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皇宫群头像

时间:2017-02-23 06:34: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记忆宫殿(训练教材)-第一天

译解读教材

第一部分 超级记忆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超强记忆法真的可行吗?

超级记忆真的可行吗?人们经过短期培训后能大幅度提升记忆吗?答案绝对是肯定的。首先,因为我们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它那庞大的容量可与地球上的海洋相媲美。大脑皮层是由1000多亿个神经元构成的,每个神经元之间通过2万多个突触的连接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可以想象神经之间的通讯是何等的高速畅通。每个神经元在接收成千上万个神经元传来的信息的同时还要向其它神经元传出信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四通八达,畅通无阻,信息才得以瞬间传遍每个角落,有了这样一个超级信息通道,人才可以进行思维、进行感知、进行记忆等心里活动。

人脑可以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5亿本书的知识总量(这些书一天读一本的话要读136万年!),即使每秒中输入10个新的信息,一生中持续不断的输入,按100岁计算,也不过3亿多个信息单位,这些信息对于庞大的脑容量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人脑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容量,可惜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人,也不过利用了10%,其余的巨大潜能,人们闲置终生。

因此,从大脑的容量和信息的接收传送通道上讲,超级记忆是完全可行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条快速输入、安全存储、准确无误提取的大脑输入、存储、输出模式。

其次,虽然大脑之谜尚示完全揭晓,但随着科学家们对大脑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找到了一些答案,具体到记忆方面,如: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睡眠对记忆有影响;遗记规律;记忆广度;以及联想在记忆中的独特作用等等。相关的科学规律对于指导我们学习、改善记忆力有着重要意义,使人们找到了提高记忆力的理论上的依据,特别是发现了联想对提高记忆力的特殊作用后,使超级记忆法不再是梦想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有途径可走的、人人可掌握的速成方法,“如果你想要记住什么,那你所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联想”使得快速记忆切实可行,接下来我们传授的超级记忆法的具体方法几乎都是要借助于联想来实现超级记忆的目的。

最后,通过超级记忆法的前期推广,已经使很多人的记忆力得到了飞速上升,取得了连他们自己也不敢想的成绩,这样从理论上、从大脑容量上、从实践上都证明了超级记忆法已不再是梦想,是切实可行的,所以说你完全也可以成为记忆大师!

第二章 记忆的三个境界模式:

人人都希望拥有最出色的记忆力,都希望自己的记忆力能够充分满足自己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如果按记忆效率来划分,那么记忆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境界模式,其实也就是三种记忆方式:

? 记忆从低到高的三个境界:

1、声音记忆:死记硬背。

2、逻辑记忆:只需记住规律,不记而记;

3、图像记忆:快速高效的记忆方式;

一、声音记忆:死记硬背,最常用却效率最低的方法。

事实上我们通常进行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就是使用的声音记忆。无论我们记忆手机号、记人名、记英语单词、还是背诵文章,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对他们自己的声音进行记忆。你现在就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个手机号、或者回忆一个单词、或者回忆一句歌词、诗句,你就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事实上是在回忆一些声音的排列顺序。

声音(如果不加上优美旋律的话)本来就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音节,我们记忆大部分资料,都是通过诵读或默读的方式去记忆的,即使我们通过默写的方式来

记忆英语单词,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默读。如果我们在这样背诵的时候仅仅不断重复着记忆自己的声音,而没有同时进行生动、丰富的相象,那么就是纯粹的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二、逻辑记忆:不记而记。

逻辑记忆只是面对一些非常有规律的记忆材料的时候才会有用。当我们要记这些有规律的材料时,只要它有着并不很复杂的规律,那么,无论这些材料的内容是多还是少,我们所需要记忆的仅仅是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因此,逻辑记忆方法在面对那些非常有规律而又非常大量的记忆材料时,就显示出其强大的威力,我们根本不需要管这些资料到底有多少,只需要记住那简单的规律就可以了。在回忆或者应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根据这个简单的规律,就可以把所有的资料都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

