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河西走廊纪录片10集

时间:2017-02-22 07:44:1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据新华社2008年2月21日电,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于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回答: 1.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那一类现代技术 A.GPS B.RS C.GIS D.3S

2.一支地理考察队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答案】 1.A 2.C

【解析】1.“北斗”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

2.本题主要考察经纬网定位的有关知识。喜马拉雅山在北纬30度以南,塔里木盆地主要在东经90度以西,河西走廊主要在东经95度以东 读下图“中国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题。

2.影响河西走廊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气候 B. 水源 C. 土壤 D. 生物

3.图中铁路主要分布于

A. 绿洲 B. 盆地 C. 沙漠 D. 高原 4.图示区域中太阳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A. 河网密布,吸收热量多 B. 植被稀疏,地表增温快 C. 地形多样,逆辐射增强 D. 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

【答案】 2.B 3.A 4.D 【解析】 试题分析:

2.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故影响人类活动的主导因素为水源。

3.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气候干旱,故影响人类活动的主导因素为水源,并结合图示信息,铁路线主要分布于绿洲地带。

4.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气候干旱,晴天多,则光照时间长。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影响城市、交通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我国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 基本特征,并能结合影响城市、交通线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 2008年10月1日,《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件》正式施行。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资料回答28~30题:

5.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7.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植被自然恢复

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

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 ④旱地节水,如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5.B 6.B 7.D 【解析】

5.根据材料和图示,流经民勤绿洲的河流补给主要靠祁连山的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祁连山冰雪融水多,所以民勤绿洲水资源丰富。所以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夏季。本题选择D选项。 6.根据图示和材料叙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可以看出上游地区用水量增大,导致下游地区水资源减少。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选项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7.防治荒漠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①植被自然恢复(速度慢,难度大。不可行);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可行);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容易引起其他环节问题,不可行)④旱地节水,如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可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9.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

10.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是( ) 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 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 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8.C 9.D 10.B

【解析】8.由题意可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故选C。

9.海河流域人口稠密,人们生产生活及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需求量大。故选D。 10.在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人们在上游建水库、发展灌溉农业,大量占用水资源,致使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这是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故选B。 图9为“我国葡萄种植分布图”,回答问题。

11.我国葡萄主产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黄河故道、河西走廊、新疆一线,该线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特征

12.新疆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区,其种植葡萄的区位优势是 A.雨热同期,有利于葡萄的成熟B.降水充足,土质肥沃

C.农业科技水平高D.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13.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该地发展葡萄酒酿造业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能源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答案】 11.B 12.D 13.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及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

11.从环渤海地区、黄河故道、河西走廊到新疆一线,呈东西方向自然景观的有规律变化,即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2.新疆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故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用瓜果生产。 13.葡萄酒酿造业靠近葡萄酒产地,故主导因素为原料。

14.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据此完成2题。

【小题1】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小题2】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B.火山堆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小题1】据材料“西部地区”为干旱地区,可判断为风力侵蚀的结果。 【小题2】风蚀洼地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2-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16.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岩浆喷出一沉积一外力侵蚀一地壳抬升 B.岩浆侵人一沉积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C.沉积一岩浆侵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D.沉积一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答案】 15.B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5.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A错、B对。读图可以看到,图中岩石形成的是蜂巢状的孔洞,冰川侵蚀地貌形成的是角峰和U形谷,C错。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图中岩石是花岗岩,D错。

16.读图,图中沉积岩被花岗岩切断,说明先有沉积岩形成,然后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

篇二:河西走廊简介

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 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 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脉以北 、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又称甘肃走廊。因在黄河以西故名。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窄各处不等,由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最宽300千米。面积

8.9万平方千米。海拔一般1100~1500米。大部为祁连山北麓冲积-洪积扇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扇形地上部多由砾石组成,多砂碛、戈壁,很少利用。扇形地中下部,地面物质较细,大多为黄土状物质,便于引用河水灌溉,形成绿洲农业区。走廊的河流全属于发源于祁连山地的内陆水系,51条大小河流汇合为石羊河、弱水(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均温约6~11℃。走廊是西伯利亚气流南下 的通道,故冬季达半年之久 。1月均温多在- 8~ - 12℃之间,极端最低温超过-30℃ 。7 月均温多在20~26℃之间,极端最高温高于40℃ 。年降水量30~160毫米 ,而大部地区蒸发量2000~3000毫米,年日照一般在3000小时以上,无霜期约160~230天左右。

绿洲农业发达,是中国大西北的粮棉基地之一。自古是东西交通必经的通道,古代的丝绸之路即通过这里。兰新铁路经此。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和嘉峪关。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腹地,自成一个内部体系完整的地理区位。从地缘上看,它处于我国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同时也是我国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和分界地带。河西走廊内部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但其地貌地形、气候类型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这为历史上农耕与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区的迁徙往来、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提供了得以发生、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

优胜的自然条件在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

用。如今,在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到繁华的街道和高耸的大楼,处处都彰显着经济的繁荣。而在河西走廊的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却有待提高。在农村,主要是由于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致浪费了很多资源,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滞后后果,所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在河西走廊农村地区,生产力依然相对落后,村民的住房仍然是土房或是瓦房,随着科技力量的崛起和国家生产水平的提高,新型农村的发展是未来强有力建设的支柱,而未来农村居民

