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挖空组

时间:2017-03-02 06:16:0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Illustrator

Illustrator 教学笔记

矢量图是由矢量的数学对象定义的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它最基本的单位是锚点和路径。

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无关,它最大的优点是占用的存储空间小,并且可以任意旋转和缩放而不会影响图形的清晰度和光滑性。

第一节

一、选择工具

按住Shift可添加选取的对象,

按住Alt键拖动可复制对象。

拖动定界框上的手柄,可以移动对象。

按Shift可等比缩放对象。

也可按光标键移动,按一下移动1个单位。按Shift+光标,按一下移动10个单位。

二、直接选择工具

可以选取并移动图形的一个锚点。

三、魔术棒

选择相同或相似填充属性的所有对象。

四、套索工具

拖动产生选取范围

五、渐变

改变渐变颜色,双击渐变滑块。添加一种渐变色,可在渐变条下单击。删除渐变滑块,可把它拖动到面板外。

双击色块,可在颜色面板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选择一个渐变滑块后,按住Alt键单击色板中的颜色可改变渐变色。也可以将色块拖动到渐变滑块上。

六、网格对象

选择网格工具,在图形对象上单击鼠标,可转换成网格对象。

对象/创建渐变网格

将渐变对象转变为网格对象。对象/扩展/。

按ALT单击网格点,可删除网格点。

选择网格工具或直接选择工具,可以移动网格点。按Shift可沿网格线移动网格点。、

也可以用套索工具选择网格点,按Shift可加选。按Alt可减选。 选中网点后,拖动颜色面板的滑块,可以调整网格点的颜色。

第二节

钢笔工具

点击生成直线形路径,按住鼠标拖动可产生弧线形路径。

五、旋转工具

可以拖动图形旋转,旋转时可以移动中心点。

双击旋转工具可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设置旋转的角度。

六、镜像工具

以参考点为中心翻转对象。

双击镜像工具,可以弹出镜像设置对话框。

七、比例缩放工具

按比例改变图形的大小。双击图标弹出设置对话框,可以输入缩放值。

八、倾斜工具

拖动节点,可变换图形

九、改变形状工具

可以添加节点,调整节点改变图形形状。

十、变形工具

十一、旋转扭曲工具

十二、缩拢工具、

十三、膨胀工具

十四、扇贝工具

十五、晶格化工具

十六、皱褶工具

十七、自由变换工具

可以移动、旋转、缩放对象

第三节、绘图工具

一、直线

按Shift可创建水平、垂直、成45度角的直线。

二、弧线

三、螺旋线

四、矩形网格

水平分隔线:倾斜值为0%时,水平分隔线的间距相等。小于0%网格的间距从下到上逐渐变窄。

五、极坐标网格

带有分隔线的同心圆。

六、矩形、圆角矩形

七、椭圆形和圆形

八、多边形

九、星形

十、光晕工具

十一、画笔

在绘制线条的同时对路径应用画笔描边,创建各种艺术线条和图案。 画笔类型:

书法画笔

散布画笔(沿路径散布)

艺术画笔

图案画笔(完全依循路径)

画笔选项:

保真度:控制将鼠标移动多大距离,才会向路径添加新锚点。值高,路径平滑。 平滑度:控制使用工具时应用的平滑量。从0%-100%。值高,路径越平滑。 填充新画笔描边:可将填充色应用于路径。取消路径内部无填充。

保持选定:绘制出路径后,自动处于选择状态。

编辑所选路径:可以使用画笔工具对当前选择的路径进行修改。

范围:鼠标与现有路径在多大距离之内,才能使用画笔工具编辑路径。

实时描摹

把置入的图片转换为矢量的路径。

选中对象,在对象/实时描摹/建立 。

描摹后也可以设定描摹选项。

实时上色

选中对象,在对象/实时上色/建立

选择实时上色工具,可为每一个单独区域上色。

添加路径,对象/实时上色/合并

篇二:Indesign CS3授课16课时

Indesign CS3授课——16课时

2007 年3 月底,Adobe 公司发布了InDesign CS3,提供全面印刷解决方案的基石。

1-4课时

(AI中单页排版训练2课时)

