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网络经济的概念

时间:2017-02-28 05:52:0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网络经济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一1984年,是我国经济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中得到恢复,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反映了资源配置向第一产业的倾斜。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现象,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是一种纠正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的偏差而产生的暂时情况。这个时期,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第一产业达到14.5%,超过二产10%和三产12.7%的速度。但是,由于这种结构变动具有补偿性和暂时性,从1985年开始,第一产业的比重就逐步下降。在这个时期,纺织轻工等消费品工业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满足了市场需要,但重工业处于调整之中,因此,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较多。

第二阶段,1985年一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8%左右上升到34%左右,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而第一产业下降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8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时,就业的压力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出来,社会资源的配置逐步转向第三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第三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17%,第一产业为14.5%。在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3400万人,而第二产业只增加2500万人。到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量上也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阶段,1993年—1996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是我国重化工业主导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加强,使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

升了6个百分点。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跌至20%,第二产业的比重接近49%,第三产业下降至31%。这个时期,经济增长明显地具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其内在原因,是长期存在的能源、交通通信等产业“瓶颈”制约的矛盾最为突出,而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我国又具备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实力,随着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带动了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八五”时期,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相应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增长。1991一1995年与1981一1991年、1986一1991相比,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都要更快(见下表,单位:%)

1991—95年 1986—91年 1981—91年

工业总产值 22.2 17.615.7

建筑业总产值 13.0 11.69.4

这个时期,我国重工业的增长,改变了80年代以来始终低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这个阶段目前还未结束,预计将持续到本世纪末与下世纪初。目前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己初见成效,制约国民经济的“瓶颈”矛盾已得到缓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方兴未艾。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九五”或更长一个时期,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由此而推动的电子、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制造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九五”期间近三年来,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

(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近几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是,从总体来看,农业的基础还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由于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富余等原因,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这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结构矛盾,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人均耕地少,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收入不能增加,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很普遍。继1996年粮食大丰收之后,1997年夏粮又获得增产。虽然国家采取了敞开收购粮食和实行保护价格等措施,遏制了粮食市场价格的下跌,但从全国看,农民从粮食增产中得到的纯收入增加不多。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6年仅增长4.6%,低于前两年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慢,限制了农民扩大购买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能力。1997年,农民的消费性支出比上年增长2.9%,如果扣除价格因素,仅增长0.4%。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占人口总数70%和劳动力总数55%的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制约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市场,不利于国民经济顺畅循环。

(二)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明显缓解,个别地区还出现相对宽松的状况。但从全国来看,供水、供电、交通(特别是城市交通和长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有108座严重缺水。1997年北京夏季持续高温,空调器等电器的用电负荷增加,现有电网无法承受。我国80年代以前的居民住宅用电负荷均未考虑空调、微波炉等电器,将来,随着这些电器的普及,电网的改造任务日益突出出来。这是国民经济中的又一结构性矛盾。

(三)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加工工业不仅质量和效益水平低,而且人均数量水平也不高。我国加工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增长较快。从目前的供求关系看,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但按人均产量我国的水平仍然较低。据统计,除水泥等少数产品外,我国加工产品的人均产量还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例如,纤维(包括天然和合成纤维),我国人均6.54公斤,世界平均是7.45公斤;乙烯,中国人均2.46公斤,世界平均水平是12.34公斤;电,中国人均878千瓦时,世界平均水平2220千瓦时,美国超过1.2万千瓦时,日本是7260千瓦时;电冰箱,我国每万人平均产量75台,世界平均水平是96台;彩电,我国每万人平均产量172台,世界平均水平194台。当前生产能力与能够实现的有效需求不平衡,这是又一个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从长远看,我国工业品的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如何挖掘这个市场潜力,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四)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1996年,第三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50万人,而第二产业只增加550万人,第一产业减少了700万人。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上得不快,目前只有30%多一点。第三产业投入少,见效快,近几年来得到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得到克服,但其创造的产值增长还不够快,比重提高的幅度还不够大。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这个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

当然,从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地区产业结构上,还存在着许多矛盾。但产业结构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上四个矛盾。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些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出路和对策,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一)三次产业结构矛盾的原因分析

1、第一产业矛盾的症结,在于耕地、水等资源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

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难题,由于资源短缺,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这要花费大量投资,包括水利设施的建设,机械设备、动力、化肥、农药的投入等。这就使农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而富余劳

