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沈从文,十个字

时间:2017-03-09 07:12: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沈从文与我

《沈从文与我》:写作就是唤回沈从文的

方式

2015年07月10日13:50 新京报我有话说(19人参与)

《沈从文与我》 黄永玉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5

年5月

黄永玉用风趣且另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他与表叔沈从文一辈子的交往经历。沈从文是黄永玉一生的领路人,沈从文引领、激励着黄永玉走出凤凰小城、走回中国、摆脱“文革”困境。本书通过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与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再现中国黄金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魅力。

一 沈从文说黄永玉 别具一格

在《沈从文与我》的新书发布会上,黄永玉谈到,要是他的文章让表叔看了,会如何。“我不晓得他会怎么样说我,如果他说我好我会很开心。我的婶婶讲过我一句好,她说:你的文章撒开了,我不知道怎么把它收回来,结果你把它收回来了。这是婶婶说的话;他的就不知道怎么样了,一个字都没有看到,真是遗憾!”

其实沈从文说过黄永玉的文章,不过不是对黄永玉说的。在文学家沈从文像文物一般“出土”的时期,一九八〇年广州《花城》文艺丛刊出了一个“沈从文专辑”,发表三篇写沈从文的文章,传诵一时,作者是朱光潜、黄苗子和黄永玉,黄永玉的那篇,就是长文《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本人显然是满意这些文章的,他曾经在信里跟人谈起,老朋友朱光潜的文章“只千把字,可写得极有分量”;接着又说,“黄永玉文章别具一格,宜和上月在香港出的《海洋文艺》上我的一篇介绍他木刻文章同看,会明白我们两代的关系多一些,也深刻一些。”

“别具一格”,单就黄永玉而言;紧接着说要两人的文章“同看”,他自己的文章指的是《一个传奇的本事》,也是长文。李辉编《沈从文与我》,汇集黄永玉写沈从文、沈从文写黄永玉及其家世的文字为一册,正是沈从文当年建议“同看”的意思。

二 黄永玉忆沈从文 壮怀激烈

《太阳下的风景》是一九七九年底写的,比这篇长文长出一倍还多的《这些忧郁的碎屑》是一九八八年沈从文过世之后写的。一贯撒得开的风格。前一篇明朗,有趣,甚至那么漫长挫折的两代人经历,也可以比喻为:“把我们这两代表亲拴在一根小小的文化绳子上,像两只可笑的蚂蚱,在崎岖的道路上做着一种逗人的跳跃。”后一篇沉郁之极,哀痛弥漫,却有刺破什么的锐利和力量。

“三十多年来,我时时刻刻想从文表叔会死。”谁能写出这么触目的一句话?忧伤、尖锐、真实到可怕的程度。这一句话里面有多少说得出和说不出的东西?要体会这句话的分量,得清楚和懂得沈从文的后半生。黄永玉是见证者,是身边的亲人,他的沉痛只此一句,就让人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黄永玉自己也是从那段历史中走过来的人,他懂得时代和他表叔之间的格格不入,往简单里说,也就是一句大白话:“大家那么忙,谁有空去注意你细致的感情呢?”

也正因此,那些和“史诗时代”格格不入的“细致感情”,才显得“壮怀激烈”。

“壮怀激烈”这个词大概很难用到沈从文身上,黄永玉文章里出现这个词,也不是说沈从文;可是,还真是觉得,用在沈从文身上也特别恰切。

黄永玉写老一辈的交谊,说杨振声、巴金、金岳霖、朱光潜、李健吾……他们难得到沈从文这里来,来了清茶一杯,端坐半天,淡雅,委婉,“但往往令我这个晚辈感觉到他们友谊的壮怀激烈。”——那样的时代,他们各自的处境,这一些温暖的慰藉,可不就是“壮怀激烈”。

三 从文的信 一部未竟的小说

一九七一年六月,下放在河北磁县军垦农场的黄永玉,意外地收到下放在湖北咸宁双溪的沈从文寄来的小说《来的是谁?》,还有一封信。小说和信都没有收入《沈从文全集》。这八千多字的小说,写的是黄家前传,黄永玉家世中不为人知的神秘部分,作为一部大作品的引子。这部大作品没有写出来,从信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关的信息和这位老人的构思:

