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答案在风中飘荡内涵

时间:2017-03-14 06:44:0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单元测试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单元测试

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字。

答:

答案:1.(示例)在斑驳的树影下,形单影只的我抬头仰望天上的银河,那里群星闪烁,仿佛在不停地询问着:“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了?”是啊!我和我的伙伴们曾经伴着喧闹的蛙声,一起对着银河诉说心中的烦恼、快乐和对未来的憧憬。如今,已经毕业的我们早已天各一方。你们在哪里呢,我的伙伴们?

2.以“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100字。 答:

答案:2.(示例)①一枚枚火红的枫叶,向人们宣告着秋的到来。异乡的秋,让我想起家的温暖。那橙黄的色彩,就像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般醇香。抬头看,蓝蓝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显得空旷旷的,就像我那漂泊的心找不到家的温暖。一阵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落下来。或许我就是那黄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离根很远的地方。可又有谁知道,我对“根”那绵绵无尽期的思念呢?②秋天到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花草树木脱去了浓浓的青装,换上了深黄色的外套。在路旁,一片片叶子被秋风无情地扫落,落叶给大地铺上一层黄色的地毯。此时,我心里有点惆怅,这惆怅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惆怅表露了一个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唱起了家乡的歌谣,歌声伴着落叶在风中飘荡。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

答:

答案:3.(示例)山苍莽绵延,直到天边。山之巅,几缕如丝带般柔美的轻云飘荡着,给山增添了几许灵动与绰约。山腰上,一片苍翠中隐约透出几点秋叶的暗红。山脚下,田园里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正荷锄沿秋草满径的小道悠然归来。

4.由下面一段文字进行联想,用反问句的形式和抒情的笔调,续写一句结束语。 太阳露出笑脸,树梢上一抹朝霞,田野里绿茵茵的秧苗又悄悄地抽出一片片嫩叶,新叶上挂着晶亮的小水珠,水珠在朝阳的映照下,一闪一闪的。我无限深情地凝视着眼前的景色,再看看身边这群少先队员,不禁想到

答案:4.(示例)这些新时代的幼苗,不也正在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下茁壮成长吗?

5.请从下面这段话中提取四个关键词。

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有那么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结核杆菌对抗生素很敏感,结核病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手,这不但增加了人体的死亡率,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5.滥用 抗生素 耐药性(耐药菌) 威胁

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字。

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魔术是

答案:6.(示例一)(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以不易被观众

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杂技。

(示例二)(魔术是)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用特殊的装置把实在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忽有忽无、奇幻莫测的一种杂技。

7.阅读下文,请概括休宁成为第一状元县的四个主要原因。(每点不超过15字) 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应是无可辩驳的。那么,一个面积不过2 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十几万的山区小县,何以接二连三地出了这么多的状元呢?休宁虽僻处安徽南陲,但并不十分闭塞。它介于浙赣两省之间、抱于黄山白岳之中,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等水系的发源地,在古徽州拥有地理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休宁既近程朱阙里篁墩,又与朱熹桑梓之邦婺源为邻,深受程朱理学濡染,素来敦人伦、重教育。“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

徽墨、徽纸、徽笔、徽砚等制作业的兴盛,为徽州学人吟诗赋词、舞文弄墨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此相对,著书、刻书、藏书之风盛行。便利的学习条件和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对激发休宁学子的学习兴致、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明代开始,“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是大多数徽商奉行的准则。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赢得封建政权的庇护,他们一方面不断向朝廷和官府捐银报效,另一方面把商业利润的一部分投资教育,培养子弟和同族学子通过科举进入封建政府的各级政权。与此同时,商人雄厚的财力和浪迹天涯的流动性,又为他们的子弟延请名师、四方游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

答案:7.第一,休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第二,休宁对教育的重视。第三,社会文化事业的发达。第四,称雄中国商界的徽商的作用。

8.(2015·湖南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100字左右。(6分)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

面对万民翘盼,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答案:.(示例)女娲端坐于云间,双手合十,凝神静气,聚天地万物之正气,凝结五彩之石以补苍天,顿时山呼地应,熊咆龙吟,正气升腾,逆气下沉,彩石凝结。正气凝结愈快,苍天裂痕愈大,最后关头,女娲用银河之心堵住裂口,天地澄澈。

解析:补写时要联系上下文提供的情景,上文是女娲补天的原因,下文是女娲补天的结果,要补写的部分应该是女娲补天的过程。表述时,语言要连贯得体,与上下文风格一致,注意字数限制,想象合理。此外,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个要求,即“有创意地补写”,不能平铺直叙,简单介绍。

