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时间:2017-03-02 06:17:2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方舟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

方舟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15-10-07 12:43:11 | 来源: 光明网 | 作者: 方舟子 | 责任编辑: 作者:方舟子

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即青蒿素)”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本土科学家终于获得了国人盼望已久的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举国轰动,微博、微信都因此被刷屏,刷来刷去,主要是刷两点,有人把屠呦呦的获奖当成了中医药获得承认,感叹中医药终于走向世界,也有人因为屠呦呦是“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无院士头衔),借她的获奖批评中国科研体制。这些感叹、批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先来简单地回顾一下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流行,全世界每年有接近4亿人会得疟疾,导致几十万人的死亡。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抗疟疾的药物因为使用的时间太长了,疟原虫普遍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抗药性,那么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就变成了一个很迫切的任务;而且那个时候爆发了越南战争,抗疟疾的药物就变成了一种战备必须品。为此,1967年5月23日召开了一次全国大会,动员了全国60多家研究机构的500多名研究人员要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这项工作后来就取了一个代号,叫“523”项目。由于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都靠边站了,挑大梁的是一些比较年轻的科研人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也参与了“523”项目,担任一个研究小组的组长。 当时确立了几个寻找抗疟疾药物的研究方向,其中一个是从中草药当中寻找。各地的研究人员搜集了一万来个民间药方,筛查了五千多种中草药和四万种化合物,结果没有发现有哪一种是有效的。屠呦呦研究小组也收集到六百多个号称能够用来治疗疟疾的中药药方,对其中的200余种中草药、380种的提取物进行了筛查,通过动物试验,看看这些药物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抗疟疾的作用,结果发现都不能抗疟疾。青蒿就是屠呦呦小组研究的众多草药中的一个。初步的研究发现青蒿的水煎剂不能抑制疟原虫,其乙醇提取物对疟原虫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率不高。屠呦呦就提出了用乙醚来提取青蒿里的有效成分,1971年证明了青蒿的乙醚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力居然达到了100%。紧接着屠呦呦小组的其他人很快就分离出了青蒿当中的有效成分,也就是青蒿素。之后云南药物所的研究小组最先用临床试验证明了青蒿素对疟疾患者有疗效。

把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当成中医药获得世界承认,是天大的误会。这是因为很多人都误把青蒿素当成了中药。其实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也就是俗称的西药,中国药监局给它的是化学药准字号,国外也都认为它是西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麻黄碱、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而且国外早就认可青蒿素,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已把青蒿素的衍生物列为基本药物清单中。实际上天然的青蒿素本身的抗疟效果并不是很好,现在用的都是半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比如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的蒿甲醚和青蒿琥酯,都是自然界不存在的非天然的化学药。

在诺贝尔奖发布会上,诺贝尔奖委员会委员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明确指出,诺贝尔奖不是在奖励中药,而是奖励对一种药物的医学研究,最多只能说该研究受到了中药的“启发”。因为青蒿素是在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查后发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受到了中药的“启发”。而其实青蒿素的发现和中医、中药几乎没有关系。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

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中医由于缺乏植物学知识,经常把相似的植物混用。黄花蒿有时也会被当成青蒿使用,即便如此,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药来治疟疾的,而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杀不死疟原虫了。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才想到要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其实,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已对生药的提取有了“水-酒-醚”一整套标准程序,用乙醚提取是常规方法。在屠呦呦之前,其同事已经发现黄花蒿的水煎剂不能抗疟原虫,乙醇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不高,那么接下来尝试乙醚提取物就是顺理成章的,这对学习、研究生药制剂的屠呦呦应该是常识,和《肘后备急方》没有什么关系。

由于这个从《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的故事,人们会说青蒿素的发现至少受到了中医的启发,葛洪也因此成了“东晋名医”。其实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如果葛洪只记载了青蒿能治疟疾,我们也许能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葛洪共在书中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600多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的确,虽然偏方如此之多,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从来就没能抗击疟疾,每次疟疾流行都死人无数。事实是,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这个史实很能证明这一点: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之一。当年毛委员在苏区得了疟疾,就是靠让人专门去上海买了奎宁治好的。