照你前信建议,试来用部分时间写点“家史并地方志”看看……但这个引子,你那么大人看来,也就会吃一惊,“这可是真的?”“主要点就是真的。”好在这以下不是重点,重点将是近百年地方的悲剧和近似喜剧的悲剧,因为十分现实,即有近万的家乡人,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死光了。你我家里都摊了一份。前五章,第一章“盘古开天地”说起,“从近年实物出土写下去”;第二章是二百年前为什么原因如何建立这个小小石头城;第三、四章叙述这么一个小地方,为什么会出那么多人,总督、道尹、翰林、总理、日本士官生、保定生,还有许多庙宇,许多祠堂;第五章叙述辛亥以前社会种种。假定可写十六章到二十章。近七十岁的人,在下放的环境中,沈从文自己也没有确定的信心能完成这么庞大的设想。

四 与表叔对话 用怀念抵抗死亡

这些年,黄永玉几乎全身心投入写作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这部作品从一个意义上未尝不可以看作,既是沈从文“文革”中开了个头的黄家家史和地方志作品的延续,也是更早以前《一个传奇的本事》的延续。沈从文抗战后写《一个传奇的本事》,本为介绍黄永玉的木刻,写的主要却是黄永玉的父母和家乡的历史事情,关于黄永玉倒没有怎么叙述。那么,接下来——这中间隔了好几十年——黄永玉就自己来写自己。

这漫长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与表叔漫长的对话过程。他一次又一次无限遗憾地表示,要是表叔能看到,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他想象表叔会加批注,会改,批注和改写会很长很长,长过他自己的文字。写作,也是唤回表叔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布罗茨基曾经斩钉截铁地说:一个人写作时,“他最直接的对象并非他的同辈,更不是其后代,而是其先驱。是那些给了他语言的人,是那些给了他形式的人。”(《致贺拉斯书》)黄永玉与他的表叔之间的关联,当然更超出了语言和形式。

沈从文刚刚去世后的那些日子,黄永玉在香港写《这些忧郁的碎屑》,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悼亡之作,他一次又一次在文中说,“从文表叔死了”,“表叔真的死了”,可是从他心中呈现到他笔下的那些忧郁的碎屑,抵抗着死亡和消失。从此,他开始了对表叔不能停止的怀念。

去年八月,黄永玉整九十岁生日那天,李辉带我去顺义黄先生住处参加一个小型聚会,一见面,黄先生就对我说:“你写的《沈从文的后半生》,事情我大都知道,但还是停不下来,停不下来,读到天亮,读完了。”

——在“停不下来”的怀念里,他的写作就成为唤回沈从文的方式,不论是写沈从文,还是写自己,还是写其他,他想象中最直接的读者对象,是他的前辈,表叔沈从文。(张新颖)

篇二:沈从文语言艺术研究

摘 要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又是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文学功底深厚,小说语言独特。本文试从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艺术这两方面研究沈从文的小说语言。主要从乡土语言的独特运用、隐讳语言的灵活运用、语言风格的独特性及前后期语言的变化等方面来研究沈从文小说语言艺术。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语言; 语言艺术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Shen Congwe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peculiar novel, and the leaders of regional literature. His literary grounding grumous and his novels language is uniqu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Shen Congwen’s novels language from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language arts. Namely from native-language ,euphemisms,the style and changes of language .

Key words: Shen Congwen ;novel language;language art

1.沈从文小说创作概括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从一个默默无的“乡下人”到三十年代北方文坛最为活跃的领军人物,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这都取决于沈从文极具个性的创作和独特的语言艺术。沈从文的小说语言既萦绕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富有一定的现代感。他的小说带有鲜明的湘西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对身体描写和性描写隐讳语言的运用,消除了读者的尴尬。他的富有诗意的创作方法和对隐讳语言的运用,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此外,由于作家的曲折的从军求学经历与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又隐隐的表现着现代气息。他的作品不仅语言平实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性。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个人的主观情感,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情感与态度。

沈从文的小说前后创作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小说的语言方面。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让人读其的作品,而流连忘返。他的小说的语言特色,无处不在实现着他的艺术追求,即:追求“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读他的文章如让人回归到了原始的大自然,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健康,那么的舒畅。后期,应创作的要求,沈从文对本土语言进行了加工、提炼,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和语言风格,深受读者的喜欢。可以说,沈从文作品所独有的语言艺术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特色。

总而言之,沈从文的小说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深受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本文将以沈从文的小说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介绍沈从文语言艺术与特点。

