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漫画作文殡仪馆上刻着到此一游

时间:2017-03-06 16:22:3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作文 吴灵静 孙小圣到此一游

苏教版三年级下同步作文

“孙小圣到此一游”

南京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三年级 吴灵静

孙小圣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后代。他拍了好几部电影,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等。人家现在可是小明星哦﹗

这一天,他约了他的好朋友熊小小去公园玩。一路上孙小圣向熊小小炫耀:“现在有好多人要和我合影呢!”他一边说一边跳上河边一块大石头上摆了个“pose”,只见他金鸡独立,手搭前额,做了个“腾空望远”的姿势。熊小小吓坏了: “别掉到河里去,快下来!”孙小圣一个跟头翻了下来,满不在乎地说:“这算什么?小KS”。

他们玩摩天轮、过山车、旋转木马??真累啊!他们来到一座亭子里休息。熊小小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与好朋友分享。孙小圣边吃桃子边跟熊小小说他拍电影的故事,他说:“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下‘了孙悟空到此一游’几个字,多好玩啊!”

说着说着,孙小圣灵机一动,心想:我也可以学学孙悟空啊!于是,他拿出一只笔,纵身一跃,飞上了一根柱子,在另一根柱子上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熊小小非常生气地说:“你干什么呀?”

“人过留名,你懂不懂?我这是留作纪念,我要让别人知道:我——孙小圣来过!”小猴得意洋洋地说。

“这叫破坏环境。你是明星,应该传递正能量,不能到处乱写乱画。”熊小小板着脸、严肃地说。

孙小圣听了,红着脸,惭愧地低下了头。

篇二:2013最新热点时事评论作文素材系列之一(中国式到此一游)

最新热点时事评论作文素材系列之一:

中国式到此一游

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文物上,看到中文题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持续关注和讨论。截至发稿,网友“空游无依”的该条微博已被转载了近9万次,评论13000多条。有网友称经过搜索,在埃及浮雕上刻字的人,很可能是来自南京的一名学生。 以前常有媒体曝光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总以为那些都是中国成年人的习惯造成的,如:骑美国华尔街铜牛“合照”,在法国卢浮宫里大声喧哗,光着膀子在伦敦大街上等等。而“丁锦昊到此一游”给公众震撼比以前更强烈,因为丁锦昊是生活在大都市里青少年。按常规思维,如此年纪的孩子们应是最懂礼貌、最守规矩。“丁锦昊到此一游”之习惯性不文明给国人带来的是尴尬,更是脸红。

诚然,丁锦昊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我们不能将习惯性不文明现象的指责堆于孩子身上,但我们更应反思和拷问,是什么原因中国游客屡犯不文明错误?失礼于外人的个体行为,最终无疑失去的是中国人整体素质的“分量”。事实也证明了上述论断,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英、美、日、韩及中国的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时常见诸报端,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形象。此前,在多个“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均榜上有名。对此,一网友在网络调查的回帖中写道,作家柏杨说出了“丑陋的中国人”,到了现在却依然如此,“国人”成了粗鲁、不文明的代名词,确实到了该反省的时候了。她写道:“中国公民文明素质不高并不是作为一名游客的时候才表现出来,要提高的不是游客素质,而是全体国民的素质。”

犹记得,“常州赵根大”五个字,被刻在台湾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一处岩石上,“作者”是某印刷公司总经理,一时间舆论哗然。希望“丁锦昊到此一游”能给国家有关部门再次敲响警钟,加强国民素质刻不容缓。难怪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前不久呼吁到国外的中国游客注意公众场合的言谈举止,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其实早在2006年前后,国家和社会就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当时,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规范性文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游客的文明程度并未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成正比,不文明的行为在景区、酒店等公共场所仍随处可见。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但却频频失礼于外人面前,令人痛心。中国游客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爱摆阔,爱面子,还有种种陋习不胜枚举。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达140个,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高速增长的出境游,更提醒我们要注意自身素质和修养。虽然,境外的旅游从业者无法拒绝中国游客,因为中国游客“很有钱”。然而有钱不代表素质,素质不提高,花钱再豪爽也赢不了别人的尊重。

面对“丁锦昊到此一游”,愚以为,该关注的绝非事件本身,而是对国人整体文明素质的思考:这个事件值得全社会反思。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已不是小事了,而是事关国民素质、国民形象了。大家都应从自己做起吧!

