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杜甫传阅读答案

时间:2017-02-25 07:09:0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读杜甫传有感

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无奈——读

《杜甫传》有感

提要: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熠熠闪烁的明星,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他的忧国忧民精神更是为后世称道。而在大时代里他曾是小人物,甚至于,名字也不起眼。他有报国壮志,却难以施展;他心系黎民,却遭受误解;他曾有过官职,却生活困顿。他在拼搏事业的路上有许多无奈。这些无奈源自于什么呢?

关键词:社会大动荡 统治阶级内部昏庸 潜规则 强烈爱国心 为仕失误 无奈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称为“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没得到重用,一生饱经忧患。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在拼搏事业的过程里,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清客和帮闲,看成它的点缀,从不能容忍他充当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杜甫的悲剧也就无从避免。他的无奈已经超越了无奈的定义,成为普通人难以体会之重。究其事业无奈感的

缘由,可能有:

1、大时代的大动荡和统治阶级内部潜规则

杜甫20岁后的生活可大致分为4个时期:南北壮游(玄宗开元十九年至天宝四载731--745);困居长安(天宝五载至十四载746--755);为官流亡(肃宗至德元载至乾元二年756--759);漂泊西南(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60--770)。

在这4个时期里,从天宝十四载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朝陷入一片混乱,战争不断,政权不稳,民生凋敝。即使8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王朝也是虚有其表,藩镇割据,外族侵犯频繁,局部地区(尤其西南)兵变实属常事。社会的大动荡使得统治阶级已经无暇顾及治国人才的筛选,而是更看重可以迅速平定战乱的武将。这一点可以从757年唐肃宗感动着杜甫的报国热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而看似相当重要的职务却由“从八品”官员担任,看出皇帝并不是需要什么真正的谏臣,而是把他当做身边的点缀。而当时杜甫也只是一个名气不大的诗人,生活条件的恶劣,年龄的增长使他疾病缠身,形容枯槁。就第一印象来说,他不可能是必需的人才。而且杜甫在这之前有很多写实诗歌是针砭时弊的,如:《兵车行》《丽人行》等,是官僚阶层难于容忍的,统治阶级不会让一个会或可能制造对他负面影响的人身居要职。

如果时代没有开始安史之乱,杜甫的前途会不会更有希望呢?答案是:也不会!唐玄宗从开元之治晚期开始沉湎女色,荒于政事,政权由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长达十九年之久,而李林甫最疾恨文人,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策划了无一人及第的科考,还对玄宗谎称“野无遗贤”。而这次考试35岁的杜甫也参加了,他把这次考试看成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成功,不料是这样的结果。落榜的同时,杜甫的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就去世,他的家境从此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物质上的支持和任何有利前途的人脉关系。在家道没有完全衰微时,他的壮年有十年漫游,而他漫游途中所结识的朋友多是游猎玩乐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能援引他去做一番事业的人物。即使这个时期结识的李白,李邕,高适等名人,对杜甫的前途也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杜甫所推崇的耿介人士张九龄,严挺之都被李林甫排挤,离京不久便逝去;李白,贺知章等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李邕在任上被李林甫势力暗杀;左丞相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后也被迫自杀;而后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房琯也贬为宜春太守。可见当时的唐王朝统治阶级何其腐败黑暗。

杜甫的为官经历有三次。755年,长安,也许是上承左丞相韦见素的诗起作用,44岁的杜甫,被任为河西县尉。但当时的县尉是为恶的官职,他已然辞却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任务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钥匙,职位正八品下。为此他写了诗《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没工作多久,安禄山打到洛阳,长安沦陷,国难官不成。757年,凤翔,46岁的他被唐肃宗任为左拾遗,职务是供奉皇帝,进谏言,举

贤荐良,职位从八品上。但仅工作三个多月,肃宗不喜欢他,被放还回家。764年,成都,53岁的杜甫受严武的举荐任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职位从六品上,但因幕府幕僚间相互倾轧的状态使杜甫心力交瘁,次年正月便辞职卸任。从他的事业轨迹看,杜甫没有大起,也不存在大落,甚至谈不上是一条事业线。

