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自然规律有哪些

时间:2017-03-09 15:04: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例

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例

凯巴伯森林的狼和鹿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 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 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 被杀掉6千多只。

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 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 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 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 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

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 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 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 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楼兰古国的消失。

由于当时的楼兰人民砍伐大量树木违背自然规律~

后来这个王国就消失了~

违反自然规律的技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上浮生植物——水浮莲(学名水葫芦)。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水浮莲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至今几乎没有昆虫病毒和其他天敌能控制它的生长,水浮莲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水浮莲覆盖率水面超过三成造成诸多弊端:

1、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2、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

3、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

4、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

5、水浮莲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

6、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的影响。大量的水浮莲覆盖水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嗅值浓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饮用。

[2]

人类从地壳中提取元素,通过不同途径,又把这些元素撒回地表。人类每年向天空排放铅 200万吨、汞11 00吨、砷 7 800吨、镉5 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 20倍到 300倍。这些物质都是有毒的。以二氧化硫为例,最终变成硫酸,随雨下落,形成酸雨。从70年代起,酸雨在发达国家泛滥,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腐蚀建筑物,威胁人体健康。欧洲有 6 500万公顷森林受酸雨污染。我国从 1982年起在重庆等地发现酸雨。根据美国分析,美国的大气污染源,运输业占 42%,固定地点燃烧占21%,工业生产过程占14%,森林火灾占8%,固体物处理占5%,其它占11%。

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破坏水质。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6 000亿吨,每年有500万人死于受污染的饮用水。海洋是元素迁移的主要归宿。每年向海洋倾倒的船舶废物640万吨,石油200万吨,废塑料15万吨。海上油膜杀死大批浮游生物和海鸟。由于塑料污染,每年有100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豹死亡。

环境污染增加肺癌发病率。工业区和大城市污染较重,肺癌发病率较高。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市的肺癌发病率比全国平均值高一倍到两倍(表29)。平流层中的臭氧是自然过滤器,能吸收来自太阳的有害辐射。大气中的氟氯烃、四氯化碳和二氯乙烷等气体增加后,臭氧层变薄,导致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和生物都有杀伤力,增加皮癌的发病率。

[3]

厦门市建立大堤,把海岛与大陆相联。结果,改变了海水流动方向,海港淤浅,闻名的文昌鱼几乎灭绝。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四号码头本来可停泊 2 500吨海轮。在下游建县水产公司码头后,阻挡涨潮时水流,四号码头淤浅,水深只剩1米,仅能停泊300吨轮船。

[4]

人类利用机械动力和炸药,可以把大量土壤、覆盖物和基岩,从一个地 方搬到另一个地方。采矿、筑路、建坝、盖房、开挖运河,是固体物质机械 移动的主要动因。美国每年扰动土地的面积在 10 000 平方公里以上。我国每 年开采各类矿物 52 亿吨,等于全国河流输沙量两倍以上。地质学家查得逊估 计,全世界河流每年从大陆向海洋输送泥沙 90 亿吨,其中,有 70%是人类 活动引起的。世界观察学会估计,全球农田表土的过度侵蚀量是 227 亿吨, 超过新土壤的形成量。

固体物质机械迁移的消极后果是毁灭植物,引起侵蚀和冲刷,造成采石

场、废石堆、土堤等人造小地形,触发陷坑、塌陷、滑坡,改变地下水网络。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 150 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和北 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流失面积 34 万平方 公里,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 5 000 到 10 000 吨,最严重的地区超过 25 000 吨。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径流量占世界径流总量 0.14%,输沙量占世界 14

%,平均年输沙 16 亿吨。黄河每年有 4 亿吨泥沙沉积在河床上,河床每年垫 高 0.1 米,花园口以下河段成为全球瞩目的地上河

篇二:生态文明建设作业5分_5

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

(填空 )

2.

20世纪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填空 )

3.

(填空 )

4. 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简答 )

5. ( ),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单选 )

A狭义的生态文明

B广义的生态文明

C生态文明

D以上都是

6. ( )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 (单选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7. (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开始征收资源税 (单选 )

A1984年

B1850年

C1985年

D1997年

8. ( )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雨等。 (单选 )

A自然污染源

B化学性污染源

C扩散污染源

D生物性污染源

9. 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 )的资源范围。

A稀缺

B污染

C清洁

D不可持续

10. 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应该( )。 (多选

)

A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

B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

C形成节俭的消费风尚

D调动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11. 走好低碳发展之路,要注意( )。 (多选

)

A转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

B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C传统能源也要“绿化”

D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社会 多选

)(

12. 从水体来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现象。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40-70%间有利于雾霾天气出现,尤以50-60%时出现概率最高。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调整物质利益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生态和谐社会。 (判断 )

正确 错误

15. 十七大报告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判断 )

正确 错误

篇三:生活中自然现象

风是怎样形成的

大气为什么会运动 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运动的呢 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水平的风,垂直的升降气流,不规则的乱流运动,都各有其复杂的成因.这里先就风的成因谈起吧.

自从十七世纪出现了气压表,指出空气有重量因而有压力这个事实以后,为人们寻找风的奥秘提供了开窍的钥匙.十九世纪初,有人根据各地气压与风的观测资料,画出了第一张气压与风的分布图.这种图不仅显示了风从气压高的区域吹向气压低的区域,而且还指明了风的行进路线并不直接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而是一个向右偏斜的角度.

一百多年来,人们抓住气压与风的关系这一条从实践中得来的线索,进一步深入探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风的理论.风朝什么地方吹 为什么风有时候刮起来特别迅猛有劲,而有时候却懒散无力,销声匿迹 这完全是由气压高低,气温冷暖等大气内部 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在支配着的.人们不仅用这种规律来解释风的起因,而且还用这些规律来预测风的行踪.

云是怎样形成的

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 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就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云内是怎样增长变大的呢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成为雨滴的.因此,在水云里,云滴要增大到雨滴的大小,首先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其次,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而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其云滴大小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造成云滴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周围空气中水汽的转移以及云滴的蒸发.使云滴增长的因素是凝结过程和碰撞并和过程,在只有凝结作用的情况下,云滴的大小是均匀的,但由于水汽的补充,使某些云滴有所增长,再加上并和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云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上去.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

雪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都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说来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的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由于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另一是由于空气自身的冷却.对于雾来说冷却更重要.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冶却,便会发生凝结.凝结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

另外,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不利于雾的生成.

因此,凡是在有利于空气低层冷却的地区,如果水汽充分,风力微和,大气层结稳定,并有大量的凝结核存在,便最容易生成雾.一般在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形成雾的机会更多,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凝结核存在.

露是怎样形成的

在温暖季节的清晨,人们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物上经常可以看到的露珠,露也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这叫做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

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它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霜是怎样形成的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自然规律有哪些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28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