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关于风俗风物的作文

时间:2017-03-09 14:09: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九下作文学案1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我为美丽大通做贡献

九年级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朱立荣

一、活动目标

1.A组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筛选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2.B组学生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风物和抓住特点表现风物的方法。

3.C组学生借助作文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师准备

1、根据学生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2、根据学生作文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将学生分为A、B、C三组学生。

三、学生准备

1、A组学生搜集有关本地的民风民俗特点,家乡自然景观资料。

2、B组学生阅读地方教材如《大美青海》《可爱的大通》等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等的介绍,

3、C组学生阅读一些有家乡文化方面的著作,了解大通的文化传统。

四、学习重点: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五、学习难点:掌握一般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

六、预习导学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A组学生至少选做两题,B组学生至少选做三题C组学生至少选做四题。

如:1、自然环境 (老爷山、娘娘山、察汗河、窑子沟景区等)

2

4

5、名族团结(感人事迹、好人好事等)

(二)“讲讲民族团结的故事”,侧重文化层面

(三)、小试牛刀挥笔训练,巡回指导

1、土地是我们的生命之愿,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我们的祖先自古敬重

土地,而且把敬重土地的习惯,留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资料链接】老爷山朝山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通老爷山的朝山会以人数众多,规模宏大,时代久远,犹为壮观,成为古老民俗最直观的记忆。朝山会总称为“朝拜圣山大会”,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庙会组织。朝山会起因是传说中的无量佛“善而修成”,在朝山中就以“善”为本,不打骂人、为非作歹;提倡讲礼貌和气;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在会期间,早晚还要用柏香熏身以去不洁

之气。

朝山会的队伍由来自十几个村庄的数千人组成,浩浩荡荡的进发着。队伍站在山脚下,神情

专注,跟着升起的高幡。 队伍最前面是一对彩色龙凤开路旗,其次是两对煨烧着“桑赞”铜雕花熏香炉,拿香炉者分走于路两旁,除去路上不洁之气。朝山前人们用柏香熏身,让自己的心灵洁净,同时还要一路洁净,不说脏话,不出乱子,一切皆因神圣而变得崇高。紧跟其后的是幡。幡后是由四位身穿长袍怀抱竹签罐、桃木剑、大刀的老人装扮的“无量佛”的臣相。二三十个黄绸伞形的“罩子”,用一圈圈五彩绸做成,还有孔雀的翎毛,鲜艳华贵。人们用最艳丽的色彩,用神圣的仪式表达着对冥冥之中的神的体认。在阳光下五彩缤纷,朝山队伍整齐有序,各乐队乐声动天,山顶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蔚为壮观!观此盛况,人们

恍然自问:人兮?神兮?今兮?古兮?

根据以上资料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体会。

2、 写介绍家乡风物的文章,如果是介绍家乡的风景点,可用风景点名称加相应的修饰性词

语为题,如 “美丽神奇的窑子沟”,也可用“朋友,请随我来游??”“??的遐想”等为题;

3、介绍家乡风物,不要力求面面俱到,由于篇幅限制,所以写作时切入点要小,可以只选一

件风物来写,但是具体介绍过程中角度要多。

②B组学生必须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尤其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

③C组学生会使要表达的风物更具有艺术魅力 。

2、(选做题)了解土地侵占、土地浪费、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信息,认识土地资源的现有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写作指津 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根据所写的风物采用恰当的写作顺序或文章结构是关键以下几种思路可以借鉴:

1.以自己的游踪为序移步换景介绍家乡风景点

2.按时间顺序介绍家乡风物的变化情况

如:“旧社会——改革开放后——现在”或者是“春——夏——秋——冬”

3.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家乡特产

(五)写作提纲

开头

的写主体部分作提纲结尾

(六)、作业:以“我为美丽大通做贡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 要求:1、审好题,确定立意。立意不同,写作重点不同,各部分内容的详略不同。

2、写景以空间为序,移步换景行文条理,思路清晰。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能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又能为文章语言增光添彩

4、(1)A组同学: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B组同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并能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3)C组同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能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篇二:回忆家乡的风物——甜芦粟

回忆家乡的风物——甜芦粟

在空气清新的绿岛崇明,有一抹绿色属于芦苇;我对家乡美好的回忆,有一份甘甜源于芦粟。崇明人没有不喜欢芦粟的,从崇明回市里的路途上,常常会遇到有人叫卖芦粟,他们会一个劲地推销,脸上涌起一股你不多带些回去实在太可惜的神情??