任何时代都有潜规则。杨玉环受宠,全家得势;李林甫掌权,异己得诛,在这样动乱的时代,这样腐坏的统治阶级,这样无情的潜规则下,杜甫没有好的地位,没有优的背景,没有多的钱财,没有厉害的人脉,没有惊人的治国之才,上级不讨喜,同级不讨好,想要有所作为实属难事。史料记载,在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出三篇辞气壮伟的“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赏识,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他则等待分配,但没有下文。之后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举荐,但都没有结果。可见杜甫前途的无奈,外在的压迫和排挤是占很大比重的。

2、奉儒守官的追求和厚重的社会责任感

杜甫的家世与出身是有亮点的。他是晋代名将杜预(222—284)的第十三代孙。杜预的少子杜耽任晋凉州刺史,杜耽孙杜逊在东晋任魏兴太守,杜逊子杜乾光的玄孙杜叔毗任北周硖刺史,杜叔毗子杜杜鱼石在隋任获嘉县令,杜鱼石子杜依艺任巩县令,杜依艺子杜审言任

膳部员外郎,杜审言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任奉天县令。可见,杜甫出身于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自小耳濡目染的是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而他也极其推崇他的祖先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希望可以延续先人的事业和文才,重兴家庭声势。在《进週赋表》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杜甫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他中年时期积极谋取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寻求援引,结果总是让人抑郁。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是值得敬佩的,但没有结果的追求是不够明智的,是在自我施压,自我禁锢,是很无奈的。

杜甫的事业追求心是超出他能量之外的负担,除此之外,他的精神自我禁锢还在于他有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出身使他在当时享有很多特权,但他一生多是在贫困中度过。他的强烈爱国心让他即使穷,也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即使没有物质的救助,也要用诗为苦难人民申诉。他为逃役的老翁一家写《石壕吏》;为不足年龄被迫征兵的孩童作《新安吏》,自己草堂漏雨他想的是天下仕子的处境;自己有温饱问题却为孤居无食的老妇写解围信;为新婚后作死别的夫妇吟《新婚别》……他无时无刻不关心天下苍生,他没有学李白的放任潇洒,他没有学陶渊明的遗世独立,他追随着屈原式的坚守,却比屈原更坚韧。当社会处于病态,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想极力援救却无计可施,他的无奈会有多重?!

3、为仕期间的失误

篇二:杜甫在夔州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杜甫在夔州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

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这类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是鸟巢一般。他到这里第一步的工作,

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又因为乌鸡能医治风痹,

他养了许多鸡,并且催促他的长子宗文在墙东树立鸡栅??对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他下了

一番布置的功夫。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又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爱用

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他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上白帝域二首》之一)。另一方面,给杜甫的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见夔

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

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

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负薪行》)他看

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人们说,这

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最能行》)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贾客胡商必经之地,

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也写得很清楚。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

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他在偏僻的山城与外边广大的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

因此过去的一切经历在他面前活动起来。他写了不少长篇的诗叙述他过去的生活。他写《壮

游》诗,从七岁学诗起经过吴越齐赵的漫游、长安时代、安史之乱,一直到滞留巴蜀,是一

篇完整的自传。他还写了八首长诗,怀念八个人物,集在一起,叫做《八哀诗》,但它们只有

历史的价值,艺术方面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杜甫在这时因为与外面的世界脱离,作诗的态

度有时改变了。他在成都草堂时说他写诗的态度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

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极力避免庸俗,

生活越艰难,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闲,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

信口成章了。无论是刻苦努力,或是信口成章,由于他有充实的生活体验,都能写出像他天

宝末年以后那样富有创造性的诗歌。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的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

敲音律上边去了。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又在《解闷十二首》

里说“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并且在指导儿子宗武学诗时,也教他熟读《文选》,

以便从中采撷辞藻:这好像又把诗歌扯回到“研揣声病、寻章摘句”的时代里去了。但杜甫

夔州时代的诗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这样写成的。他用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代表作品最明显的是《秋

