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走进名著人物作文

时间:2017-03-16 07:18:0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走进名著阅读经典

走进名著阅读经典

【内容摘要】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可名著的阅读现状却使我们担忧,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淡化,沉迷网络小说和游戏……我认为教师应当正确地“导”,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辅读活动等方面加以指导,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完成名著阅读的学习任务,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书籍,累积了人类无穷的智慧和想象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经典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典名著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广阔的思维空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经典名著中的积极内容仍然在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依然在我们的血管中流动。

然而现在学生在经典名著阅读方面的表现却很不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迷网络小说和游戏。随着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学生沉迷网络小说和游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或许它可以打发时间,但是它更会麻痹人的思想,侵蚀人的心灵,使人逐渐消沉。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消极,应付学习,应付考试,应付做事,所有的斗志都被消磨了。

2、学生的“读”没有得到时间的保证。学生课程多,学业任务

重,学习时间紧,导致学生在经典名著阅读上明显存在走马观花的情况,甚至个别学生直到小学高年级阶段都还没有接触过名著。

3、另外还有几个问题:(1)阅读习惯几乎没有;(2)手头资料缺乏;(3)缺少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规划导致缺少坚持;(4)评价机制缺失,导致缺乏阅读的动力;(5)受应试教育和时尚的影响,对文学名著缺乏阅读兴趣。

现将自己这几年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对中外经典名著教学的思考整理成文,期许与大家交流探讨。

1、在态度方面引导学生。一般除个别对文学名著十分爱好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如饥似渴地阅读名著外,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教师首先要学生端正态度,有良好的阅读心境:一要静心,唯有静才能潜心攻读;二要有恒心,在阅读中,浮躁和懒散往往导致阅读半途而废。老师可以结合名著的时代背景,向同学们加以介绍,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其次,充分利用影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导读的效果。

2、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浏览、泛读、略读、精读、品读等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阅读方法以。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有的书则需咀嚼消化。知识性读物可泛读和略读;文质兼美佳作可品读和精读;新闻评论可只作一般了解,宜浏览。

3、开展丰富的阅读辅助活动。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丰富阅

读形式,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阅读的辅助活动,如写读后感、辩论会、经典诵读赛、戏剧表演、出板报等,还可以开展名著阅读阶段性交流总结评比活动,以评价促阅读。

4、帮助学生选择读书的内容。读书也是要讲究“营养”的,我们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动学生心灵的书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小面对零乱杂草、面对臭烘烘的垃圾堆和从小目睹美丽的鲜花、目睹碧绿的草地是一样的吗?

5、教学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在名著的阅读中,如果学生不会做读书笔记,那对名著的阅读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很好地领悟名著的内涵,更不能让名著对自己有所启发和感悟。阅读时应要求学生做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要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因时间而异。可以说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一部伟大的作品,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果。

6、给学生专门的阅读时间。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自由阅读。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而这个时间,应该由学校统一安排。

有了老师的引导和学生有目的的读,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更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苏卫兵《中小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安徽教育 [3]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语文教与学》2002年第五期

篇二:我喜爱的名著中的人物作文

我想大家都看过《西游记》这部名著,这本书的内容生动而有趣,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特别吸引人,让人一看就想一口气看完。这里面的人物形象各有千秋,人物性格也千差万别。有灵巧机智的孙悟空,有忠厚虔诚的唐僧,有憨厚老实的沙僧,还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等等,其中猪八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猪八戒在读者的心目中是以一种好吃贪玩的形象出现的,所以大多数读者都不很喜欢他,甚至有点讨厌他,认为他一点优点都没有。但是在我心目中的猪八戒并不是这样的。别看猪八戒长得有点丑而且有时好吃懒做,但是他还是有自己的优点的,比如他的那种乐观处事心理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别的人物所不能及的,同时也是我特别向往的一点。 自由自在是猪八戒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地方了。在陪伴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每天都少不了快乐嬉戏的猪八戒。有时在处境比较险恶、困难的情况下猪八戒仍然还是轻松自在的只顾着吃和玩,一点紧张、拘束的情绪都没有。比如有一次他们经过一个国家,有一个女魔王想嫁给他师父,孙悟空、沙僧都在为师父着急,而猪八戒却想,这下可好了,以后我每天都有好吃好喝的了。结果差点坏了师父的取经大事。 乐观处事的猪八戒也是值得学习的。猪八戒的这一点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它不仅仅是和唐僧西天取经的一路上笑脸相过,而且他不论什么时候都是无忧无虑、轻松自在,一点烦心事都没有。 其实猪八戒还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拿他对他的师父来说。他师父累了,猪八戒就帮师父找地方歇息;师父热了,他就拿来扇子给师父扇风;师父渴了,他便给师父从大老远给师父找水喝,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为了师父他可以说是上刀山、下油锅都在所不辞。 说起猪八戒,我便想起了生活中的“猪八戒”。他们同样也拥有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管在为人处事上还是在生活娱乐上他们也是以一种快乐、开心的心情度过的。猪八戒都不因为自己长相的丑陋而感到自卑从而怨天尤人,相反他却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活着,这不由的让我想到环卫工人和拾荒者,他们没有因自己做这样的工作而感到自卑,相反他们也是积极向上的活着,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的为我们的社区环境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我同样也很尊敬他们。 爱玩就玩,爱说就说,爱跳就跳的猪八戒我永远都忘不了,我想我也会是生活中的“猪八戒”。

