理解。解释不仅仅问"是什么?"而要问"为什么?"解释"为什么"就是探索原因,必须进入因果关系领域;必须从事情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研究为什么可能性是这样实现,而不是那样实现?必须分析可能与现实、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相互关系,这就进入对历史规律发掘的深层次探索。规律是在历史事实发展过程和动因的深处,历史学应该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做出规律性的解释。历史学并不是单纯研究历史规律的学科,它是历史学而不是历史哲学,但它离不开历史规律。要使历史史实的选择、过滤与安排中包含的解释具有合理性和可理解性,就必须包含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因果性、必然与偶然、根据与条件、可能与现实、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局限等历史原因和发展的合理解释。许多戏说之类的电影之所以不真实,不仅在重大事实上不真实,在规律这个层次上显然更不真实。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不可能有康熙、乾隆如此微服私访,亲民、怜民、爱民的帝王。这种构建在影视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允许,但它不是正史,所以决不能也不应该充当历史知识的传播者。必须使观众明白这是戏,而不是史,以免误导。

历史学本质上不同于文学。尽管历史的书写可以具有高度的文学色彩,特别是中国文史哲高度结合的传统更使史学具有文学特色。但史学不同于文学。史学追求的是历史真实,而文学追求的是艺术真实。历史真实不能虚构,因为它的真实是合乎历史事实的,而艺术真实可以想象,艺术的真实是合乎情理,即合情合理的。如果历史艺术化、文学化,就会失去史学的功能与价值,它至多是文学的变种。确实,凡是持这种主张的学者都把历史与文学归为一类,历史不是科学也不可能是科学,它只能是学者对所谓事实的主体描述和艺术创造。史学家创造历史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其实,历史学中的史实,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客观历史

事实,是衡量一本历史著作科学水平的尺度。一部根本违背历史事实的所谓历史书,只能称之为对历史的伪造或戏说。可以肯定,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不容易,但历史最起码应该尊重事实,尽量不歪曲事实。如果历史违背事实,其他一切都免谈。就这一点说,在历史科学中,历史事实与在自然科学中的事实同样重要,只是更难把握而已。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没有事实就没有任何科学,历史要成为科学同样如此。

我们并不否认,由于历史的特点,它是已经过去的甚至非常久远的年代。由于时空间隔,历史科学就其被书写的历史来说不可能把握全部事实。客观历史是无数历史事件,包括重要和不重要的、决定性和不具有决定性的事件和人物。历史科学不可能详尽无遗的包括全部历史的客观过程。这不可能,也无必要。如果要求历史书无所不包,那就不是历史书,而是客观历史本身。可历史本身不经过研究、不经过书写是不可能为人所知的。我们所知道的历史都是书写后的历史。历史应该经过书写,但书写的历史应该力求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历史科学中的困难之处,也是科学历史观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历史学追求的是被书写的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不是全部历史的客观性。自然科学也不例外。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只能有限地把握对象而不能全部囊括对象。天上的星星无穷无数,真正被天文学发现并命名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星体的极少的一部分,难道天文学中的星星只是天文学家眼中的星星,而不是客观的星体吗?任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都是科学家对事实的过滤、选择,剔除一些、留下一些。为什么?因为科学研究的是问题,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是无穷的细节。关键是支撑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事实是不是真实的。而不在于它是否经过选择和过滤。科学不是举例,必须概括、归纳、提升,这样它必然有所取舍,而不是事无巨细、有文必录。历史学更是如此,它对材料会选择、会过滤,会按照自己个人的意图使用这些材料,但材料的使用不能是主观的、随意的。列宁说过:"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4】

实证主义史学家强调让事实说话,有一定合理性,但也有片面性。事实不会说话,让事实说话的是史学家。但史学家说话也不能是自说自话,如果没有事实根据,就是胡说。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事实,而且要善于理解事实,理解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同样要求科学的历史观。

在历史学中,历史事实和价值判断是结合的,因此有学者认为,史学中没有事实,而只有对历史的价值判断。这种说法不对。历史有事实,因为历史的本质是人的追求目的性的活动。人的活动,无论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或文化活动都是群众性的、真实的、客观的、为人们经验能观察到的、具有可见性的活动。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就是历史活动中的事件和人物。只要承认历史是人的活动,活动必然有过程有结果。过程和结果,就是历史实实在在的内容和事实。如果作为人类活动成果的历史不是事实,同理,当前人的活动也不会是事实。因为我们现在的活动,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我们今天称之为历史的东西,就是昨天的现实。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会成为历史。如果历史不可信,那就等于现实也不可信。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就是否定现实的真实性。

