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山西吕梁山

时间:2017-03-03 06:18:0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吕梁丧葬习俗的演变及原因

吕梁丧葬习俗的演变及原因

【摘要】 丧葬习俗的沿袭与变革是历史与文化、社会史、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丧葬习俗的共性,对于丧葬习俗因各地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多不在意。因此选取山西吕梁这一特定文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此作为探究社会发展变化的突破点。

【关键词】 吕梁 丧葬习俗

一、前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礼仪制度,在民众中以各种形式延续着,有的简化,有的则繁琐,对于礼的崇拜可谓根深蒂固。“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丧葬的,丧葬的礼仪规范更是非常严格。就汉族而言,尤其是对于华北某些农村地区的民众而言,丧葬的观念不可不说是根深蒂固。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发生着不可阻止的改变,早期人类社会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传统价值观正在破草去遮,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显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放弃了对死亡的思考,而勿宁说人们对死的理解趋向成熟。现代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告诉人们,对于死亡,己经从族群那里转移开来,死总是自

①己的死,死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可能性,任何人都不能从他人那里拿走他的死。同时,面对死亡,需要

生者从中领悟些什么:死亡是一种终结,还是死亡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总之,这一切让我们走近“死之思”。而面对死者的丧葬,我们则会直接体验出死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丧葬习俗的沿袭与变革是历史与文化、社会史、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以前的丧葬习俗的论著多写古代,系统性的成果不多;以往的丧葬习俗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丧葬习俗的共性,对于丧葬习俗因各地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多不在意。因此选取山西吕梁这一特定文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此作为探究社会发展变化的突破点。

白寿彝《民俗学和历史学》一文说:“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习俗和历史上的习俗,有时看来很相

②似,但不一定是同样的东西。即使是同样的东西,因为历史条件变了,期间也必有差异”。

二、吕梁丧葬习俗产生及发展

(一)丧葬习俗产生

人类考古学早已表明,丧葬习俗并不是人类社会在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历史的产物,当然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例如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正如孟子所云:“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

③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可见,人们的思维活动只能紧紧围绕获取食物、制作石器、抵御侵害、谋

求生存等来进行,尚不会考虑生死大事,对同类的感情也相对比较淡漠。那时,人们死后是并不埋葬的,当然也就无所谓土葬和火葬等方式了,而是被抛之荒野任禽兽食之。甚至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食物紧缺,死后由其他人分之食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相对充足,野蛮地对待已故之人的方式已经不再存在,而“大脑的逐渐发达,以及长期受到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压迫,人类开始考虑诸如支配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力量究竟是什么,人类的来源于何处,最后归宿到①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l,北京:三联书店,1987:288。

② 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138页 ③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伟局,1960:138。

那里”。等问题。而当时出于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人们开始逐步地认识到对于逝者的尸体的保存的必要性,进而逐渐地产生一些相应的丧葬礼仪和文化习俗。

(二)丧葬习俗发展

i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在此期间原始的灵魂不灭观念更加盛行。与此同时,ii丧葬中的孝道观念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但是三代又有不同的丧葬习俗,丧葬习俗在系统和完善的过程中,被注入了政治、法律色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形式,这一过程大约到周代完成。后来统治阶级又将丧葬习俗上升为礼制,张亮采在他的《中国风俗史》一书中总结说:“丧葬之礼节,皆整顿于周。由贵贱亲疏,而有种种差别。其用情之厚,世界所未见也。周