? 例如:记忆下面这组数字:

1、3、5、 7、 9、11、13;

2、5、8、11、14、17、20;

3、7、11、15、19、23、27;

只要稍微看一下,找出排列的规律,那么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个数字去记,而只需要记住这些规律就行了。特别是这些数字非常多,但规律又很简单的时候,逻辑记忆就能够充分显示出它的优势来了。当然,逻辑记忆仅限于记忆那些非常有规律的资料,而大部分情况下,记忆的材料都是没有规律的,这个时候,逻辑记忆就派不上用场了。

三、图像记忆:快速高效的记忆方式。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快速记忆方法,基本上都是属于图像记忆。图像记忆的基本原理,就是把所有需要记忆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然后运用联想法、定桩法等方法来记忆它们。

图像记忆三大法:联想法、编码法、定桩法。通过这三种非常有效方法的运用,再抽象、再复杂的记忆材料,都能被快速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从而被快

速而且牢牢地记住,图像记忆效率高、复习次数少、保持时间长,记忆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记忆方式,并且不受艾滨浩斯记忆曲线的制约。

在以上三种记忆方式中,逻辑记忆无疑是最轻松、最快速的,但当记忆材料本身并没有明显逻辑的时候,逻辑记忆就很难直接用上了。这个时候,你选择图像记忆还是选择声音记忆,就直接决定了你的记忆效率。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运用图像记忆,因此也就只有本能地、习惯性地使用声音记忆了,这就是人们总是为了记忆而头痛的根本原因,我们推广的记忆技术,其核心就是图像记忆,通过充分地发挥图像记忆的功能,可以让我们的记忆效率比传统的记忆方式高十多倍甚至上百倍,并且能够让我们的记忆过程充满了乐趣。

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掌握图像记忆技术

从此不再有记忆的烦恼!

第三章 大脑具有无限的记忆潜力

现代教育的发展过分地关注了左脑的发展,导致具有瞬间处理大量信息的右脑被闲置,左右脑发展的不平衡,使的很多天才都夭折在教育中,左脑是低速意识处理计算机。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通常左脑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右脑具有左脑所没有的快速大量记忆机能和快速自动处理机能,后一种机能使右脑能够超快速地处理所获得的信息。近年来的科学验证了左脑和右脑的记忆能力是1:100万,就是这样一个数字却公然地被现代教育所忽视。

世界著名脑力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说:“你的大脑就像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人类的大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一部分由表层意识(意识)控制,下面一部分由深层意识(潜意识)控制。这两种意识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人们通常使用外部的表层意识,不大使用深层意识,但是出色的记忆力其实存在于我们的深层意识中。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表层意识位于左半球,深层意识位于右半球。近年来也早已验证的潜意识的能量是意识能量的三万倍,所以如何开发右脑及潜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必须注重的方面。

篇二:艺术学概论《作品赏析》

1、《清明上河图》 我国北宋绘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北宋宫廷画家。该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作品采用长卷形式,运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技法,分三段展现了汴京郊野、汴河码头和热闹的街市。画中人物500多个,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该作品是研究北宋人文、地理、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2、《洛神赋图》 我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作品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接近的惆怅。全图采用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方法,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反映了人物或欢乐或哀怨的情调,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洛神赋图》标志着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 3、《游春图》 我国隋代绘画作品,该画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作者展子虔是一名贵族士大夫出身的专业画师,被称为“唐画之祖”。《游春图》以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构图境界阔大。它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草创阶段,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期。此图的用笔和设色相当工细,采用的是勾线立骨、青绿填色的技法,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