毫无疑问,历史学中的历史事实往往容易与历史的价值判断纠缠在一起.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自然科学家同样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热情、有欲望,甚至功利心。自然科学研究会有既成的理论框架、思维模式、科学认识。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价值观可以成为助跑的动力,但不能进入研究的结论之中。自然科学的结论的真理性必须具有可证性、实验具有可重复性、被证明为真理的原理具有公共性,而且可以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实践的有效性。

历史价值观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价值观。历史价值观影响对历史资料的选择和安排,并最终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结论。当客观历史变为历史叙述时,不同的历史学家可以有多种写法、多种观点和多种结论。我们必须强调书写可以多方式、多角度,但其依据的历史事实必须是真实的。如果以历史的书写代替历史的事实,只能重新坠入以历史的叙述取代历史事实的实用主义历史观。

任何历史学的记载或对历史事实的叙述,都会包含某种价值倾向,价值判断中可以有事实,而且事实叙述中也会有价值评价。我们应该学会区分而且可以区分哪些属价值判断,哪些属事实叙说。E.H.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虽然承认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但还是更偏重价值对事实选择作用的过滤性。他批评那种认为"历史学家可以在文献、铭刻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那里获得事实,就像在鱼贩子的案板上获得鱼一样",强调"相信历史事实的硬核客观独立于历史学家的解释之外的信念是一种可笑的谬论,但也是一种难以根除的谬论"。

【5】历史事实是客观的,是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历史事实变为历史史实当然要经过历史学家的选择。历史学家的价值选择只与自己书写的历史史实相关,而与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无关。历史是以往人类活动的既成事实,是任何历史学家无法改变的。能篡改伪造的是被书写的历史史实,而不是历史事实。不同的价值评价属于历史学,而不是属于客观历史本身。历史事实即使一时被遮蔽终究会被揭示。

历史价值评价具有主体性、多元性,但任何具有科学性的评价不能是单纯的一己之见,不能是个人的主观认定,它必须具有事实依据。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有争论的是人数的多少而不是事件的有无和事件的性质。人数多少属于量的规定性,而屠杀属于质的规定性,是对整个南京大屠杀性质正确把握的基础。南京大屠杀是经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报告"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认的,并对大屠杀的元凶、甲级战犯"松井石根处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多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残余侵略势力一直在大造翻案"舆论",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历史事实并不会因为价值判断不同而不同。日本少数右翼历史学家可以把自己价值观主导下的所谓事实编人教科书,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事实。

不能因为存在不同评价而认为历史无事实,只是一连串的价值判断。我们之所以能分清戏说和正史就是基于历史有事实。历史与现代的关系是多义的。从历史进程看,即从客观历史发展看,现代是历史的继续和延伸。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现在中国的许多问题,能从中国历史传统中得到某种历史说明.历史的时间向度是由过去到现在。可从历史学的角度,即从历史书写的角度,却是从现在到过去。因为历史的书写都是后代对前代历史的书写,它们的视角、兴趣、观点,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制约。克罗齐说"所谓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具有某些合理性。因为历史学家总是在自己时代下书写历史,因而历史书写具有时代特征,但这不是指历史事实可以不断改写(除非是发现原有历史史实的错误和发现新的历史材料),而是指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可以提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看法。历史学家站在当代评述过去,尽管价值评价可以有变化,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而且对事实的叙述必须有历史意识和历史感,即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来认识,尽量通过新的评价更真实地显现历史具有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以作者的当代意识代替历史事实。我们反对影射史学和史学中的实用主义。如果以当代代替历史,按当代来重构历史,这就叫没有历史意识和历史感。即使像有些学者主张的那样把历史看成历史学家与历史的不断对话,这种对话也应该是愈来愈接近真实,接近真理,而不是与事实渐行渐远。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要解决的正是这个矛盾,它把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和历史评价的可变性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力求评价越来越接近现实,而不是无视事实的任意翻案。

当然,完全可以有很多事实不清的悬案,但经过不断的发掘、考证、研究,可以逐步达到对事实的一定的把握。历史之谜,正是历史科学要研究的。追求破解历史之谜,就是寻找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93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