一、 可定制用户界面

InDesign CS3 的菜单、控制面板、调板都可定制,调板可以有三种状态:①只有图标;②图标和名称;③展开状态。在有图标和名称的状态下,向右拉动会转为只有图标的状态; 这二种状态下点击右上角的双箭头都会转为展开状态,再点击双箭头又会还原到原来的状态。用户可以根据工作流程定制调板,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屏幕空间,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为适用。

★点菜单:“编辑\菜单“命令,弹出菜单自定义面板,用户可以关闭一些不常用到的菜单项,并且可以选择颜色以使某个菜单以特定的颜色显示。

★保存工作空间“窗口\工作区\保存工作区”

★可以通过自定控制面板,使不常用或有调板可控制的内容不显示,以方便操作,提高效率。点击控制面板最右端的下箭头会弹出菜单,点“自定”弹出“自定控制面板”面板。当所有这些都调整好以后,可以保存为工作区,以便以后调用。

★视觉页面面板

在“页面”面板中可以查看页面缩略图,从而使得在文档中导航和排列页面更容易,可以更轻松地在文档内和在文档之间移动页面。是否显示页面缩略图及缩略图的大小可以在面板选项对话框中设置。

★显示功能:

视图\使页面适合窗口,视图\使跨页适合窗口;

为用户提供4种不同的视图模式:正常模式,预览模式(按照最终输出显示图片),出血模式,辅助信息区模式。

视图\显示性能\高品质显示(或快速显示,典型显示)

二、 文件操作

★在Windows系统下,文档文件的后缀是.indd,模板文件为.indt,库文件为.indl,书籍文件为.indb ★新建文档时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常规和模板。模板的概念:可以把版式、图形及文字等预先设置好,下一次打开模板,加入新的内容。

制作模板的方法与普通文档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在保存文档的时候。当准备一个供其他人或是自己以后使用的模板时,可以增加一个层,列出有关模板的说明。

★置入psd图像时点中“显示导入选项”,可打开导入对话框,可以导入Photoshop中存储的Alpha通道、剪切路径和图层。

★置入ai文件无法编辑插图中的路径、对象或文本。

★多文档置入:InDesin CS3 在置入文档时一次可以选择多个文档,这些文档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这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当文档置入时在鼠标指针上会显示缩略图, 在置入第一个文档后,接着会显示下一个文档的缩略图。你可以直接在页面上点击,置入原大的文档,也可划一个图文框而置入文档,还可以置入到预先规划好的图文框内。

★置入TXT、Word 等连续文档时:

手动排文:先设置好页面分栏,置入文本文件,手动设置每一个文本框,进行续排;

自动排文:按住<Shift> 键点击页面可自动置入整个TXT 或Word 文档,当页面不够时会自动增加页面以使整个文档置入。

★InDesign CS3 还可以置入InDesign 文档,便于重复使用版面。在置入时与置入PDF 文档相似,虽然不能直接编辑置入的内容,但当置入的文档更新时会通知更新。这种功能为多人合作创作一个InDesign 文档或创作一个复杂InDesign 文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三、 页面操作

1. 页面基本设置

★创建新文档

页面尺寸代表页面出血和其它标记被裁掉后的成品尺寸。包括边空,出血,辅助信息域;黑线是页面尺寸;红线为出血;蓝色是辅助信息区域线;品红线是边空线;紫色线是分栏线。

★更改边空与分栏设置:选中某页,执行菜单中的“版面\边距与分栏(Layout\Margin and Column)”命令,修改对选中的页(单页或对页)分栏。如果要创建非等宽分栏,先创建等宽的分栏,再将个别栏线成对拖到其它位置(先去掉“视图\锁定栏参考线”命令前的√)。

★锁定零点:在零点标尺处按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击“锁定零点”,另外也可在此修改标尺的单位。 ★基线网格,文档网格,版面网格;

★生成辅助线:页面辅助线——从标尺拖至目标页中;跨页辅助线——将辅助线从标尺拖入粘贴板中,当放大粘贴板不可见时,按住Ctrl键拖动或双击标尺。按住Ctrl键从零点向外拖动可同时拖出垂直与水平辅助线;要移动跨页辅助线,拖动辅助线在粘贴板上的部分,或按Ctrl键从页面内拖动。