4.《步辇图》 我国唐代人物画作品,作者阎立本,唐初著名的人物画家,出生于书画世家。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等作品传世。该画作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乘步辇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中对每个人物进行了细致人微的描写,变化丰富,技法精湛。是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5、《父亲》 我国油画作品,1980年创作,作者罗中立,1948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父亲》表现了一个端起碗要喝水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都相当深刻。该作品采用特写构图,对老农头像的面部作了极为精细的刻画。作品面世后,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艺术家们评价《父亲》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该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 6、《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作者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时期早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最后的晚餐》画作构图以耶稣为中心,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犹大、圣·约翰、小雅各等门徒的神情各异,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精湛的创作技巧,它与祭坛画《岩间圣母》、肖像画《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一生的三大杰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7、《夜巡》 荷兰现实主义油画名作,创作于1642年。作者伦勃朗,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是最伟大的荷兰画家。该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艺术家把富于戏剧性的历史画因素引入其中,对荷兰群像画的程式进行了大胆改造,它采用了接近于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使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的中心,显得很突出,是激越、亢奋、追求动感的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 8、《马拉之死》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布面油彩,1793年创作。作者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先驱。作品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马拉遇害的情景: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马拉左手拿着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位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得比较单纯、色彩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 (一)绘画艺术

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以及莫大的悲痛之感。

9、《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 法国19世纪油画作品,作者德拉克洛瓦,于1830年创作。这幅画是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作品,德拉克洛瓦也因其成为浪漫主义画派集大成者。作品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画面描写了一次战斗的情景,处于中心位置的是一位被称为“自由女神”的妇女。她上身赤裸,一手握枪,一手挥舞着象征共和的三色旗。在这位妇女的引导下,群众穿过倒塌的街垒,踏着战友的血迹勇往直前。这幅画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的融合,它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烈,极具感染力。

10、《日出·印象》 法国印象派著名油画作品,1872年创作。作者克劳德·莫奈,印象派画风的创始人之一,印象派的得名就源自于《日出·印象》。该画作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早晨,三只摇曳的小船在雾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该作品突出体现了他追求最真实的光效和色彩,恰如其分地表达自然界的微妙变化的绘画风格。

