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

时间:2017-03-06 06:04:0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钱伟长生于1912年。

钱伟长简介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 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

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人物生平

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 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就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 方程”,“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等,他先后担任中国多所名牌大学的校长, 副校长,名誉校长,校董事会董事长,名誉董事长,并且曾连续4届当选中华人民 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任职务

1957年,由于建议理工合校及参加民盟会议等,他受到批评。1958年,钱 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除保留教授职务外,其余职务全部撤消,并长期受到不 公正的批判。“文影响钱伟长一生的地方化大革命”期间,他深受冲击。1968至 1971年间,被下放到北京特种钢厂炼钢车间劳动锻炼。在与工人群众接触后,思 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79年,中共中央改正了把钱伟长划为右派分子的错误决定。 1972年,钱伟长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问了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恢复为中国科学 院学部委员,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1981年,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主编。 1983年,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84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上 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7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应用数学和力学进展》杂志主编。

198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1990年,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

同期,钱伟长还担任漳州大学、沙洲工学院和暨南大学的名誉校长,并任 南京华东工学院、镇江江苏工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泉州 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 ,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乌克兰《应用力学 》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 美联合

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 ;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钱伟长主要著作简介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1953年8月

《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1954年3月

《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1956年04月,1957年出俄译本 《弹性力学》(钱伟长、叶开沅著)1956年1月

《锌空气(氧)电池进展》1975年4月

《波纹管、波登管、弯管膨胀接头、环壳和旋转壳文献目录》(钱伟长、 冯思慎编辑)1978年12月

《变分法和有限元》1979年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1980年

《变分法及有限元(上册)》1980年08月

《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1980年11月

《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1981年8月 《穿甲力学》1984年

《新技术革命十五讲》(收文1篇)1984年1月

《广义变分原理》1985年3月

《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钱伟长等著)1987年3月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1989年1月

《钱伟长科学论文选集》1989年09月

《格林函数和变分法在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中的应用》1989年2月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汇编.第3集》1990年

《钱伟长文选》1992年

《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其解法》1992年

《电机设计强度计算的理论基础》1992年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总论》(费孝通,钱伟长主编)1992年1月

《第二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1993年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黄河三角洲-东营篇》(费孝通,钱伟长主编)1993年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汇编.第6集》1993年11月 《应用数学》1993年8月

篇二:钱伟长与上海大学短学期制

钱老与三学期制

王福友

(高等教育研究所 工号: 10007707 TEL:13641854886)

从1983年任原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开始任新上海大学校长至驾鹤西去,钱老为上海大学坚持不懈地奋斗了二十七载。在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百年历史上,像钱老这样治理同一所大学长达二十七年之久的大学校长,恐怕是绝无仅有的。钱老最喜欢别人称他为“钱校长”,与他爱学校、爱教育有关。今天,上海大学在钱老的呵护下从一个稚嫩的“新生儿”已经茁壮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青壮年”。我们在发展中沉淀了属于“上大人”的传统,我们在前进中形成了标识“上大人”的特色。我们的传统和特色都与钱老的胆识与坚毅密不可分。上海大学的三学期制正是由于钱老的持之以恒,才渐渐凝炼为学校的制度特色。在当下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像上海大学那样,因长期坚守这个独特的教学管理制度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上大人”在钱老在世的时候有信心可以这么说,在钱老离开我们后,“上大人”依然有勇气这么说。这是钱老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二十多年来,上海大学(包括她的前身上海工业大学)能够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坚持推行三学期制,并取得了应有的良好效应,是与钱老的判断力和毅力分不开的。在我国大学发展史上,钱老首创性地把三学期制引入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其中的困难和所承受的压力恐怕别人是难以体会的。在30余年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改革探索行动。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大学也做出了积极的变革。钱老对我国大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历史性贡献,正是他在一统天下的两学期制里打进了一块能够激发活力的“楔子”。这就是今天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三学期制”。钱老为什么如此衷情三学期制?三学期制的吸引力在哪儿呢?

三学期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由于钱老和上海大学的坚持正逐步受到国内高校的关注。虽然由于教学管理制度传统和高校教学管理行为习惯的影响,这一制度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却有近百年的历史。根据康奈尔大学校友新闻报的记载,该校于1918年9月16日在一次非正式的教师会议上决定用三学期制取代一学年两学期制的做法,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灵活的注册时间,从而满足战争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临时需要。战争结束后,这项教学管理制度在康奈尔大学终止。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为三学期制的出台提供了独特的历史环境。当时,哈佛大学的学生中有许多因战争需要中断学业后入伍参战,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面临大量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联邦政府出台的退伍军人法案为这些老兵接受高等教育打开了大门。哈佛大学一方面要为那些参战的哈佛学生战后完成学业提供服务,又要迎接更大规模的退伍老兵进入哈佛学习提供便利。为此,哈佛把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改革为一学年三学期。哈佛三学期制在目的上除了应对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外,还考虑到压缩学习时间,提高效率为那些有能力在相对较