⑤公之制,节目详备,哭泣辩踊皆有法”。

中国早期丧葬习俗的产生是基于对死者的怀念与敬畏,因此作为人生最后一站的死亡,自然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地位。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丧葬习俗受到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又汲取了道教和佛教的诸如“转世、轮回”等思想。在儒、道、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铺张大办、香骡纸马、打蟠招魂的丧葬习俗。从历史上看,中国一直就有“隆丧厚葬”的传统。殷商时期,人们崇拜鬼神,在葬礼上大量使用人殉、人牲和车马陪葬。春秋以后,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自行称王,诸侯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大搞隆丧厚葬,大出风头,老百姓也倾家荡产办丧葬。《墨子·节葬篇》与《吕氏春秋·节葬篇》都反映了当时隆丧厚葬的无序状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交战频繁,当时的隆丧厚葬情形并未消减,“陵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闻名于世的秦始皇陵墓,更将隆丧厚葬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西汉初期,文帝推行简丧薄葬,是得益于文景之治时休养生息的政策,天下大富。到汉武帝时期,各级官吏又争相大办特办葬礼。唐、宋、明、清各朝代丧葬制礼由最终形成到逐步完善,国家开始直接干预殡葬。各级官员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规定的制度,按死者生前的官职,或死者子孙的官职办殡葬,违者必究。“制式化”是唐以后殡葬的基本特征.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从形式上看,古代中国人生前早早就要置办一片坟地(有权有势、地位显赫的人还要营造自己豪华富丽的墓室),在营造之前,必须请地舆师察看地形位置的来龙去脉(即看“风水”),用“罗庚”(指南针罗盘)校测方向,然后择日点穴,规划格局,卜吉择日动土。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人硷、丧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期间要设宴招待前来慰问的亲朋好友,整个葬礼断断续续可以持续近两个月。隆丧厚葬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陪葬风俗。人们在研究每个历史时期的丧葬文化时,几乎都能发现大量的陪葬品,如新石器时代彩陶、秦兵马俑、汉代明器、唐代三彩俑和动物、明清瓷器,等等,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丧礼的重视程度和弥漫着的奢华风气。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史,这就意味着对于死亡的思考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程。在儒家看来,生与死虽然表面看来截然对立,其实却内在同一,生生不息代表着生命的永恒流动。这种对待死亡的理性态度,表现在“孝”上就是以孝治家。以孝的思想所代表的儒家孝思想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孝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依旧需要这孝的思想来维护我们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那么这种伦理困境应该如何化解呢?

以儒家礼教慎终追远、事死如生、厚葬久丧、以礼教孝的精神为基础的传统丧葬习俗,根植于这片土地两千余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耳濡目染、代代传袭的生活习俗。“讣告形式,多用旧式。吊奠礼节,伏拜者多,鞠躬者少。发引仪式,多用旧式。仪仗鼓乐。安葬仪式,亲友拜灵,多用顿首旧制。子女亲视葬埋,在葬期以前衣冠皆明制,清代数百年未改,至今犹然。服丧期间,斩衰三年,期服一年”这种情形主要是丧葬习俗作为社会风俗的一种,其一经形成,就可以在一定阶段上脱离社会经济的发展按自身的规律发展,甚至能够流传几千年,跨过几个社会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断前进,经

⑥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

④ 李学勤,失落的文明[M],_卜海:土海文艺出版社,1997:43

⑤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1972年版,第5页 ④

三、丧葬习俗的演变

近代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进入中国,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随之而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西方人来通商口岸定居,西方的生活习俗也相继传入,并对中国的生活习俗产生影响,中国社会的风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作为人生基本礼俗之一的丧葬习俗却有着自己本身特有的发展轨迹。

在普通民众中间传统丧礼习俗得到简化。丧葬汾俗丧葬主要有报讣、人殓、举丧、出殡、安葬、祭悼等。普遍采用木棺土葬。葬礼规模视家境而有差异,富家往往讲排场闹阔气,贫者一切从简,入土为安。

临终 老人病危,子女侍疾于侧,聆听遗言。病故后,全家恸哭。随即给死者沐浴整容,穿着寿衣。人亡后着“寿衣”,又日“装裹”,多用绸缎衣料缝制,有长袍、马褂、大小棉袄,内外衣裤、鞋、帽,富者穿七件,贫者穿三件,一般为五件,颜色以蓝、绿、红为主,棺被、棺褥为红色。死者口含金银币或银钱,近年多为镍币,谓之“含殓”。并烧一个纸扎(剪)的仆役,日“紧随跟儿”。死后,先头朝里、脚朝门置于门板上,谓之“转床”,等主要亲属到齐方可入殓、钉棺。