11、《向日葵》 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1888年8月创作于法国南方,是印象派后期的代表作品。凡·高是后印象主义的伟大画家,与早期印象派相比,他不再注意对自然物中光影的表现,而更注重自我感情的抒发。“向日葵”多用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涂抹技法来表现出一种浮雕感强烈的视觉效果,每朵花就像是燃烧的火焰,细碎的花瓣和葵叶像火苗一样布满整个画面。同时,用对比强烈的大色块和粗犷的轮廓线表现形体和组织画面,浓厚的感情因素成为该画作的鲜明艺术特色。 12、《伏尔加河纤夫》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作品,1873年创作。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列宾的作品广泛描绘了俄国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是19世纪末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伏尔加河纤夫》描绘了炎热的夏天,一群衣着破烂不堪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伐拖着一艘货船,艰难地走在伏尔加河畔的情景。画中11个饱经风霜的纤夫有着不同的姿态和表情,沙滩上的几只破箩筐,更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感。整幅作品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相当成功。列宾是巡回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雕塑艺术 1.《马踏匈奴》 我国西汉石刻作品,创作于约公元前117年。石刻由巨石雕凿而成,表现的是一匹威风凛凛的战马,迎风昂首,马的前蹄下蹬踏着一个战败的匈奴首领。作品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马踏匈奴》外形轮廓准确有力,刀法朴实明快,形象生动传神,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也是汉代精湛石刻艺术的集中代表。 2.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历时400余年雕凿不绝,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米。大佛是奉先寺的主尊,雕像高17. 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卢舍那佛被赋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丰腔饱满,修眉细长,眉若新月,眼睑下垂,双目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她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令人敬而不惧。这尊佛像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3.《掷铁饼者》 古希腊雕塑作品,原作为青铜。作者米隆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掷铁饼者》选取运动员投掷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运动员右手握铁饼摆到最高点,全身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趾反贴地面,膝部弯曲成钝角,整个形体有产生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虽然它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瞬间”,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它的出现也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4.《米洛斯岛的维纳斯》 《米洛斯岛的维纳斯》也被称为《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古希腊雕塑艺术,大 理石雕像,高204厘米,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阿芙洛蒂武是希腊中爱与美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该作品中的女神腰肢匀称、妩媚,乳房丰腴起伏,肌肤柔软细腻而富有弹性。该作品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的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手法阔大而简洁,人物端庄优美。虽然她的双臂已经残缺,但并不影响她的整体美感,整个雕塑比例吻合“黄金分割律”,这个标准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米洛斯岛的维纳斯》是古希腊美术进入高度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 5.《晨》、《暮》、《昼》、《夜》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大理石雕像,创作于1520至1534年。作者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昼》与《夜》是位于尼摩尔公爵朱利亚诺·美第奇俊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美第奇陵墓前的则是《暮》与《晨》。《晨》和《夜》为女性裸体。它是成熟女性身体的再现,毫无柔嫩之气,在悲哀与折磨中保持了自己的静态之美。《昼》和《暮》雕的则是健壮的男子,充满力量无法施展而不甘心的落寞神情。作品人体的线条与四肢的姿势形成和谐的变化,四个人物形象也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他们辗转反侧,似乎是为世事所扰,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象征着光阴的流逝。 6.《思想者》 法国雕塑作品,青铜雕塑,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0至1900年。罗丹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是旧时期古典主义和新时期现代艺术源流的传承者。作品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领,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情绪。他默默凝视着人们正在深受的苦难,实际上此中包含了艺术家自己极大的同情和悲痛之情。这尊雕像最初名为《诗人》,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 (三)书法艺术 《兰亭集序》 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作品。作者王羲之,著名书法家。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集会,饮酒赋诗,羲之即兴挥毫为诗集作序,成就了今天最杰出的书法艺术作品。《兰亭集序》全文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王羲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有“书圣”美誉。而《兰亭集序》则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四)建筑艺术 1.北京故宫 故宫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的市中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明清时期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故宫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紫禁城内的皇宫建筑分为南部前朝部分和北部后寝部分,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前朝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物,后寝是皇帝和皇后、嫔、妃居住的地方,皇帝和皇后居住在中轴线上的宫室中,左右各有六处宫院称东六宫和西六宫。这些布局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宫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其建筑与规划,继承了中国古代宫殿的传统。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美都是罕见的,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2.布达拉宫 位于西藏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殿宇楼阁近千间,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布达拉宫缘山势拔地而起,主体建筑分为红宫、白宫两大部分。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城城墙相连接。白宫为达赖喇嘛理政和起居的宫殿,红宫内则主要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整座建筑布局自由,构图匀称,气势雄伟,集中体现了西藏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3.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建筑,是雅典卫城建筑之一。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完成于公元前438 年,是卫城上最美丽的建筑。帕提农神庙的雕刻十分精美,尤以雅典娜的故事最为精彩生动,技艺超群,是辉煌的杰作。神庙的列柱雄浑刚健,比例匀称,整个神庙尺度合宜,体现了以追求和谐为目的的形式美。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帕提农神庙也几乎成为卫城乃至整个希腊的标志。

4.埃及金字塔 埃及古代陵墓建筑,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大约建于4500年前。埃及迄今已发现夕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金字塔底座呈方形,聚于塔顶形成方锥形的建筑,作为奴隶制国王的陵寝,它蕴含着浓厚的宗教性质。金字塔的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墓室的地下建筑;一是金字塔的墓上建筑。根据考古学家及科学家们研究推测,建筑金字塔这样浩大的工程,至少须花费30年及许多人工的劳力才能完成。埃及金字塔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