9. (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4分)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

答案:.①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③实现个人美好价值,④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以“志愿服务”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式。语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介绍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第二句介绍这项事业的历史和作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第三句介绍志愿服务是把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第四句表明志愿者在从事服

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整合四句话的四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在概括的过程中,注意删次留主,根据字数概括压缩。

10.(2014·山东卷)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4分)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答:

答案:.(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及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 首先以句号为标志,切分语段,划分层次;然后逐层概括;最后予以合并。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可概括为“共青团中央发起‘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第二句可概括为“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参与)”,第三句可概括为“这项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青春正能量”。合并三句话后,字数还有盈余,这样可以再添加活动的主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2014·大纲全国卷)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4分)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答:

答案:.第一类:③④⑥ 命名:岗位职责

第二类:①②⑤ 命名:任职要求

(命名如有其他答案,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这则招聘启事的六项内容可分为两组。通读六项内容可知,③④⑥描述的是该岗位所要负责的事务,①②⑤描述的是应聘该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即任职要求。确定分类标准后用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准确地概括出来即可。

12.(2013·辽宁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 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答:

答案:.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解析:从内容上看,一二句是说光盘行动的由来,其关键词是“网友发布”“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争做节约达人”等;三至六句介绍网络反响,其关键词是“转发”“支持”“各大网站”“关注转载”;最后一句是说各地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光盘行动”,其关键词是“活动参与者”“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志愿者”等。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提炼出的关键信息,叙述组织三个层次的文字即可。

13.(浙江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4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答案:.(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解析:概括寓意需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内容,并由故事表面出发,结合生活现实揭示其深层意蕴。

篇二:第二节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二节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技法点拨】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一、命题作文的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字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愿景》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2011年江苏卷《拒绝平庸》,2011年全国卷I《期待成长》。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这世界需要你》(11年山东卷)《时间在流逝》(11年安徽卷)。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如《这世界需要你》(11年山东卷)。

2、半命题式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考生按要求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其特点是有一定的限制性,同时又会给学生提供自由施展的空间。比如《而知之》(13年天津卷),《站在 的门口》(09年湖北卷)。

3、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这些材料往往对写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出题目,可以对题目进行补充,也可以提示思考的方向等,在审题时千万不可忽视。比如2011年广东卷的作文:“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作文,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05辽宁)《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谈意气》(06湖南议论文)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难题》(10年重庆)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10年北京),《忧与爱》(12江苏)。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1、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必须跨过这道坎》:

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坎”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3、把握内涵,梳理关系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例如《忧与爱》《实力与凭借》《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4、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例如《提篮春光看妈妈》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三、怎样使高考命题作文“符合题意”

(一)、“命题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在限制中求准。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限制相会在“爱””不容易”,是写“爱”,但显然“不容易”是叙写的重点。

2、在灵活中求新。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3、在隐含中求实。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更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二)、方法指导

1、找题眼。

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

①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

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双赢的智慧””,题眼是“智慧”,。

②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③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我看课外阅读”,“看课外阅读”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了解范围和重点。

①分析内涵。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反面论点来批判,显然不妥当了。

②分析外延。引申型命题,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比喻类比型、象征型命题。

③分析关系。通常所提供的概念之间或是因果关系,或是目的关系,或是条件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是并列关系(《走与停》06重庆)等等,有时,多概念之间还会是循环关系。

【佳作展示】

惟愿此心无怨尤

湖南考生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

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托山为钵,剪水为衣,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这便是庄子。他是如此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他穿行于山林间,沉浮于云气中,纵使生活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得如此恳切竭诚,而庄子却吝于回头。他凝视着水底匍匐的一只龟,笑言:“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庙堂里还是愿意自由地爬行在泥地里呢?”对曰:“后者。”庄子笑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或许有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而安于贫穷感到不解甚至不值。然我却为他拍手称快,他遵循了心的召唤,不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坚持自我。孤寂却不孤独地看守着他心灵的月亮树——诡谲难测,却自有一番风骨。

与庄子同样随心所欲的还有那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魏晋名士。在那愁云惨淡的天幕下,

它们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而是纵情狂歌,舍生忘死,他们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生命随心绽放得如此绚烂,光耀千古。当洛阳东市刑场上奏起那广陵散之绝响,那亦是嵇康内心的绝唱:“此身虽陨,此心无怨尤!”真名士,自有一派清峻超绝的风流。

于此番炽烈壮阔的生命相反的是另一种安然,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内心的答案:“我愿意。”