最新热点时事评论作文素材:坚决斩断“到此一游”的“黑手”

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写下这样几个字,他说这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

无地自容。”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别忘了,出去时,你就是中国!

读完此条新闻,笔者感到的不仅是耻辱,还有痛心。确实,当出去时,你写下的是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汉字,你所代表的也就是整个中国。也许,“丁锦昊”在伸出“黑手”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的所作所为也并非“有意”,而造成这一不良实事的,仅仅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理,仅仅是对国内陋习一种“随行就市”。

“到此一游”现象在国内早已“司空见惯”,早已成为国人之“顽疾”,更被“誉”为“中国人十大陋习”之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旅游资源已满足不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的需要,“出境游”成为了时下高端人群的首选。渐渐的,埃菲尔铁塔有了“到此一游”,自由女神像有了“到此一游”??如今,埃及神庙也有了“到此一游”。国人在感受外国历史文化及先进事物的同时,也把“到此一游”的伤害带到了世界各地。

有人说,“到此一游”现象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产物。从古至今,华夏民族的名人、官员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时,都有题字留名的“传统”。表达赞美的也好,抒发情感的也罢,这些“印记”很多都被保存至今,为“到此一游”之“先驱”。也有人说,“到此一游”现象是八六版《西游记》的影响。剧中,孙悟空和如来佛祖打赌,翻越“五指山”后在如来中指上写下了“孙悟空到此一游”,《西游记》是“到此一游”现象的“始作俑者”。

我们不必纠结于“到此一游”的产生原因,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远”影响,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刻骨”伤害,才是我们要正视的关键。

回想起五一过后旅游管理部门的抱怨、广大网友的指责,中国已有太多的“瑰宝”受到了“到此一游”不同程度的伤害。“瑰宝”,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是历史文化遗留给我们的,理应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精神文明素质低下、文物保护意识缺乏,都不能成为伸“黑手”的理由。

年初,北京故宫的“梁齐齐到此一游”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网友吐槽称:“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剁手”虽有些过分,但传达出了网友“对待此事要"重罚"”的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早有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如此之多“到此一游”、如此之重的“肆意破坏”,却为何没有一例施用《刑法》的先例?是没有“人赃并获”?还是没有监管到位?

对于“到此一游”现象,“提高国民素质、倡导文明出游” 只能起到教育引导作用,想要做到根除,关键还在于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在于加大对行为人的处罚力度。政府要建立健全一套制度,对这类行为分门别类的制定细则,以预防、监管、追责、惩处等方面为重点,严抓规范和实施,切实做好保护珍贵旅游资源的“保护伞”。

“到此一游”的危害已不容置疑,政府还需有“杀一儆百”的决心, 坚决斩断此类现象的“黑手”!

“×××到此一游”这几个字,如果不是刻在埃及古老神庙浮雕上,如果这几个“深刻”的汉字没有引起一名中国游客“为同胞羞辱”,发微博、晒照片,大概还不会引起举国网民愤怒。

一名中国游客在埃及有3500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悍然刻下极具中国特色的“×××到此一游”几个大字。一名中国游客痛心疾首,想擦掉这“羞耻”,于是发微博,晒照片,公之于网上。网上一片哗然,口诛笔伐,并有“人肉搜索这家伙”的倡议。至于搜索之后施以何种“酷刑”,目前还不得而知。

干吗生这么大的气?略略考察一番,大概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此人亵渎了文物;二是这个人把中国人的脸丢到国外了;三是兼而有之。

不过,看网上舆情,数第二种原因最为汹汹——— 怎么能把脸丢到国外去了呢!因此,在鲜明表达对“到此一游”的谴责之时,我也在想:如果这几个字,不是不远万里地刻到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而是刻在我们神州大地的某个庙墙上,我们的网民是否也会如此群情激奋?我想,多半还是会的。不过,愤怒固然是有,但肯定没有这么山呼海啸般的气势,甚至还会带着一些玩世不恭的调侃。