人殓 棺底垫干草,褥子上铺几尺红布,死者头枕元宝枕,手握桃条,腿绑麻皮,尸体入棺后,在死者胸前放小干饼若干个(每岁一个),在头顶心放一块黑炭,尸体上用红布遮盖。入殓毕,将棺木移置灵堂。灵前摆供桌,桌上置各种祭品和香纸。棺前燃昼夜不灭的“长明灯”,并设堂祭奠,孝子轮番H夜守灵。宅房外挂扎有寿花的纸幡(每10岁扎寿花一枚),男左女右,临街门扇上各贴一方麻纸(男上女下),如夫妻双亡各贴两张。第三日凌晨,在十字街口或大门口为亡者烧纸轿或纸马,日:“烧见阎王纸”。旧时多在此H做法场超度亡灵。死者亡日称“忌日”,从忌日至葬礼之前(停灵期)。

报讣 人死后,家人即向族人、亲戚及邻里发出讣闻与丧信,讣文上书故者生卒年月,出殡及各项活动日程,为富家所采用。一般人家则由孝子身着孝服、披发、跣足亲赴亲属家中叩头讣告(俗称报丧)。进门见人先磕“免罪头”,走时,亲戚家妇人紧跟出门嚎啕大哭,俗称“送丧”。近年,则以电视播放讣告为普遍。

吊唁停灵一般3—7天。每日孝子在灵前守灵,早晚焚帛哭吊。每早烧“明纸”,每晚烧“黄昏纸”孝男孝女从头到足穿戴白布孝服、孝帽,男腰系麻绳,女用白纱布遮面,谓之披麻戴孝。侄儿之辈穿孝不披麻;女婿穿孝不幔鞋(即用白布幔鞋);孙、甥之辈穿孝服,但孝帽缀红布长命絮;凡参与丧事者均戴孝帽以示哀悼。在停灵期间,亲朋好友前来向死者吊唁。儿女亲家吊唁时送插花筵席、寿桃炉食等供品及衣料等供晚辈出殡披挂。一般亲友送馒首及香纸。祭奠时孝子陪祭,祭者向死者行致哀礼。亲友除送祭品外,亦有送挽联挽幛者。

出殡 出殡多在午时,前有柳栽引魂幡,僧道鼓乐,挽幡纸扎(金童玉女、金山银山、生活用品等)。出殡移柩用肩抬,有独龙杠、二龙杠,八人抬、十六人抬、二十四人抬,孝男结队于灵柩前,执纨前行,孝女孝妇灵柩后坐车送葬,直系子女、儿媳一直送至墓地,下棺入土落葬掩埋成丘后再礼祭,方可返回。以上丧葬礼俗实为旧时富家沿用,贫苦人家多薄棺简葬,有的甚至草席裹尸掘穴埋葬了事。

悼念 坟穴视土质好坏有窑穴、洞穴、仓穴多种,一般男子死后可直接人坟,妻子先于丈夫而亡者要“寄埋”,不得上坟人穴,待丈夫亡故后,双双人祖茔安葬,俗称“合葬”。安葬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至亲及孝子携带祭品前往茔地祭悼,谓之“复三”,又日“圆坟”,近年多在安葬完毕后走出地头随即返回祭悼,免去H后再来圆坟。从死者忌H起,每七天举哀祭悼一次,谓之“烧七”。祭供食品有严格规定,“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火烧(包馅饼子),“四七”馔儿,“五七”饺子,同时焚烧寿花(每岁一朵),35天为止,至百日再隆重祭悼,烧百H时孝子至亲要上坟烧化纸扎(金山银斗),以后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九周年都要隆重祭悼。一周年祭日称“小祥”,烧化纸扎摇钱树、聚宝盆、衣箱、各种色纸。二周年祭日称“大祥”,仅在家堂供祭灵位,三周年祭H称“覃祭”,祭祀活动较为隆重,祭品有祭席,莲花馍馍,烧纸扎“灵堂”。九周年亲朋都至,规模更为隆重。1949年后,丧葬礼俗大改,取消封建迷信仪式,一切从简,不烧纸扎,开“追悼会”等殡葬新形式。农业合作化后,农村取消私茔改