我知道崇明人都把芦粟当作不可多得的美味,崇明人到外地去总要随身带些作为礼品馈赠亲友,久别故乡的崇明人回到家乡总要迫不及待地、美美地“啃”上几根。

崇明甜芦粟,也俗称甜芦祭,学名叫糖高粱,它的长相和高粱很相似。小时候,我总是分不清楚这些田野里的作物。当母亲说要“拔芦粟去”,我就马上穿上凉鞋,飞快地来到田里,听母亲的指点。慢慢地,我终于识别出了着比甘蔗细、比玉米高的作物。还能区别出青壳、黄壳、黑穗、红穗等不同品种的甜芦粟。当我和母亲拖着一捆芦粟回到院子,扯去一片片枝叶,涌刀把它的茎干砍成均匀的几段,剥去外壳,它甘甜的美味让人爱不释手。

芦粟一年两熟:头熟芦粟,成熟于盛夏;晚熟芦粟,成熟于晚秋。种植芦粟,先得选种育苗,移栽后三个半月即可食用,品种有黄壳芦粟,青壳芦粟,细穗芦粟、黑穗芦粟。还有一种小穗芦粟(亦称“甘蔗芦粟”),高一丈三四尺,节长一尺多,且粗如甘蔗,甜味特佳。崇明芦粟以合作乡七家村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土质为标准的夹沙黄,最适合芦粟的生长。七家村芦粟,汁甘如蔗,甜味醇浓,鲜洁可口,穰肉晶莹透亮,松脆易嚼,食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且富含多种维

生素,性凉降火、清肺润肠,有却疾疗病之功效。

头熟芦粟成熟之时,适农村夏忙季节。劳作休息时吃上一根芦粟,无异于饮佳美可口的饮料。这时,如有宾客临门,到地里砍上几根芦粟招待,胜过香蕉、苹果,别有风味。

食用芦粟没有季节之分,入冬乃至初春,也照样可以吃到芦粟。那是晚熟芦粟,整根拔起,堆在屋后墙根,上边盖以泥巴,俗称“泥芦粟”。到了冬日,随时取食,其味更佳,大有“围着火炉吃西瓜”之情趣和韵味。

盛夏季节来到崇明农村,只见家家户户宅前屋后,满眼芦粟随风摇摆。清风舞动,田野的甜芦粟已经熟透,青翠的茎干直立挺拔,蜡质的枝叶随风摇曳,黑红色的穗子沉甸甸的挂在枝头,那成片成片的甜芦粟就如同青绿的纱帐,笼罩着清秋的田园之梦??

施雪明2012.2.12

篇三: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博士生 胡玲玲

《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发表在权威文学杂志《中央公论》上的著名短篇小说《楢山小调考》改编而成的。"节"就是歌的意思,片名大意是山歌的介绍和研究。该片1983年获得了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一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树墩儿"家的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她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这让她从心里可怜他。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深秋,红叶已经落尽,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最终由大儿子辰平依照村里的规矩背着母亲上了楢山。影片最后下起了大雪,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表现了日本北部山区楢山村残酷的生存状况,影片扣住人类生存发展意识这一线索,反映了日本边远山区人民的求生意识与手段。这部以人性论的观点表现日本山区的贫困和人民愚昧的影片震惊了国际影坛,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就我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 贵壮贱老" 习俗圈在我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从地域上看, 东到日本海和鞑靼海峡, 北极黑龙江以北, 西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均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习俗。从民族上看, 肃慎族系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 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和契丹, 以及匈奴人等,在文献中都明文记载有" 贵壮贱老" 之习俗。