一旦牵涉到国外,那就是原则问题,性质就不一样了!要知道,我泱泱文明大国之公民,最在乎的,可就是形象问题,而且是“国际形象”。至于国内形象,那就是“你知我知,大家都知”,“大家都如此,何必太较真”了。

因此,这些年国内国外旅游成风过程中,最让我们痛心的,不是国内机场车站码头那种乱哄哄的场景,而是网传“卢浮宫外特意用中文写的‘禁止随意大小便’”(是真是假我就不清楚,国人出去是否随意大小便,也不清楚);让我们感到耻辱的,不是国内哪个景点管理混乱,而是国人游客在外面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国内怎么样都可以,一出门就不一样。而且往往还有一种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的话,“一出国门你就是中国”———那在国内是什么呢?

每每看到这些,我总在想,有多少人在这方面的愤慨,不是因为事情本身的对和错,而是因为在外面丢了脸?不是基于是非的判断,而是因为关乎面子。这样的愤慨,并不能真正促使公民素质的提高,倒是可能促使公民出国装文明,回来便野蛮地“两面”做人。

我不是说,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无关紧要。不,这是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理所当然地要谴责。我们的旅游文明要提高,要反思。只是说,当我们为此愤慨、反思之时,应该是对这个行为愤慨,而不是对“在外丢脸”痛心。是是非问题,而不是面子问题。无论国内国外,都应该如此。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把是非看得比面子更重要,那么我们的文明程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到时我们也许觉得,有很多问题比面子更重要。

篇三:“丁锦昊到此一游”:一个学生引发的道德激辩

“丁锦昊到此一游”:一个学生引发的道德激辩

5月24日晚上11点多,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 “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原本是普通网民的一张普通旅行照片,没想到却在网上瞬间掀起轩然大波:还是学生的“丁锦昊”被愤怒的网民人肉出来;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于2000年到敦煌“考察”的旧事也被重新翻出来;曾经在故宫铁缸上的“梁齐齐”也成了口诛笔伐的证据。

“到此一游”,每一年,几乎中国的每一个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都会出现,这似乎比“请勿随地乱扔垃圾”出现的频率还要高。然而,2013年的初夏,“丁锦昊到此一游”,一个普通中国孩子的“题字”引发了成人间的道德激辩与反思。

【事件还原】

5月24日 23:00

网友@空游无依: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写下这样几个字,他说这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别忘了,出去时,你就是中国!

5月25日 08:00

一夜过后传出消息,埃及涂鸦者被网民人肉搜索。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埃及浮雕上刻画的人,很可能是来自南京的一名学生。同时,还公布了这名孩子的出生年月和曾经就读学校等个人信息。

刻字学生曾就读小学网站被黑 显示“丁锦昊到此一游”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网站被黑。打开校网,最先显示的是“丁锦昊到此一游”的弹窗。据称,丁锦昊曾在该小学就学。

5月25日 15:00

一位中年男子打进现代快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060,称要为“到此一游”事件道歉。孩子的父亲称,这事在网络上传开后,他们心里很内疚,希望通过快报为此事道歉。并希望大家宽容孩子,不要打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一个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5月26日 01:00

孩子已经知道“题字”行为引起的风波,整整哭了一夜。虽然在丁锦昊父母站出来道歉后,仍有很多人“不买账”,并提出质疑。但李绍富透露,从丁锦昊家所住的老旧小区来看,他应就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同时,根据其父母联系《现代快报》新闻热线的时间上看,在孩子的具体信息被人肉出来前,其家人就已经有了公开道歉的意愿。

【国家形象】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游客素质不高损国人形象

新颁布的《旅游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要记住,出去,你就是中国!”

【法律问责】

埃及一直对蓄意破坏古迹者实施最高判处5年监禁的严厉惩罚。鉴于在经济罚款上没有“到位”,埃及正在弥补这一环节上的“漏洞”,并拟进一步延长监禁的期限。新的古迹保护法案规定,对破坏神庙、古雕像等古迹以及在古迹周围建造房屋者,可根据情节轻重,施以不同额度的罚款,最高可达10万美元,并判处无期徒刑等。

另外,有律师称,通过各种网络搜索和信息收集后,发布孩子的个人身份信息,明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别人犯了错误或是违法违纪,我们不能采取侵权或是违法的方式,来指出别人的不当行为。”

【媒体声音】

《新华日报》:“到此一游”令谁蒙羞?