★精确控制辅助线:选中辅助线,在控制调板中输入X,Y数值改变位置。“版面\创建参考线”命令可创建规则的辅助线,但与分栏本质不同,它不能够自动控制文本流。按Ctrl+Alt+G可以一次选中所有的辅助线。★另外,还可以拷贝粘贴辅助线,并且为不同的辅助线设置不同色彩——选中辅助线后,“版面\标尺参考线”命令。

★缺省的叠放顺序(由上及下):辅助线—页面对象—版心线和分栏线—页面。“版面\首选项\参考线和粘贴板”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参考线置后”命令,辅助线可到对象之后。

★预视文档:工具箱底部有4种预览模式。

2. 页面和跨页编辑

★在“页面调板”左上角弹出菜单中选择“面板选项”(palette option)命令,可以更改页面与跨页的显示。 ★在页面调板中双击跨页下的页码,可将该跨页选中;双击一个页面可标定它并移进窗口,也可以在窗口左下角输入页码直接到达指定页面。

★删除第一页让文档从双页开始:选中要保留的双页,在“页面调板”弹出菜单中选“允许选定的跨页随机排布”项,将它名称前的√点掉。然后选第一页,在“页面调板”弹出菜单中选“删除跨页”即可; ★增加页面:在“页面调板”弹出菜单中选择“插入页面”;

★创建多页面(折页式)跨页:先在“页面调板”弹出菜单中选“允许选定的跨页随机排布”项,将它名称前的√点掉。再在跨页中增加页面(插入页面),也可将其它页的图标直接拖到这两页之间。可以在一个跨页中增加最多10页,当达到极限时,黑色竖线不再出现。

★在页面调板中拖动页面小图符可改变页面顺序;复制页会将该页与其他跨页的文本串接破坏。

3. 主页

Pages调板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主页区,下部为普通页面区,可将在页面中出现的一些固定元素(例如

页码、题花、页眉等)置于主页中,然后将它们应用到指定页中,可以起到提高效率和防止固定元素因误操作而位移等作用。主页类似于模板,可将其用于文档中的很多页面,加入到主页中的所有对象都将出现在该主页产应用的文档页面中;

★创建主页:调板菜单中选择“New Master”项;将现有页面直接拖到主页部分,形成基于原始页面的主页;

★应用主页:将调板上部主页(如主页A)图符分别拖动到某几页(如第14,15,18页)图符上,这几页的图符上显示为A;如将调板上部主页B图符分别拖动到某几页上,这几页的图符上显示为B;通过这样的方法可将主页分别应用到正文页上;

★一次应用主页到多个页面:选中多个页面,在页面调板中选择Apply Master to Pages,设定页面范围;★主页图层上的对象位于文档页面中同一图层的对象之后,要使主页对象不被文档对象所覆盖,必须将它移至更高的图层中(例如主页中设置的页码被某页中的底图遮挡,要在图层面板中建立一个新层,将主页内容移至更高的新层里);

★父主页与子主页

例如父主页包含全书都有的内容(如页码);再建立5个子主页,分别包含书中5章的章名、页眉和装饰等元素;

选取主页B,从页面调板中选择Master Options For B,在Based on Master处,选择另一个主页(如主页A),则可使B成为A的子主页;

★将主页调板中的“None”主页拖动到页面中可去除原主页;移除主页。

4. 编排页码

一个单一的文件可容纳9999页,页码可大到99999。

★添加自动页码:双击主页或某单页,在希望添加页码的位置定位文字工具T,键入希望和页码一起出现的文字;选择“文字\插入特殊字符\标志符\当前页码”命令(左右主页都需插入页码);然后再选择“版面\页码和章节选项”命令(Layout\Numbering &Section Options),选择不同的页码形式:如希腊数字等;还可指定起始页码的位置;