2.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点

2.1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沈从文的小说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他的小说没有古文夹白话的用语习惯,也没有堆砌典故的习惯,而是用简单的句式,组成一句话或一段话,感觉简洁明了,晓畅易懂,而且读起来也有节奏感。

首先,沈从文习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作品中的人、事、景,如《三三》里介绍杨家碾坊的一段话“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湾里,溪水沿了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1】这一段话,几乎没用到形容词,用几个实词和数词便向读者们清楚地介绍了“杨家碾坊”的具体位置。实在是“娓娓而谈里自然透出,平淡而辽远,不烈却撩人。” 【2】其次,沈从文习惯用极为简洁、明了的文字,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得清清楚楚。如《玫瑰与九妹》:当妈为九妹在窗下梳理头上那一脑壳黄头发时,九妹便把刚才同六弟所数的花苞数目告妈。简简单单一个句子,交代了三个人物“妈、九妹、六弟”,地点“窗下”,两个事件有,一是正在发生的事“梳头”;二是刚刚发生的事“数(玫瑰)花苞”。另外,沈从文小说中人物对话简明洗练,往往能通过简单的对话把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绝大多数对话中每个人一次说话只有寥寥一行,但却能恰到好处的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这些个性分明的语言往往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比如《边城》中翠翠初见二老时的对话。“是谁?”“是翠翠!”“翠翠又是谁?”“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面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询问,翠翠不是回答“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而只用了三个字“是翠翠”,当对方再询问的时候,翠翠才多了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诸如此类的只言片语似的人物对话把翠翠淳朴可爱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小说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因此小说不需要用高深难懂、晦涩的语言去表达。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很少看到过分修饰的妙语连珠。他写景写人都极少用形容词而是较多的使用实词。正因为沈从文的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所以使读者有听爷爷讲故事的感觉。从沈从文小说语言中,我们明白:并不是用了高深难懂的词语,引用了许多典故,读者难以读得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优秀的文章是使读者看得明白,能与他们达成共鸣的才是

好文章。

2.2贴近生活,又富有哲理

作为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沈从文非常注重收集和吸收民间故事、传说、民歌。在沈从文的小说中,他用生动易懂的语言把各种故事、传说表现得栩栩如生。因为他所用语言贴近生活,切合下层人民的身份,使小说呈现出生活性,同时又富有一定的哲理性。

例如,《边城》中有一段描述,初五那天翠翠让祖父进城自己留下守船。有人过渡时她就会欣赏那些打扮的漂亮,进城看龙船的姑娘,无人时就会无所谓的唱一些歌来表现贫富差别的现实,唱出翠翠的忧郁和不满。“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 3]等等这些,这也是翠翠无意识表现出来的,她对老二有意思,但也明显得感觉到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显现了她复杂的感情心理,所以翠翠一直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实情感。《长河》、《三三》、《萧萧》等作品中,沈从文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当地唱民歌的风俗,使读者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就像到了一个民歌的故乡,领悟到一种特殊的边城风情。《雨后》中,四狗唱道:“ 大姐走路笑笑底, 一对奶子翘翘底, 心想用手摸一摸,心子只是跳跳底 。”

【4】这首民歌,虽是山歌俚语,看似轻佻,却反映了边城乡间的原生态,同时,他有一定的含义,在那个被压抑的年代,歌曲流露出了年轻人心灵深处的一种微微悸动。沈从文用民歌、传说等表现手法,描写生活状态,揭示生活中很平凡的生活哲理。

一部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作品,总有它特殊的魅力。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之所以受读者的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通俗易懂,更多的是因为它富有哲理性,使读者读后感触很大,并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譬如《边城》结尾的最后一段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5 】 我认为这句话极具哲理性,开放式的结局,给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人生是无常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但我们需要怀有希望,有期待,这样才是人生。小说语言既贴近生活,使人明了,又透出浓浓的哲理气息。

2.3语言隐秘,意不尽于言外

沈从文善于将事物、人物诗意化,追求美的效果。他善于将对身体的描写和性描写写得隐讳,很巧妙的消除读者的尴尬,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追求。他从来没有直接的描写性行为和身体隐晦的部位,而是运用很隐讳的语言去表达。

对身体的隐讳描写,沈从小说是如何体现的呢?看《萧萧》里面的花狗与萧萧的一段对话“‘花狗大,你膀子真大。’他就说:‘我不止膀子大。’‘你身个子也大。’‘我全身无处不大。’萧萧还不大懂得这个话的意思,只觉得憨而好笑。” 【6】 花狗后面说的那句话,是话中有话的,大家都懂得他指的大是指哪方面,可是沈从文他并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运用模棱两可的隐晦语言创造了艺术空白,留给读者自己去猜测,同时也消除了阅读者的尴尬。这种语言表达风格与郁达夫则形成强烈的反差。郁达夫的《沉沦》,关于身体部位的描写都是赤裸裸地出现的。如:“那一双雪样的乳峰!那一双肥白的大腿!这全身的曲线!”

