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国家水利部部长

时间:2017-03-01 06:13:0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国务院各部部长

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等名单 杨晶为国务院秘书长;

王毅为外交部部长;

常万全为国防部部长;

徐绍史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

万钢为科学技术部部长;

苗圩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王正伟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郭声琨为公安部部长;

耿惠昌为国家安全部部长;

黄树贤为监察部部长;

李立国为民政部部长;

吴爱英为司法部部长;

楼继伟为财政部部长;

尹蔚民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姜大明为国土资源部部长;

周生贤为环境保护部部长;

姜伟新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杨传堂为交通运输部部长;

陈雷为水利部部长;

韩长赋为农业部部长;

高虎城为商务部部长;

蔡武为文化部部长;

李斌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周小川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刘家义为审计署审计长。

篇二: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5月7日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水利部部长 陈 雷

(2012年5月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水资源工作成效和经验,分析水资源工作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工作任务,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水资源工作新局面。

国务院领导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资源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资源管理道路。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得到水利部老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同志,水利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汪恕诚同志,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刚才,钱正英副主席发表了“从水量管理到水质和水量管理”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水质污染产生的主要根源,深刻阐述了防治水污染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提出了水污染防治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对做好新形势下水资源工作寄予了殷切期望。杨振怀老部长作了“改革创新,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讲话,系统梳理了水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水利部门的水资源管理职责,深刻分析了水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强调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团结治水,依法管水。一会儿,汪恕诚部

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对三位老领导的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解决好水资源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以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水资源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部党组统一安排,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水资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国务院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部完成技术审查,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印发实施。二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深入推进。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全国年供水能力超过7000亿立方米。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工作全面启动。水资源调度工作进一步加强,黄河连续12年不断流,组织实施河北山西向北京调水、三峡水库向中下游补水、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引黄济津济冀济淀,以及黑河、塔里木河、太湖、向海湿地等生态补水,保障了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5年不变价计)减少到108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36.1%,城市污水处理回用量达28.3亿立方米,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0,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0.51,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四是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启动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启动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地下水保护与管理进一步加强。五是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不断强化。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地方出台配套水资源法规和政策性文件107件。出台了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管理办法,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组织开展全国高耗水服务业专项执法检查,对315个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作出不予受理或不予审批的决定。六是水资源管

理基础与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启动,编制完成国家、流域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实施方案。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全国76%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这些重要进展,为保障全国粮食产量“八连增”,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重视、支持水资源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水资源管理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尽管水资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看到,我国水情复杂,水资源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到相同高度,再次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系统安排。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之密、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

第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用水总量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但全国缺水量仍达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阶段,人口仍呈增长趋势,粮食主产区、城市和重要经济区、能源基地等用水增长较快,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长期并存,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节水是根本性出路。只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加快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才能破解水资源的瓶颈制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利用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浪费、排放超标、开发过度在一些区域和行业相当突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付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代价过高,单位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用水方式。只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约束性、控制性和先导性作用,利用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倒逼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

第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田水利是重要基础,水资源保障是关键。但要看到,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我国农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亟待巩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50%,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国每年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近 1亿亩灌溉面积因缺水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加之一些地方农业用水粗放,用水短缺和用水浪费现象并存,农业受制于水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水,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必须在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建设节水高效现代农业。

第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缺乏有效保护,导致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一些地区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全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一些地区河湖生态环境用水被大量挤占,造成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生态退化。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引发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变,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人与自然难以和谐,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

国务院《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第一,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意见》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核心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湖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穿了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集中体现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内涵,明确了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为我们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明了方向。第二,准确把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意见》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规律,必须贯穿到水资源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保障;五要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

篇三: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中国治水成就引人注目

中国网 | 时间: 2003-03-24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中国水利部部长汪恕诚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在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上,我国在治水方面取得的成就引人注目,特别是长江灾后重建、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在治水方面的行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

汪恕诚说,第三届世界水论坛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举行说明水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面临的紧迫任务。

在谈到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时,他说,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而且受季风气候影响和地形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为64%,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最大的4个月降雨量总和约占全年的70%,这往往造成汛期洪水灾害,因此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国际组织公认的水缺乏警戒线是人均1800立方米。2030年中国将达到人口最高峰值16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会滑落到警戒线之下的1700立方米。另一方面水污染没有得有效控制,根据中国2001年的水质评价结果,在调查的12.1万公里河长中,水质为四类水的河长占14.2%,五类和劣五类水的河长占24.4%。河水污染又造成水资源大幅减少,因此中国水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

汪恕诚表示,为了解决因人口增长导致的水需求日益扩大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矛盾,中国将全面完善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加强水资源节约、配置和保护,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节约用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综合措施,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水源配置,以促进节约用水。如黄河断流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下游频繁断流,其中最严重的1997年断流时间长达226天,严酷的现实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解决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从1999年3月开始,黄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统一调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已连续3年实现黄河在大旱之年不断流,基本保证了沿黄河的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下游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将来还可以把“水权理论”引入黄河治理,即把黄河水总量留出40%用于保持生态平衡,剩下的水量沿岸各地生产生活用水均有指标,超标者要向未超标者交付费用,最终达到节水目的。

与节水相比,调水虽然要付出一定费用,但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这一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南水北调工

程是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战略举措。我们根据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对工程所涉及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的论证。工程规划分别从长江下游和上游引水,建设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相连,形成“四横三纵”的总格局,以实现全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工程规划到2050年建成,调水总量为448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可利用的年水资源量。2010年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将使中国北方地区增加134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

汪恕诚最后指出,中国水利工程重点将发生转移,在巩固以防洪为重点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将把水资源配置作为重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在本世纪头20年达到国内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提供水资源保证。(记者 何德功)新华网 2003年03月24日


国家水利部部长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39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