有的富起来的国人,不差钱,但差的是文明,缺的是素质,而素质不提高,花钱再豪爽也赢不了别人的尊重。这一点,又何止是出国旅游呢。真的希望“丁锦昊”以及随他而行、陪他成长的大人们能够反思自省。

《半岛都市报》:“到此一游”是没有底线的炫丑

“到此一游”既是个人文明的暗疮,也是毫无底线的炫丑。在一定程度上,“到此一游”其实是国民文明的试纸。在令人叹为观止的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 那几个蹩脚的手刻汉字,正嗤笑着某些人的丑陋不堪。无疑,在世界奇观

上随意涂抹的“奇观”,已超越了国度,只能让一种古老文明替另一种古老文明汗颜。

《南方都市报》:公民出国装文明,回来便野蛮地“两面”做人

如果这几个字,不是不远万里地刻到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而是刻在我们 神州大地的某个庙墙上,我们的网民是否也会如此群情激奋?我想,多半还是会的。不过,愤怒固然是有,但肯定没有这么山呼海啸般的气势,甚至还会带着一些玩 世不恭的调侃。

每每看到这些,我总在想,有多少人在这方面的愤慨,不是因为事情本身的对和错,而是因为在外面丢了脸?不是基于是非的判断,而是因为关乎面子。这样的愤慨,并不能真正促使公民素质的提高,倒是可能促使公民出国装文明,回来便野蛮地“两面”做人。

《南海网》:“丁锦昊到此一游”是造祖先的孽

这些年,我们已经见识了国人在国外随地吐痰,网民嘲弄这些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我们也见识了国人在外国飞往中国的飞机上群殴,有网民因而嘲 笑他们“丢人丢到天上去了”;如今,我们又见识了国人把“到此一游”题到了几千年前的珍贵历史文物上,可以说是“丢人丢到祖先那里去了”,是造祖先的孽的 错误做法。

【相关事件】

港媒记者2000年敦煌壁画刻字曝光:到此参观考察

日前,埃及千年神庙浮雕惊现“到此一游”后,网友@BWV988哥德堡发现,在敦煌东千佛洞西夏时期壁画上刻有“二000年立夏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觉得“真够刺眼”。

帕劳潜水扔烟盒

今年2月,影星黄渤发布微博:那日帕劳潜水,正为上帝的奇作美景唏嘘不以,突看见水面漂浮一烟盒,心中暗骂哪来的无德之人。突然看见烟盒上两个大字!臊得我上去一把捏在手里,像做贼一样生怕被别人看见。朋友啊,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

到马尔代夫偷珊瑚

今年5月1日,1名中国女游客在展示刚刚从海里捞出来的珊瑚时,被马尔代夫当地的潜水教练谴责。

有媒体称,外国人对中国人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中国人有钱乱花,恨的是中国人素质实在给当地造成困扰。

赵根大在台湾刻字

2009年3月27日,江苏常州一名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赵根大”字样。

台湾媒体将此事报道后,消息不胫而走。最后,赵根大通过媒体公开道歉才为此事画上句号。

故宫喊梁齐齐剁手

今年2月份,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

随后,颜先生告诉来采访的记者,他将此事发到微博上,“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得剁你的手”。

【评论精选】

丁锦昊,你中学老师喊你回校补课

在国内,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是人多的地方(主要是景点),这些地方只要有树木、砖石等方便刻字、写字的地方,你总能看到“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这几乎成了大陆游客的标志。

内地游客为什么喜欢刻“某某到此一游”呢?我想,这很可能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多少有些关系。想当年,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和如来佛祖斗法,孙猴子以为自己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能逃得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腾云驾雾一番后看到了五指山,误以为已经到了天边,于是在上面刻了“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以作证明,还撒了一泡骚臭的猴尿。

——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空》、电视剧《西游记》曾经风靡全国,随便刻字和随地撒尿的习惯,难道是从孙猴子那儿继承来的?当然不是,但模仿孙猴子“到此一游”,大概是真的。刻字,本来是自控能力差、心智不成熟的顽童的游戏,但不少成年人也这么做,就不能把责任都往孙猴子身上推,一些成年人的修养不够、行为习惯差、公德意识低、自由散漫,才是本质;成人的行为如同顽童,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嗓门、舌头、便溺、体液,不能不令人叹息,难道中国人心智缺失,始终难以成熟?

