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

时间:2017-03-08 07:31: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中文古文对学习内容识记的影响研究

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中文古文对学习内容识记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古文《师说》作为实验的素材,对24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12人)采用纯文字和运用思维导图两种呈现方式来呈现古文。在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方式中,设计了可视化的图形策略,利用眼动仪和Tobii Studio配套软件分析学习者浏览不同策略可视化图形时的眼动轨迹特点和结合声音数据分析浏览效果(对两组声音数据,将声音效果从语速、重复率与错误率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段分析)。眼动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和纯文字在注视时间、注视热图、注视点顺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声音数据分析也可看出有思维导图呈现方式比纯文字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实验者获取信息,并且更有助于观察者记忆。另外基于眼动轨迹和注释热图的分析研究还表明,在记忆的首尾效应方面,纯文字呈现方式存在首尾效应,而思维导图呈现方式首尾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古文; 呈现方式; 内容识记

一、引 言

屏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得可视化环境得以进一步改善,丰富多彩的数字屏幕使各种图形、图像形式互为激荡汇流,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图形、图像等视觉信息因其生动直观、信息承载量大、启发思维等特点改变了我们知识获取的方式。同时随着脑研究的爆炸式激增,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开始被研究者所涉足,人们开始从研究外在的可视化形式转向把可视化与人的大脑思维相结合,或者说把知识可视化向思维可视化层面提升。研究者们开始探寻一种与脑的最佳自然学习和思考方式相一致的知识学习取向。对于可视化的研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数据—信息—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历程。随着基于计算机的工业设计的兴起和脑科学的发展,这一研究开始向适合人的思维的可视化视角发展,同时也从计算机科学领域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渗透,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

在认知科学领域,很多研究已经关注可视化与知识理解和记忆的相互关系。GeneBellinger、Durval Castro和Anthony Mills认为理解(Understanding)支撑着数据到信息和知识的转换,理解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层次。[1]赵国庆等从可视化对象、可视化目的、可视化方式和交互类型等四个方面对数据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技术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进行了比较。[2]其中,针对智慧(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技术的相关研究也颇多,主要集中在用何种结构的图形图像显示知识更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化学中元素周期表的使用、外观和逻辑的启发,Ralph Lengler和Martin Eppler整合了形式多样的视觉表征,依据各类视觉表征的相关性和不同点对技术进行“编号”、“上架”。[3]

篇二: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册[1]

《蒹葭》分类整理梳理

一、解释加点的字

蒹葭苍苍()在水之湄() ... 白露为霜( ) .

道阻且跻() .

宛在水中坻( ) 所谓伊人().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宛.

在水中央(蒹葭凄凄.. ( 白露未晞.

(一、解释加点的字

郁郁..

涧底松( 离离..

山上苗(荫.

此百尺条( 世胄蹑.

高位( ) 地势使之然. ( )金张籍.旧业()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 山气..

日夕佳,( 飞鸟相与..

还。(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 在水之涘.

() 道阻且右.( ) 宛在水中沚.

( 分类整理梳理

)) ))) ) ) ) ) ) ) ) 《诗二首》

此中有真意, ( ) ..欲辩已忘言() .

《种树郭槖驼传》分类整理练习

一、通假字

(1)字而幼孩 ( ) 二、解释加点词语 1.、病.偻. ( )14、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 2、为15、其莳.观游及卖果者.也若子( ) 3、隆然伏行( ) ..4、虽窥伺效慕( ) .5、甚善,名我固.当 ( ) 6、能顺木之天( ) .7、其本欲舒( ) ..8、根拳而土易( ) .9、早实以蕃( ) .10、去不复顾( ) .1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 ) 12、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 13、早织而缕 ( ) .

( )

16、根拳.而

易.

( ) 17、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18、移之官理( ) .19、字而幼孩( ) .20、遂而鸡豚( ) .21、若甚怜焉( ) .22、而卒以祸( ) .23、故病.且怠.()() 24、而劳吏者( ) .25、吾小人辍飧饔...( )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名我固当 ( )( ) .2、驼业种树 ( )( ) .3、且硕茂早实以蕃 ( )( ) .4、非有能硕茂之也 ( )( )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 ) .6、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 ) .7、鸣.鼓而聚.之 ( 8、旦.视而暮.抚。( 9、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10、以致.其性焉尔。( 11、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 四、一词多义:实

早实以蕃( ) 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害之( )以

以致其性焉尔。())( ) )( ) )()( ) )然

隆然伏行() 既然已( )然吾居乡( )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 )

早实以蕃 ( ) ) (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 字而幼孩()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 ) 虽

鸣鼓而聚之()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窥伺效慕。( ) 传虽曰爱之。( ) 而

旦视而暮抚() 五、古今异义

故乡人号之“驼”( ) ..

不抑耗其实而已( ) ..其实害之( ) ..

六、指出下列加句式特点,并解释 1.故不我若也()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 ..得养人术( ) ..种树郭橐驼传

( ) 传其事以为官戒 ( )

2.吾又何能为哉( )

3、理,非吾业也。()

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5、不亦善夫!

6、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

七、句子翻译

1、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4、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病梅馆记》分类整理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 ().2、鬻梅者( ) .

3、斫其正( ) .4、遏其生气( ) .5、既泣之三日( ) .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篇三:文言基础知识(四大句式)

文言基础知识——四大句式

一、判断句

(一)标志

1、“??者??也”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也”

如: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3、“??也”

如: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二)无标志

名词+名词的形式,后一个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如:(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为”也常用来表判断

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四)“乃、则、即、非、皆”等词也常用来加强判断语气。

如: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吾翁即汝翁。【《汉书·项籍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注意:文言文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词“是”来连接以体现其判断句的特点。

二、被动句

(一)标志

1、“于”(“被”)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为”、“为??所??”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如: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3、“见”、“见??于??”、“受??于??”

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大方之家,指称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

(二)无标志

如: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沛公安在?【《鸿门宴》】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宾语提前,在宾语和谓语之间插入助词“之”或“是”

如: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如:唯利是图——唯图利

唯才是举——唯举才

4、无标志

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二)介词结构后置

即:介词与宾语结合的短语

往往以“于??”、“以??”为标志

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如:裹以帷幕。【《赤壁之战》】

——以帷幕裹(之)

(三)定语后置

以“者”或“之”为标志,具体看句子意思。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四)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

如: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

——即:此风快哉!(这阵风真畅快啊!)

四、省略句

(一)省略宾语(包括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省略介词

如: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种树郭橐驼传》】

注:1、省略主语(不归人省略句,但在翻译句子时要以括号形式补充出来。)

如: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省略谓语(较少见)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跟??比较,哪一个更??

翻译:诸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较,哪一个更厉害?


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10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