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办公室升值迷局

时间:2017-03-11 06:40:2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办公室暧昧你玩得起吗?

办公室暧昧你玩得起吗?

比普通同事关系近一点,却又比恋人关系远一点。办公室暧昧,犹如一股隐形流动的气息。有人因为寂寞,有人为了找感觉,有人为了利益,办公室暧昧,你玩得起吗?

无辜“被暧昧”感觉很受伤

“我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就职于汉口中山路口一家高档写字楼的Wendy提起半个月前参加的一次同事婚礼,用“一场噩梦”来形容。

23岁的Wendy去年毕业,就到了这家集团公司做文员,由于工作关系,跟市场营销部接触较多,部门经理刘度(化名)是口碑不错的“单身贵族”,Wendy刚进公司,刘度就表现出很绅士的热情。

起初,刘度不止一次在人前夸Wendy很有潜质,嘉许的目光,这让初来乍到的 Wendy很受鼓舞,Wendy性情开朗,跟同事们聊的话题,刘度竟然都能说个大概,Wendy窃喜:刘度非常关注自己。

Wendy入职四个月后,有一天刚出大楼门口,车喇叭在她身后响起,刘度从车里探头,开心地说:“上来,我今天第一次开新车,带你兜兜。”而这次兜风,让Wendy从此陷入“剪不断理还乱”。在车里四个小时,两人从童年谈到学校,又谈到公司,刘度连连感叹:Wendy让他找到学生时代的感觉,可爱美丽的女孩子,谁遇到谁动心!那天,Wendy彻底失眠。

恋爱经验不多的Wendy开始反复思考:刘度是不是喜欢自己?可态度又不明朗:说是普通同事,可看着她时眼神专注,语气温柔,嘘寒问暖,隔三岔五送小礼物,周围已然有闲言碎语,说刘度在追

求Wendy,而刘度波澜不惊。

半年的时间,Wendy感觉被束缚在迷局中,就在好友的策划下,她准备试探刘度的真实想法时,半个月前,同事孙眉的婚礼,让一切揭晓。

孙眉在发请柬时,眼睛看着Wendy,嘴巴却对刘度开玩笑地说:“有家属的带家属,没有家属的可以当场确认家属,给众位求偶青年一次大好机会。”同事们挤眉弄眼,刘度也对她笑笑,Wendy心如鹿撞。

婚礼当天,Wendy心里“隐秘的期待”还未出现,现实却完全走了样:刘度不仅带了女友,两人还非常亲热。有同事说:“好啊,刘度,一直把个女朋友藏着。”“我错,我错,国庆节请大家喝喜酒,给面子过来啊。”现场气氛十分微妙,Wendy犹如当场挨了闷棍,而刘度大方平和,甚至对Wendy一如往常微笑。“大家都在看戏,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可我觉得很受伤。”Wendy回家哭了半个晚上,可第二天还要若无其事上班,“被暧昧”之后的内伤,怎几句话了得呢?

美丽资本也有“翻船”时

在同事们乃至行业圈的口碑中,28岁的黄薇(化名)无疑是个“话题女性”。单身,未婚,是一家集团下属科技产品代理公司副总,而关于她的“成功故事”,却有着多版本传闻,其中心不外是“靠了男人上位”。

其实了解黄薇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工作之外,黄薇是不折不扣的“宅女”。可黄薇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职场信条:女性身在职场,要懂得利用美丽资本,漂亮者生存是硬道理,当然她更有自己的原则:暧昧而已,绝不动真格的!