为集体公坟,汽车拉灵柩,个别人家实行火葬。

封建迷信色彩淡化,陋俗恶习受到进步观念的批判,繁文缛节逐步革除传统丧葬习俗的封建迷信主要表现在对佛教、道教及风水的盲目信仰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人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倡议,“丧主备鼓乐、吊簿,并设筵款之,或有用僧尼、道士作佛事者,然皆出妇人女子之意,近多非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社会向近代化发展,传统的封建仪仗已被政府明令废止;二是新式教育兴起、科学日益昌明,“比年来,教育昌明,人知丧以尽衰、尽礼为主,而前此铺张之习逐渐改除,即富者之葬其亲也,吊客不过戚友,仪节不尚繁华,日暮成葬,仪文已从简矣”。

丧葬仪式简化或变通,新的文明方式被采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风俗都发生了删繁就简的变化,丧礼也不例外,点主、成主、墓志铭等仪式基本消失,丧筵也简单化,赙仪也改为花圈、挽联等,传统的丧葬服饰也逐渐简化。“近有葬亲不用音乐,不御酒肉,以素席待客,既殓,居丧次,不入内寝者,是犹行古之道也”。“入殓、殡葬大同小异,不延僧诵经,不焚化纸马、纸轿等物。亲友吊唁,赠花圈、挽联。丧家不用孝带、白袍、白帽,臂缀青纱,戚友佩花。前设鼓乐及挽联、花圈等导行,戚友、孝子徐行杠前。”

四、丧葬习俗演变原因及意义

(一)丧葬习俗演变原因

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历史的变迁时,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⑦”。丧葬习俗是社会风俗的一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的发展变化也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受到文化、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改变

经济生产、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变化不同社会风俗的发展都受到时代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的制约。每个时代的丧葬礼俗与其他礼仪、风俗一样,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的变革也必然影响丧葬习俗的演变。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使中国社会、经济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例如,铁路、公路的修建,可以提高沿途的运输能力,给周边居民带来便利,同时也改变了沿途人们的风水观念。有人就从中认识到,风水观念的不可信,进而促进丧葬习俗的改良。

众所周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途径。铺张浪费不能化作死者的生还,大操大办却有伤社会的风化。奢侈靡费、劳民伤财的社会习俗己经偏离了孝道为根本的伦理精神,异化为外在的浮华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意识伴随着哲学的转向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这无疑影响了人们的丧葬方式的变革。

2.合理开支,适度俭省

从经济角度审视丧葬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厚葬制度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对于死者有三天、五天、七天等长短不等的安放时间,耗时费力。有的还在丧葬期间夹杂着唱戏、歌舞、大办宴席等隆重行为,甚至不能分别婚丧和嫁娶。孔子曾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的礼节,旨在以哀悼代替繁琐的仪式,现在人们的举止已经变得舍本逐末,不伦不类,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礼节上、伦理上,都是不恰当的。

人死如灯灭,当人们意识到死亡的意义后,便不再专注与死亡本身,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活着的人身上。

3.基督教文化影响

与儒家不同的是基督教在灵魂与肉身关系问题上持二元论的观点,即强调灵魂不死,而肉体有生有灭。英文的“灵魂”(“精神”)sPirit一词是由希伯来语中的“呼吸”而来。《创世纪》中这样描述了亚当的出世:“上帝用泥土做成了一个男子,向他的鼻孔中注人生命的气息,于是这个男子就变成了活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03页

人。”可见,灵魂和肉身并不是合二为一的。与儒家看重肉身不同,基督教重视灵魂轻视躯体,认为躯体只是灵魂的寄居场所,死亡是灵魂的解脱与升华,灵魂可以脱离躯体单独存在。西方的丧礼实质上是在安置死者的灵魂,通过教堂、教士、墓地等中介,使亡者的灵魂升入天国,接近上帝,获得安宁。如果说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从精神层面影响着人们对于死亡的观点,那么以宗族和教会为核心的人群纽带则成为丧葬礼俗的具体实施者。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是传教士宣教中国人接受教义的过程,而且是中国人按自己的思维模式理解其教义、用自己的行为方式改变其礼仪的过程;不仅是中国的文化、思想等因素也影响、改变了传教士的思想、行为方式,而且是传教士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信仰,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行为。