李叔同舍下尘缘,斩尽俗丝,遁入空门成为弘一法师。此举令多少仰慕其才华的人唏嘘不已。然他却是无怨无悔地从心而行。“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待人”,这般偈语便是他心灵的写照。倘若他不割舍红尘纷繁事,或许会为后人留下更多璀璨的绘画与篆刻作品,但又何来他圆寂前发自肺腑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终是抵抗不了心底声声“归去来兮”!而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林逋厌倦污浊官场,终是隐于西湖之畔,梅妻鹤子,飘然不群。沈复没有“人间百姓仰头看”的鸿鹄之志,只是随心生活,记录日常的一次出行或仅仅是一块石头,便成了《浮生六记》……这般安然的心底的细小满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矣。

生命仅有一次,但求随心,勿忘本心。惟愿此心无怨尤,惟愿你能坦然一笑,道一声“我愿意”。

【点评】

这篇2013年湖南卷的满分作文确实是考场作文的一篇典范之作。首先在于作者审题的准确性,作者扣住了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我愿意”,阐释了无论如何选择,只要心中无怨尤,便可无憾的人生感悟。另外,材料丰富,内容充实,引用贴切自然也是本文的突出特色。

【跟踪训练】

1、以“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扩展为150字左右的一段话。 答案示例:

(1)一枚枚火红的枫叶,向人们宣告着秋的到来。异乡的秋,让我想起家的温暖。那橙黄的色彩,就像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般醇香。抬头看,蓝蓝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显得空旷旷的,就像我那漂泊的心,找不到家的温暖。一阵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落下来。或许我就是那黄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离根很远的地方。可又有谁知道,我对“根”那绵绵无尽期的思念呢?

(2)秋天到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花草树木脱去了浓浓的青装,换上了深黄色的外套。

在路旁,一片片叶子被秋风无情地扫落,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此时,我心里有点惆怅,这惆怅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惆怅表露了一个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唱起了家乡的歌谣,歌声伴着落叶在风中飘荡。

2、题目:向

提示:沐浴母爱,你应该向母亲致敬;得到帮助,你应该向伸手扶你的人致敬;拥有洁净的环境,我们应该向辛勤的环保工人致敬;感受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向爱心致敬?? 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向谁致敬呢?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体会,先填好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题目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宽广的空间:向谁致敬?除了导语中列举的明确对象之外,还可以是园丁,是白衣天使,是航天英雄,是奥运志愿者,是自强,是善良,是大自然??这样一来,可写的范围就很宽了。

写作中,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寄情、抒情。首先要选好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但他(它)必须承载或寄托作者心中的感情。其次,要合理布局感情的走势,文中的感情变化线索要清晰、自然,感情的高潮宜于安排在文末部分。

篇三:08届高三联考语文测试卷

08届高三联考语文测试卷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填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漫说姓名文化

⑴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可惜,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 我们的姓氏尽管依然保存,但是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却多被斩断。

⑵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⑶在根的延续中,我们拥有了一代代祖先的迁徙史,拥有了祖先的业绩或名望,与之相联的是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于是,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阅读、想象自己的祖先那一次次艰难经历,让我们与文化与祖国与民族的历史密不可分。

⑷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⑸可是,当祠堂大多毁灭无存,剩余的祠堂早已失去了原有意义;当匾额一扫而空,只剩下残片断字遗留在博物馆里;当谱牒遗弃一净,三代以上不知为何物时,姓氏文化就不再是文化,只不过是个人称谓的前缀而已。

⑹ 姓氏文化若与名字相比,还算幸运,毕竟所有的姓氏延续至今。可是名字早已无所谓文化,仅仅是一个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罢了,而且,高度一致、大面积雷同,已成定局。

⑺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⑻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首先是由于蜂拥趋附。这种趋附中间毫无文化意义可寻,趋的是一时的

政治风云,附的是暂且的社会大潮。时过境迁,趋附的名字大多成了一模一样的时代政治符号,简单得只剩有口号和追风的标记,不见任何情趣与素养。另外,则是因为人名文化传承载体的丧失。过去很多目不识丁的人,许多没有读书经历的农民,却可以起一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这是因为他们的邻里和同族中总有一两位识文断字的人,可能是过去的秀才,或许是私塾先生。他们的历史文化涵养和代代相传的人名文化知识,让他们负起了传承之责。然而,这样的人早已作古。那个时代,即使许多乡土情调浓郁的名字,也带有山野特色,不像后来,连山乡渔村也和各地一样,都是跟风赶潮的产物。