黄薇在对下属交代工作时,声音是果断甚至严厉的,转而接到客户电话,却似突然换了个人,轻柔绵糯。黄薇能言善道,经常舌绽莲花,将对方夸得喜不自胜,有时暧昧不过是润滑剂,没有人较真,做生意除了图利益,也图个合作开心,客户也多半乐呵呵签了合同,作为公司唯一的女销售员,业绩却在男同事中遥遥领先。

女同事会说黄薇“风骚”,可男性却说是“风情”。能得到如今的位置,可以说90%以上是黄薇用业绩拼出来的,黄薇的泼辣能干也是她的“个人品牌”,但即使这样,黄薇“运用美丽资本”的理念也有“翻船”的时候。八月中旬,一位新大客户出差武汉,饭局上,黄薇依然能言善道,妩媚巧笑,而告别时,客户趁着酒劲,拉着黄薇的手,非要她去房间喝酒听音乐,并说知道黄薇很会做人,合同还可以加量,黄薇终于露出小女生的慌乱,稳住客户,叫了男同事“救场”。

黄薇依然坚信,女性身在职场,除了卓越的工作能力,美丽资本的力量不可低估,只是既要保住利益,又让自己没有损失,这才是高段位境界。

擦边球最好还是不要玩

你的身边有办公室暧昧吗?你对职场暧昧是赞同还是反对呢?对此,不少白领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就职于一家大型卖场的主管刘先生认为,同事之间“小暧昧”无伤大雅,只要各自内心都有明确的分寸,“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女同事之间,有时开点小玩笑,给枯燥的工作增加点调料,这在很多人眼中是正常的。

“现在的年轻人思维活跃,观念前卫,他们的关系不是直线的,单一的,很多时候,我只能感叹看不懂他们。”就职于一家国企工会的常浩提起去年发生在公司的一个“轰动性事件”:性格内向的小林来自江西农村,硕士毕业留在武汉发展,而家境富裕的女孩小余却因要补习英语,和小林交往增多,在同事们的眼中,虽然感觉不般配,但似乎就是一对恋人。而一个月前,小余的哥哥却在宿舍对

小林大打出手,原因是小林纠缠妹妹,而小余则解释,他们是好朋友,从来不是谈恋爱,小林的纠缠很过分。

就职于汉口同城广场一家公司的主管倪喃表示,办公室暧昧并不好玩,也玩不起,尤其是婚内人士,其中难免牵涉到道德问题,这个擦边球,对谁都是一种伤害。暧昧的目的自然各自不同,不少人因为利益、情感的需求为出发点,认为既可找到“感觉”,又无实质性东西,可以不负责,这本身是个很“卑鄙”的想法,不仅是真实爱情的污染剂,同时还扰乱正常的工作氛围。

篇二:营销的迷局、人事的内耗和制度建设的缺失

时下,在很多大型企业里,基本上都单独设立了营销公司或是企业营销中心,在这里我们暂且通称其为“营销系统”。在这个以市场推广和销售业务为重心的组织内部,为了确保作业目标和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细化职能分工、明确各个归口的权责关系、减少和抑制人为的人事纷争、加强协调促进沟通,营销系统内部往往都还分别设立人力资源部或是行政人事部,其目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和支持营销作业流程的各项工作。

众所周知,营销系统下辖的人力资源部门主要的工作职责原本是以人事招募、员工培训、勤绩考评、后勤管理以及外部公共事务关系处理为工作范畴的。但是基于人事系统在组织内的敏感身份和特殊地位,加之很多企业对于人事系统和营销系统的权责界定模糊,人力资源部门往往还扮演着场上球员和裁判员的双重特殊身份,继而失去了自身的重心、陷入了内部营销的迷局当中了,迷离之际往往是人为引发和导致工作间的水平冲突、甚至激化组织内部的垂直冲突。由于组织内部积怨和纷争的长期矛盾,导致企业过度的管理内耗、一时间企业深陷逆境和尴尬之中??在这里,透视这则真实的案例,角色的错位和落败的实例以及管理的负方向阵痛,也许不仅仅留给我们的是品评和体味,留下更多的应该是三分警醒和七分反思。

【案例回顾】

广东××化妆品公司是一家生产护肤品和洗护用品的股份制企业,兼做OEM代工业务,企业历经了10年的发展历程,终于形成了有序完备的市场网络和一定的市场规模,并且在国内市场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面对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市场主营销售业务的急速扩张,企业老板陈先生更是雄心勃勃,为了致力于强化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广告公司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企划、新业务的开发;另一方面更是化重金购买了央视和卫视的广告时段,并聘请外脑(媒介专家)指导和参与企业的广告媒介的投放和运作。一连串的这些“大手笔”运作在企业1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企业上下皆是为之鼓舞。