兴八首》、《诸将五首》。这些诗里不是没有接触到实际的问题,不是没有说到国家的灾难与人

民的贫困,不是没有写出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想望,可是这些宝贵的内容被铿锵的音节

与华丽的词藻给蒙盖住了。使后来杜诗的读者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

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因此在解释上也发生分歧。与此相反,

反倒是在《写怀》里毫不费力地写出来的“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读起来觉得亲切动人;

而像《宿江边阁》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那样的诗句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品格。杜甫

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

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他在这种情形下,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有

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有不少的长篇,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由于生活的限

制,在内容和思想上比起过去的作品都略有逊色,但其中也不缺《登高》这样的杰作。(节选

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杜甫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三峡里山城的雄壮险恶,这说明诗人十分注重以恰当的文字

形式表现作品内容。B.《负薪行》和《最能行》等诗歌反映了峡中人民穷苦可怜的生活状况,

是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诗篇。C.“晚节渐于诗律细”、“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

说明杜甫晚年作诗时在字句和音律上下了很大工夫。D.杜甫的一些注重音节与词藻的诗使读

者迷惑与陶醉,以至于翻来覆去地诵读也难以知道诗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E.“不眠忧战伐,

无力正乾坤”,诗人在老病时也没忘记国家的灾难和自己的责任,质朴的诗句中表现了诗人的

品格。解析:B项说“是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诗篇”,文中没有依据;D项,原文的意思

是“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里边到

底说了些什么?”是说读诗时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答案:BD2.从传记中看,杜甫在夔

州时的诗歌创作题材上具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答:参考

答案:(1)有的诗歌颂夔州美丽的山川景物,如《上白帝城二首》;(2)有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生

活的苦难,如《负薪行》《最能行》等;(3)有的诗回忆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还有一些诗怀念

友人,如《壮游》《八哀诗》等。3.文章最后说“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依据所选的这

部分文字,你认为影响作者创作的背景因素有哪些?答: 参

考答案:(1)山城夔州雄壮险恶的山川。(2)夔州人民贫富之间巨大差异的生活。(3)与外界隔

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4)把一部分的精力用于雕琢字句、推敲音律。4.第四段说杜甫“作

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你认为“变”在何处?这一改变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依据文本加以

阐述。答:

考答案:(1)“变”在注重于雕琢字句和推敲音律上,这从他创作的《秋兴八首》和《诸将五

首》以及指导儿子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辞藻上可以看出。(2)诗歌中触及社会实际问题

的内容被蒙盖在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里,使后来的读者迷惑陶醉于诗的形式中而忽略了

它的内涵,这反倒不如《写怀》《宿江边阁》这样质朴的诗歌亲切感人。

篇三:叙永一中14级第三次周考语文试题

叙永一中2014级语文必修三第三次周考试题

第Ⅰ卷 阅读理解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

刘魁立

我们的传统节日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好像生物体一样仿佛也是具有生命的。它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更新,它的许多功能也在弱化或隐性化,同时,也会增加另外一些新的功能。节庆仪式的形态,以及对这些形态的解释也会不断变化。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曾经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自唐代以后,清明逐渐增加了文化内涵,成为了一个节日。同时增加了许多节庆仪式活动。原来与它时间接近的两个古老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仪式活动渐次被纳入其中。这时,清明节便成为了集扫墓祭奠已故亲人和踏青春季郊游两者于一身的盛大活动时间。例如,在寒食节期间,按习俗曾经家家不举火而冷食。而在人们的观念里,火是神圣的。神圣的火也像一切万物一样要更迭、要不断取得新的旺盛的生命力。于是,每过一段时间便要熄灭旧的火种而取得新火。这样的活动直到唐宋时期仍还留存。