【7】 在沈从文小说中,绝没有“乳房”、“大腿”这类赤裸的词语出现。沈从文对身体的隐讳语言的运用,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这样写不仅显示出他使用语言的高超技术,也体现出了他的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追求“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小说对性行为的描写更加隐讳,几乎到了无法察觉的地步。还是以《萧萧》这部作品为例,萧萧被花狗诱骗与其发生了关系,写的是相当的隐晦。如果不是细细的去研究过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这句话中隐含了这样的一种意思。我们一般都会从字面上去理解,讲的就是一“毛毛虫”,而不会往其他方面去想,由此可见沈从文对隐讳语言的高超运用。他的小说从不避免关于性行为的描写,他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达人性最真切的欲望。” 【8】 但他绝不会直接地描写这些事。如果换作其他作家可能就不是这样子的,如郁达夫的《沉沦》关于性行为的描写“地上的落叶索息索息的响了一下。解衣带的声音,男人嘶嘶的吐了几口

气。舌尖吮吸的声音,女人半轻半重,断断续续地说:‘你!??你!??你快??快xx罢??别??别??别被人??被人看见了。’” 【9】 沈从文从不会直接的描写性行为,而是透过一种很隐讳的语言来表达的,由此可见,沈从文处理语言的技巧的高超性,既吸引了阅读的兴趣,又避免了阅读的尴尬。关于这隐晦语言的描写,真的很难找到什么词语去表达,因此只能借用前人的作品语言例子去与沈从文先生这方面的作品去比较。

沈从文小说中对身体描写和性描写隐讳语言的运用,很值得我们当代一些作家去反思去学习。当代的一些作家完全是为了性而性,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完全忽视了他对我们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只能成为“扫黄”的对象。对于这些作家很有必要的提醒一句,学学沈从文大文豪,是如何处理这些语言的,使其达到了效果又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3.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

3.1明白如话,风格质朴

沈从文善用乡土语言。通常来说,任何一个来自民间、热爱人民的作家,都不会不接触到民间文学这座宝库。沈从文出生在湘西,他的作品透出浓浓的湘西味。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与民间文学建立了密切相关,这形成了沈从文鲜明独特的创作方法。从沈从文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创作与民间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一是沈从文的小说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事物密切相关。沈从文曾经在一篇题为《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的文章中,回忆他的早年生活与水是分不开的,这段生活经历给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10】这段话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他所用的语言,大多是从生活中来的,尤其是他家乡的下层人民生活中来的。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时,他尽可能地用他们的语言,结合他们的身份,包含他们特殊的生活经验。如在《长河》中,老水手与长寿的争执,两个人都是水上人,用的话都充满了水上生活的地方味。

“长寿,长寿,你这个人眼眶子好大,一直下水船,面对面也看不明白。

你是整天看水鸭子打架,还是眼睛落了个毛毛虫,痒苏苏的不管事?”

“伯伯,你真是,年轻人眼睛,看女人在行!要看船,满河都是船,看 得了多少?”

【11】(沈从文《长河》)

这虽然是几句无谓的争执,却也到出了水上人的性格,充满水上生活的内容。

二是沈从文刻画乡下下层人物的语言流露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沈从文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感情和心理,所以在描写他们时,不仅他们说话的方式流露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连描写他们的感情和心理时,语言也透出地方色彩。《乔秀与冬生》里面描写了一个“杨大娘赶场去卖笋壳鸡”的场面,杨大娘与买主的几句讨价还价的对话就散发出了乡土气息。如:

