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生于忧患死于

时间:2017-03-13 13:35:5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生于忧患死于安答案

一、【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

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

遗忘。⑤引:拿来。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过

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止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告诫孟子,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常常犯错误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割断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

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分)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二、(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

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经常) (2)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了解) (4)越王句践反国(通“返”,返回)..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一些词的翻译。(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一点1分。共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上文中的哪些说法?请你再举一则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

点(4分)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例如:隋炀帝因其荒淫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最终败国。商纣王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最终

亡国。(只要事例符合即可)

三、(甲)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②(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③④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⑤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皱着眉头、改变脸色说:“我不聪明,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我的心越小,只想着黎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2)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

(3)仆闻之 ( 听说 ) .(4)官大者,主恶之(讨厌,厌恶)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2)可以免于患乎?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四、【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2)衡:)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何以战? 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1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原句回答)

13.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

分别抄写在下面。(2分)

【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4.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

14.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

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

五、【甲】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雠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

A. 孙叔敖举于海 (举:被举用,被选拔)B.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劳动) ..C.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D.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慢:怠慢)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 恶之如鸱枭B.辍耕之垄上C.孔子云:“何陋之有?”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 【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 【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 【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着。

2.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B )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故”“是人”“苦”各1分,大意 (六)【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①其根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②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③,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④乎?人君当⑤神器⑥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注】①固:使……稳固。②浚(jùn):疏通,深挖。③下愚:愚蠢。④明哲:这里指聪明的人。⑤当:主持,掌握。⑥神器:这里指国家。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自己的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最愚昧,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曾:增加,通“增”。) (2)臣闻求木之长者闻( 听说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1)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评分标准:(1分)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想使(让)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14.【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表达方式,【甲】文还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

议论、记叙(叙述)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示例: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有长远考虑,不断的拼搏进取,充实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评分标准:(2分)结合实际谈忧患或居安思危1分,语言流畅1分。

(七)[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而按原来的干,又干旱连续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②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边境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 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②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译: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问的主要观点:防患于未然

共同特点:卒章显志

(八)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

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杀人;江南的螃蟹很威猛,它的螯可以敌挡老虎。然而采蜂蜜的人不认为采蜂蜜时必须与蜜蜂争斗,而捕捉螃蟹的人没听说过伤手指。

蜜蜂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发现了它的所在,就在夜晚拿着烈焰燃烧的火炬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飞向火焰,全部死亡。然后(人们)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在水边上放一盏灯,螃蟹争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捡拾即可。

只知道趋炎附势,而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原来它们的死应当如此。

10、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知晓;(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同“弼”,辅佐;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匹敌、对抗(4)悉可俯拾 完全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2、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卒章显志。(2分)

篇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生于忧患,生死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既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在田间种地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隐居滨海被举用;百里奚从市集中被举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

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

篇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答题

问答题

1. 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引出下文议论。

2. 第一段列举的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在经历困苦磨难之后成就大事业。

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者“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4. 第三段的内容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围绕“苦其心志”展开的。

5. 本文作者针对国君提出的论断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 在孟子看来“敌国外患”对于治理国家来说“何道

不为福乎”结合文章来看“福”从何来?

敌国的侵扰可激发求生的才能和斗志,反而可以从使国家从保全,正所谓“生于忧患”

7.“人恒过然后能改”应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即人的主观态度, 请你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犯错误虽难免,只要及时改正就好,这就需要主观努力,自己必须有自制力,有决心和恒心。

8.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为什么都要经受一番磨炼呢? 人们处于困难环境中会产生心理压力,有压力就会发奋图强,才能有所作为。

9.你对本文中心论点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身体等方面受到磨炼。

10.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联想到一个成语“居安思危”

11.有人做事怕犯错误,因怕犯错误而畏缩不前,请用本文观点评价这种人的做法?

犯错误能不断积累经验,失败是成功的基石。

12.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说说经历磨难苦困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益处?

增长经验,磨炼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

13.用课文原句回答:

(1)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炼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在总结了大量之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4.文章第二自然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的? 个人作为和治理国家。

15.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是指怎样的人?孟子认为担“大任”的人必须经历哪些方面的历炼?

(1)“是人”是指文中所提六人及与之相同经历的人,即成大事业前经历磨砺的人。

(2)肉体上受饥饿之苦,精神上受困惑迷茫之苦,这样才能具备担“大任”的条件。

16.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导致国家灭亡很好理解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为什么也会导致国家灭亡?

如果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安于享乐,放松警惕,同样也会导致国家灭亡。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国家于个人,均具有普通意义,但今天有些人也经历了许多艰苦磨练,却没有成才,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经历艰苦磨炼固然是一个人成才的客观条件,最重要是一个人的主观努力。


生于忧患死于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55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