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甘肃省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2-22 07:52:0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甘肃省及兰州市的经济状况

一、区域经济金融环境 (一)经济发展状况 1、甘肃省经济发展概况

甘肃省是内地承东启西、南拓北展、向西开放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横贯全省。总面积42.59万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590.78万人。

甘肃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已发现各类矿产179种,矿产地1184处,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11种,其中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镍、钴、铂族金属等12种,居全国前五位的有29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1205万千瓦,煤炭探明资源储量194.37亿吨,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0.95亿吨,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032亿立方米,风能资源总储量2.37亿千瓦,太阳能总辐射量约在4800—6400兆焦/平方米,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

2014年末,甘肃省GDP为68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0.8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第二产业增加值2924.86亿元,比重为42.8%;第三产业增加值3009.61亿元,比重为44.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427元,比上年增长8.6%。

2011-2013年GDP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区均为27位,2014年排名第22位。

数据来源: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肃省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天水等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色、石化、冶金、能源、机械、电子、建材、轻纺、医药、食品工业等行业是甘肃工业的重要支柱,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甘肃省经济目前主要以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正在逐步发展,据统计,到2013年底,甘肃省注册私营企业11.2万户,个体工商户9.73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达253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0.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为近三年增长最快的一年。目前甘肃省民营企业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比重小、科技水平低、竞争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此,甘肃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到2016年,非公经济增加值翻一番,2014年至2016年平均每年递增30%以上的发展速度。

2、兰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辖皋兰、榆中、永登三县和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66.49万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成立的兰州新区,是第五个国家级和西北地

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2014年兰州市GDP1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829.2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030.7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80:43.34:53.8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50%以上。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兰州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兰州市经济发展以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正在逐步发展,据统计,2011年-2013年,民营经济的比重由38.32%提高到42.4%,高于全省水平。

数据来源: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信用文化特点 1、甘肃省经济主导产业

2014年,甘肃省实现生产总值6835.27亿元,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 7759.6亿元,增长21.1%;现有上市公司24家。

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同时,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粮、经、饲“三元”结构基本形成,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啤酒大麦、苜蓿草等5个产业和产品面积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瓜菜花卉制种、食用百合、油橄榄、酿酒葡萄、山羊绒、白牦牛、鲑鳟鱼等10多个地方性特色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前五位,高原夏菜、“纹党”、“岷归”、“花牛”苹果、白耗牛等产品享誉国内外。

主要代表企业有: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基于资源和区域优势,甘肃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天水等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色、石化、冶金、能源、机械、电子、建材、轻纺、医药、食品工业等行业是甘肃工业的重要支柱。

甘肃省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已形成铜、铝、镍、铅、锌等从采选、冶炼到加工一条龙生产体系。代表企业有: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甘肃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化工基之一,不仅提供了大量石油化工产品,而且还为全国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多年来无论是生产规模、产品产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代表企业有: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

电子工业是甘肃省的新行业,已成为西北地区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年产量2500万块集成电路、6亿只集成电路引线框架、60万部彩色和黑白电视机、40万台收录机、40万台喷淋式双缸洗衣机、10万台电冰箱、10万部组合音响、200万只电视配件、20万台电热淋浴器、60万只连续波磁控管和稀土永磁材料一系列支柱电子产品。

甘肃机械工业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设备、动力设备、

轴承、机床、仪器仪表、电子、电影设备、农业机械等多品种。

建材工业是甘肃的重要产业之一。全省乡以上建材企业达1210家,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6.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2.4亿元,水泥、建筑、建筑陶瓷、平板玻璃、石棉制品等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2、兰州市经济主导产业

兰州市201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6:46.19:51.05调整为2.80:43.34:53.8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

篇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横贯全境,成为历史上最早开展东西方经济文化和各民族间交流的开放地区,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区位优势的省份,是联结亚太地区和亚欧地区的重要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省会兰州是中国西北的交通、通讯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是全国12大主干交通枢纽之一。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现辖12个市、2个民族自治州,总人口2600多万,有55个民族成分。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于甘肃。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是著名的“黄金旅游路线”,作为中国的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就出土自甘肃。有敦煌莫高窟等享誉全球的著名旅游景点。甘肃是中国的资源大省,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镍、钴、硒、铂族金属等10种,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4种。尤其是金川的铜镍矿,其规模仅次于加拿大的肖特贝里硫化铜镍矿,居世界第二位。煤炭资源保有储量

89.2亿吨,石油资源储量12.4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67.25亿立方米。水利理论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水资源居全国第四位,可开发的风能装机容量近2000万千瓦,居全国第五位。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是中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草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甘肃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甘肃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化工、能源、原材料基地,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西部的重要工业核心区,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在航天技术、生物制品、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干旱农业、草原生态和沙漠治理等方面具有全国领先水平。

去年以来,我省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着力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全省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投资、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各产业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甘肃经济发展进人了新阶段。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聚精

会神促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100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0亿元,增长3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0亿元,增长18%;大口径财政收入745亿元,增长23.39%;地方财政收入353.6亿元,增长23.37%;财政支出1466.7亿元,增长2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2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增长11%。总之,去年是甘肃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最为显著、是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在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我们也面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投资主体单一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今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和防灾体系建设,强化能源基础产业建设,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加快河西和陇东两大能源基地建设,实施区域组团联动发展。

三是抓好“三农”工作,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四是坚持以工业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发展风电机组、电工电器、机床钻机、石化设备、汽车制造、矿山设备、节水设备、制药和医疗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及制造服务业。集中扶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航天等产业。大力发展陇药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中成药、藏药和生物制药,推进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产业化。扶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扩大规模,创立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主要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业,积极发展民生服务业,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业。

六是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七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统筹做好人口及其他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抓好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八是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代表了甘肃曾有过的辉煌,更昭示着甘肃更加灿烂的未来。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甘肃投资兴业,合作发展。我们将把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发展环境奉献给每一位投资合作者。

篇三:甘肃信息价,最新最全甘肃工程造价信息网信息价下载-造价通

甘肃工程造价信息网

信息价


甘肃省经济信息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66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