动力又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难以增加,“增产不增收”,“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等现象还很严重,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多年来,采取的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以工补农”等措施起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效果。但当主要农产品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后,我们面临着政策上的新的选择。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采取新的措施。

2、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矛盾的根子,是农民多,收入低。

我国人均拥有的主要工业品和住房,在世界上尚属低水平,具有发展的潜力。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目前在城市已经普及的商品在农村尚无购买能力。

3、造成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状况的原因,有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城市化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

历史上,由于工农业分割、城乡差距大。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避免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采取了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对策,在广大农村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世界各国工业化时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道路(部分农民进城打工,并未在城市落户,基本也属于离土不离乡)。这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占用耕地、制约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的新问题。

实践证明,工业企业和居民住地过于分散,难以产生集聚效应,难以以城兴市发展第三产业。在乡镇企业中,农民从种田转为做工,但生活方式未变,也就没有商业、服务业、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的相应发展。有些农民进城打工,其本人生活基本保持了较为单调的方式,其家庭留在农村,也未对第三产业提出需求。1995年,我国640个城市的市区,有人口5亿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亿。其所占的国土面积只有全国的17.4%,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79%。客运量占76%,货运量占65%,邮电业务总量占77.5%,用电量占71.6%,社会消费的零售额占72%,商业和餐饮业网点52.7%,卫生机构床位占64.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68%,文化体育设施也主要集中在市区。统计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的1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力每向第二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只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的国家,每向第二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可向第三产业转移2个劳动力。从严格的意义上说,1985一1992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了现有城市中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问题,这个期间,第三产业成为安置城市就业,解决企事业富余人员,增加单位和个人收入的主要途径。公司、商店、饭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农民也进城加入三产大军,个体商贩、商店、饭馆、居民家庭大量雇佣农民工,环境卫生、修理行业等赃、累、苦的工作基本由农民工承担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为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体制和其它原因,并未更多地分享现代文明发展所创造的第三产业的成果。

城镇发展相对滞后,所产生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居民居住用地过多。据土地管理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城镇居住占用的土地近4000万亩,人均占地75平方米。农村居民住宅用地接近2.5亿亩,人均占用土地接近200平方米。上海松江县小昆山镇,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集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1780户居民的宅基地,就可以从1045亩减少为212亩,减少80%。江苏省的村镇规划表明:如果适当将目前的村落向中心村和基层村集中,可复垦耕地300万亩。因此,根据条件有计划地发展城镇,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不仅可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大量节约土地,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选择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依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农业、第三产业和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以解决这三个矛盾为战略方向,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成长,推进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解决这三个矛盾而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采取重点加强这些产业发展的措施,使资源的配置向“瓶颈”部门倾斜,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很大的进展。产业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已得到基本解决,“瓶颈”产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得到较大的缓解,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以解决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平衡产业比例关系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将顺利完成。今后,为了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相应地,产业政策,也要由倾斜式地开发产业供给能力,转向开拓市场,创造和培育需求,通过市场引导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2、我国除了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短缺外,一部分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相对不足。随着经济总量日益增大,资源消耗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目前阶段,应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本任务。在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大力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以及节约消耗自然资源较多的产品,如粮食、电力、钢铁、燃料、化工等产品。要通过节约资源,推动各个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其重点和战略方向,应当放在“三农”,即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民上。其原因是: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仍是基础最薄弱的产业,也是风险最大,比较利益最差的产业。加上我国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较少,农业的发展,面临增加投入,提高效益、调整结构等一系列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是我国必须牢牢把握的方针。

——农村居民工业消费品的需求过小,这是我国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还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建筑材料上,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家用电器等,农村居民因购买力低,市场还未打开。

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是我国第二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否则,我国将难以走出城市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一起上加工工业,但市场只有出口和城市的局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开拓工业产品市场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城市已经饱和的一些产品,在农村家庭还远未普及,只要农村购买力提高,现有的产品是有销路的。

——消灭城乡差别,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乡村面貌的改变,在能源、交通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对市政公用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燃料气、供电的需求,对商业服务业,以及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需求,都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强大动力。同时,随着这些事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出更多的国民财富。总之,围绕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民,开展全方位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环节

