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后出师表

时间:2017-03-11 06:49:4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出师表》《后出师表》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1—15题。(15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④悉仰于官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②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1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1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1、①躬:亲自,亲身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④悉:全部,都12、①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②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13、D

1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意对即可)

15、亲贤臣,远小人,(或选贤任能)意对即可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篇二:后出师表是一篇伪作

《后出师表》是一篇伪作

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都是同样出名的文章,以后再《古文观止》这类选本上加以收录,《三国演义》又照抄不误,于是诵读的人更多也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可是事情很蹊跷,陈寿的《三国志》只收《前出师表》而不收《后出师表》,后者只是在裴松之作注时,才引《汉晋春秋》附加进去的,而且有解释说,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连《诸葛亮文集》都没有收录却有吴国的大鸿胪张俨记录下来,这就够奇怪了,陈寿也是蜀国人,他收集孔明的事迹和资料是很齐备的,不应该连这么重要的大文章都遗漏了。这也叫人不解。

此文有两句著名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的悲壮,不少人都引用过;但放在出师文章里就是十分泄气的一句话,都知道,出师讨伐敌国,是一件大事,“气可鼓而不可泄”没有打仗之前就先散布失败的议论的道理。而文中的“故知臣能讨贼,才弱敌强也”;“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必能胜”;又如丧赵云一段,说军中已少了很多勇将,那又何必急着打仗呢?又如“今民穷兵瘁而事不可息”,既然知道“民穷兵瘁”,敌人又不是大举来犯,有什么“事不可息”的呢?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还有“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岂不是吧国家命运孤注一掷,这怎么能是孔明平日的态度呢?

《前出师表》写于建兴五年,《后出师表》写于建兴六年。中间经过了街亭的失败,这失败固然不轻,但说蜀国从此一蹶不振,只能在死亡中挣扎,则完全不是事实。因为建兴六年冬天,孔明又出散关,围陈仓,因粮尽而退兵,还击斩了王双,说明在整顿了半年之后,又有力量出兵进攻了,一进一退,十分从容。第二年冬天,再遣陈式攻武平,阴平,收复二郡,魏国对此束手无策。可见孔明此时依然意气风发,毫不气馁,哪像《后出师表》那副悲凉绝望的样子。当时孔明不过四十七八岁,正值盛年,街亭挫折何以让他悲观绝望。《后出师表》不是也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失败过许多次,曹操还是统一了北方,那么街亭一役,又何以是诸葛亮丧气至此?

《后出师表>引者有一句话说,孔明要北伐,“议者谓为非计”,因此孔明要反驳他们。但是后出师表中所举理由,却有不少是替反对者说了话。如“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必能胜。”这些话用来解释街亭之失还勉强可以,拿来作出兵理由,就不通了。《后出师表》又有一段说:“ 刘瑶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 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用意是说,使魏国强大起来就难以抵挡了。由弱小到强大谓之做大,但是当时魏国已经很强大了,绝非孙策初起时的形势,引用王朗刘瑶的旧事,有何相似之点呢,这几句话如果是魏国讨伐蜀国的理由,倒还是可以的。诸葛亮是说不出这等歪理的。

诸葛亮一生谨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后出师表》却一再主张“危”。如“况臣才弱,而欲以不未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高帝涉险被创,危难后安”。这些都是冒险的主张,也不像孔明生平的为人。

还有一个事实上的错误。赵云是建兴七年去世的,见于《三国志赵云传》;而写于建兴六年的《后出师表》,却说“丧赵云”,这就明明是后人伪作时,弄不清赵云死年所出现的纰漏。若是孔明,把未死的大将说成已死,真是个天大的笑话了。

所以《后出师表》是一篇伪作,毋庸置疑。


后出师表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42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