天主教徒一生要行七件圣事:施洗圣事、坚振圣事、圣体圣事、告解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圣秩圣事、婚配圣事。而婚礼、葬礼是所有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中国教徒因信仰之故在这些礼仪上与非教徒有所区别,但是他们并没有抛弃所有传统婚礼、葬礼习俗,而是把天主教礼仪和中国传统礼仪结合在一起。天主教徒仍然是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全部传统习俗。由于已入教,他们不再参加大教的各种祭神活动但是他们继承了其他中国传统习俗。

出殡时,有人手持十字架在前面引路,其次是奏乐的队伍,再后就是棺材和死者的亲属。到埋葬地点后,神父“搭安所”,致候,宣读圣言;默祷片刻后,念祷文;灵柩入土,神父按习惯洒圣水。除上述教会礼仪外,教徒死后入殓、埋葬等一系列仪式也使用中国传统方式。现年87岁的太原教区韩耀宗神父说,教徒亡后,一般停放七到九日,年轻的短一点,但是放单不放双,这一点完全与传统习俗一致;出殡那一天,死者的亲友都来祈祷、送礼品,有布、毯子、被子、钱等,主家则要宴请来宾,这一点与民间丧葬习俗也相似,二者不同之处是非教徒亲朋来了要烧香磕头,天主教徒则是祈祷,但都要送礼物或钱;传统中国葬礼中,死者家属所穿孝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之分,天主教徒死后,其亲属也穿白大褂、白裤子、白鞋,腰系麻绳,子女们也哭、哀悼;天主教徒死者的棺材与非教徒的一样,也放在棺罩里,一样有8抬、16抬、32抬、48抬,棺材上也要拉白布,儿子、孙子们都要拉灵。韩耀宗神父的祖父去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殡时最前面是十字架开道,接着是乐队,再后是棺材,棺材所套的棺罩上有龙头,棺材被抬起来颠簸时,龙头左右晃动;其祖父有三个儿子,孙子、曾孙子很多,都各自站在按大小、支系排定的位置上拉灵。教徒也给亡者过七个斋七、百日、周年,但不烧香磕头,而是祈祷、念经。

《众所周知》部令发布后,教徒如同非教徒一样,要在死者的坟前供其生前爱吃的食品,尽管他们知道死者不能再享用这些东西。“祭品的意义不在于做的人相不相信祖先真的会来享用,重要的在于做的人藉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与理念,以及这些感情与理念背后的文化法则。”

(二)丧葬习俗演变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丧礼是人生仪礼的最后一项,“丧礼重于婚礼,亦重于其他人生仪礼,丧礼是

⑧超过一切的大礼。丧葬一事,乃是集儒、释、道三教‘礼’与民间‘俗’之大成也”。因此,丧葬习俗

是关乎个人、家族、社会、国家的大事,丧葬习俗的演变也是对个人、家庭的存续和国家、社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丧葬习俗有强化血缘和家族关系的作用任何一个人,在面对父母、亲人逝世都应该是悲痛的。这是人之常情,“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有血气之属者,莫

⑨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每个人如果没有父母的孕育、抚养都不可能长大成人。因此,

父母去世时,借助一系列的丧葬仪式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哀痛之情,希望父母在另一个世界可以“过得更好”,这既是感情的表达,又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丧葬习俗的演变就要既能表达人们的哀伤之情,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丧礼上,血缘关系能够得到强化,整个家族也会团结互助。丧葬也是和生育紧密相连的,“人们仍然非常羡慕那种在其葬礼上有许多男性后裔的人。孙子甚至重孙子参加葬礼,被⑧常人春:《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182页