5.巴黎圣母院 法国中世纪宗教建筑,是巴黎最负盛誉的名胜之一。动工于1163年,1345年整个工程最后完成。巴黎圣母院整体建筑采用石材,正面塔楼高68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90余米。圣母院的正面向西,共分三层,平面呈十字形,东西长130米。东端是圣坛,西端是大门,最下一层拱门上雕着许许多多的圣经人物。整个建筑庄严和谐,内部东西向排列着两列直通屋顶的高达24米的柱子,堂内大厅可容纳9000人,有力地体现了超脱红尘的宗教感情。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代表了基督教的神秘和崇高,也代表了哥特式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

6.悉尼歌剧院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位于澳大利亚的悉尼市,紧靠着世界著名的海港大桥,三面环海。丹麦建筑师乌特松设计建造。歌剧院建筑造型新颖奇特、雄伟瑰丽,外形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也像一枚枚的洁白贝壳,与周围海上景色浑然一体,富有诗意。悉尼歌剧院设计大师乌特松先生获2003年普利策建筑学奖,这座建筑也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最成功的现代建筑之一。 (五)园林艺术 1.北京颐和园 位于北京西郊,总面积约290公顷。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借景西山群峰,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极为精湛,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

2.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1703年。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有8个小岛,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平原区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3.苏州拙政园 始建于15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拙政园布局因地制宜,全园包括东、中、西三个部分和部分住宅,每部分都各具特色。主要景点有香洲、留听阁、浮翠阁、雪香云蔚亭、秫香馆、天泉亭、三十六鸳鸯馆、荷风四面亭等。拙政园在设计思想和艺术手法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园中的许多景点大量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的办法形成一种变化丰富的艺术美感。 4.法国凡尔赛宫园林 位于巴黎西南20千米的凡尔赛城,17、18世纪是法国的王宫和行政中心。

凡尔赛宫所属的园林风景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翠安农宫和专门为王后修建的游乐村。从东向西又可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 长约1000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小林园面积是花园的3倍,规则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迷宫路、水池、喷泉和亭台。小林园再向西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长度超过2千米,最后变成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凡尔赛宫的大花园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代表了园林艺术中的一个学派,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都遵循了这种设计思想。 (六)音乐艺术 1.《二泉映月》 二胡作品,作者华彦钧,小名阿炳,生于1893年,1950年去世,江苏无锡人,著名民间音乐艺术家。《二泉映月》是一首变奏曲式的作品,开始有一个感怀、叹息般的引子,几小节后出现的主题具有浓厚的悲枪情绪,整个主题在全曲中出现多次。整个音乐作品委婉流畅,意境深邃,情调悲枪,表达了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流传甚广。华彦钧中年又又目失明的曲折经历赋予了作品深厚的精神气质,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2.《江河水》 我国民间乐曲,根据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乐曲“辽南鼓乐”整理加工改编而成。乐曲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开始部分速度缓慢,旋律起伏,音乐显得凄凉悲切。逐渐节奏顿挫,变化重复,表现出悲愤的情绪。中段音调平稳,又用较弱的力度演奏,好似人们在苦苦思索遭受苦难的原因。经“放慢加花”手法改编后全曲更加激越悲愤,缠绵徘恻,如泣如诉,感染力极强。二胡独奏的《江河水》已经成为二胡这种中国民间乐器的经典曲目。

3.《梁祝》 中国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58年冬,作者陈钢、何占豪。 《梁祝》是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的典型代表。乐曲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主要是爱情,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旋律。副部主题则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该部分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整个作品达到高潮。

4.《茉莉花》 中国汉族民歌,在全国各地广有多种样式流传。《鲜花调》歌词内容大都以花拟人,借赞美花来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经过对原曲的修改、整理,歌词集中在茉莉花一种典型上,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一唱三叹,表达了少女热爱大自然、向往新生活的美好形象,定名为《茉莉花》。《茉莉花》不仅是民歌宝库中的一笔珍贵的遗产,而且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新的代表性艺术作品。

5.《十面埋伏》 中国传统乐器琵琶“武套”曲,又名《淮阴平楚》。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最广的音乐作品之一。该曲以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十面埋伏》依次表现了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乐曲极尽琵琶揉、挑、推、扫等技巧,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战争场面,分为三三大部分,通过音乐反映古代战争场面,叙演了古代陆军列营、升帐、发令、埋伏、伏击、靡战、追逐等情景。