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的学生提供便利。

作为一项独特的教学管理制度,三学期制在我国大学中的应用与传播离不开钱老的坚守。钱老为什么排除各种争议,始终坚持这一独特的学期制度呢?这与他对时代变化和知识发展特点的科学认识密切相关。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无穷增长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必须对这些挑战做出回应。学生毕业后面对的都是未知的领域,是课本知识所无法提供给他们答案的领域。因此,大学必须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做出行动,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教师必须精简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钱老正是以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了推行三学期制的必要性。

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它体现了钱老治校的理念。三学期制的一大进步就是使学生从疲于应付考试的背书状态下解放出来。对此,钱老说:“我们用短学期制来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此外,三学期制对于大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它容不得学生放纵自己,先玩玩到考试时再背一背书应付考试的做法在这种制度下行不通。这项制度反映出钱老尽快地把学校建设好的思想。我们再也不能无忧无虑地、懒洋洋地过大学生活,必须有紧迫感,必须提高教学、科研和学习的效率。这可能是其他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中缺少的东西。三学期制是上海大学培养“无师自通”的人才的基本途径。

对教师而言,三学期制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解放了出来,为教师提供了充裕的科研时间。钱老深知,只要教师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做好科研,三学期制要求教师精简讲课内容的期望就完全可以实现。而这又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精讲,就是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由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经过一个训练过程,三学期制完全可以成为运转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理解这一点,就可以理解钱老在上海大学坚持推行三学期制的意义所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真正符合钱老教育思想的教学管理制度,真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知识爆炸条件下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现实。

从科研角度看,三学期制的最大优势是给教师提供了充裕的科研时间,这是两学期制,抑或近年来受上海大学影响的其他高校变革后的学期制,所无法比拟的。为什么要给教师提供充裕的科研时间?如果不理解钱老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就不理解钱老设计这一制度的初衷。任何受益于此的教师,都应该成为三学期制的拥趸。

同时,我们要看到任何制度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作为钱老治理上海大学的特色,三学期制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相反总是受到学校部分师生的争议。其实三学期制本身没问题,而是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能否适应的问题,当然还包括招生制度、家长的观念、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与措施问题。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实践三学期制的因素。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钱老那样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破解难题,深入改革、完善三学期制,使之在推进我校形成、巩固办学特色中彰显新的活力。今天,我们深情地怀念钱老,就应当继续把他所开创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重点是通过改革使三学期制充分发挥优势。当人们提到上海大学就想到并崇敬钱老坚守的三学期制时,我们就真正有特色了。那时,我们可以无愧地说:钱老,您的坚守开花结果了。

篇三:两位专家回忆钱伟长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今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8岁;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 “三钱”,三人已均逝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朱毅麟在年轻时代作为学生与钱伟长先生相处过半年时光,本网第一时间与朱毅麟进行连线,追忆 钱伟长生前故事。

那是在57年的时候,钱伟长正在清华大学做老师,我才23岁,刚刚毕业在学校做助教,当时是钱伟长和钱学森两位力学大师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一个工程力学研究班,我有幸参与了那次学习,并听钱先生的课程有半年之久。

在52年前后有过我们国家有过一次院系改革,那个时候开始统一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在苏联的教育模式中,力学更偏重于数学,而在全国各高校中只 有北大有一个力学数学系,而工程力学这个系别是根本不存在的。然而钱伟长与钱学森两位先生一致认为力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不能仅限于数学之中,要同工程密切 结合起来,要放在工程学里面才能发挥真正的意义。所以两位大师在清华创办了一个工程力学研究班,由此可以说“二钱”在推进我国力学如何为工程服务,如何为 建设的服务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我们听钱伟长先生讲课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钱伟长先生的

学识很渊博,根基很牢固,并深表钦佩。当是钱伟长主讲工程数学这门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有 很多很繁杂的数学公式,有的甚至要写一整个黑板,但是无论多么复杂的关系,钱先生都不需要用讲义,讲课过程中完全凭借他的掌握给同学进行讲解,一步一步推 导下来。对此我到今天都还记忆深刻。

华中科大人工智能研究所和计算语言研究所所长、著名数学家李国平之子李德华教授回忆钱伟长当年做客家中的情形,说:“钱老是父亲的知己,也是我尊敬的长辈。”

同是学部委员,钱伟长和李国平因学术观点接近,结下深厚友谊。“文革时,钱老被打成右派。1973年,父亲嘱咐我去钱老家中看望。”李德华回忆,当时钱老在清华的家既小且挤,因钱老仍在挨批斗,他只见到钱老夫人孔祥瑛,“钱夫人很坚强,在钱老最落魄的日子里,她也是乐观鼓励。”1993年,钱伟长第一次来到父亲家做客,“他亲切地跟我握手,专注地听父亲介绍我,之后在客厅里和父亲长谈了四五个小时。”李德华说,因为“敬畏”,他一直默默地听着二老的谈话,但他能感觉到“钱老的学术思想非常深邃,

且非常爱国,他十分支持父亲将应用数学运用到国防和国民经济上的想法。”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84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