立足于企业未来3-5年的目标发展战略,企业老板陈先生深知自己心力交瘁、必须让贤,在企业内部,为了强化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推行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市场化运作,公司继而在广州设立了营销公司,并史无前例地掷重金为代价聘请了一位日化行业内的知名职业经理人严诩(通过关系引荐)担任营销公司总经理一职,全面负责营销公司的日常业务和管理工作。

严诩上任后,随即同企业老板陈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不久便向老板递交了《企业2006年度目标管理方案》和《2006年度的市场操作计划和执行预算》,老板陈先生深为新聘总经理严诩的职业水准和专业精神所欣赏,在严诩刚入职的第一个月,陈老板每每在营销公司的例会上帮助严诩树立威信,并大加赞赏,突然在最后一次的管理例会上陈老板性情所致,“从下次的例会开始,我就不用参加了??”果真,此后陈老板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企业的管理例会,似乎也很少到营销公司来巡视了,久而久之,映入员工们眼帘的只有了大门紧锁的董事长办公室。

履新后的严诩深为企业老板陈先生的举动所感动和折服,为了加快营销公司的组建工作,总经理严诩很快同老板陈先生就营销公司的人事问题进行了沟通,沟通的结果是:陈老板完全同意严诩对于营销公司下设市场部、销售部、客户服务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和物流部的

要求。为了尽快新老业务工作的对接,促使各项工作早上轨道,严诩随即召来了自己的得力旧部刘斌出任营销公司营销总监一职(通过了企业老板陈先生的面试和认可),又通过朋友推荐聘用了一位张小姐出任公司的市场部品牌经理(市场部经理空缺),当正在为人事部门的负责人犯难时,又有好友鼎力推荐来了一位陆先生,随即被委任为行政人事部经理。

组建后的新团队,新老同事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总经理严诩致力于企业的产品策略、目标预算和管理制度的统筹工作当中;新任营销总监刘斌则忙于营销制度的建设、销售队伍的组建以及销售渠道的布控工作;市场部品牌经理张小姐则会同市场部同事认真地投入到市场状况和业务结构以及品牌提升的系统化工作进程当中;行政人事部陆川则亦忙于营销公司的各项内勤(办公用品采购和各项管理制度编撰)和外勤(工商证照办理)服务工作当中。

一开始,大家彼此配合得非常紧密、可谓相得益彰,但是,微妙的变化却发生在新员工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之后,陆川却心事重重的拿着一大叠公司的管理制度文件和工资表找到了营销总监刘斌,就薪资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是几个回合下来,敏感的刘斌就知道了陆川不是对制度有疑义,而是对于自己的薪资有微词。相反,这并不是进入公司的时候没有谈好,而是进入公司后,看到了其他同事的薪资后,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随后营销总监向对方明确指出了三点:一则,这样薪资结构是日化行业的普遍标准;二则,这是一间销售公司,如果不能给营销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是很难留住人才的,没有了人才的积累和沉淀,谈何企业再发展和规模壮大;三则,等待合适的机会会就这个问题同总经理进行反映和提报的。当陆川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后,似乎变得一下子精神百倍。

此后一段时间里,陆川经常性地进出营销总监刘斌的办公室,并向刘斌坦诚:虽说行政人事部经理的直线经理不是营销总监,但是总经理严诩有交待,凡事要多和刘斌进行交流、沟通,所有关于营销公司的事情上报总经理之前必须要和营销总监通气,只有把提供给营销系统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好了,自己的职责才算尽到了,有了这样的行政人事部经理作后勤部长,刘斌一度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好。

面对企业在经营模式和业务方向上的转型,繁杂的各项工作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在起初的三个月里,团队中的所有人都非常辛苦、干工作也都非常拼命,各部门的员工工作日基本上都在加班,市场部、销售部和财务部的员工连周六、周日基本上也很少休息过。