到了今天,清明节的意义还在不断地变化,它更增加了民族的和国家的内容。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在这个节日里会把祭奠民族始祖和祭奠为民族历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朝历代的先人作为节日的重要活动;同时,清明节也成为我们怀念和祭奠为新中国的诞生而鞠躬尽瘁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的盛大节日。当然,传承上千年的为故去亲人扫墓的活动仍然还是大家认真遵循的习俗。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扫墓活动更获得了维系家庭和睦、继承优良道德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的新的意义。

2008年,清明节连同端午节、中秋节,正式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当中。我们看到,清明节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征。我们的其他传统节日同样都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民族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民族认同。它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

在其他民族看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在国外许多城市的唐人街,每逢佳节,海外侨胞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体现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时节通过这些仪式和活动,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就会鲜明地显现出来,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

我们的传统节日体系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在国际对话中,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问题上,虽然不是所有的政府和所有的人都持肯定和赞成的态度。然而,这显然是人类文化不断丰富、健康发展、持续前进的必由之路。

1.下列对“清明节变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早期只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唐代以后,上巳节和寒食节的节庆仪式活动也渐次被纳入清明节的活动范围。

B.唐代以后,清明节成为集扫墓祭奠已故亲人和踏青春季郊游两者于一身的盛大活动时间。

C.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明节是怀念和祭奠革命先烈们的节日;而扫墓活动的意义更体现在维系家庭和睦、继承优良道德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D.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连同端午节、中秋节,正式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当中,因而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性。

2.本文认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传统节日核心功能表现在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不同。

B.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好像生物体系一样仿佛也是具有生命的。它处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

C.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民族认同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形成民族凝聚力。

D.在国外许多城市的唐人街,海外侨胞欢度传统节日举行的仪式和活动,鲜明地显现出我们民族的文化成分,作为重要的文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是历史沉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动,能够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B.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身份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

C.传统节日包含着我们群体的价值观,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

D.传统节日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而文化多样性发展则是人类文化不断丰富、健康发展、持续前进的必由之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

杜甫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奏赋三篇,(1)

高自称道,且.

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后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延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

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杵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贫,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人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杵,中衔之。一日欲杀甫,(2)..

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后南游,客耒阳,一夕大醉而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棿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

《新唐书〃杜甫传》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 绪:残余的。 .

B.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 客:招纳门客 .

C.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录:任用采纳 .

D.外若不为杵,中衔之 衔:怀恨。 .

5.下列各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因击沛公于坐 ..

B.以文章显中宗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C.往依焉 且焉臵土石 ..

D.严挺之乃有此儿乃不知有汉 ..

6.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

A.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B.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C.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D.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7.对《杜甫传》理解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青少年时精神不振作,以至于没能中举,一生悲剧由此而来。

B.杜甫在给皇帝的上书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自己的学问和生活境况,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干的高度自信自许、怀才不遇的感伤和希望发挥才干的企盼。

C.由于杜甫性格狂放,与严挺之和严武发生了冲突,最后不得不飘流到南方。

D.这段文字对杜甫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赞美,尤其是对他关心朝政表示了完全的赞许。

8. 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

(1)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4分)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9.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5分)

10.关于此诗,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李白用“ , ”两句写出了激流和瀑布奔泻时在千山万谷中发出雷鸣般响声的壮观景象。

(2)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中的名句“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的含义。

(3)《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粗重急促的句子是

描写音乐亲切细柔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25分)

梅花灯

陈柳金

那位身家几千万的老板硬是被梅鹤老人用扫帚赶出门,村长梅宗心里气愤,这老古董,一辈子就知道修族谱、扎花灯、喝米酒,眼球长了锈,看谁都不顺眼。

梅鹤老人颇有长者风范,这晚翻着族谱对院子里一群小脚丫说,我们梅州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而来,经历了几次大迁徙,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乱”后,第三次是南宋王朝时期,第四次……过去先祖虽四处流荡,但我们每个人都有“根”,这“根”就长在良心上!