所以,借屠呦呦的获奖来力挺中医药,是站不住脚的。那么能借此批评中国科研体制吗?屠呦呦被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无院士头衔,似乎在中国很不受重视,获得国外大奖显得墙内开花墙外香。其实前两无是历史造成的,她那个年龄段的中国大陆科学家都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不该以此说事。她三次评院士评不上的原因很复杂,一个原因是青蒿素是个集体大项目,参与的人众多,院士们对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中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有争议。另一个原因是参与青蒿素研究的很多人都对屠呦呦的学术和学风评价不高,特别是她存在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忽略别人贡献的缺点,例如在

其发表的专著中,甚至会去篡改引用文献的署名。她因此备受其同事、同行诟病,每次选院士都有很多人告状。几年前饶毅写文章论证屠呦呦是青蒿素发现的最关键人物,并组织给她颁发了由葛兰素史克赞助的一个奖,之后屠呦呦的国际荣誉接踵而来,所以饶毅对屠呦呦最终获诺贝尔奖功不可没。在以前,即使国外要奖励青蒿素的发现,也不知道该奖励谁。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举全国之力用人海战术搞出来的,屠呦呦在其中做出了关键发现,是主要功臣之一。青蒿素的发现得诺贝尔医学奖没有问题,是否由屠呦呦一人代表那么多参与者获奖会有争议,但借她的获奖批评中国现在的科研体制则大可不必。那只是特定历史时期一个不可复制的成就。我们总不能说那个时候的科研体制比现在还好吧?

没人否认中草药里可能会有有用的成分,但是一定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才能获得其有效成分,并得到世界公认。青蒿素的发现正是如此,它没有用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医治等等中医理论,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研究出来的。我把这种做法称为“废医验药”,就是废弃中医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用科学方法验证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青蒿素的发现就是“废医验药”的一个例子。

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这说明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其实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说明这种研究新药的方法效率非常低,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人类已经告别了盲目寻找药物的阶段,现在研发新药的主流是理性设计药物,即通过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的机理,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药物,然后据此合成一系列化合物进行筛选。这也应该成为中国研发新药的主流,而不是把财力、人力浪费在期盼奇迹的出现。诺贝尔奖表彰的是过去的成果,不是指导科研方向。千万别因为屠呦呦的获奖就又要像四十多年前那样搞全国会战想再从草药里挖掘重大成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对以她为代表的中国科研人员在自力更生的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卓绝地做出科研成果的表彰,值得为此自豪,但不应做过多的联想。

篇二: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篇三:人民日报评屠呦呦获诺奖

人民日报评屠呦呦获诺奖:以自信,以自省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这位85岁的女性获得了这项世界公认的卓越学术荣誉。她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正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之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诺奖的肯定,是对屠呦呦最好的回音。对这位药学家而言,40多年前的研究发现直到今天才获得诺奖,或许是姗姗来迟。而对一项科学发现来说,40多年来人们所目睹的其对于人类巨大的贡献,恰恰更证明了这项科学成果的牢固,因而对屠呦呦本人和她的科研伙伴们来说,并不嫌迟。更何况,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的那一刻惊喜和满足,应该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永恒一些。

在2011年拿到号称“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时,屠呦呦和屠呦呦现象就已引人瞩目。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之时,人们仍然感觉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来不及品味。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万能心灵鸡汤句式“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科学奖”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这个“幸福”的确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可以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在40多年前相对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和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的科研人员就能够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创新的热爱程度,都在不断水涨船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电中所言,屠呦呦获奖,正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中国科学界水平在许多领域已经赶超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同时,屠呦呦在青蒿素工作上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青睐,也会帮助人们意识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看着高大上的国际刊物,也都只是评价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足够信心坚持自己的方向,没必要妄自菲薄。有些人还在坚持“诺贝尔科学奖这次有没有照顾中国人”的疑问,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并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贝尔奖首破纪录,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地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有人为屠呦呦抱不平,这位诺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第二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不会“三无”,但也很难说一定就是院士。我们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也并不合适通过这样一个标签来透视整个学术界。