⑼人名不再成为文化,在于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如果少数名字简单直白,也不妨看作名称原始意义的回归,甚至算作一类风格。可是,当简单直白的名字以千万百万计,不但失去了文化,就连最直接的区别功能也荡然无存。有人以为现在人口众多,重名难免,可是,过去那些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怎么可能高度重复?那时,即便有几个重名,相遇也是一种惊喜;现在遭逢重名,大概只觉得在批量复制的符号堆里又添了一个同类而已。⑽人名不再成为文化,还在于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过去名字是文化,那是因为许多名字通伦理,讲蕴藉,有出处,求承载。名字伴随人的一生,特别是汉字,声形义并茂,因而名字有可能影响终生的志趣和品貌。当一个人自己的名字随随便便时,也就不会对名字有多少文化认识;当大多数人对名字无所谓时,名字也就不再是文化的载体。

⑾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并且担当。

1.除了姓名文化,请你再举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分)

⑴ ; ⑵ 。

2.文章中“根”的含义是。(3分)

3.第 ⑼段中列举了众多不可能“高度重复”的名字,可印证第 ⑺段“”这句话。(2分)

4.姓名文化这一遗产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4分)

⑴; ⑵;

⑶; ⑷。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姓名文化与长城、故宫等均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B.为避免词语的重复,作者或用“姓氏文化”或用“人名文化”,其实两者意义相同。

C.自商代直至清代,人们在取名字时,始终严格遵循着统治者规定的各种禁忌入名。

D.过去目不识丁的农民能起很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主要靠有文化的秀才或私塾先生。

E.人名承载着长辈们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情趣,乡土情调,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23分)

但丁的目光 赵丽宏

⑴暮色降临,那些曲折的街道和小巷顿时更显得幽深。眼看天色一点点幽暗,站在街口,只见那些古老楼房迎面压下来,遮住了窥探的视线。黄色的路灯突然亮了,石头的路面上光影闪动,随时都似乎会有奇景出现。黄昏的佛罗伦萨,在一个外来者的眼里,显得无比神秘。

⑵走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陪我的意大利朋友轻声说:“但丁,他在这里住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座很普通的临街小楼,看上去已经歪歪斜斜,门口挂着一盏方形风灯,灯不亮,闪烁着昏

黄的光。给人的感觉,这光芒也是古老的,五百年岁月,都浓缩在这幽暗的灯光中。当年,这该是一盏油灯,在风中飘摇,但丁踏着夜色回家时,看见的也是差不多的景象吧。

⑶我走到小楼门前,门关着,无法进去。古老的山墙上,有但丁的青铜雕像,诗人眉峰紧锁,目光忧郁而深邃,越过我头顶,凝望着远方。我想象那小楼中,有窄而陡的楼梯,在黑暗中上升,通向一间....

书房,书房不会很大,但却能容纳下整个宇宙,诗人的幻想和思索在这里上天入地,寻哲人、会鬼神??写出《神曲》的伟大诗人,竟住在如此的寒舍中,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大诗人贫穷,中外古今,大抵如此。但丁贫穷,不会影响《神曲》的伟大。我仿佛看见那昏暗的灯光中闪动着一行字: !

⑷走在古老的石头街道上,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念头:这就是但丁当年走过的路,一条普通的小路,走出非凡的人生。他在这里邂逅初恋的姑娘贝特丽丝,也从这里走上被放逐的路。1300年,但丁三十五岁,那一年,他遭到权贵的迫害,被当政者宣布终身流放,永远不准返回佛罗伦萨。这样的遭遇,对一般人也许是沉沦和毁灭,然而对但丁,这却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⑸但丁从此开始流亡生活。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离开佛罗伦萨,他旅行,观察,思考,游遍了意大利,认识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他每天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他没有想到,告别故乡,就成了永远的游子,在他活着的时候,竟然再没有机会重返佛罗伦萨。晚年的但丁,定居于古城拉韦纳,将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倾注于《神曲》的创作。一个游子,客居他乡,心含着愁苦,也怀着憧憬,用鹅毛笔写出一行行奇妙的诗句。《神曲》长达一万四千余行,但丁在诗中梦游地狱、炼狱,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抵达天堂。其惊人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前无古人。但丁说过他写《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他是为爱和理想而创作。我记得《神曲·天堂篇》的结语:

只是一阵闪光掠过我的心灵,

我心中的意志就得到了实现。

要达到那崇高的幻想,我力不胜任;

但是我的欲望和意志已像

均匀转动的轮子般被爱推动——

爱也推动那太阳和其他的星辰。

⑹他的《神曲》,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声,也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被人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⑺在但丁流放期间,佛罗伦萨当局感觉将这位大诗人拒之门外很不得人心,便宣告,只要但丁公开承认错误、宣誓忏悔,就可让他回乡。然而但丁认为自己没有错,断然拒绝。1321年,但丁在威尼斯染上疟疾,返回拉韦纳不久便离开人世。他的遗体被拉韦纳人安葬在市中心圣弗兰切斯科教堂广场上。佛罗伦萨市政当局提出把但丁的遗体迁回故乡,遭到拉韦纳人的拒绝。也许是为了表达故乡对这位伟大诗..

