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部队体能训练教案

时间:2017-03-17 06:43:1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体能教案

力量训练从认识肌肉开始

课目:体能教员培训

目的:通过课程使中队体能小教员掌握体能训练的组训方法,提高组训能力和组训水平,促进中队官兵整体体能水平提升。

内容:力量训练从认识肌肉开始

方法:统一授课

时间:1小时

要求:1、认真听讲,勤于思考;

2、积极参与课堂,及时做好记录;

3、将所学内容合理运用到日常体能训练之中。

一、理论教学

体能是指人的身体在运动中所显示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体能的发展水平由人体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状况决定。体能是战斗力生成的要素之一,是单兵战斗技能的基础。

(一)体能训练的概念和内容

那么体能训练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在我们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根据目的和功能可划分为基础性体能、专业性体能和辅助性体能训练三部分内容。基础性体能训练是指对官兵

基本身体素质(即基础体能)进行专业化训练的过程。基础性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素质和基本心理素质。专业性体能训练是指对各专业人员体能素质进行专门化训练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器械体操、五公里武装越野、游泳、400米障碍等。辅助性体能训练是对基础性体能训练和专业性体能训练的补充。主要包括:攀爬、足球、篮球等,可以丰富官兵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形势,寓教于乐,从而间接地提高体能素质。

(二)力量的概念

刚才,我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下面,我们就从基础体能训练开始讲起。加强基础体能训练首先就是要加强力量训练。为什么呢?因为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能训练的基础,它影响并促成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我们部队常说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打得牢不牢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向更高水平发展。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力量的概念: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扩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有:俯卧撑、仰卧起坐、双腿深蹲起立、立定跳远等等。那么大家会说,这些内容就是我们日常练习的啊,我们都会啊!但是并没有感觉做这些训练自己的体能素质就有了明显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尝试从肌肉的角度为大家寻找答案。

(三)肌肉的概念和分类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肌肉。肌肉是能收缩的人体组织。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人体的肌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臵和辅助装臵,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kuan)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

通过我刚才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对肌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我们怎样加强肌肉的训练呢?

(四)肌肉训练的原则

一是先练大肌群后练小肌群。

二是不要经常两个大肌群同时训练。

(五)肌群的分类

下面根据这两个原则我们看看哪些肌肉属于大肌群,哪些又属于小肌群呢?具体的划分有所出入,有的认为大肌群是胸肌、背肌、三角肌、腿部肌肉和臀部肌肉;小肌群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将臀肌和小腿肌肉划为特殊肌群。也有的观点认为人体主要有八大肌群,分别是:一、胸大肌;二、三角肌;三、背阔肌;四、腰肌;五、腰直肌;六、肱三头肌;七、肱二头肌;八、股四头肌。综合来看胸、肩、背、腿为大肌肉群,二头肌、三头肌、小臂、小腿、腹肌为小肌肉群,同时小臂和小腿的肌肉耐受性较好,可以增加相应的训练强度。

大肌肉群的主要训练方法是循环联系。在强化大肌肉群的训练后,全身的力量都会上升,再将小肌肉穿插到大肌肉群里一起训练,这样会使大肌肉群带动小肌肉群一起生长,如果一开始练习小肌肉群,对我们的力量训练提升效果不明显。

(六)肌肉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增大肌肉块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我在网上查到有这样14个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

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秘诀的含义。1、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训练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2、多组数。我们想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要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的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型上的明显粗壮等。3、长位移是为了充分拉伸肌肉。

4、慢速度。慢慢举起,慢慢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认为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高密度。“密度”是指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成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基础上

篇二:体能训练教案

跑——体验速度 第3学时

篇三:体能课示教作业教案

体能课示教作业教案

作 业 提 要

课目:体能课示教作业

目的:通过示教,统一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教学程序,提高受训者独立组织教学的能力,为提高部队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作业准备

二、作业实施

三、作业讲评

时间:4课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研究讨论、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

器材保障:

作 业 进 程

一、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部队;

2、向在场首长报告;(XX同志,参加军事训练指导法试讲,应到9人,实到9人,是否开始,请指示,教员刘定田。是!)