但“三无”之于屠呦呦因为诺奖而再次放大后,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并不想着拿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惊艳的成果,他们只是用毕生精力,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至关重要。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很多获奖者,都属于来自民间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实际上,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体制机制认识是在不断刷新和提高的。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政策和导向落实落地的迹象:“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的举措将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人坐下来,让被浮躁之风侵染的学术界静下来。

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先生,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无论是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没能拿,都已经不再是一桩心魔。

社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4点强烈印象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日本及爱尔兰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有“青蒿素之母”的美誉,她一人将分得所受诺贝尔奖的一半奖金,另两人分享另一半。由此看出屠呦呦是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一主角。

屠呦呦已年届85岁高龄,她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那时起就被认为是最接近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今天她获得诺贝尔奖终于成为现实,我们向她表达诚挚的祝贺和敬意。她在中国现代科学走向世界的路上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这一世界医学界最高荣誉奖给中国科学家,可谓实至名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对付疟疾,中国发动了国家级别的科研攻关。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对发现青蒿素以及对它的有效提纯做出先驱性贡献,回头看,正是这一了不起的成就挽救了非洲及东南亚等地至少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祝贺屠呦呦并且为她骄傲的同时,这一喜讯在第一时间给人们留下了一连串强烈的印象。一是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科学家,一直在中国的科研体系下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有新中国“没有培养出大师”的说法,舆论中对国家科研体系不自信、乃至质疑的氛围蛮强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对这样的看法形成了挑战。

第二,上述挑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人们普遍注意到,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而且既非两院院士,也没在中国国内得过什么著名的大奖。她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但她真正受到国内舆论关注是2011年获拉斯克奖之后。屠呦呦从在中国“默默无闻”到一举成为世界医学最高荣誉奖的获得者,这中间有明显的跨度。这至少说明中国的评价体系同外部的评价体系是有差别的,而这一差别值得思考。

第三,屠呦呦获奖的理由,在很多年前就已实际存在了。由于诺贝尔奖的授予理由大多需经过时间的沉淀来验证,这样的拖后是正常的。但它也告诉我们,今天的中国肯定业已存在一些其他诺奖级别的科学成就,它们有待“发现”、验证和确认。

第四,屠呦呦2011年获拉斯克奖后,中国相关领域就有争论。由于屠呦呦是在国家攻关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其他人和小组同样功不可没。有人认为应当奖励集体而不是突出一个人。甚至关于谁对青蒿素的发现“贡献最大”,也有不同看法。这样的“集体主义荣辱观”与诺奖颁给屠呦呦个人也让人感到了差异。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厘清,在中国许多领域恐怕不是很轻松的事。无论如何,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一件大好事,它是诺贝尔奖大门对中国科学家的一次真正开启。中国正疾步走在现代化的路上,我们的经济、科技和思想积累都有了相当的厚度,未来一些年中国各个领域都可能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强者和大师,不寻常的机会向着中国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走来。

我们应不再妄自菲薄,同时充满理性地解决当下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很清楚,一个13亿人大社会的崛起,必须经历创造性的时代,而我们今天就身处这个时代之中。

姚树洁: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中科院应该开心吗

10月5日北京时间下午5点半左右,一道惊人的消息横空爆出,中国中医研究院85岁高龄的屠呦呦研究员,与爱尔兰和日本两位科学家,同时获得2015年生物与医学诺贝尔奖。

一时间,朋友圈,网页,到处出现了屠呦呦的名字。我相信,这是中国人最骄傲的日子,是中国科学和教育界最骄傲的日子。本土出生、教育、成长的中国人,得到了世界科学最高的奖励。中国科学界出现了零的突破。

相信在屠呦呦获奖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不相信自己的科学家能够得到诺贝尔奖?有多少人一直在发问,中国每年1万亿人民币的科研经费,为什么就生产不出诺贝尔奖?更有人说中国有一千多名中科院院院士,为什么就没有人能够得到诺贝尔奖?