⑨《礼记·三年问》,(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63页

篇二:吕梁

吕梁

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传唱,揭开了山西神秘的面纱;而伴随着歌曲中“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的美妙歌词,吕梁这个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熟悉。随着央视《吕梁英雄传》的热播,吕梁也引起了国人浓厚的兴趣,身边的很多人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走近吕梁:吕梁在哪,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那里有什么风土人情、文化习俗......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吕梁仍然是个充满了神秘的地方。

我是土生土长的道地的吕梁人。那里,是我生命的起点;那里,是我永远的归宿;那里,是我永远的家!对于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充满了感恩,充满了自豪!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代代吕梁人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着梦想的家园;纯朴、善良的吕梁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朝气编织着梦想的翅膀,实现着一代代吕梁人共同的信念和理想!

我爱我的家乡!如同爱我的生命!

希望通过这篇小小的日志,让我身边的朋友真正的了解吕梁;也希望大家把美丽的吕梁介绍给自己身边的人。

地理:吕梁市辖一区二市十县,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离石区是吕梁市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气候:吕梁市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年平均气温8、9℃左右,一月份气温最低,全区平均气温为—7、2℃,最低气温为—30、5℃;七月份气温最高,全区平均气温为22、8℃,最高气温为39、9℃。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和风灾。

资源:吕梁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种成因类型的矿产40种。突

出的资源是煤、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和含钾岩石等,已探明一定储量,其他如硫铁矿、石膏、大理石、蛭石等非金属矿产,虽无探明储量,但多年来一直被群众采用利用。另外,煤层气、膨润土、紫砂陶土、石墨、花岗石等有一定的成矿远景。全市含煤面积1146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4.3%,勘察区探明存储量404亿吨,占山西总储量的15.26%。

代表人物:“渺昆仑,笑吕梁,少年自有少年狂”,吕梁历史上人材辈出:宋代名将狄青、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唐代大将郭子仪,一代女皇武则天、“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近代有为国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张叔平,革命先驱贺昌,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山药蛋派”作家马烽,新生代导演贾樟柯等。

美丽风光:“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地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这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也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古刹安国寺,雄居于乌崖山中,以其形胜殊异,风景优美著称。内有三十二景可供游人观赏,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铜塔楼、钟鼓楼、万佛阁、关帝阁、观音楼、十王殿、洞宾楼,又有于清端公祠、于莱公祠、于成龙读书楼,还有莱公别墅、石牌坊、砖塔等,若逢夏季,气候清爽,真乃避暑胜地。多少年来有不少仕宦达官、显赫名流、墨客骚人汇集于此,也曾孕育过历史清官于成龙这样的时政英才。这座清雅古寺,四季鸟语花香,游人、香客络绎不绝。这处融自然风景与古建为一体的名胜,已成为革命老区的一颗晶莹夺目的明珠。

香严寺,始建于唐贞观一十三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宋、金、元、明、清五朝建筑,寺内共有殿宇五院十三殿,其代表建筑为“一金七元”八个殿宇,是少有的多朝代庙宇,其中殿内保存完好的金代砖雕、屋面造型独特的黑釉琉璃,属珍贵文物,被有关文物专家称赞为“国内罕见"古建筑群体。

玄中寺,四面石壁陡立,翠柏环布,为风景幽雅的佛教圣地,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据记载,北魏孝庄帝永安年间,高僧昙鸾在玄中寺创立了佛教净土宗派,并著有《往生论注》等书。唐代时,日本高僧圆仁

来中国学习佛教的天台宗和密宗教义,同时也学习了净土宗教义,从此中国佛教中的净土宗就传到了日本。以后,日本高僧源空(号法然)开创了日本净土宗,其弟子源信(号视鸾)又开创了净土真宗。这两个宗派的信徒、弟子都称中国的昙鸾、道绰、善导等为祖师,把玄中寺视为祖庭。凡日本这两个宗派的佛教弟子来中国参观、访问,都要到玄中寺进香。因此,玄中寺又成了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

