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在制度落实方面

时间:2017-03-03 06:12:0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谈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常听到在企业工作的人说:咱们公司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执行。确实,在很多公司里,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都非常的健全,而且形式非常精美考究。但是真正落实到执行过程中,很多的制度却形同虚设。

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要么,制度从制定之日起,就一直是个漂亮的“摆设”,摆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或干脆摆放在办公室的文件柜里锁起来。至于这些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通过培训、督导等手段加以贯彻,那就没有太多人关心了;要么,在制度刚开始制定颁发后,还是会得到有效的执行的,执行部门还会去监督该制度执行的情况,员工在短时间内也会积极的予以配合。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执行部门的监督开始弱了下来,员工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恢复往日的作风,如果没有人进一步纠正的话,很可能情况恶化到再也不会有人理会什么管理制度,甚至连这个制度都会被人完全遗忘掉。例如,很多公司都会规定员工早晨上班必须打卡,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会派出专人做监督。但时间长了以后,很多公司的执行动作就开始偷工减料,即使是打卡这样的小事,很多人都不会遵循,有人请人代打卡,有人事后补填,以至于人事部门无法进行准确的考勤,更谈不上对业绩的考核了。

其实,任何规章制度只要贯彻执行,就能显示出一种巨大的力量。那些优秀的企业,贯穿各项工作的核心往往就是极强的执行力。例如:在知名度极高的联想集团,任何一项制度在发布后都会被坚决地执行。这些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上下都非常重视,任何一个员工都会遵守。如果有任何人违反制度规定,都会自觉地去执行惩罚条例。正是因为这样的执行力,才使得联想的各项制度具有相当的威力,保证了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再有,很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被其他企业兼并或收购。收购方仅在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更换了高级管理人员外,其他基本不动。制度没变,人没变,设备资源没变,就是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企业很快走上正轨,扭亏为盈了。绝招是什么?执行力,无条件的执行力。

成功的企业一定有“规范性+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讲,尤其是市场越健全,行业发展越健康,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高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水平、效果的竞争,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进性、有效性、实施效果等的综合竞争。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必须走向“法治”化,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是实现公司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正是基于此,2008年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国内各上市公司2009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我公司根据规范要求初步确立了内控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试行稿已公告下发,如何有效实施内控管理制度是公司目前必须紧抓不放的一项重要工作。

那么,如何实施呢?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把握。

企业是由管理制度维系的,管理制度主要是由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编制的,也主要是由管理人员来执行和检查的,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率的问题首先是来源于管理人员的观念问题,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在观念方面的差异;因此,中、高层管理人员首先要统一和树立相适应的管理观念。

首先要解决的还是认识问题。公司自上而下要达成共识,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制度的宣贯、执行、反馈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扎实有效地推进内控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工作。

其次是增强制度意识。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应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增强,在制度的贯彻执行中一定要起带头作用,并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制度的学习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员工的制度意识,营造执行制度良好氛围,使制度的宣贯、执行和完善工作不断拓展、不断深化。

第三、坚持分层推进。

1.高层领导是制度制订的倡导者和决策者,制度贯彻执行要自上而下,决策层先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行新制度,同时,高层对新制度的审核讨论过程也是一个宣传贯彻的过程。

2.部门负责人应克服惰性,有好的决心,才有好的制度执行力。优秀的部门负责人应从宏观去监督指导公司管理制度执行的程度,随时检查纠正,调整执行方案、执行方法,不断完善制度管理机制,推动公司制度的执行在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的行为中的深入度,用制度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为企业服务。

3.各级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在制度和执行上做到“自扫门前雪”,并有宣贯公司管理制度的义务和责任,杜绝一问三不知。在制度的管理和执行上不能当“明天先生”,在自身严格坚持制度和执行的基础上,对各级成员要监督,要落实。

4.全员参与。员工是公司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主要对象。如果员工连遵守什么、怎样遵守都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就是没有目的或目的(目标)不明确,后果将导致公司

制定的管理制度流产。

第四、抓好制度完善。各级领导、部门、员工在执行中遇到问题时要做到一律先按制度执行,若认为制度不合理的,可及时向有关领导或有关部门反映,由有关部门考虑是否需要按规定程序进行修订。对不完善的制度进行完善,对过于原则、不便操作的制度进一步细化。

第五、注重工作实效。制度贯彻与落实必须真正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努力取得看得见、管长远的实际效果。要把是否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了制度落实、推动了工作开展作为检验制度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第六、强化落实措施。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制度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针对制度贯彻执行不力、不到位问题,加大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使制度的执行力得到明显提高,保证制度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体制机制。

最后是强化制度的管理和执行。执行本身就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没有过硬的强化手段,有些刚建立的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建立持久的强化执行方案是完成管理制度最有效的方法。当一种制度,经过一定阶段强化执行后,它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好的企业传统发扬下去。

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问题都可归结为制度的问题,解决问题也必须靠制度,试想一下,一个企业中如果没有几个人认真地看过或看完那一本厚厚的制度,又何谈执行力?又何谈管理呢?