"匈奴,......壮者食肥美, 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 贱老弱。" (《汉书·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乌桓者......贵少而贱老, 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 而终不害其母, 以母有族类, 父兄无相仇报故也。"(《后汉书·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东肃滇氏一名挹娄, 妇贞而女淫, 贵壮而贱老......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父母死, 男子不哭泣, 哭者谓之不壮。"(《晋书· 列传第六十七· 四夷》)

"突厥者, 盖匈奴之别种, ......其俗被发左衽, 官庐毡帐, 随水草迁徒, 以畜枚射猎为务。贱老贵壮, 寡廉耻, 无礼义, 犹古之匈奴也。"(《周书· 列传第四十二· 异域下》)

"其地气候大寒, ......重壮贱老, 母拜于子, 子据于父, 出入皆少者在前, 老者居其后。"(《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

"靺鞨, 盖肃慎之地, 后魏谓之勿吉? ?俗皆编发, 性凶悍, 无忧戚, 贵壮而贱老。"(《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百姓丁壮者驱之以归, 羸老者咸杀之, 或断手凿目, 弃之而去" , 或" 收丁壮弃老而去" (《旧唐书· 吐蕃传》)

对于此类习俗形成的历史原因,青海师范大学的罗嗣忠、黑龙江民族博物馆的于学斌和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赵静敏等学者已从多方面加以探讨。" 贵壮贱老" 是一种观念形态, 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产物。毋庸置疑,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导致"贱老"习俗形成的根本原因。上述各民族虽然所处时代、分布地域不尽相同,但其生存环境基本相似, 居处多为"不食之地" 。如匈奴、鲜卑、丁零先后所处的大漠南北, 据《汉书· 匈奴传》云" 幕北寒苦, 无水草之地" , " 胡地沙卤, 多乏水草......胡地秋冬甚寒, 春夏盛风" , 有时" 连雨雪数月","大雨雪, 一日深丈余" 等等;肃慎分布区也是" 土地多山险......处山林之间, 土气极寒" (《后汉书· 挹娄传》);羌与吐蕃所处的青藏高原,"气候多风寒, 五月草始生, 八月霜雪降" (《旧唐书· 党项羌传》), " 雷、雨、风、雹、霰、雪, 每隔日有之......其草细不过三寸" (《册府元龟·外臣部· 吐蕃国》)。

以上这种地理环境的特性就决定了上述各族只能采取"逐水草迁徙"、"因射猎禽兽为生业"的游牧射猎或半牧半农的生产方式。民族学研究显示, 这两种生产游动性很强,不仅劳动场所不固定, 处于经常迁徙之中, 而且劳动产品也不稳定。不仅年老者难于胜任这种跋山涉水、出没荒漠草地、高山森林的强体力劳动,而且游牧经济又十分脆弱, 一但遇上天灾和瘟疫, 牲畜则大批死亡。如西汉地节三年, 匈奴遇大饥荒,"人民畜产什死六七" (《汉书·匈奴传》);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匈奴中年连旱蝗, 赤地数千里, 草木尽枯, 人畜饥疫, 死耗太半"(《后汉书· 南匈奴列传》);又如贞观元年, 据有大漠南北的突厥族,"其国大雪, 平地数丈, 羊马皆死, 人大饥" 、" 频年大雪, 六畜多死, 国中大馁" (《旧唐书· 突厥传》)等等。因此, 在原始的条件下, 这两种生产都很难供应人类的衣食之需, 人们将时刻面临食物告罄的威胁之中《魏书》,就曾有他们"田畜射猎, 不足给食"的记载。在这种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老弱之人成为部族发展的障碍, 影响了部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整体实力。所以崇尚壮健、轻视老弱观念的形成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恶劣的生存条件使社会成员普遍形成了不以"贱老"为耻,反以为荣的社会心理。社会处于蒙昧状态,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壮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在这种特殊条件下,社会成员是并不把"贱老""弃老"习俗作为残忍行为来看待的。相反,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是基于氏族发展的集体利益的,是最符合生物发展规律的不成文的社会契约。人类学调查材料表明,在原始部落的生存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老人借口衰老了,自己坚持要别人把他杀死","这时候死于亲近的人手中,在他们看来是所有碰到的灾难中最小的灾难了"。[1]电影《楢山节考》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邻居阿松告知阿玲婆一家说,在西山看见了阿玲婆早年离家出走的丈夫。阿玲婆和辰平闻迅赶去,却不见丈夫的踪影,阿玲婆疑心是撞见了鬼。这时,辰平才向母亲坦白:因为他父亲不肯背祖母上山,辰平认为是可耻的事,为此谴责了父亲,结果两人争吵起来,当时年仅15岁的辰平竟然一时冲动用猎枪打死了父亲。阿玲婆不但没有责备儿子,而且认为利平之死是受到神的谴责,并安慰辰平不用再为此事内疚。应该说这个与当今价值观念反差极大的细节就是上述社会心理的艺术化再现。

