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什么是班级行为文化

时间:2017-03-05 06:04:3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班级文化行为规范1

入 室 即静 入 座 即学 入 学 即专

篇二:班级文化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班级文化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在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场所,更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班级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探究知识和发展智能的场所,还是引导学生发展,实现师生之间交往与互动的舞台,更是师生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展现的场所。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包含班级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班级主流文化是指通过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文化体系,班级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内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是班级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的环境教育因素,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

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学活动以外获得的满足,很多是班级文化所给予的。所以说,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对规范学生的言行,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对形成的良好班级舆论,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创建优良的班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

一、动员全体学生,优化美化教室环境。

教室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阵地,它反映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社会的文明水平。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组成部分,教室环境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我们无法改变教室的大小,光线的明暗,桌椅的高低,更无力安装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精心设计和布置好教室。使教室的每一角落,每一样东西都具有教育作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整洁美观、优雅舒适的室内环境,可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板报、广播,我们都要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都在说话。”所以说班主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实现班级文化建设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的目的。

二、健全班训、班规,创建优良班风。

班风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极大作用。它无形地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美化集体生活,培养集体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作为班主任应与学生一起选择能代表班级奋斗目标的名言警句作为班训,激励同学们超着这一目标迈进。同时要健全班级公约、奖惩制度、考勤制度等班级管理制度,奖优罚劣,规范学生行为。并且通过长期管理,将制度内化为大多数学生自己的思想,从而利用从众心理约束全体学生成员采取一致行为。一旦这种行为一致的局面形成,就会对个别后进生就形成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与大多数成员保持一致,为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三、积极引导,形成健康舆论。

舆论,是众人的言论;班集舆论就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班级潜在的“游戏规则”。它能左右班集体的方向,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和同化力,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具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能扶持班集体中的好风气、好精神,同时能把班集体中的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作为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健康的班级舆论,合理利用舆论手段,有计划的对班级文化施加“定向”影响,把学生引导到班级文化建设所确定的方向上来。班主任要对班内不正确的言行进行及时的批评,要充分利用班会、学习园地宣扬正确的的思想行为,同时利用班内核心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

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信息,使每个学生自觉的认同正确的班级舆论,全面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创建文化阵地,关注个体成长,促进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应该帮助每个人得到最适合他天性和意愿的发展与成长,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大显身手,在成长和发展中体验到自身的尊严与价值。作为班主任既要重视个体的发展,因材施教,又要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为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内学习园地、小壁报、图书架等文化阵地,让有特长的学生在报栏内展示自己的作文、摘抄、美术及书法作品,抒发班级管理中的感想。鼓励有精力、有兴趣的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主办小壁报,并在班级墙报内展示或在全班传阅,起到统一思想、展现个性、发挥才能、引导集体舆论的作用。

五、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在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做好导演,学会“弹钢琴的艺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寓教于乐。引导、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同时通过活动让学生之间情感得到交流,培养协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成就感,营造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受到熏陶,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全体学生思想行为指向同一目标,即为班级工作而积极努力、主动投入。只有这样,班级文化才能形成鲜明的特色。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复杂,形式多样,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同时我们知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工作,作为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并且通过长期的坚持,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三: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实际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班训,以班训为纽带,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增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乐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班级人际关系;规范学生言行,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得到提高;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风。

关 键 词:班级文化 氛围建设规范

文化,一个抽象的概念。近几年,随着“企业文化”、“旅游文化”等的相继提出,在学校内部也流行一种叫做“班级文化”的概念。什么是班级文化,我认为它是一个班级经过长时间积累、孕育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种思想、行为、价值观的总和。班级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好的班级体可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A、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等。我们所说的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师生在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培育形成的班级形象、奋斗目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二)班级文化的结构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份,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一般而论,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和制度层面。

精神层——是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集中体现班级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定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班级精神、道德观念、理想目标、班级风貌。

行为层——是班级行为文化,指班级在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作风、面貌、人际关系等的动态体现。

制度层——是班级制度文化,既是师生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由一定物质形式所构成,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它保证班级文化得以贯彻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行为文化建设的成败。

B、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偿试。

一、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班训,以班训为纽带,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

班主任建班初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班训,它既可以繁荣学校文化,也是加强班级管理的一种新举措。制定班训时班主任要从本班实际出发,形成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激励性的班训。

由于我们农村学校条件差,加上留守儿童多,学生素质普遍偏低,班训制定高了,学生感到遥不可及,低了,又没有意义,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我以“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句浅显易懂,又极具激励性的话语作为班训。上课前让学生一起说这句话,放学后每个同学说出自己当天的收获。一天天下来,每个同学心里都有了一杆秤——我今天进步了多少?

二、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增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乐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心理学家说过: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地通过对客观存在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干净、整洁、优美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在教室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严于要求,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2)布置具有教育、鼓励性的名人名言;(3)及时更新板报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4)布置评比栏,每周更新;(5)做好优秀作业展示工作;(6)制作手抄报,班级展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通过活动可以化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团结、平等相处、奋发向上的氛围。组建板报小组、写作小组、体育小组、美术小组等兴趣小组, 开展“故事会”、“诗朗诵”、“小小辩论赛”、“为母亲做一件小事”等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从文化和舆论上影响学生,改善人际关系,使班级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班级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四、规范学生言行,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得到提高。

规范学生的言行,必须首先做好表率。一个班级有没有文化,看得就是班级同学的言行,看得是学生如何待人接物。班主任必须从严要求,要求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要教育学生:(1)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说谎,不议论别人的缺点;(2)遇到来宾,师长要主动问好;(3)进教室及老师办公室需喊“报告”;(4)做错事要主动向对方道歉;(5)受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得罪人时要说“对不起”;(6)跟朋友道别时要说:“再见”(7)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8)不给其他同学起绰号;(9)要坐端,身坐正,

不斜靠;(10)课堂施礼,身要立正;(11)读课文时,头正身直;(12)跟对方说话,要正视对方;(13)走路时挺胸抬头,腰挺直;(14)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化妆,留长发。

五、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风。

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的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只有每个学生都从我做起,养成主人翁责任感,才能形成良好和巩固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风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良好的班风是需要每个学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只有每个学生都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把班级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做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应该把班级的每一件小事进行分工,让每一件事都有人做,让每一个人每一分钟都有事做。如具体要求每天早上早读;具体要求作业情况;具体要求上课注意事项等等。每个学习的细环节都做到细要求,每件事都要有人管理,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人去理。学生通过对班级事务的管理和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什么是班级行为文化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75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