篇二:关键在提高制度执行力

关键在提高制度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的权威也在于执行。一项好的制度,如果不执行或者是执行不到位,就形同虚设,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制度执行上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不足,制度的虚置、不落实以及“置换”执行等现象严重;二是以形式主义的态度落实制度,如把制度执行当作走过场,以制度落实制度等问题。

究其根源:一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民主参与,造成一些领导干部敢于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二是由于制度执行的监督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度执行方面缺乏动力和压力,对制度执行采取敷衍态度;三是由于技术保障不到位,造成干部违反和规避制度执行成本较低,可以心存侥幸地去更改制度执行;四是部分领导干部由于缺乏法治意识,为实现个人政绩甚至是个人利益,采取变通执行制度,或者规避执行制度等。因此,当前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构建制度运行的良好状态,已成为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亟待建立一套制度执行的民主机制、动力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心理机制。

过程控制:强化制度执行的民主机制

对制度的制定、执行过程实行民主参与和跟踪监督,是增强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制度的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明确督办责任人和建立制度执行的信息反馈系统,以及相关流程设计,保证制度落实情况的及时跟踪。

一是民主议事,如针对党内“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制度,必须实行科学的议事决策机制,扩大参与面,确立重大项目的督办责任人,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跟踪并赋予其参与、评议和监督的权力。

二是民主参与,如在党内选举过程中,为保证选举的民主性,应完善选举程序以及完善投票规则,让党代表、党员和群众参与监督,真正赋予党员和党代表监督权。

三是民主监督,制度执行需要扩大监督主体和强化监督责任,如可以搭建平台,让媒体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等参与进来,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另外,要做好纪委的过程监督工作,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询问和质询,确保监督的有效性。

考核激励:增强制度执行的动力机制

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制度执行意识淡薄的情况,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责任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干部制度执行的动力。

建立制度执行能力培训体系,制度的执行主体的能力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执行力的高低,为此要加大对执行主体的培训,包括对制度认知能力、沟

通协调能力和灵活执行能力等内容的培训,促使其成为“想执行”“能执行”“善执行”制度的主体。

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确定年度制度落实任务,根据目标任务分解责任,量化具体责任,并落实到个人,并通过建立制度执行力的测量标准和评估体系,有标准、有时限、有措施地对不执行乃至落实不到位的,给予考核不合格处理,并实行评估反馈和问责机制,严肃追究其责任。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制度的执行情况与干部评优、奖金发放、职务提拔相结合,防止干部在落实制度方面不作为、少作为、乱作为,督促干部尽心尽责,使他们自觉自愿、不折不扣地执行,不断增强制度执行的内动力。“互联网+”制度:构建制度执行的技术保障机制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加强权力制约监督,实现权力运作公开透明的有效工具。目前许多地区实行的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就是应用“互联网+”思维来保障制度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如对权力运行进行电子化控制,可防止制度执行过程中人为因素,有些地方已拥有一套自制的电子系统——“权力公开专网”“业务办公系统”和“权力监管系统”等。“权力公开专网”面向公众,在这个网站上,政府信息“查得到、看得懂、用得上”;“业务办公系统”面向内部,集成了权力事项的网上办公流程,设置的程序会自动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权力监管系统”有“标准比对、信号预警、短信督办、数据分析”等功能,发现异常情况立刻会作出反应,并由监察部门介入督办,有效提升了制度的执行效果。再如,对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执行情况存在困境,有些领导干部在不同的地方购置房产,需要借助网络手段,加快完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来加以推进落实,保障申报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法治思维:培育制度执行的心理机制

制度执行也需要有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而言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相较于法治思维,更能有效地集中资源和人力,从而在短时间内快速出政绩,以致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基于政绩和树立个人权威考量,倾向于选择以人治方式来推动发展,于是便出现了只为经济发展,而不管行为是否合法、合规的现象。有鉴于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为制度的执行构筑一个坚实的心理基础和文化环境。

弘扬法治文化,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对制度执行重要性的认识,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理念,形成全党严格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党员干部都成为制度执行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营造严格执行的法治环境,坚持领导带头执行,切实发挥示范作用,依法用权。针对领导班子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如不研究部署、不带头执行、不调

查处理等,必须被问责,对故意违反党内制度、腐败的党员干部,要给予党纪处分和法律制裁,从而建立起厉行法治思维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篇三:谈谈如何解决制度不落实的问题

谈谈如何解决制度不落实的问题

二大队 王晓中

所谓制度,《辞海》对其的解释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度办事的规程。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人行为的方法,具有刚性,是每个人在一定范围内和特定时间里都要遵守的。它是一个单位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一个组织中,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单位和群体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或者是有了规章制度而不去抓落实,必然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之中。小平同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进入法治化社会后,我们党肩负着执政重任,加强制度的建设,并将制度落到实处,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以来,我所陆续开展了“规范执法行为 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以及岗位大练兵、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几项活动,这些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各项制度建设,并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制订、轻落实。根据上级的要求,各单位普遍对各项制度的制订抓得比较紧,但真正抓落实的显得比较欠缺。例如:基层大队现