★如果要建立暗页码,则按Ctrl+Shift键单击该页页码,将其删除。

★绝对页码和相对页码,在Preference\General中设置

双击鼠标可以快速、直观地更改工具。 双击对象可在“选择工具”和“直接选择工具”之间进行切换;双击可在组内选择对象;并且可以选择文本而无需转换空框架。

四、 图形与框架

1. 基本绘图工具

直线工具,铅笔工具,钢笔工具

★拷贝一张图片后,选择“编辑\贴入内部”命令,可以为对象创建剪切蒙版效果。创建蒙版之后,

还可以用(直接选择工具)拖动更改图像显示部分。

★多重复制:选择“编辑\多重复制”命令。

★路径查找器(请比较与AI中的异同)

2. 颜色的填充

3. 框架

框架是一个容器,可以包含文本、图形或填色,也可以为空。 可大致分为图形框架和文本框架。

★执行“对象\内容”子菜单下的命令可将文本框架与图形框架进行转换。选中一个框架,执行“对象\内容\未指定”命令,可将其转为普通路径。

★可将对象选中后拷贝,然后使用“贴入内部”命令将其贴入框架之中,一个框架只能包含一个对象,如果要一次贴入多个对象,先将它们进行编组。

应用

(选择工具)选中的是框架,而应用(直接选择工具)选中的是框架中的内容,选中内容后按Del

键将其删除,留下框架。

应用(位置工具)既可以移动框架,也可以移动内容。 (直接选择工具)拖动节点修改框架外形,可以钢笔工具添加或减少节点。

工具选中框架内容,然后执行“文件\置入”命令,在★

替换框架内容可起到更新版面的作用,方法:应用

对话框中双击要替换的图片即可。或者打开“链接”面板,在其中双击要替换的图片名称,打开“链接信息”对话框,重新更改链接图片,点中“重新链接”按钮即可。

★“对象\适合\使内容适合框架”,内容自动按当前框架比例进行缩放。“对象\适合\使框架适合内容”改变框架以适应内容形状。

4. 对象效果

Isolate Blending:隔离混合,用于决定是否将混合模式应用于选定的对象组。

Knockout Group:挖空组,用于决定是否使组中每个对象的不透明度和混合属性挖空或遮蔽组中底层对象。 对象效果:投影、羽化、斜面与浮雕等。

5. 图层

★文档包含许多大图,可将图文分别置于不同层上,校对文字时只打印文本层,也可用于不同地区的广告版本;

★使用选择工具选中页面中某个对象,图层名右边出现一个点,表明选中的对象在该图层,通过拖动这个点,可将对象从一个图层移到另一个图层;

★先按住Shift键选中多个图层,在图层调板菜单中选择Merge Layers合层,拼合选中的图层。

(技巧:选取对象:用工具箱中的选取工具点选对象,如果几个对象重叠,可在“对象\选择”子菜单中进行向上一个或下一个对象的选取。)

五、 使用文本

1. 直排文本与路径文本

不能沿复合路径进行沿线排版

★应用工具箱中的“路径文字工具”可在路径上直接输入文本。如果要从路径上编辑或删除文字,可选择“文字\路径文字”下的选项来调节。

★改变路径文字的起始终止和方向:用选取工具选中路径文字,拖动路径文字起始或终止光标线可改变位置,拖动中间位置光标线可翻转文字方向。

2. 字符调板与段落调板

★改变大小写:从字符调板菜单中选择“全部大写”,但它不会改变实际大小,只是改变了外观,查找/替换不能识别改后的效果;菜单“文字\更改大小写”命令,或单击文字工具选项栏上的或按钮转换。

篇三:Adobe Illustrator CC 2015 终极技能实战培训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B,C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AC,则ABAC?的最小值为( )

?

?

??

1

41B.?

23C.?

4D.?1

A.?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OB,OC表示其它向量。

????

2.找不出OB与OA的夹角和OB与OC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OB,OC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2??2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由AB?AC得,(OB?OA)?(OC?OA),因为

??????

,所以有,OB?OA?OC?OA则OA?OB?OC?1??????

AB?AC?(OB?OA)?(OC?OA)

???2????

?OB?OC?OB?OA?OA?OC?OA

?????OB?OC?2OB?OA?1

????