“什么八宝精,值那样多!”杨大娘于是也提着气,学作厉害十分样子,“你还的价钱只能买豆腐吃。买你的豆腐去吧。”且象那个还价数目不仅侮辱了本人,还侮辱了身边那只体面肥母鸡,怪不过意,因此掉转身,抚抚鸡毛,拍拍鸡头,好象向鸡声明,“不必忙,再过一刻钟我们就回家去。我本来就只是玩玩的,哪舍得你!” “大娘要卖也放得手了。这回城里贩子来得多,也出得起价。若到城里去,还卖不到这个数目!”因为那句“要卖得趁早放手”,和杨大娘心情基本冲突,所以回答那个好意却是:‘你买我不卖,我又不等钱用。’” 【12】 人物的几句对话,便将他们的心理和感情很圆滑地表现出来了,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得精致传神、入木三分,把人物对话的背景、场景也勾勒得活灵活现。另外,小说中处处可见湘西土

话、方言词。如:

(1)当妈为九妹在窗下梳理头上那一脑壳黄头发时,九妹便把刚才同六弟所数的花苞数目告妈。(《玫瑰与九妹》)

(2)“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边城》)

湘西方言把“头、脑袋”称作“脑壳”,这在以上两例中都有出现,而“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就是一句日常用得极为普遍的责骂人的口语。从这些语言中足见沈从文小说语言的质朴。

3.2语言如诗,风格雅致

沈从文对语言文字很是讲究。他曾说过“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一个人理会文字的用处,比旁人渊博,善于运用文字,正是他成为作家条件之一。”【13】他善于将文字进行提炼加工,从而变为自己的独特的语言,经过他加工的语言更加的平易化和生活化,因而他的乡土语言具有明丽、澄净、流畅的特点。例如: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了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沈从文《边城》)

“当真说来,三三的事情,鱼知道的比母亲应当还多一点,也是当然的。三三在母亲身旁,说的是母亲全听得懂的话;那些凡是母亲不明白的,差不多都在溪边说去。”【14】(沈从文《三三》)

以上语言简洁明了,清新自然,很能代表沈从文诗化及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沈从文是一个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小说突破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他在小说语言中,将诗歌的抒情性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具有诗情画意、清

新自然的沈从文小说特有的语言特点。小说中将人与自然的那一份和谐、朴素,用清新的语言表达出来,实现了情感的流动,奏出田园牧歌式的乐章。作者重主观抒情,体现出了诗的意境之美。因此他将富有诗意化的创作方法融入小说中,将读者带到了一个仙境,体验诗情画意的美。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诗性叙事的。而这种创作特色都是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和句式得以体现的。

比如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边城》像是一首充满抒情性的唐诗,“充满的是意境,是画境,是禅趣。”【15】有史学家称赞《边城》“每一节都自成首尾,而又一气贯注。”【16】每一节是一首诗连起来成一首长诗,又像是二十一幅彩画连成的画卷。”【17】它是一首优美的长诗。它的优美体现在哪里呢,又是如何充满诗的意境呢?《边城》描写的茶峒这个小山村,给我们呈现了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一开始介绍茶峒这个地方所处的地理位置,这里依山傍水,水清澈见底“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有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18】这里的环境,优美和谐。描写这里生活的人也都是朴实的,人与人相处,真诚相待,没有高低之分。如此诗意的语言,描写的环境是如此的美丽优美,俨然一幅充满诗的意境的山水画。《边城》诗意化的语言不仅表现在景物描写上面,也表现在人物上面。书中的女主角翠翠“翠翠再封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19】描写翠翠的外貌,结合了山水,用山水来比喻,更加深了小说语言的诗意。翠翠善良、单纯、自然,体现了人性美、自然美和诗意美。作者将所有的美都赋予翠翠身上,美丽的人儿与优美的环境结合在一起,一起谱出一首优美动听的诗歌。《边城》体现的意境太美了,但那淡淡的忧郁,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老船夫与天保的死,还有翠翠未知的幸福,使整部小说充满浓郁忧伤的气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20】 ,留给翠翠希望,同时也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期待,使结尾更具有余味袅袅的牧

篇三:(终结)李艺《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1)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以《边城》为例

准考证号姓 名学 院

指导老师

专 业完成时间

摘 要

在沈从文所构筑起来的湘西世界中,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边城》在人物塑造及审美艺术特色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沈从文营造了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他用深沉厚重的文字,传达出了一份可贵的对于整个民族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对翠翠、爷爷、天保两兄弟的健康、美好人性的描写来表达湘西世界的人性美,通过对湘西百姓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的描述来表达湘西世界的人情美,与人合一的自然之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湘西世界的自然美。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湘西世界

目 录

摘 要 ....................................................................................................................... I

引 言 ....................................................................................................................... 1