规定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工,但很多分队都是等到七点半以后才组织劳教人员列队点名,实际上开工时间推迟到七点四十五分甚至更迟。

2.照抄照搬的多,结合实际的少。在制订出来的制度当中,有很多内容是照搬上级部门的下发文件,或者是参照兄弟单位的,而很少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也极少听取基层职工及群众的意见,有的制度明明在单位或者在现实情况下,难以落实的,但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也不得不写上,怕群众说不与上面保持一致。例如:在我所对劳教人员的三种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当中规定,不同等级的劳教人员每个月可拨打相应次数的亲情电话,但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这一处遇无法兑现,真正实施的话尚需时日。

3. 奖惩力度不够,对没有按照制度执行、违规违纪行为的人员处理不够严肃。 例如在考勤制度方面,基层带班干警交接班经常不准时,科室干部迟到、早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然而这部分违纪人员所受到的处理往往只是批评了事,真正受到严肃处理的极少。如此一来,“被从轻发落的人”便会认为制度不过是个形式,下次还可再犯,而其他人也会跟着效尤,进而形成一种不良习惯和风气。

4. 部分现有的制度已未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应该说,近年来我所各单位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制订了不少制度,但是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却存有一定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抓制度的落实,应作为我所制度建设中的重点。这是确保我们班子团结和加强机关队伍建设的关键,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商品意

识日渐提高,而在人们政治意识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果不强调各项制度的落实,则很难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和机关队伍的纯洁。那么,该如何有效解决制度不落实的问题呢?

制度不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就要规范制度的运行程序,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做到工作有布臵、有检查、有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加强。

1、抓制度落实,强化制度的严肃性

各项制度的制订要科学,结合实际,并且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发动基层干警及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要注意互相配套,发挥其整体作用,不能相互冲突,要尽量减少随意、无序的现象。通过一定程序确立起来的制度,就要保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这是制度建设中的最基本的要求。每项制度的制订,如果不从严抓落实,制度就成了虚设,失去意义。只有从严,才能不使执行走样,也只有从严,才能出实效。不管是领导还是基层干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都必须从严要求。这样,我们整个所才能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的精神风貌。

2、抓制度落实,要加强领导带头作用

制订制度容易,但落实制度难。制度难以落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的领导没有很好地执行制度。领导不带头执行制度,在基层干警中就没有说服力,自己尚未能按照制度去做,下面的人为什么就一定要按章执行?这在无形中给制度的落实产生了一种阻力。

江泽民同志曾经形象地引用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说法来说明各级领导带头执行制度的重要。制度既然已经制订出来,那么领导干部就必须带头去遵守,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任何事情或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去处理或对待,要体现出规章制度的公平性,不能因人而异。

在我所,尤其要抓好中层领导班子的责任落实。中层领导既是第一线的指导者,又是战斗员,是劳教所的中坚力量。党的劳教工作方针政策、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所党委的重要决策都是要通过中层领导具体贯彻落实到基层干警中去的。因此,抓好中层领导班子行政执行能力的提高,能有效保证所令畅通、行政工作效能的提高,进一步保证制度的落实到位。

3、抓制度落实,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制度教育

首先,要明确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办事程序及标准的,而落实规章制度则是为了实现内部管理科学化,增强凝聚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已经制订出来的制度,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才能促使大家自觉去遵守。也唯有促使机关队伍中的每位干警养成一种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习惯,各项制度才能真正得到执行。加强制度教育,首先要在班子成员中加强以身作则的教育,以带动整个干警队伍自觉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良好风气。其次,要抓住违反制度的典型事例,用反面教材来进行教育,必要时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这是最能收到执行制度效果的。再次,要定期组织干警职工对相关制度进行学习,以防有

的制度在刚制订时能认真执行,而时间一长久,就容易疲软的倾向。通过经常性教育,提高大家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4、抓制度落实,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对于日常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都要定领导、定目标、定时限,加强督办检查,一包到底,直到问题解决。要明确机关科室领导、各大队领导为落实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并且要签订落实制度责任状,确定责任领导所负责的对象、内容。另外还可以把劳教人员也纳入监督包干的范围,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了解情况、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干部落实制度的情况。我所对劳教宿舍的管理制订有相应的管理方法,而现在基层大队在具体实施时实行了责任制管理,各个干警签订责任书,对所分管宿舍包管到位,这一举措就非常好,保证了制度的实施且每个宿舍都有专人负责。

5、抓制度落实,要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对制度执行情况经常性地进行督促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堵塞工作的漏洞,推动制度的实施。因此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监督措施,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以促进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监督工作方面,首先要加大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力度。好的制度落实不好的重要原因,是该办事的人不办事。监察科的工作人员要加大对我所各单位执行制度的监督力度,勇于对制度执行中的不作为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要制定必要的办法,对行政不作为现象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对乱作为的问题,也要加大监督和查处的力度。

其次,在执法监督上,可以监督干警文明执法、维护劳教人员权


在制度落实方面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59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