另外,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东亚地区均流行着"弃老型"故事。根据民间文学研究家刘守华教授的搜集,流行于中国的"弃老型"故事异文共有十四篇,它们是:汉族地区江浙一代的《大鼠》,湖北的《斗鼠记》、《八斤猫》、《不杀老人》、《人过花甲》、《家有老是个宝》,山西的《花尾狸猫》,河北的《六十还仓》、《金毛鼠》,黑龙江的《八斤猫制服千斤猫》;蒙古

族地区的《花甲老人》;朝鲜族地区的《花甲葬的规矩是咋改变的》;维吾尔族的《一块黄金》、《老年人的智慧》。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李道和先生不仅把中国境内的异文扩充到了53例,还把"弃老型"故事的类别作了细分,即"智决难题"、"换位触动"两个亚型,前者偏于理性认知,后者偏于情感触动。中国的"弃老型"故事以《斗鼠记》最为典型,其主要情节是:古时某王公立了一个规矩:"老人无用",凡是上了60 岁的老人,就要送进山上的"自死窑"里,让他们活活冻死、饿死。这习俗一代一代往下传,没有人敢违抗。有一年,"外国黄毛子"送来一只像黄牛那么大的"犀鼠",要同这个国家斗鼠。如斗败了,就得向它称臣纳贡。王公放出凶猛的老虎,也被犀鼠斗败,全国上下焦急不安。这时,有个农民杨三,不忍心让老父在"自死窑"里受罪,每天偷给他送饭供养。谈及斗鼠事,老人便告诉他:找10只10多斤重的猫,关在一个笼子里,不给食吃,令其互相吞噬,留下最强的那只体重刚好达到13斤半的猫,就可以斗败犀鼠。农民报告王公,照此办理,果然斗败犀鼠,保持了国威。王公奖赏农民,他说出真相,王公由此认识到"老人是个宝",便下令废除了弃老于"自死窑"的习俗。

朝鲜半岛的"弃老型"故事一般被称为"高丽葬"故事。"高丽葬"故事的梗概如下:

高丽时期有个残忍的习俗叫做"高丽葬"。国王规定,老人到了60 岁就得扔到山里,让他们活活冻饿而死。有一位孝子不忍心把已到60 岁的老父扔到山里,便把老父偷偷藏了起来,每天送饭供养。后来,敌国送来几个东西,让高丽国王分辨长得一模一样的两匹骒马的母子关系,两头粗细一样的木棒的根梢,颜色一样、大小相等的两条蛇的雌雄。如不能分辨,敌国就要发兵侵略高丽。国王立即召集君臣商议此事,可是满朝文武毫无办法,举国上下也无人拿出对策。那个孝子谈及此事,老人便告诉儿子:给那两匹骒马少量的草料,如果是老骒马必然推草料给小骒马吃;把那木棒扔到水里,根部必然沉到水下,梢部必然浮在水面上;把那两条蛇放在柔软的绸缎上面,躁动不安的必定是雄,温顺不动的必定是雌。那孝子报告国王,国王向敌国照此回答,挫败了敌国的侵略野心。国王要奖赏那孝子,他说出真相,国王由此猛醒过来,认识到"老人有用",便下令废除了弃老于山中的恶习。[2]