人的歉意,佛罗伦萨当局委托拉韦纳人在但丁墓前设一盏长明灯,灯油,则由佛罗伦萨永久提供。1829年,佛罗伦萨在圣十字教堂为但丁立了墓碑和雕像,同时把教堂前的广场命名为但丁广场。这时离但丁辞世已经过了五百多年。

⑻我来到但丁广场时,天已经落黑,下起了小雨。空旷的广场上不见人影,圣十字教堂在雨中,远远看去,像一个白衣巨人,孤独地站在微雨迷梦的夜色里。教堂已经关门,我只能站在门口沉思默想。在这座教堂里,埋葬着佛罗伦萨历代的主教和显赫的权贵。但丁的墓碑,在教堂的入口处,只是块普通的石碑,上面刻着诗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然而,到这里的人们,大多只为但丁而来,为他的《神曲》而来。这应了李白诗句的意境:“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⑼教堂大门的左侧,有一尊高大的大理石雕像,是但丁的立像。台基上,刻着诗人的姓名,台基的两边,是两头大理石狮子,威严地护卫在主人的脚下。但丁穿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精致的台基上,诗人的目光,一如他故居前那尊铜像,忧郁而深邃,俯视着夜色迷茫的大地。 ....

6.请根据文意,将第⑶段最后所空缺的一句话补全。(不超过15字)(2分)

7.文章多次写到但丁的目光“忧郁而深邃”,请纵观全文,指出“忧郁”、“深邃”的含义。(4分)

忧郁: ;深邃: 。

8.第⑺段“也许是为了表达故乡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歉意??”一句中的“也许”二字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第⑴段的景物描写,着力于神秘氛围的创造,为写作对象但丁的出现制造了悬念。

B.文章以“但丁的目光”为线索,通过回忆但丁的经历,发现了磨难对人生的价值。

C.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和拉韦纳人对但丁遗体的争夺表现了意大利人民对文艺的热爱。

D.从《神曲·天堂篇》的结语“我力不胜任”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但丁的犹豫和懦弱。

E.第⑺段写宁愿不回故乡也不愿意公开认错,表现了但丁高贵的品质和战斗的精神。

F.本文语言质朴从容,充满哲理;将游记穿插在人物传记中,手法新颖,独具特色

10.第⑷段“走在古老的石头街道上,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念头”一句对我们发现本文的写作思路有很大的启发。请梳理说明作者的思路。(4分)

11.古今中外,像但丁一样,人生曲折但成就非凡的诗人比比皆是。请以但丁为个案,推究其中的道理。(100字左右)(4分)

(三)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2.⑴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⑵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⑶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⑷,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⑸仁者见仁,。(易经《系辞上》)

⑹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何也?。(贾谊《过秦论》)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6题。(8分)

幽居初夏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荫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①箨龙:笋。②木笔:辛夷花。 ①②

13.诗人陆游是。(1分)

14.全诗描写初夏景色,着重突出一个“□”字。(1分)

15.尾联隐含了作者(3分)

16.对此诗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湖山”二字总领全篇,先从大处着笔勾勒环境。

B.颔联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等典型的初夏景物。

C.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之美景,显现诗人怡然自得之乐。

D.最后诗人叹息老之将至旧友情断,落寞无聊之感顿生。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李牧戍边

⑴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岁数,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⑵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强复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

⑶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⑷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壤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⑸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功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百金之士:能受到百金奖赏的勇猛将士。 ②彀(gu)者:射手。彀:拉满弓。

17.写出下列带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赵王让李牧( ) ⑵悉勒习战( ) ..

⑶匈奴小入,佯北不胜( )⑷拔武遂、方城( )..

18.据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2分)

⑴如是岁数,亦不亡失 ⑵廉颇既亡入魏 ..

⑶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⑷击秦军于宜安 ..

A. ⑴⑵不相同,⑶⑷不相同; B. ⑴⑵相同,⑶⑷不相同;

C. ⑴⑵不相同,⑶⑷相同;D. ⑴⑵相同,⑶⑷相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 ①②


答案在风中飘荡内涵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61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