俗话说:不经事看不出一个人。适逢又一个休息日加班,陆川中途也来到了公司,找到了营销总监刘斌“闲聊”起来,期间,由于陆川的一席带有攻击性的评论引起了刘斌的极大不满,双方继而产生了一些争论,或许是持续性的工作会使人的性情容易变得脆弱、冲动和不理智,尽管事后刘斌也为自己的不冷静而懊恼,但是他深知自己的部属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部属已经这样辛苦的努力工作了,作为上司和领导,所以他断然不能容忍和接受别人在他本人面前,对他的直接下属的人品、言论以及能力进行指指点点和评头论足。陆川极其不自然地表示了抱歉,一脸凝重地走出了营销总监办公室。

面对繁杂的工作项目、琐碎的业务表单处理、计划和文案的统筹工作,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市场部品牌经理张小姐由于家庭原因第一个提出了辞职。

在张小姐离职后,虽说公司很快又增补了两名品牌经理,但是面对业务骨干的离去还是带给了团队一些意想不到的“阵痛”。在张小姐在离职后的日子里,陆川曾经在不同的场合都表示出了对于张小姐的不屑,并歇斯底里地找到营销总监刘斌进行抱怨:一则,为什么自己的级别比市场部品牌经理的级别要高,而薪资还要低2000元呢?二则,为什么同是部门经理,却同岗而不同酬?(陆川月薪3500元,财务部经理月薪5000元)三则,行政人事部经理在公司里最没有地位,连各项费用补贴都是最低的。听完陆川的牢骚,营销总监刘斌在耐心抚慰之余,也只能解释这是公司制度和目标预算,希望能够理解,如果确有疑义、有必要也可以等总经理出差返回公司后进行反映。听完营销总监不疼不痒的劝说后,陆川显然不满意这样的说法,径直独自闷着头走出了营销总监办公室。

此后不久的一天,总经理严诩找到了营销总监刘斌,深入探讨了成功管理者的话题,并要求营销总监做好管理者的船长,主动和各部门经理保持定期和不定期的沟通机制,并极力鼓动要把“非主营业务”的重心和精力放在行政人事部门。

虽说刘斌没有体会到总经理严诩的刻意安排和良苦用心,但是,还是遵照总经理严诩的交待和嘱咐,刘斌主动约了陆川出来喝茶聊天,当刘斌同陆川在一间咖啡厅坐下来,几句寒暄过后,陆川便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秀”:一方面,自己和总经理严诩的老同学的铁哥们,是严诩和铁哥们力邀他才肯出山帮忙的;另一方面,反正大家都是在打工,又何必太认真??

面对陆川颐指气使的“激昂陈词”,刘斌强忍不悦、保持了高度的克制,但是陆川非但没有丝毫收敛,谈得兴起之余更是径直道出了自己心中的不愉快:一则,自己因为把这份工作看的很重,所以在公司不计个人得失,情愿比别人多付出,但是公司总应该站在他个人的角度替他想想才对呀?!二则,自己是有家的人,开销比较大,不比公司的那些小青年“无牵无挂”;三则,自己每月实际的交通费和电话费支出,同公司给予的费用补贴额度相比是倒挂的,自己还要贴钱??

如果说陆川说自己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还勉强可以被接受的话,他不应该变相地为了证实自己的忠诚,在营销总监刘斌面前历陈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员工的表现,甚至将某某员工私下对于公司和公司领导的评论再一次搬到了桌面上来。无奈之下,刘斌再次声明要求陆川以后不要针对营销系统的员工进行品评和“圈点”。

一次不太愉快的沟通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非但原有的“隔阂”没有被消除,彼此间的芥蒂却变得更加“牢固”了,或许从那一刻起,各自内心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心里感应和微妙变化。