1、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逐步完成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必由之路。

篇二:网络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教学大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网络经济学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电子商务是以网络经济为依托而进行的商务活动,该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对网络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基本规律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

要求学生把握网络经济学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理论在形成背景、适用领域和主要概念、原理及方法上的差异,并能运用网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强调查阅资料、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倡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其中,第1 章至第7章为基本内容,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8章至第14章为前7章的引申,以自学和讨论为主。

二、主要授课内容

第1章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了信息的本质、网络经济的空间分析、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主要差异,着重掌握信息的二重性特征,以及网络经济的实时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特征。这一章为全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要求学生大量搜索网上信息。

1.1信息的本质

1.1.1 网络经济一、何谓网络经济?二、网络经济的发展三、网络经济前景

1.1.2 信息的本质一、信息的定义二、信息的二重性

1.1.3 信息的地位一、信息流、物流、货币流的关系二、以信息流为中心的经济

1.2网络经济的空间分析

1.2.1 实时性一、摩尔定律二、时间竞争性三、适应性

1.2.2 虚拟性一、虚拟性特征二、虚拟性的意义

1.2.3 交互性一、交互性特征二、交互关系的变化

1.2.4 三维经济空间

1.3新规律与新机制

1.3.1 新概念和新原理一、新概念二、新原理

1.3.2 混沌现象一、什么是混沌现象?二、经济发展的S形曲线

【思考题】

1、举例,是否存在单纯具主观性的信息,或单纯具客观性的信息?

2、举例,信息是否有价值?信息的价值是否是绝对的?

3、举例,信息非对称性的意义?

4、举例,网络经济中信息流的主导作用?

5、举例,网上欺诈。

6、你对网络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

7、举例,蝴蝶效应,路径依赖,分形理论。

8、举例,S形曲线。

9、举例,网络经济对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

10、举例,实时性的意义,虚拟性的意义,交互性的意义?

第2章市场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了虚拟市场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网络经济中供给和需求的主要特点,讨论了以不稳定均衡为特征的市场均衡。要求学生在市场分析中始终把握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之所在。本章与第1章一样,是全书的理论基础。

2.1虚拟市场

2.1.1 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 一、市场三要素 二、虚拟市场

2.1.2 虚拟市场的特点 一、虚拟市场与传统市场比较 二、虚拟市场的特点

2.2供给与需求

2.2.1 网络经济中的需求 一、需要的五个层次 二、体验经济 三、娱乐经济

四、个性化经济

2.2.2 网络经济中的供给 一、产品和服务界限的模糊 二、供给的新属性

2.2.3 网络经济中的供求曲线 一、网络经济中的供求曲线 二、“反经济学”现象

2.3 市场均衡

2.3.1 传统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2.3.2 网络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思考题】

1、举例,什么样的商品适于在网上销售?

2、举例,网上商店能否取代实体商店?

3、举例,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的区别?

4、举例,如何解决柠檬问题?

5、举例,网络经济是体验经济。

6、举例,网络经济是娱乐经济。

7、举例,网络经济是个性化经济。

8、举例,供给的新特点?

9、举例,需求的新特点?

10、举例,反经济学现象?

11、对萨缪尔森的言论进行分析。

12、对“网络奇迹”与“网络泡沫“进行解释。

第3章消费者行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了边际效用递增、消费者中心、虚拟社会等与传统经济理论迥然相异的概念和原理。着重把握上述概念及原理发挥作用的假设条件和理论前提。前两部分重点讲授,虚拟社会部分让学生自学。

3.1边际效用递增

3.1.1 边际效用递减

3.1.2 边际效用递增 一、边际效用递增的原因 二、边际效用递增与递减规律的区别

3.2消费者中心

3.2.1 需求比供给更重要 一、信息的对称性 二、需求稀缺 三、需求引导供给

3.2.2 个人市场 一、个人市场原则 二、特定化原则

3.2.3 注意力经济 一、注意力经济 二、如何吸引注意力

3.2.4 娱乐经济 一、对“注意力经济”认识的误区 二、“娱乐经济”或“体验经济”

三、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快乐需要?

3.3虚拟社会

3.3.1 虚拟社会意义 一、虚拟社会基础 二、虚拟社会与厂商 三、虚拟社会与顾客

3.3.2 虚拟社会的类型

【思考题】

1、举例,在传统经济中,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2、举例,网络经济中边际效用递增的原因?