6.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是18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创作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该曲创作完成后,受到热烈欢迎,迄今为止,已成为演出次数最多、最有声望的交响曲之一。这部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节奏和旋律,表现作者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斗争精神,歌颂了以坚定意志战胜黑暗宿命的人生理念。全曲由相互呼应的四个乐章组成,前三个乐章分别以奏鸣曲形式、自由变奏曲、诙谐曲形式展现了命运在敲门、命运与信心意志的较量和意志战胜命运的过程。第四乐章以极大的音量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表现了最终战胜命运的胜利场面和巨大喜悦。整部作品音乐语言精练、简洁,结构严谨、统一,气势恢弘,能够充分发挥乐队交响性。

7.《<威廉·退尔>序曲》

篇三:艺术鉴赏

《美术鉴赏》复习题

二、名词解释:

1、艺术:所谓艺术就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概括,是灌注集合了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体验、感受,从而创造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一种物态化形象。

2、现实美:现实美是指现实客观中存在的美的事物和事物的美,现实美是艺术表现的有力根据。现实美可具体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是自然界存在的美,社会美是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

3、艺术美: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合目的性创造的结果,与现实美不同的是艺术美是指艺术家主观能动的并以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因此是一种创造的第二现实。

4、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达到造型目的,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是造型艺术的基本条件。

5、建筑:所谓建筑艺术就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是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造型性。体现出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建筑形式。实用、坚固、美观是建筑艺术的三个基本规律特征。

6、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比如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艺术的分类由三种,即欧洲式园林、阿拉伯式园林、东方园林。

7、设计艺术(工业设计或工业艺术设计):简称ID,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而兴起,由英国威廉莫里斯倡导的手工艺艺术运动开始兴起,这一运动以反抗机器生产,倡导手工工艺生产为特征,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莫里斯最早唤起了人们对工业产品造型的重视,所以这一运动成为工业设计的开篇。也引发了德国包豪斯的诞生,莫里斯被称作是工业设计之父。

8、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是艺术家作品成熟的标志。

9、艺术语言:所谓艺术语言,是指各种艺术具有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

10、风格:风格是美术作品显示出的一种格调和气派。流派是优秀风格群体的显现。

11、雕塑: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具有真实的三度空间的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艺术。

12绘画艺术: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艺术。

三、简答题:

1、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思想。

答:第一,技术与艺术的重新统一。第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第三,艺术家的感觉与技术师的知识应当结合起来。

2、工艺美术的形式美。

答: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材质美、技术美。

3、摄影艺术的风格和流派。

答:绘画主义摄影、纪实主义摄影、印象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抽象派摄影、前卫派摄影。

4、艺术创作的方法。

答: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如库尔贝的《打石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古典主义创作方法如大卫的《荷拉斯之誓》、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如十九世纪的巴比松画派和点彩派。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后现代主义创作。

5、二十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八大流派。

答:一是1905年在巴黎诞生的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二是1907年在巴黎出现的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派;三是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的以马里内蒂为首的未来派;四是意大利画家卡洛卡拉为首的形而上画派;五是以一战后出现的达达派;六是1924年出现的比利时画家玛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画派;1909年以俄国的康定斯基和荷兰的蒙德里安为首的抽象派;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波普艺术。

6、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内容。

1单纯齐一○2对称均衡○3调和对比○4比例○5节奏韵律○6多样统一。 答:○

7、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独特性。○2稳定性○3多样性与统一性。 答:○

8、简述艺术语言的作用。

1艺术语言的重要作用是创造艺术形象。○2艺术语言的作用还表现在艺术语言本身就具答:○

有审美价值。

四、作品分析:

1、《大碗岛的星期日》:是法国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点彩派”代表作,在这幅作品中,修拉采取小心翼翼的点彩画法,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原色小圆点,经过一年的时间点满在画布上。作品描绘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 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前景一大块暗绿色表示阴影,中间黄色调子的亮部,表现午后的强烈阳光。阳光透过树林投在草地上的阴影,被强调得 界限分明。人物服饰的色彩与树林、草地互为呼应,给人以地毯式的装饰特点。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2、《西斯廷圣母》:为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这幅祭坛画,指定装饰在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西斯廷教堂内的礼拜堂里的。最初它被放在教堂的神龛上,至1574年,一直保存在西斯廷教西斯廷教堂里,故得此名。现为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收藏。

画面表现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两边帷幕旁画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锦袍的男性长者乃教皇西斯克特,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而稍作跪状的年轻女子乃圣母的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文静。扒在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睁着大眼仰望圣母的降临,稚气童心跃然画上。拉斐尔的这幅名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柔媚、和谐、明快的格调,因而使人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升华的精神享受。

3、《日出印象》:油画 ,1872年作 巴黎马尔莫坦美术馆藏。是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作,由法国画家莫奈创作。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 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 晨曦中朦胧隐现。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已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

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 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当198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一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

4、《亚威农少女》: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907年,画的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当时不免要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嘲讽和指责,在这幅画上,画家着意于纯粹的田园风趣。五个裸体女人的色调是以蓝色背景来映衬的。蓝色使他想起戈索尔那美丽宜人的风光。但观众看到的是一 群几何形变异的女人。右边坐着的一个女人像戴上假面具一般,当她转过身来,脸容十分可怕,就像从阴间爬出来的鬼魅,颜色却又像烤熟了的乳猪。最左边一个女 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为要展示她的姊妹们的菱形身体。她那严肃的表情,侧面的轮廓,简直像埃及的壁画。中间还有一堆水果。。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5、《伏尔泰坐像》:乌东创作的大理石雕像《伏尔泰坐像》(1782),被誉为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肖像雕刻。伏尔泰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猛烈地抨击封 建专制和宗教迷信。乌东为了塑造伏尔泰的形象,先后为他作了很多件头像、胸像。而这件坐像开始创作于伏尔泰去世前一年。乌东的这座雕像真实地记录了这位八 十岁高龄的哲学家的生前形象,同时对他的性格特征进行了深刻、细腻的表现。

伏尔泰是卓越的哲学家、批评家、戏剧家,在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这个坐像是乌东在伏尔泰经过多年流放,胜利地回到巴黎之后立即制作的。

作品中,伏尔泰被表现为身穿古代宽敞的长袍,身躯前倾,面带嘲讽微笑的形象。宽松的长袍几乎遮盖了年逾80的伏尔泰的孱弱身躯,其流畅概括的衣纹又显示出 稳重的造型感,使人物产生一种庄严高尚的气质,俨然是一位古代先哲。这位思想家虽年岁已高,但颜容仍然焕发着锐气逼人的智慧和魄力,特别是眼部的雕刻,妙 不可言地表现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内心的无穷奥秘。

伏尔泰的面庞瘦削,但是他敏锐的大眼睛传递出内心的激情,他的嘴角流露着一种嘲讽的微笑。在这件雕塑面前,人们似乎可以感到伏尔泰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变化和活动着,在他的脸上焕发着永远清新的智慧。

6、《喂食》: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现藏巴黎卢浮宫。《喂食》上描绘的是妈妈在喂孩子的生活景象,和他在农舍中习见的母鸟喂新 雏一样,画家故而给它加了个《小鸟的哺食》的题目。画家以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把 这种人间最亲切的母爱行为表现出来,读来也颇有新味。这种题材是画家的农村生 活的另一面,即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爱的一面。在农村中,亲子之爱,家庭之 爱,和夫妇之爱等天伦情乐都是极为简朴和纯洁的。米勒所赞美的主要是劳动者的 道德美一面。