在期盼问题出现转机的一刻始终却还没有出现,6月初的一天,从总经理办公室里传出了“声嘶力竭”的呵斥声,员工从没有见总经理发这么大的火,事情缘起于行政人事部报来的亟待签批的营销公司当月考勤表,其中一页加班考勤以及结算加班工资申请表引起了总经理的关注,召来陆川进行询问,陆川给出的解释是:“五一期间干部放弃休息日,在公司轮值,很辛苦,如果没有加班费给予补贴,员工会有想法的,以后谁也不愿意再值班和加班了。”在总经理严诩一番申斥和教育后,陆川似乎仍然觉得非常为难,最后严诩只得强行勒令其将加班费折算成标准工作日进行换休和安排倒休。

如果说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人事纷争,但是经济利益的渗透却不能够消除人事内耗的发生。国庆节前夕的一天,营销公司准备评选和表彰半年度的先进个人,总经理严诩将此事交付给了营销总监刘斌,刘斌经过认真权衡将仅有的两个一等奖指标的其中一个分配给了行政人事部经理陆川,陆川得到了“意外”的4000元奖金的时候,很难猜想到他心里会心存感激。但是,就在国庆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陆川又找到了总经理严诩,“不好意思”地询问,声称起初来公司的之时,总经理严诩曾经许诺给他只要干得出色,定会有额外的奖励,陆川便提到现在公司都认可他是“先进个人”了,能否请总经理严诩给予兑现当初的承诺,无奈之下严诩经不起陆川的软磨硬泡,同意再给其一次性4000元的奖励(要求其用票据从公司借款中进行冲抵),并要求其守口如瓶、不要声张。

为了顾全大局,此后不久在营销总监的直接运控下,陆川的各项费用补贴都得到了适当的提高。但是,期间系统内的人事内耗和纷争每日都一直还在陆续上演――从不迟到的陆川不知道什么原因,变得经常会上班迟到,下班按点守时,而且还时不时的突然请上一天病假。

整个事件的转折点发生在此后的一段时间,缘起于一份企业晋升通报文件:经过销售部经理提名、营销总监核准,将在销售部门一贯表现优秀的一位助理破格提拔为主管。而后,陆川就该员工的晋薪问题,迅速找到了营销总监进行沟通,当得到了按照公司现行制度进行平等对接的指令后,陆川立即义正词严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一则,这位助理按照晋级岗位晋薪后,将会和自己的薪资一样,他个人无法接受;二则,因为这位助理同他是同时进入公司的,凭什么她就可以晋薪,而自己的晋薪问题却一直还没有踪影。唇枪舌剑几个回合下来,在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后,陆川悻悻之余还在建议,该晋级员工的各项补贴能否暂时维持原有标准,暂时不做调整,当其再一次遭到严正回绝后,这次原本就不太成熟的沟通,最后只有以沟通无果而告终。

按常理,原本以为这次毫无意义的沟通到此就算划上了休止符,但是这一次深陷迷离的陆川,非但迷失了自己、而且更不能自拔,也许意念和情绪真的是崩溃了。他不明白在自己看过来自己在公司的贡献最大、付出最多,为什么近一年来“换来”的只有表彰而没有得到晋薪的机会。情急之下,他再一次找到了公司总经理严诩,以辞职为前提即而提出了公司给其晋薪的要求,却遭到了总经理严诩的断然反对和申斥??

从总经理严诩的态度上看不到任何转机,陆川次日便毅然选择了离职、递交了辞呈,可以说他是负气而走,在这个期间周围的很多同事还颇有微辞、甚至不解??

在陆川离开企业后的一周时间里,企业中各种版本的传闻和矛盾瞬时都指向了营销总监刘斌:其一:陆川是老实人,给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只落得“狡兔死,走狗烹”;其二:陆川和公司有些领导一直不和,这次是遭人暗算的结果;其三:陆川为了维护员工利益(坚持员工的有偿加班立场)未果,所以壮士断腕、舍生取义;其四:陆川觉得在这里受挤对、工作不开心,所以另谋了高就。

无论在员工的眼里,是否清楚陆川离职的真实原因?或是如何看待陆川的离去?以及如何品评陆川的这段个人职业生涯?然而,似乎都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在陆川离职后一个月内,营销公司各驻外分支机构纷纷致电到总部,在询问:分支机构的人力资源申请何时能够审批通过?已经上报数月的员工转正申请批下来了没有?分支机构的公共用品计划何时能够审批通过?新招募的员工的名片什么时候能够印出来?何时能够发到办事处人员手里?