这些问题,随着一位伟大的中国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得到了答案。对普通学者和科学家来说,屠呦呦给无数中国学者,带来了希望,更带来了信心。

不过,诺贝尔奖为什么会奖给屠呦呦,却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中国科学院更是想不到,它有一千多名院士,没有人率先得奖,而屠呦呦,一位多次被拒绝在“院士”大门之外的女科学家,一无博士学位,二无出国留学经历,三无“中科院院士”称号的老人,却得到了诺贝尔奖。中科院的院士们,你们是怎样评选院士的?成了民间一个很大的问号。

对中科院来说,要不就不承认屠呦呦的学术成就,要不就无法向国人交代。为什么一位能够拯救数百万人命,青蒿素的最初发明者屠呦呦的院士申请多次没有通过?

记住两年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没有被评上院士,直接宣布退出院士的竞选。你不能说中国的院士评选制度不存在问题,而且问题还很大。袁隆平落选院士,更是引起了许多争论和愤愤不平的声音。

那么,屠呦呦和袁隆平为什么会落选院士?主要的理由是他们两都没有发表高水平的SCI文章,他们可能都不会说英语,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等等。

没有博士,没有英语,没有SCI高水平文章,就不能成为院士? 但是,屠呦呦为什么可以超过目前所有的院士而得诺贝尔奖?中科院的院士们,可能还不会理解,诺贝尔奖可以奖给实验科学家,可以奖给能够拯救无数生命的科学家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使中国的的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问题,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科学家,却当不了院士,这是怎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饶毅的研究成果我不懂,但是,他早在2011年,就对屠呦呦能够得到诺贝尔奖进行了科学的论证。饶毅敢于批评院士的评选制度,敢于批评中国科学研究经费的低效率利用,这是爱国者才有的胸怀,为什么某些有权力评选院士的院士,就把他当成眼中钉了呢?

屠呦呦必需通过诺贝尔奖才证明中国院士制度的根本缺陷,而中国到底还有多少像屠呦呦这样优秀的科学家,被中国的人才评价体系所埋没?这个,谁也不知道。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而去全盘否定中科院的院士评价体系,更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广大院士对科学事业的伟大贡献。我们只是觉得,应该通过屠呦呦和袁隆平的事情,对目前院士的评选机制,进行一次反思。

评价科学家,发论文,得奖,得到科研经费,当然非常重要。许多科学论文,是衡量一个科学家水平的标准,但是,这不是唯一重要的标准。科学研究的成果,如何影响人类的生命、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比论文本身更重要。我们现在的大学,片面追求论文的数量和发表的杂志出处,对人才的评价,对人才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光看论文,不看论文对社会的影响力,就是评价科学成果片面的标准。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对中科院的挑战,而且,也是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反思。

首先,屠呦呦是1971年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同时,发现这两类药物,不是她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而诺贝尔奖为什么只是承认她一个人呢?那是因为屠呦呦的原创思想。因此,研究的原创思想非常重要,其他人后来的贡献再大,也没有原创思想的重要。2012年的医学奖,多

利羊的发明者没有得奖,而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因为发明了克隆青蛙而得了奖,就是这个道理。2003年格兰杰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对时间系列稳定检验的原始贡献,而哥本哈根大学的约翰孙教授发现VAR单位根检验法,在技术上远超格兰杰的二元回归法,却没有得奖,也是一个道理。