庞泉沟,是以保护国家一类野生动物褐马鸡为主的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的主要林区。区内山高林密,沟谷交错,是野生动物生息的良好场所,现有国家一类野生保护动物褐马鸡两千多只。庞泉沟的美,美在质朴无华,浑然天成,无一丝人工雕凿之痕。“孝文古碑”、“云顶日出”、“雄师夕照”、“天门瑞气”、“笔架生辉”、“文源晚翠”、“龙泉瀑布”、“古树宝塔”,构成庞泉沟的“八大景观”,多姿多彩,若虚若幻。

北武当山,古称龙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复玄天大殿后,根据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更名为武当山,因位于北方,故改称北武当山。这里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又有历史久远的人文景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北武当山“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阶往上爬”,险峻处均置有铁索扶手。此山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其自然景观奇峻秀丽,素有“春粉、夏绿、秋红、冬白”之誉,加上陡峭险峻的石阶、古老恢宏的庙宇,可谓集“雄、奇、险、秀”于一体。万为奇异壮观的是,千姿百态的古松和天然雕饰的怪石,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鸳鸯松、龟蛇头智、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篇三:我的家乡是吕梁

我的家乡是吕梁

1、我的家乡是吕梁地大物博,秀丽山川肥沃土地风景独特, 几十年来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我爱家乡我爱吕梁我爱祖国。

2、我的家乡吕梁是黄土高原,一条黄河滚滚长流奔腾向前, 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和全国相连,山美水美人更美昌盛和谐。

3、东有交城文水汾阳还有孝义,南有中阳交口石楼柳林更美, 兴县临县方山岚县在西北地区,离石县在中心吕梁地区。

4、吕梁儿女勤劳勇敢心地善良,吕梁儿女顶天立地意志如钢, 吕梁儿女大胆开拓实现梦想,吕梁儿女与时俱进战果辉煌。

5、吕梁精神经历了硝烟战场,吕梁精神饱尝了岁月的苍桑, 吕梁精神谱写了一曲赞歌,吕梁精神担起咱中华脊梁。

6、我的家乡是吕梁山川秀丽,各级领导清政廉洁为民谋利, 带领人民紧跟党走步步胜利,鲜艳的红旗插遍了咱吕梁大地。

7、在过去咱吕梁落后贫穷,少吃没喝缺穿戴饥饿难忍, 常干一年挣得了不少工分,一毛钱家分票票实实可怜。

8、吃了上顿没下顿穿不起一条裤,故衣滩滩上买衣服把年过, 祖祖辈辈泥抹pia pia土窑窑里住,年轻人打光棍娶不过媳妇。

9、三中全会出台了富民政策,人民的心里乐开了花, 穷山沟也盖起了高楼大厦,有吃有穿有票票锦上添花。

10、巍巍吕梁石州城景色迷人,滨河两岸万家灯火生意兴隆, 龙凤大街贯穿南北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遍布了咱吕梁山城。

11、世纪广场人山人海歌舞升平,莲花公园吹拉弹唱景色宜人,

男欢女笑手拉手儿一伙一群,荷花飘香金鱼戏水风景迷人。

12、市民广场环境优美天地宽阔,百花争艳鸽子飞翔别具一格,

彩色风筝飞上蓝天相互追逐,给咱吕梁传美环境增添了装饰。

13、生态公园座落在山川河畔,空气新鲜环境优美人人称赞,

老年朋友下棋打牌笑声不断,琴声歌声笛子声潇洒烂漫。

14、党中央咱人民十分关心,一切的皇粮国税全部免征,

低保、五保养老鑫按时发行,富民政策暖民心改变了贫穷。

15、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交通规范社会安定有章可循,

人民警察日夜保卫城市安宁,现代化的新型城市排列前名。

16、吕梁山的五谷香香遍全国,吕梁山的大红枣可口好吃,

吕梁山的核桃美过洋出国,吕梁山的山药蛋享誉全国。

17、吕梁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一草一木把我们哺育成长,

慈祥的父母和乡亲是多么善良,但愿我们吕梁人民日日富强。


山西吕梁山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62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