一、沈从文的湘西自然世界 ....................................................................................... 2

(一)自然景色之美............................................................................................. 2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美..................................................................... 3

1.人对自然的感恩 ......................................................................................................... 3

2.自然对人的关怀 ......................................................................................................... 4

二、沈从文的湘西民俗风情 ....................................................................................... 5

(一)深入人心的民族意识................................................................................. 5

(二)别具特色的婚恋方式................................................................................. 6

(三)激情澎湃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6

三、沈从文的湘西精神世界 ....................................................................................... 7

(一)湘西世界的人性美..................................................................................... 8

1、祖孙之间的亲情美 ..................................................................................................... 8

2.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美 ............................................................................................. 9

3.邻里之间的人情美 ................................................................................................... 10

(二)《边城》中的“守望精神”..................................................................... 11

1.爷爷一生的守望 ....................................................................................................... 11

2.翠翠的守望 ............................................................................................................... 12

3.作者的守望 ............................................................................................................... 12

结 论 ..................................................................................................................... 13

参考文献 ..................................................................................................................... 14

II

引 言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沈从文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研究从其创作伊始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谓几经曲折变化。从徐志摩、苏雪林、刘西渭的赞叹激赏,到郭沫若、巴人、冯乃超等人的批判;从京派重镇、文学天才的肯定与褒扬,到建国后文学史上一个有代表性的反动文艺思想家的否定与批判;从海外研究的悄然兴起,到新时期以来国内研究的蓬勃发展,其所呈现的不仅是学界对沈从文理解与认识的几度变迁,也是现代文学的研究话语、理论的基础,到认识视野、研究范式不断更迭衍变的投影。

时至今日,沈从文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己日渐成为了一门显学。从政治上为沈从文平反、对其创作方法进行辨析,到正面阐释沈从文自然人性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进行思考;从对沈从文的生平与创作进行全面、整体把握,到发掘其置身于苗汉、中西、传统与现代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文化意蕴;从其叙事、语言、文体等层面探讨其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到关注其与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从其创作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意识、文学理想,到其与西方文学文化观念以及具体作家创作之间关系的探讨;从其他独特的生命意识与文化特性,到对其作为思想家身份的新的开掘,从对其文集的整理与出版,到对其佚文遗稿的考订与校勘等等。沈从文研究呈现出日渐完备成熟,多元丰富,不断推进的良性状态。

沈从文小说《边城》作为其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本文将试从小说《边城》分析沈从文的湘西自然世界,民俗风情和在其内心构建的精神世界。

一、沈从文的湘西自然世界

提到沈从文其人,人们最先想起的大概就是“湘西”和“边城”。“边城”一词已经和“沈从文”三个字紧密相联而不可分了。虽然沈从文的世界并不止于此,

2但他的灵魂恐怕永远安居在边城中。司马长风1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边

城》:“《边城》仅约七万字,连起来像一首长诗,又像是二十一幅彩画连成的画卷。这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它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作。”可见《边城》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影响。

这部小说创作于1933 年秋到1934 年春,其评说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沉浮,涉及作品的方方面面,不可胜数。正如同其名字所显示《边城》所展示的是一座站在文明边上的小城,整本小说由宛如世外桃源里的山水所构成,一页页文字浸透了山水的青绿。山光水态与人物命运相交织,是这首“长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到沈从文的人格理想,可以看到他的文学世界的边界,还可以看到笼罩于其中的“大美无言”的真谛。

(一)自然景色之美

《边城》是一部中篇小说,全书篇幅不长。在7万多字中,可算作自然景物描写的大概有20多处,字数并不占很大比例,还有很多是与人的想法或者对话结合而成的,并非单纯的自然景物描写。从这个概况来看,书中的景物描写在数量上远远不及以风景描写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一些现代小说。然而分析其出现的场合和特点,自然景物描写却在《边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这表现在小说的重要背景介绍都是在景物描写中完成的。如小说开头的一段“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寥寥数语,如闲话家常,将小说故事的场景、人物和人物的活动环境涵盖其中,甚至主人公翠翠的名字,也是在景物描写中交代的,因为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

1司马长风(1920~1980),原名胡欣平,别名胡若谷、胡灵雨。笔名严静文、司马长风。中国现代作家、评论家

2 《中国新文学史》,司马长风著,1980年4月3版,香港昭明出版社出版,上,中,下三厚册。这一评论在《中国新文学史》中册第38页


沈从文,十个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22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