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

时间:2017-03-13 07:21:2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6年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真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成都市二○一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ca) 执拗(niù) 忧心忡忡(chōng) ....

B.剽悍(piāo) 黄晕(yūn) 鲜为人知(xiān) ...

C.挑衅(xìn)屏息(bǐng) 如坐针毡(zhān) ...

D.溅落(jiàn) 憔悴(cuì) 跋山涉水(bá)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

女。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 B.造饮辄尽造:到 ..

C.曾不吝情去留 去:离开 D.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不以物喜 ..

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 ..

C.既醉而退 学而不思则罔 .

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请在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

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略有删改)

10.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分)

11.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④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五、作文(60分)

13.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分)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①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

②③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

④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

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竹本固 固:牢固 .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求:探求 .

C.不终日而毕 毕:完成 .

D.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贻:留给 .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5.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收..

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以上这段文字是小说《简·爱》中的选段,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7.在内容的选择与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2分)

A.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您的心中

B.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您辛劳岁月的见证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

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装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11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

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12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

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8.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4分)

10.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1.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初中三年,语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2分)

(1)下面是《成都商报》有关2013年语文教材调整的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本次教材调整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昨日,本报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看到《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文章称,本次修订工作历时十年。自2004年始,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完成统编教材编写、审查、修改等工作。

2013年出版的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均有改动。人教社专家称本次调整涉及框架微调、阅读单元调整、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学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等诸多内容。七年级上册选文没有见到鲁迅等作家的九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丘吉尔等中外作家的作品,包括本土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选文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此次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全国各地教师、学生、家长,包括新闻媒体的关注。尤其鲁迅作品的减少问题,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篇二:成都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迪明精校版)

成都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迪明精校版)

A卷(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恻隐(ca) 执拗 ( niù) 忧心忡忡(chōng) ....

B、剽悍 (piāo) 黄晕(yūn ) 鲜为人知(xiǎn ) ...

C、挑衅 (xìn) 屏息 (bǐng ) 如坐针毡(zhān) ...

D、溅落(jiàn ) 憔悴(cuì) 跋山涉水(bá)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

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躲过了92岁生日。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 B.造饮辄尽造:到 ..

C.曾不吝情去留 去:离开 D.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不以物喜 ..

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 ..

C.既醉而退 学而不思则罔 .

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第Ⅱ卷 (非选择题76分)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

①,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治》)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请在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起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

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察觉、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后,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灵物,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10、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方面的内容?(3分)

11、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说明方法,第4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2、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五、作文:60分

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

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 “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 ,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窅然(yǎo):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分)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情感相似?请简要分析。(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巾落枣花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

篇三:2016成都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成都市二○一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ca) 执拗(niù) 忧心忡忡(chōng) ....

B.剽悍(piāo) 黄晕(yūn) 鲜为人知(xiān) ...

C.挑衅(xìn)屏息(bǐng) 如坐针毡(zhān) ...

D.溅落(jiàn) 憔悴(cuì) 跋山涉水(bá)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

女。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 B.造饮辄尽造:到 ..

C.曾不吝情去留 去:离开 D.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不以物喜 ..

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 ..

C.既醉而退 学而不思则罔 .

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请在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

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略有删改)

10.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分)

11.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④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五、作文(60分)

13.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分)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①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

②③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

④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

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竹本固 固:牢固 .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求:探求 .

C.不终日而毕 毕:完成 .

D.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贻:留给 .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5.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收..

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以上这段文字是小说《简·爱》中的选段,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7.在内容的选择与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2分)

A.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您的心中

B.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您辛劳岁月的见证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

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装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11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

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12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

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8.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4分)

10.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1.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初中三年,语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2分)

(1)下面是《成都商报》有关2013年语文教材调整的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本次教材调整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昨日,本报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看到《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文章称,本次修订工作历时十年。自2004年始,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完成统编教材编写、审查、修改等工作。

2013年出版的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均有改动。人教社专家称本次调整涉及框架微调、阅读单元调整、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学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等诸多内容。七年级上册选文没有见到鲁迅等作家的九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丘吉尔等中外作家的作品,包括本土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选文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此次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全国各地教师、学生、家长,包括新闻媒体的关注。尤其鲁迅作品的减少问题,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51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