内地人的这种陋习,连长城上的砖石都不能幸免,到处都被刻上了“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至于一般的景区,只要景区树木的树皮比较软、树皮颜色比较醒目,都容易被刻字,工具也很方便——有时候,游客在地上找一块尖锐的石头;有时候,使用随身携带的刀具;有些人则喜欢在新竹上刻字,盖因新竹挺直,表面光滑,且质地比较软,方便刻字。我曾经在杭州旅游,在某景区的一丛竹子上,发现几乎每一根竹子都被刻了字,最多的还是“某某到此一游”。还有些人热衷

勒石刻字,刀锋深入砖石,这种刻字方式,大概更能保持长久,能让刻字的人“流芳百世”。

如今,随着出境游的增多,大陆的游客把这种恶习带到了国外。

去年举办伦敦奥运会的时候,白岩松曾经登上伦敦塔直播节目,也发现了一处“某某到此一游”的中文字样。

日前,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居然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字样: 据网友“空游无依”描述,5月6日,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最里面一个圣殿,往右边通道、左手的石壁上发现刻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的字迹),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而知名博主“蜡笔小球”今天通过微博披露了其查询得到的“丁锦昊”的身份资料,称其是来自南京的一名中学生。

早前,有内地游客在荷兰花展上摘花,有游客骑在美国华尔街的铜牛上拍照,等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面对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外国人是怕了中国人了,国外一些景区、餐馆都设立了针对中国游客的中文警示牌:卢浮宫外会有中文标示写着禁止随意大小便;国外的餐馆有中文标示牌“禁止喧哗”;国外的宾馆设臵了“禁止随地吐痰”,等等。

中国游客在国外的这些陋习,令外国人厌恶和反感,也增加了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以至于在不少外国人眼里,中国人只是缺少教养的暴发户。从前,我们很强调并注重维护国家的形象,那时以公务人员和公费出国的人占绝大多数;现在,私人游人数增多,良莠不齐、素质不一,少数人的行为,经过媒体和网络的放大,很容易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黑,很不利于中国打造自身的软实力。

对于丁锦昊的“到此一游”,正如网友所言,希望孩子和家长能就此道歉; 我觉得还不够,学校也有责任,以后应该强化学生、尤其是丁锦昊的行为规范教育,给丁锦昊补上行为规范一课;

把在国外旅游时行为不文明的游客列入游客黑名单,在其行为没有显著改善前,限制其出境游;当然,在国内旅游也一样,要把行为不文明的游客列入景区“不受欢迎的人”;

涉外旅游公司,应该把对游客的行为规范教育当作一个重要内容,至少应该起到告知和提醒义务;尤其是,像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刻字的行为,属于破坏文物的行为,很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不但要坐牢,还是赔偿,性质相当严重,涉外旅游公司不能只想着赚钱,而忽视对游客境外旅游的行为规范和常识教育,以提高内地游客出境游的正面形象。

“丁锦昊到此一游”,比孙悟空题在如来佛祖手指上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还要牛,因为丁锦昊从神像的胸部,一直刻到神像的裆部,相当后现代;字体风格和神像风格也比较搭。

【杨建文的BLOGhttp://blog.sina.com.cn/yjw19690222 】

到此一游 不仅为炫耀?

殷国安

“丁锦昊到此一游”。南京一中学生把名字刻上了3000多年历史的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气愤。丁锦昊的父母主动联系媒体表示,此事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孩子也意识到了错误,恳请大家原谅。(现代快报《5月26日》)无论如何,“丁锦昊”此举对国家声誉、历史文物都造成


漫画作文殡仪馆上刻着到此一游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95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