最后一句梅鹤老人说得颇有力道,梅宗听得一颤,但他却撇着嘴,不开窍的老古董!小脚丫们踩着狗吠声隐遁在夜色中,院里恢复了平静,梅鹤老人又扎起了梅花灯。

梅宗悄悄进了屋,掀开被子,那枕头仍没见着。一个钟后,爹打着哈欠入了房。半个钟后,如雷的鼾声响起。梅宗又一次潜进去,看到爹头下垫着一个梅花枕。轻轻一摸,硬硬的,想抽出换上一个备好的枕头,爹转了个身,嘴里喷出浓烈的酒味。这老古董,睡前还喝米酒,醉过去就别醒来了!

梅宗早就估摸爹的枕是个值钱的古董,裹在外面的那层布绣着“喜鹊登梅图”,至于里面,从没见过。白天偷偷去找,总不见踪影。晚上垫在爹头下,谁也动不了歪心思。

没办法,近水解不了渴,只能汲远水。那年元宵,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像机在颍川村的陈氏围龙祖屋拍一档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人群围个水泄不通,上厅一盏华美硕大的梅花灯在梅鹤老人的唱喏声中缓缓升起,摄像机和众人的眼睛流光回转。梅鹤老人讲开了一个老掌故:上古洪荒,先祖拖家带口辗转南迁,跋山涉水途经颍川村这山旮旯。疲累的先祖在一株老梅树下歇息,刚好飞来喜鹊欢欣鸣唱。一先祖说,喜上眉梢,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众人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便放下行李在颍川村开基肇业!

村里每有年轻人出村闯荡,梅鹤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盏小梅花灯,说,记着,先祖历经千辛万苦开天辟地,梅花灯照着你闯出一条路来!在年轻人眼里,梅鹤老人是洒满阳光的老古董。

节目播出后据说很轰动。那位几千万的饶老板就是怀着虔敬之心出现在梅鹤老人家门口的。他提着贵重礼品,说,老人家,你的梅花灯让我大开眼界啊,这是民间艺术精品,帮我扎一个挂家里,让子孙们永远铭记客家精神!梅鹤老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人别有用心。果然,饶老板曲里拐弯地说,我请人勘探过了,祖屋背那座山富含稀土,开个矿转眼就能变金山,一吨稀土卖三四十万呐,咁大一座山少说也有几千吨稀土!开了矿,全村就得搬迁,穷山沟没啥留恋的,我出一千万在城郊建个移民村,你们就成半个城里人了!

饶老板知道,颍川村里的大事村长说了不算,得他老子点头。梅宗也在旁边撺掇,爹,山空着是一堆土,开发了就是一堆金!梅鹤老人吼道,你知道那土能长多少绿树吗?能荫庇多少子孙吗?那座山是我们的祖山,谁也别想动!

说着把饶老板的XO礼盒提到门外,饶老板没挪步,说,生意不成情意在,你老人家就笑纳吧!梅鹤老人火了,从门背攫出一把破扫帚猛赶。

梅鹤老人品咂着自酿米酒,说,什么XO,X是筷子,O是肉丸,狗日的,伸出银筷子就想把咱颍川村的肉丸夹走,没门!

几年后,下游的凌江水库加固扩容,政府勒令地势低洼的颍川村全村迁移。 移民前,在外闯荡的年轻人都回了村。那天凌晨却突然传出噩耗,梅鹤老人吃下一瓶安眠药与世长辞!很快村民都涌进了老人的院子。满脸是泪的村长从爹头下移出那个梅花枕,打开枕套,却是两本新修的族谱!纸上全是毛笔小楷: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村里哪位老人寿终正寝,享年多少,葬于祖山之南;哪家孩子出生,起名某某;某年哪家年轻人在深圳由打工仔发展成地产老板……

奠礼上,梅宗在灵位前斟了三杯XO,蜡烛猝然倾倒,杯里的酒全洒了。一村民说,你爹喜欢喝米酒!送葬队伍排了几里长,年轻人个个手提梅花灯,照亮了梅鹤老人去天堂的路……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杜甫传阅读答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01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