3、举例,边际效用递增与边际效用递减的区别?

4、你如何看待个人市场原则?

5、你如何看待“酒香不怕巷子深”?它适用于什么经济?

6、什么是供给稀缺?什么是需求稀缺?

7、为什么有的小孩爱淘气,有的小孩爱啼哭?

8、如何看待“明星”效应?

9、个性化与注意力的关系?吸引注意力的最佳方法?

10、虚拟社会可分为几种类型?人们为什么要加入虚拟社会?

11、虚拟社会对厂商有何意义?

第4章生产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了边际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等新的概念和原理。着重掌握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区别,要了解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无论在内涵上,还是作用方式上,规模经济原理都与传统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

4.1边际收益递增

一、边际收益递增 二、生产的三阶段 三、边际收益递增的后果

4.2规模经济

4.2.1 传统经济中的规模经济

4.2.2 网络经济中的规模经济 一、概念更新 二、作用原理的变化 三、赢者通吃

4.2.3 临界容量

4.2.4 范围经济 一、多样化的相互支持 二、多样化的复合效应

4.3学习效应

4.3.1 学习效应 一、学习效应与规模经济 二、学习曲线的意义

4.3.2 主流化 一、新摩尔定律 二、影响主流化的因素

【思考题】

1、举例,边际递增规律与边际递减规律的区别?

2、边际收益递增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3、试用需求方规模经济的概念,解释免费现象。

4、网络经济中的规模经济概念与传统经济中的有何不同?

5、如何解释福特公司的超常规发展?

6、举例,什么是赢者通吃?

7、试用临界规模概念,解释微软公司的发展途径。

8、举例,网络经济中多样化生产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9、举例,企业如何利用学习曲线?

第5章成本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了网络经济中交易成本、生产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变化。在网络经济中,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都大大减少,沉没成本却大大增加。这种变化,无论对网络经济整体,还是对企业的决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1交易成本

5.1.1 什么是交易成本 一、交易成本的含义 二、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

5.1.2 网络经济与交易成本 一、降低交易成本 二、降低交易成本的后果 三、消除

企业边界

篇三:关于网络经济学内涵的研究综述

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课程论文

关于网络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院 系: 产业发展研究院专 业:区域经济学 姓 名: 张小雪学 号: 1120120091 指 导 教 师:石奇

关于网络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摘要: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经济学的内涵,给出网络经济学的特征,网络经济学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研究了网络经济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将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对比,得出网络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最后说明网络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网络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经济 特征 传统经济

一、引言

网络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受益于90年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得以蓬勃发展。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阶段,历经十几年的波澜壮阔,网络经济逾发成熟,目前网络经济已不再局限于网络产业本身,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学,其科学内涵就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把网络信息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网络信息来反映经济问题,架构经济模型,并进行各种经济活动1。网络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经济学的内涵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系统而完善的经济学网络体系。

二、网络经济学的内涵和特征

(一)网络经济学内涵

研究网络经济学需要准确的把握网络经济的含义。狭义上来说,网络经济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经济活动,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广义上,网络经济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而是集合电信、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等网状运行行业的产业群体。迄今为止,网络经济学尚未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系统,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网络经济学的含义做了不同的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劳尔(1991年)最先提“Internet Economy”这一概念,但并未对网络经济学做具体的阐释。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Internet 经济学研讨会上,首次对网络经济学的含义做了比较明确的阐述:网络经济学作为服务网络市场的一门科学,其重要内容就是研究“云”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经济学问题,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2。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1998年)在《经济学》十六版中中对网络、网络经济及网络经济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1999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认为:网络经济学是直接从互联网或与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取全部或

部分收入的企业所构成的经济。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经济也表现了莫大的关注,目前比较认同的是我国学者乌家培教授的观点。乌家培(2000年)在《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中指出:网络经济学作为以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为主要载体的一种高级的经济形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认识它:从经济形态层面看,网络经济是数字经济,它有别于传统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包括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网络经济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巨大的虚拟市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2000年)在《“新经济”的经济学》认为:网络经济所研究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随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网络形式组织起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2001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在“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国际研讨会上从企业运行的角度解释了网络经济的内涵,认为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上的,指企业在整理信息资源的同时依托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产生的经济。