楼的建设将会在新型农村的规划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自然资源和环保问题的有效结合,将是新型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结合国家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的契机,提出一种适合河西地区农民居住的建筑,为新型农村的建设做出一种创新型方案。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坚持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县居住窑洞、土坯房和地坑庄子的农户由“十五”末的30%减少到3%,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新型农村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新型能源的开发。甘肃是风能资源大省,风能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据测算,其理论储量约2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五。走廊西端的酒泉地区是季风的源头。据气象部门最新评估,酒泉地区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在每平方米150瓦以上、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多小时,风机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可达2300小时。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诸多挑战的压力下,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风电就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点。这几年风电的迅猛发展,不仅缓解了我国的能源紧张局面,而且推动了节能减排。2010年,我国风力发电量达501亿千瓦时,这相当于节约了175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50万吨。风电虽然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新能源,但是作为新能源,

风电与火电甚至核电等传统能源比,在技术上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河西地区新型农村的居民楼建设完全可以利用风能发电来代替日常用电,不仅利用了自然的力量,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更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虽然现在技术还有些不成熟,但是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也许未来某一天真的会实现。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和资源,调整能源结构,实施新的能源战略,重视开发利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做到使用的能源既不匮乏又能很好的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政府已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新能源之一的气候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合理的开发利用它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效应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种绿色环保的能源吗,我国对气候资源也十分重视,使潜在的气候资源逐步转变为能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其经济价值、环保价值和生态价值。

位于甘肃省甘州区的中南村,依然要靠生炉子取暖来度过寒冬,这正是在农村处处可见的家家户户的烟筒排放着黑色的烟雾,使得半空中被黑色气体所缭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严重的破坏了空气系统。造成农村居民取暖能源消耗量大的原因农村建筑无保温措施,能耗高,农村住宅建筑平均单位面积

煤耗33.5Kg标煤,约为城市建筑能耗的2~3倍。近年来,农村地区不能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反而破坏了自然资源,给一些地区照成了严重的影响,泥石流、山体滑坡、洪灾等等都是近年来破坏经济发展的主要杀手。在河西走廊地区,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一旦成功的利用的这份资源,未来河西走廊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辽阔的。

气候资源主要指大气中的光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和风能等资源。 气候资源既可以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照、降水、热量等对于农业生产就属于典型的天然资源,也可以作为生产能量的物质,如太阳能、风能。 气候资源还具有四大显著特性:可再生性、清洁性、利用便捷性、总量巨大性。 气候资源是地球“与生俱来”的丰富资源,由于其潜在的价值,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和环保效益,人类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利用,即作为能源与物质的直接利用。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供热及作为机械动力、利用空气制氧、制氮等;二是间接利用,利用绿色植物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固定太阳能,生产有机物质等。近年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开发气候资源作为未来一种替代能源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全球太阳能和风能利用发展极为迅猛。尤其是在风电方面,2002年,,全球风力发电量已增加到3203.7万KW。

光能资源主要指来自于太阳的辐射和日照时数。河西走廊海

篇三:甘肃 河西走廊专题练习

下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

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8—9题。

8.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D.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9.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

通便捷

C.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因素是邻国众多

D.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

源开发

8-9:CD

36.(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玉米喜温喜光,需水量较多,不同生长阶段其需水量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北方地区玉米一般4~5月播种,8~9月成熟收割。玉米拔节(6月)以后,叶面急剧扩大,需水量增加,特别是抽穗(7月)之后,如果供水跟不上,就会形成“卡脖旱”,严重影响玉米后期生长。

材料二 制种是指大规模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20世纪80年代,

河西走廊地区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成为我国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目前,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并形成了制种玉米—暖棚养牛与小康住宅—沼气—日光温室蔬菜、制种玉米—肉牛养殖—沼气—制种玉米等产业模式。

(1)分析在制种玉米生产过程中河西走廊比东北、华北等地不易出现“卡脖旱”的原因。(12分)

(2)说出张掖玉米制种基地产业模式的优点。(6分)

(3)有人提议新疆应效仿河西走廊地区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分析其可行性。(6

36(24分)

(1)(12分)东北、华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玉米种植需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水,(2分)夏季风强弱变化大,降水变率大,(2分)玉米需水期可能出现干旱,易出现“卡脖旱”。(2分)河西走廊地区属于非季风区,玉米种植需水主要来自冰川冰雪融水,(2分)7~9月气温高,融水量大(2分)且稳定,可以为育种玉米提供稳定、充足的水源。(2分)

(2)(6分)实现综合循环利用,(2分)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2分)降低污染,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2分)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净化环境。(2分)(任答3点得6分)

(3)(6分)新疆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2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2分)冰川冰雪融水量大,灌溉水源稳定;(2分)土地平坦辽阔,适合规模化、机械化制种;(2分)气候干旱,便于自然晾晒与储存。(2分)(任答3点得6分)

37.(22分)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示铁路沿线地区被誉为“新能源走廊”。说出其中一种可开发的新能源,并阐述

其成因。(6分)

(2)简析图示地区成为‘古丝绸之路’,和兰新铁路重要通道的共同区位条件。(8分)

(3)近年来,Q河流域通过综合治理使下游生态环境重现生机,你认为主要采取了哪些

措施?(8分)

37.(22分)

(1)(6分)风能(2分):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半年多大风(2分);受地形影响,位于冬季风通道,风力大、昼夜温差大,气压变化剧烈(2分)。

太阳能(2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2分),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2分)。(任选一种作答即可)

(2)(8分)连接东西,地理位置优越(2分);地处山麓冲积扇,地势平坦(2分);水源较充足,土壤较肥沃,沿线多绿洲(2分);是甘肃省人口、城镇的密集地区(2分)。

(3)(8分)上游山区保育植被,涵养水源(2分);中游建分水工程,直接为下游补充用水(2分);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2分);推广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2分);培育耐旱品种(2分)。(任答4点得8分)


河西走廊纪录片10集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62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