7、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面积达155000平方米,房屋9000多间(民间传说9999.5间)。故宫四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墙外还有52米宽的护城河坏绕,城之四角各有一座华丽奇特的角楼。全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故宫有 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

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 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 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故宫这些宫殿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8、《朝元仙仗图》:

《朝元仙仗图》原来就是壁画粉本,描绘南极天帝和东华天帝君率领仙官、侍从和仪仗朝谒玄元皇帝的场面,共有神仙人物八十七名,其中男仙十一名,神将八名, 余皆为手捧供品、仙果、乐器的仙女。画幅以手持宝剑的护法神开道,以甲卒、神将殿后,其中二天帝君都略高大于其他神仙,其处理手法与唐阎文本《历代帝王 图》、周日方《簪花仕女图》相类,以人物的比例大小来突出主要人物,此手法在道释画,以及宋元以降的文人画中也常有运用。

9、《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唐代画家周昉作,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描写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全图分为四段,分别描写妇女们采花、看花、漫步和戏 犬的情形。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此卷传为周昉真迹,一说系晚唐之作,亦有论作五代画迹。作者画四嫔妃和两侍女,作逗犬、执扇、持 花、弄蝶之状,以主大从小的方式突出主要人物,这是中古时期人物画常用的表现手法。画中的犬、鹤和辛夷花表明了人物活动是在春意盎然的宫苑。

全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卷首与卷尾中的宫女均作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宫女们的纱衣长裙和花髻是当时的盛装,高髻时兴上 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在黑发的衬托下,显得雅洁、明丽。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特别是在色彩的辅佐下成功地展示出纱罗和肌肤 的质感。画家在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

现从出土的大批中、晚唐时期的陶俑来看,画中仕女的服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时装文化。画和俑的造型都呈现出同一种审美取向和精神面貌。

10、《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 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 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 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 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11、《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全卷分为五段,第一段是“听乐”,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画艺。第二段是“观舞”,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在这场面中有一个

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第三段是“休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第四段是“清吹”,描绘了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是“送别”,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画面中屏风和床榻等家具的使用,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一方面起到了分隔画面,使每段画面可以独立成章。另一方面又把各段画面连系起来,使整个画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画面。在人物形象的刻划上,更凸显画家卓绝的功底,特别是主要人物韩熙载,分别在五个画面之中出现,但每个场景的服饰、动作、表情都不尽相同,但他的形态与性格却都表现的前后一致。《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所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使这一作品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2、《马踏匈奴》168厘米,长190雕塑作品,霍去病墓的石刻群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件《马踏匈奴》就是整个群雕作品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的主题。雕塑中,作者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

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雕塑的外轮廓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刀法朴实明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对后世陵墓雕刻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大型纪念碑雕刻的典范之作。它采用象征的手法,以肃立的威武雄壮的战马踏伤仰卧在地、手持弓箭作垂死挣扎的匈奴侵略者,象征性的歌颂了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作为这一雕像主题的战马,气势轩昂,庄重雄强,既是胜利者威武精神的象征,也是当年古战场的高度概括。

13、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著名建筑设计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仿北海公园明代“琼岛春阴”石碑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筹建初始,以史学家、作家、前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为纪念碑名誉组长,雕塑家刘开渠为副组长领导雕刻工作,画家吴作人为名誉副组长。画家彦涵为副组长,负责浮雕设计绘画工作。第一组:《虎门销烟》绘画设计者艾中信、负责雕塑者曾祖韶。 第二组:《太平天国》绘画设计者李宗津、负责雕塑者王丙召。 第三组:《武昌起义》绘画设计者董希文、负责雕塑者傅天仇 第四组:《五四运动》绘画设计者冯法祀、负责雕塑者滑田友。 第五组:《五卅运动》绘画设计者吴作人、负责雕塑者王临义。 第六组:《八一南昌起义》绘画设计者王式廓、负责雕塑者肖传玖。 第


皇宫群头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81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