3、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体能课示教作业

目的:通过示教,统一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教学程序,提高受训者独立组织教学的能力,为提高部队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作业准备

二、作业实施

三、作业讲评

时间:4课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研究讨论、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1、认真听讲,仔细观摩,勤于思考;

2、认真讨论,主动回答问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和障碍场规则,确保安全;

以上要求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受训者齐答:能)

器材保障:依据2003年《武警军事训练指导法》及《体能教材》。

二、作业实施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对理论提示进行了示教,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讲解示范。

(理论抽测)

同志们,示教作业,是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示范,是提高受训者组训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培养教练员的有效方法。目的就是为了统一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明确教学重点,提高受训者独立组织教学的能力。其主要用于预提指挥士官和班长训练。

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示教作业通常按照什么程序进行,其步骤又是什么呢?

(学员熟记并回答内容:第三名你来回答:是,我来回答,程序是: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讲评;步骤是:理论提示、教学示范、讨论研究、组织练习、归纳小结。)

(教练员讲) 第三名回答的很正确,示教作业通常是按照: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讲评的程序进行;其实施步骤就是:理论提示、教学....示范、讨论研究、组织练习、归纳小结。事实证明同学们在平时是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并能熟记所学的内容;希望在下面的时间里,继续发扬这种好的作风。

〔理论提示〕

同志们,上节课我们对理论提示进行了示教,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作业实施部分第二个小内容——讲做示范。讲做示范就是教练员以精练的语言、规范的动作给受训者讲解动作要领,传授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示范动作应力求规范标准,语言生动简洁。结合我们前期的理论教学,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讲做示范主要包括哪几种方法?

(第二名主动报告回答),讲做示范主要包括四种方法:边讲边做、先讲后做、先做后讲、分解讲做。回答完毕

回答的非常好,讲做示范的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就是边讲边做、先讲后做、先做后讲、分解讲做;它主要取决于受训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的。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应用第一种方法——边讲边做。

那么同志们,讲做示范的步骤和组织形式又有那些呢?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观看由我充当班长以“跳越矮墙”为例进行的演示。

〔教学示范〕

介绍矮墙:矮墙在障碍物中设置为第三个障碍物,矮墙高1.1米,宽2米,厚20厘米,窗口设在矮墙左侧,窗口下沿距地面50厘米,窗口的长、宽各40厘米,濠沟距离矮15米。跳越矮墙有三种通过方法,一是踏蹬式跳越矮墙,二是一手支撑式跳越矮墙,三是跨越式跳越矮墙;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一手支撑式跳越矮墙

跳越矮墙,其口令下达为“准备,前进”

为了使同志们对跳越矮墙有一个完整的直观印象,请看我的示范动作。

示范动作:(略)

边讲边做: 下面由我结合动作讲解要领,当操练者听到前进的口令后,用短跑的要领,由慢到快,逐步加速,助跑至矮墙前约1.5m,左

(右)脚用力蹬地起跳并迅速弯曲上提,使身体向前上方跃起。右(左)腿积极向右(左)前上方摆起,当身体跃至矮墙上方时,身体重心稍向左(右)倾斜,微收腹。左手(手指向前)按矮墙并迅速向后用力推墙,左(右)脚迅速上提,收于右腿下,越过矮墙,这里记住一点,哪一脚蹬地起跳,哪一脚先着地,两脚依次着地,成助跑姿势,继续跑进。

易犯的错误

1、起跳点选择不当;

2、起跳脚未能弯曲上提收小腹,身体重心不敢靠左倾斜,摆动腿没有积极向前上方摆起;

3、支撑臂手指向后,拇指向前反撑矮墙上缘;

产生的原因

1、助跑越墙速度慢,未能将身体向上跃起,害怕膝盖碰墙,造成起跳距离过近,收腹屈膝不及时。

2、弹跳素质与膝部关节力量差,动作不协调。

纠正的方法

壕沟前沿至矮墙15米,需用7—9步完成;时间3—4秒完成。

1、加强保护,克服恐惧心理。

2、利用竹竿架于两立柱之间,在平地上练习起跳收小腿过竿动作,同时注意摆动腿积极配合前摆,身体重心稍左倾。

3、加强腿部力量练习和起跳距离选择练习。


部队体能训练教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92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