篇三:走进名著阅读经典

走进名著 阅读经典

杭州市余杭实验小学 洪春幸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现代汉语词典》)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让我们的孩子走近经典、阅读名著,已经成为语文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愿望。1999年4月27日《人民日报》登载了“让民族文化血脉相传”的座谈会纪要,季羡林、王元化、金庸、余秋雨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实施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增加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建议主要包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

小学生和经典名著的距离有多远?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你可以不必担心孩子领悟了多少,你还应当竭力使孩子们尽量少领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其实,当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中,脸颊红红、目光灼灼时,我们已无需多言,经典名著对于头脑的启迪自有其时,也自有其序。

小学阶段经典名著的教学,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了解名著,引领孩子走近名著,激发孩子热爱名著。我们应该把期待的目光放长远一些,再长远一些,一本经典名著不会也不能教会孩子学习语文,但它应当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觉世界,激发他们心中温柔的、微妙的感觉。

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名著都不多,并且都是节选改编的,这当然是考虑了种种原因,还有教材选文标准长期争议不下又相互妥协的结果,本文暂且不论。但是,这仅有的几篇经典名著的“影子”,应当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典。比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小学阶段经典名著教学的基本精神应该是:教与学全方位向名著开放。

教与学向名著的作者开放。名著的作者当然是名家,是一个文学名家、文化名家,认识名家就是一种素质、一种品位。名著的作者在孩子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理想的化身、神秘的偶像,是点燃孩子心中对名著向往之火的一个易燃点。

教与学向名著的经典情节开放。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名著都是节选改编的,孤立缺少联系,单薄失去趣味。一次,我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有学生问:“这个故事中原本有许多有趣、聪明的计谋,为什么这里都没有了?”原来他读过《三国演义》,知道“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认为阅读原著要比读课文更快乐、更有趣。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了解与“赤壁之战”相关的三国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三国演义》的原著天地。

教与学向名著的人物开放。名著和名著中的人物是相映生辉的,没有《西游记》当然不会有孙悟空,因为孙悟空的横空出世,《西游记》更加熠熠生辉。学生对名著的喜爱主要表现在对名著人物的喜爱,对某个人物的喜爱之情往往会成为孩子搜寻名著、阅读名著的主要动力,

而对某个人物了解的多少又往往会成为小伙伴之间炫耀的资本。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从多种途径获得的《西游记》知识,教学向孙悟空的“前尘”“后事”延伸,可以有效的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并可转化为对《西游记》的阅读欲。

教与学向名著的时代背景开放。名著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名著所讲述的故事也是处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的,了解一点背景知识,有利于孩子理解故事,更能激励孩子去探究名著。《赤壁之战》的背景是:东汉末年,曹操消灭了袁绍、吕布,平定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欲于一举统一中国,挥师南下……如何消灭袁绍、吕布?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会成为孩子心中一个急欲解开的谜。

教与学向名著的评论开放。名著评论大都成为了一门学问,浩瀚的《红楼梦》评论成就了“红学”的辉煌。名著评论是小学阶段名著教学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开发和利用好这份资源,可以促进孩子们深入阅读名著,打开孩子智慧的天窗。教学《孙悟空三大白骨精》后,向孩子们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孙悟空”人物评论,启发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份“我眼中的孙悟空”,既可以激发孩子阅读《西游记》的热情,又是一次个性化阅读的历练。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做的孙悟空评论不但观点鲜明,也说的有理有据,而且图文并茂。“孙悟空——?忠?的化身”、“机智勇敢的孙行者”、“贵人相助孙悟空”……

教与学向名著的经典因素开放。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有多种因素在不同的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或相得益彰,或推波助澜……这些经典因素主要包括一些或与名著的内容相关、或与名著的人物相关、或直接由名著而引发的经典诗文、民间谚语、优秀影视剧甚至经典游戏等。教学《三顾茅庐》,引入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杜甫的《蜀相》,是中国经典文化的集中熏陶;教学《赤壁之战》,引入苏轼的《念奴娇 · 赤壁怀古》,是体验赤壁之战的另一种浪漫情怀;教学《孙悟空三大白骨精》,引导学生比较《大话西游》,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古典关怀……

名著大多历时久远,但是能够成为经典,馨香弥久,又必定具备了其超时代的价值。正如史达尔夫人所说:“在日益发展的科学中,最后的一步是最惊人的一步;而文学艺术却可以在最初的一次诗情迸发中达到以后无法超越的某种美。”(史达尔夫人:《论文学》,1986,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小学阶段进行名著教学,带领孩子从小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徜徉,是和在春日的阳光下与孩子们一起在草地上奔跑一样充满诱惑的事。

小学阶段进行名著教学当然没有中学、大学里学习名著那样的繁琐和精致。教学的核心是几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和为数不多的名著的“影子”,如果能做到课前让孩子们邂逅名著,产生一见倾心之感;课中让孩子们与名著相约,记下刻骨铭心之忆;课后让孩子们能热恋名著,对名著一往情深,那么,从核心辐射出去的将是孩子的一生能与名著相伴


走进名著人物作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79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