其次,发表高水平杂志的论文重要,但是,原创思想更重要。屠呦呦没有SCI论文,她学的还是中医,不懂英文,哪能发表在世界的权威期刊?而目前不管是院士,千人计划专家,还是长江学者,如果没有过得硬的英文文章,是很难被评上的。

在这里,我们不应该否定发表“上等”杂志文章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在考察一个人的科学贡献时,文章和实际贡献一定不能孤立起来看,而是要全面考虑。例如,一个人的文章类别很高,但是,没有多少人引用,或者没有多少社会影响力,这样的人才,该怎样评价?而有些人,文章不是很多,但是,所提出来的观点,见解,或对社会的真实影响力却很大,那么,是不是对这样的人,就不认为是人才呢?

其实,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的设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科学院院士制度的某些不足,工程院更讲究实际社会影响力,科学的应用贡献率,而不完全是文章的多少和“档次”。

再次,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不仅体现中国传统中医的魅力,更是从根本上摘掉“中医不是科学”的帽子。如果说,中医不是科学,那么,在西医出现之前,中国人不管得到什么病都没有药治了?这是一种非常荒唐的结论。应该说,西医的出现,为人类的健康贡献更大了,而不是因为西医比中医在许多方面的优势,而去简单的否定中医。

中国人能够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中医的魅力,更是为医学和药学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更加能够造福人类的路径。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所发明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就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破冰式的开始。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也正在快速崛起。我相信,屠呦呦不是中国唯一最优秀的科学家,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例如袁隆平等。他们的科学研究,一定能够得到世界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承认。

今年,QS大学排名,已经把中国的4所大学排到世界100强。泰晤士报把30多所中国大学排到了前6百名。请中国人不要再自我诽谤了,中国的大学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中国的大学在世界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中,却在不断地取得进步,而且,进步非常惊人。今后,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出自中国大学,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附)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一经传出,在国内再度引发热议。此前,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时,曾引来“一人获奖公平吗”、“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为什么落选院士”等疑问。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当时曾以“柏木钉”的笔名,在人民日报发过三篇评论,对这些问题一一回应。

一、屠呦呦获奖:一人获奖公平吗?

公平!科研奖励尊重“第一”、崇尚“首创”

“不能把团队的成果归于一个人”;“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自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以来,类似的言论就不绝于耳。

我们不妨对青蒿素研究的历史稍作梳理——

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1969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该项目。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该小组最后把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1971年10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抗疟药内部会议上首次公开报告的全部内容,引起参会人员的极大兴奋。

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启示、鼓舞下,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也分别提取到含量更高的青蒿素。在此后的临床应用、结构测定和新药研发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周维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李英等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难看出,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的确是协作攻关的集体结晶。但拉斯克评奖委员会之所以把奖杯颁给屠呦呦,所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茫茫黑夜中,是第一个发现者或发明人开启了希望的大门,为后来者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径,其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试想,在青蒿素研究中如果不是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之后的结构测定和药物改良就无从谈起,“东方神药”不知何时才能诞生。

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不折不扣的智力冒险。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如果在科技奖励中采取“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不仅不公,而且有害:这样做不仅消解了第一发现者或发明人的价值,也会打击他们的创新积极性,阻碍重大原创成果的产生。

二、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

扎实做事!科研人员应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让人震惊的是,屠呦呦的科学创举,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挽救了数亿疟疾患者的“东方神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现在的科研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为何难得做出世界级的领先成果呢?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科学家大多数都太浮躁了,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挖掘原创的成果。

这话可谓一语中的。由于急于求成、过于浮躁,虽然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连年递增,跟踪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就是缺乏能开辟新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科技界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难辞其咎。比如,科研项目政出多门、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导致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申请项目、应付检查上;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许多单位还把论文与奖金、晋升等挂钩,致使科研人员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甚至不惜造假。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就青蒿素的研究历史进行深入调查,他的这段话意味深长: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三、屠呦呦获奖:为何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落选院士?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52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