(二)网络经济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了解网络经济需要知道与网络经济相关的还有其他的一些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新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理论界对于这些概念界定模糊,常有学者混淆概念。在此做以下澄清:

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它的缘起与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强调知识在经济活动中带来的高效率。最早提出知识经济概念的是1990年一联合国研究机构。刘国新、李勃(1998年)《经济学动态》引用了衡量是否进入知识经济的标准:当人均GDP接近或者达到5000美元时,社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当文盲率低于13%,受高等教育人数占同龄人比例大于等于29%时,社会具有强大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2、数字经济

也称互联网经济。是通过数字信息在因特网中的流动,实现网上交易,从而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推动商品流通和服务业的发展。美国商业部(1999年)《新兴的数字经济》指出:数字经济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子商务EC,另一个就是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环境的IT产业。数字经济与网络经济相比,网络经济更加突出国际互联网。

3、注意力经济

注意力经济又称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美国加州大

学学者Richard A.Lawbam (1994年)《注意力的经济学》一文中。而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1997年)。戈德海伯在《注意力购买者》中指出,信息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的,相对稀缺的却是人们的注意力。著名跨领域经济学家,2011年阿玛蒂亚森经济学奖得主陈云博士说:“未来30年,谁把握了注意力,谁将掌控未来的财富”。

4、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IT经济。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强调了信息要素的重要性。最早提出信息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马克鲁普。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73年)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发展了“信息经济”的概念。

5、后工业经济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曾一度成为知识经济的代名词,产业结构的重大变迁是这个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此时,产品由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

6、新经济

被定义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阶段性明显淡化的一种经济现象。主要是指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连续110个月以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现象。“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中,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具有经济持续增长、失业率稳步下降、物价增幅较低、出口贸易增长强劲、联邦财政赤字减少的特点。

(三)网络经济学的特征

1、虚拟性特征。网络经济是在互联网构筑的虚拟空间进行的,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经济活动的主客体以及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都是虚拟化的。尼葛洛庞帝(1997年)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提到这一点。唐?塔普斯科特认为,信息数字化使得一切都可虚拟化。杨大威(2010)年在《网络虚拟性的作用与意义中》阐述了网络的虚拟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类科技的巨大助推作用3。马艳、郭白滢(2011年)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就网络经济发展的若干年过程中投入产出呈现不同阶段的特性,结合网络经济学的虚拟性,做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释4。

2、快捷性。网络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不受时间的约束,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交易。同时,网络经济采用光速传播信息的手段,加快了经济活动的节奏,缩短了创新的周期,使得产品

更具核心竞争力。

3、创新性。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诸多变革,加之原有的技术、组织制度以及商业模式不能再适应竞争的需要,迫切的需要企业进行创新。网络经济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标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于同申(2006年)在《“创造性毁灭”和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自主科技创新》中提到了网络产业创新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指出了在网络经济下创新的主要特点以及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

4、外部性。网络的系统性和互补性是产生网络外部性的原因。当消费者在消费某一种产品时,该产品的价值随着使用相同产品或者可兼容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上升时,我们就说出现了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梅特卡夫法则的本质,即:网络的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

5、长尾积累效应。又叫长尾效应,是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2004年)提出的,即: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长尾效应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小利润大市场”。

6、全球化。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网络经济以计算机为依托,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三、网络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全球互联网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代,网络经济学也势头凶猛,它不仅为社会增加了有形的财富和利润,更重要的是为现实经济的增长构筑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

(一)网络经济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互联网研究机构Netcraft 2012年3月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活跃网站数量迄今已超过6.44亿个,比2月份增加3140万个,增幅达5.1%。2012年全球emai 用户总数达22亿,全球排名前100万的网站在美国的比例达43%。全球网民数达到24亿,其中亚洲网民人数占到45.8%,排名第一,欧洲、北美、拉丁美洲网民数分别排名第二至第五。中东、大洋洲以及澳大利亚网民数较少,分别只有9000万,2430万。

CNNIC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名总人数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去年提升4.8%。IIS、NGINX、Google 网站增长比例分别达32.4%、36.4%、15.9%。在开放式的网络经济中,由于各国国情的限制,网络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国家也有区别。


网络经济的概念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30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