一叶知秋。在随后的一次总经理办公会上,决定从销售部抽调一名助理出任行政人事部主管,暂时负责行政人事部的日常事务和各项外勤工作。营销迷局中的人事内耗终于结束了,数日之后,行政人事部的各项工作仍然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在紧凑落实和有序推进

【案例点评】

在上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看似错综复杂,但是依据目前中国的国情,在国内各类中小型企业当中,应该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具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在本案中,导致矛盾不断滋生和升级的隐患,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营销公司作为新建企业,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完善,但是企业老板又过度放权,对于营销公司的人事安排全面放手,交与“空降兵”严诩。而营销公司总经理严诩则又是通过私人关系招募公司中层管理者,造成了中层管理者之间关系复杂,难免产生嫌隙。

其次,严诩作为总经理,将工作重心全部放在致力于企业的产品策略、目标预算和管理制度的统筹工作当中,将旧部爱将刘斌推到了台前,无非是想达到历练刘斌并为其立威的目的,但是由于没有正式的授权,刘斌则成为了“名不正、言不顺”的营销公司副总,全面进行协调管理。严诩作为总经理似乎很少直接与其他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这种状况引发两种不利后果:一、导致刘斌既要做自己的本职,又要协调中管层,将所有矛盾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二、其他中层也是通过关系进入到公司内部的,难免会借私人关系的亲疏打压刘斌,蔑视权威,激化矛盾。

再者,作为营销公司总经理严诩还存在着管理重心的错位的问题,自己一手搭起全新的管理班子,却没有经受住考验,决堤的隐患恰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在调配和配置系统内人事资源之前,作为总经理严诩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性格和特点,再谨慎加以分工,而且需要对团队成员各自在磨合期的个体反映要给予极大的关注,而他却忽视了团队成员在初创阶段的磨合效应,又怎能保证其磨合质量和效果。

最后,作为案例中的关键人物――行政人事部的陆经理,显而易见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部门经理是极其不称职的,当众人皆为团队的目标和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工作的时候,他不是忙着向领导汇报同事的私下言论,就是歇斯底里的抱怨和牢骚。作为行政人事部门的经理,我们本应该看到的是他高效、务实的勤恳工作,但是由于企业领导者用人的不当和失察,致使我们所看到的却是――唯有皆为一己之利而愤懑不平和奔走、发作。

【案例处方】

通过对本案层出不穷的人事纷争的认真体味和反思,我们除了对于陆经理贯穿始终的表演所不屑之外,透过无序的人事纷争带给企业的创伤和阵痛,我们更加需要探究的是在系统作业管理方面的疏漏和隐患,懵懂之中,我们才发觉――这一切皆祸起于企业制度建设的缺失。

首先,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了制度的约束和流程的管理,所以就造成了像陆经理

篇三:借贷迷局

《借贷迷局》:法学与文学融合的任性式试验

田荣华

初读翁华杰先生的《借贷迷局》,笔者被“惊”到。这部小说有别于笔者阅读经验里的任何一部小说,它没有史诗般恢宏的架构,没有错综复杂的情节,没有繁复的叙事技巧……但它的确很特别,笔者认为,它是一次法学与文学融合的任性式试验。

作者以作家和法官的双重身份创作,以某基层法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为主线,讲述了当今社会普遍发生的民间借贷关系。

借贷迷局扣人心弦

小说以悬疑式的开头迅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2013年12月6日下午,蓬山县人民法院15号法庭内正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告王彩凤以被告出具的一份借条为依据,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借款本金100万元及利息,但原告提供的借条并没有写明借款利息和还款日期。被告胡平辩称已经还清了原告的100万元借款,并提供了分十次汇款给原告100万元的凭证,原告代理人钱益取提出被告没有事先把证据副本交付法庭,要求延期开庭,法官杨忠采纳了钱益取的意见,宣布休庭,要求双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更为充足并符合客观事实的证据。