以上两例都属于"智决难题"型,叙述废除"高丽葬"来由的故事中,还有与上记故事不尽相同的故事类型,其梗概如下:

从前有弃老的习俗。有一农民其父逢70 高龄,他用背架把老父背到山中,留下少许饭菜和背架,立即下山。走了一会儿,他回头一看,发现一起上山的小儿子很吃力地背着空背架尾随而来,他心中很纳闷便问道:"为啥不扔掉那背架?"小儿子随口回答:"等你也到了和爷爷差不多的岁数,不是也应该由我来背到山上扔掉吗? 留着它有用。"听了此话,他恍然大悟,重新返回山中把老父背回家里,好好供养。从此,弃老的习俗逐渐销声匿迹了。[3]

这个故事即属于张道和先生所说的"换位触动"型。而日本的" 弃老型"故事版本也颇多, 据统计已达29篇之多。[4]坪田让治编的《日本民间故事》中有《弃老山》一文,情节与"高丽葬"非常相似,天神给国王出的难题有识别蛇的雌雄、指认方直正等的两块檀木的根尾等。这个故事的一种异文《年高智不衰》,[5]则说弃老的习俗是"西纳罗公国的大公"规定下来的,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为驱逐对象。将弃老习俗之废止归之于情者多见于文学作品,如《今昔物语集》说有子欲弃其母,负之入山,母于子背,以手折路旁之枝抛于途,子问母何故,母答恐儿忘却归路。子感悟,负母归养。可见这一类型的故事在日本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从结构主义故事学的角度分析,上面介绍的"弃老型"故事有共同构成要素,原因是什么呢?东亚各国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印度佛经《杂宝藏经》中的"弃老国缘"故事是流行于东亚各国的"弃老型"故事的原型。说过去有一弃老国, 国法驱弃老人, 有一大臣孝顺, 在地下掘一密室孝养老父, 借老父的智慧解答了天神的问题, 终于使国王改变了弃老法令。这篇故事通过汉译佛经约在公元5 世纪就传播到中国。根据这个历史事实,刘守华教授指出:"载入佛经的《弃老国》故事的传播,无疑对中国及其邻近地区这类故事的构成发生过巨大影响。"[6]但我们不

能简单把这些故事看作印度故事的翻版,普列汉诺夫曾有一个著名论断" 一个国家的文学对于另一个国家的文学的影响, 是和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关系的类似成正比例的。" [7]据专家论证"弃老型"故事可能产生在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期,或母系社会晚期、父系社会早期。这个时期,人逐渐体认到老有所用的客观性和人都要老的必然性;前者显示了人类社会观的合理化,后者则折射了伦理观的逐步完善。"弃老型"故事正是对人类由弃老到敬老这一认知过程的反映。人们于是借用印度故事的结构形式,结合本地实际风俗、风物,编出了这一系列传说故事。在这里,社会伦理的认知过程、风俗习惯的演变历史乃至整个人类由野蛮而文明的历史进程,都在弃老型故事中得到了反映。

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当产生它的历史条件发主变化时, 它也会随之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友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儒家"忠孝为本"道德伦理观的广泛传播," 尊老敬老" 逐渐成了东亚地区"国教"式的文化传统,人类也从弃老到敬老的精神发展史中逐渐获得了人性的自觉和文明的进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老龄问题日趋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今村昌平重拍《楢山节考》,表现生命的含义与重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书目:

[1]廖海波:《影视民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2]刘守华:《比较故事学论考》,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版

[3]陈勤建:《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注释:

[1]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第86-87页

[2] 《韩国民族文化百科大事典》第2卷第445页,[韩]雄津出版社1996年

[3] 《韩国民族文化百科大事典》第2卷第44页,[韩]雄津出版社1996年

[4] [日]枝浦生:《弃老山和两墓制遗迹》, 载日本《口承文艺研究》第6号(1983年)

[5] 《亚非民间故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版

[6]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65页

[7] 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三联书店1961年版, 第1页

1


关于风俗风物的作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26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