设OB与OA的夹角为?,则OB与OC的夹角为2?

??11

所以,AB?AC?cos2??2cos??1?2(cos??)2?

22

??1

即,AB?AC的最小值为?,故选B。

2

?

?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

AB//DC,AB?2,BC?1,?ABC?60? ,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1????????????BE??BC,DF?DC,则AE?AF的最小值为.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

????????????????运算求AE,AF,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AF,体

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

????1????????1????

【解析】因为DF?DC,DC?AB,

9?2

????????????1????????1?9?????1?9?????CF?DF?DC?DC?DC?DC?AB,

9?9?18?

29 18

????????????????????AE?AB?BE?AB??BC,????????????????????????1?9?????1?9?????????AF?AB?BC?CF?AB?BC?AB?AB?BC,

18?18?

?????????????????1?9??????????1?9?????2????2??????1?9?????AE?AF?AB??BC??AB?BC??AB??BC??1????AB?BC

18?18?18?????

??

211717291?9?19?9?

?????? ?4????2?1?

cos120??

9?218181818?18

?????212???29

当且仅当. ??即??时AE?AF的最小值为

9?23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F?1,0?,其准线与x轴的

?

交点为K,过点K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 (Ⅱ)设FA?FB?

?

?

8

,求?BDK内切圆M的方程. 9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的方程为y?m(x?1),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K??1,0?,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A?x1,y1?,B?x2,y2?,D?x1,?y1?, 故?

?x?my?1?y1?y2?4m2

整理得,故 y?4my?4?0?2

?y?4x?y1y2?4

2

?y2?y1y24?

则直线BD的方程为y?y2?x??x?x2?即y?y2???

x2?x1y2?y1?4?

yy

令y?0,得x?12?1,所以F?1,0?在直线BD上.

4

?y1?y2?4m2

(Ⅱ)由(Ⅰ)可知?,所以x1?x2??my1?1???my2?1??4m?2,

?y1y2?4

x1x2??my1?1??my1?1??1又FA??x1?1,y1?,FB??x2?1,y2?

故FA?FB??x1?1??x2?1??y1y2?x1x2??x1?x2??5?8?4m,

2

2

则8?4m?

??

??

84

,?m??,故直线l的方程为3x?4y?3?0或3x?4y?3?0 93

故直线

BD的方程3x?

3?0或3x?3?0,又KF为?BKD的平分线,

3t?13t?1

,故可设圆心M?t,0???1?t?1?,M?t,0?到直线l及BD的距离分别为54y2?y1?

?-------------10分 由

3t?15

?

3t?143t?121

? 得t?或t?9(舍去).故圆M的半径为r?

953

2

1?4?

所以圆M的方程为?x???y2?

9?9?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5

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4(1)求C的方程;

(2)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2=4x.

(2)x-y-1=0或x+y-1=0. 【解析】(1)设Q(x0,4),代入

y2=2px,得

x0=,

p

8

8pp8

所以|PQ|,|QF|=x0=+.

p22p

p858

由题设得+=p=-2(舍去)或p=2,

2p4p所以C的方程为y2=4x.

(2)依题意知l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的方程为x=my+1(m≠0). 代入y2=4x,得y2-4my-4=0. 设A(x1,y1),B(x2,y2), 则y1+y2=4m,y1y2=-4.

故线段的AB的中点为D(2m2+1,2m), |AB|m2+1|y1-y2|=4(m2+1).

1

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2m2+3.

m将上式代入y2=4x,

4

并整理得y2+-4(2m2+3)=0.

m设M(x3,y3),N(x4,y4),

则y3+y4y3y4=-4(2m2+3).

m

4

?22?

2故线段MN的中点为E?22m+3,-,

m??m

|MN|=

4(m2+12m2+1

1+2|y3-y4|=.

mm2

1

由于线段MN垂直平分线段AB,

1

故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

211

22从而+|DE|=2,即 444(m2+1)2+

??22?2?2

?2m+?+?22?=

m???m?

4(m2+1)2(2m2+1)

m4

化简得m2-1=0,解得m=1或m=-1,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三、考卷比较

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题型分值完全一样。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挖空组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52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