借条上面为何不写明借款利息?如被告已经还清了贷款,为什么没有向原告收回借条?原告出借给被告100万元后,被告为何11天后即返还原告30万元?双方如何去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中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每个人内心潜藏着的“福尔摩斯”开始蠢蠢欲动。借款11天后即返还的30万元引出了王彩凤的助手田莹莹以及田莹莹和胡平之间的感情纠葛,继而引出了顺帆船业和佳园房地产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民间借贷又因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跑路”的真相。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借贷内幕的一层层揭开,牵涉其间的讨债人“八爷”抢劫案终于浮出水面。小说的节奏是紧张的,作者不停地“抖包袱”,冲突一步步展开,秘密

一点点揭露,避免了讲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松弛。作者凭借强大的叙事能力,借助扣人心弦的情节,逐步营造了紧张的小说气氛,形成了曲折多变的小说结构。庄严的审判和繁复的诉讼在作家的笔下变得骨络清晰,可观可感。

法理情理入眼入心

全书共20章,与法院相关的审判工作、法律法规、法官生活等内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作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法官身份,这个身份使得他在作家和法官之间不停地转换、纠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文学性,但他将抽象冰冷的法理融入真实的故事之中,让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和诉讼程序深入到读者的眼中和心里,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创举。

近几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比例在法院的民商事案件中逐年上升,处理纠纷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不断增加,法律滞后的情况下如何依法有效地解决民间借贷纠纷?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法律关系分解到角色的一个个具体行为中,将法官办案中认定证据、适用法律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在文本里,使公众对现有的以及即将出台的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易于接受和理解。

透过案件本身,读者了解到了P2P网络借贷、高利贷等民间借贷的利弊,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了申请回避、财产保全、解除财产保全、依法调查取证、交换证据、证人出庭作证、开庭审理等场景。作者不局限于庭审,而是以庭审为线索,着力描述诉讼当事人以及律师运用法律、实现自己诉讼目的的心理状态和收集证据等过程,从民间借贷的视角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和法律关系的某些状态,好比讲了一堂完整的案例课,使读者感受到法理和情理相通,运用法律事实,洞察客观事实真相的法律精神和艺术境界。

悲悯情怀感人肺腑

令笔者感动的是小说中洋溢着一种情怀,从文本里笔者看到了以杨忠和董世明为代表的法院人对司法公信力的不懈追求。

40多岁的杨忠长期在民商事审判庭从事审判工作,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审判经验,像他“这样科班出身有经验的审判员,就是担任庭长也不为过”,却坚持在审判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多年。

董世明是杨忠的大学同学,九十年代初与杨忠一起分配到蓬山县法院办公室工作,后选拔到乡镇担任副镇长、镇长,于2013年12月被任命为法院副院长,2014年1月担任院长。董世明了解到蓬山法院受案最多的民事纠纷是借贷纠纷时,决定和杨忠一起做调查研究,以依法处理好民间借贷纠纷,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在阳光下、规范化的环境中活动。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杨忠完成了调研文章《民间借贷的成因、特点及规范引导》;也正是在他的支持下,杨忠凭借公正的信念以及审判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逼得“潜规则”在法庭上无处躲藏,其隐蔽性终于公开化,使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王彩凤和胡平的借贷纠纷结案了,但小说的结尾部分写出了他们两个人新的商业思考却刚刚开始。

在小说中,杨忠代表着专业水准,董世明则是领导力量的化身,二者互为表里,专业化人才与领导的亲密协作酿造了醇酒:民间借贷的存在价值和运行弊端、法律法规及审判规则在处理民商事审判上的“弊端”和“漏洞”、法律权力的运用、民商事审判中法律的选择、“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者无权,判者无责”的审判现状如何改变……等等,作者在小说中给出了较为恰当的交代。

在这个略显寂寥的初冬的夜里,两位胸怀天下、心忧百姓的法院人从黑白相间的纸页向笔者走来,走着走着,他们合体成为了文字背后的作者,这位有着悲悯情怀的男子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孑然独立,低吟着屈子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办公室升值迷局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38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