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蒋勋说唐诗mp3

时间:2017-02-21 07:41:3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

一、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

1.我们看到一朵花开放,非常灿烂、非常华美,可我们大概没有办法了解一朵花开放的辛酸,它那么渴望生命完成的过程,它怎么去完成?它经历了哪些冰雪、霜雹、风雨?我们要看花的华丽,却不要看花得以完成的残酷,其实是不可能的。残酷是我们自己过滤掉了。

2.我们抱着一个小宠物的时候,当然感觉不到残酷性,可是当我看到一个温柔的人,抱着一个小宠物,常常会有一种难过,因为这个生命其实已经被豢养为另外一种形式。这也是一种残酷。一个生命,只要有生态上的改变,必死无疑。我们没有给它任何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有给它求生的可能。

3.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之中,就是生命的个体强度跟群体的相互依赖感之间常常找不到平衡。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唐朝?很可能是因为群体的依赖感到了一定程度,个人的潜能已经无法得到释放,所以唐朝出现了。

4.唐朝调整了一下历史的角度,给个人以空间,武则天、唐太宗、李白这些人得以出来。不用担心个性的释放会给社会造成大紊乱,接下来的宋朝又会回到农业伦理。我们不必去骂唐朝的人,宋朝以后武则天跟李白被骂得很惨。这些人被认为目无纲纪、无法无天,因为宋朝重新出现了土地依赖的关系,它自然用这种角度去看待唐朝。

5.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唐诗里有一种灿烂与华美,同时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在美学上做了一个平衡跟提醒,不必担心在现实当中会产生某些副作用。唐朝是“负”,而不是“正”,我们文化的正统还是农业伦理。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

6.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我常常跟朋友们说,在农业伦理里受不了的时候就出走一下,去唐朝过两天再回来。

二、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句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其中第一句的“平”和第二句的“生”、然后再是第四句的“明”,都是押韵。每四句是一个韵,一共有九次转韵,全诗九段,有三十六句,三十六句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结构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琢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完美关系,终于实现了。 1

2.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这个人作品不多,只有一两篇作品,所以叫孤篇;“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是说比全部的唐诗还要好。做诗人做到这样真是很过瘾,平时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就是最好。我基本上不把《春江花月夜》看做张若虚个人化的才气表现,而是强调初唐时期,人的精神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辽阔,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开始有一种扩大。

3.我第一个想跟大家交换的意见是关于题目。可能你们会听到很多地方用到《春江花月夜》,有一首国乐的曲子就叫做《春江花月夜》,其实它早先的名字叫《渔舟唱晚》,很多中国的画家画画,也爱给画作起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好像变成了美好时光、黄金岁月的代名词。张若虚写了这首诗以后,这个名称就延续下来。

4.“春江花月夜”到底是什么意思?最有趣的是,这五个字全部是名词: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我将这五个名词形容为一首交响曲的五个乐章,整首曲子有五个主题,春天是一个主题,江水是一个主题,花是一个主题,月亮是一个主题,夜晚是一个主题。五个主题在交错,它们中间发生了三棱镜般的折射关系,假设春天是一面镜子,花是一面镜子,江水是一面镜子,镜子中间产生了多重投射与折射的关系。这首诗之所以迷离错综和意向丰富,是因为它的五个主题都是独立的。

三、生命的独立性

1.诗当中,生命的独立性是受到歌颂的。在历史上,如果我喜欢武则天这个角色,跟她取不取得政权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因为我看到她对自己独立个性的完成。《春江花月夜》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在充分的自我的独立性当中,才会去欣赏另外一个完全独立的,跟它不同的生命状态。

2.美学意识非常现代。二十世纪初,巴黎开始尊重每一个不同的生命。一个女画家罗兰桑娇媚得要死,永远都是楚楚可怜,很娇弱的感觉。有人喜欢她,有人不喜欢她,但大家都尊重她;另外有一个俄罗斯来的移民叫苏蒂纳,穷得要死,每天去做苦力,在码头上搬完东西,然后回家画画,他喜欢画被宰杀后的牛。罗兰桑与苏蒂纳如此不同,可他们同时在巴黎,而且他们可以做朋友,认为彼此代表的是巴黎画派两种不同的美学。

3.也有这样的特质,武则天在取得政权的过程当中,最大的障碍是作为一个姓武的,要去抢夺李姓政权,李家自然会有反扑。初唐时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是很有名的一篇文章。“檄”就是贴在墙上的看板、大字报,昭告天下说武则天有多坏,所以要起兵讨伐她,“檄”主要就 2

是提供舆论支持的。武则天作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执政者,她上朝的时候,让别人把这个檄文撕下来念给她听。

4.这篇文章写得很真实,武则天出身卑贱,“曾以更衣入侍”,就是在厕所里替皇帝换衣服。在传统的农业伦理中,你的父亲、祖父是怎么样的,你大概也就差不多是怎么样的。武则天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这里面就有了现代伦理的因素。武则天觉得文章讲得很对,可“我就是这样子,关你什么事?”文章一步一步地形容,到皇帝去世不久,武则天取得政权,“一抔之土未干”——皇帝坟墓上的土都还没干,“六尺之孤何托?”——一个已经长大,应该继承皇位的李家后代,竟然被废掉了。其实“六尺”已经是大男人了,可“六尺之孤何托?”意思是谁来照顾他。这里面的语言跟思想全部是农业伦理,因为按照农业伦理,皇帝死后,继承皇位的应该是他的长子,而这个长子竟然被废掉,由武则天来做皇帝。

5.可是武则天的个性中有孤独意识,有流浪、冒险精神,有来自游牧民族的个人生命“物竞天择”的部分,这与农业伦理遵循的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所以武则天听着听着,就开始赞美这篇文章,还问宰相是什么人写的?宰相说是骆宾王。当听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时候,武则天判断这篇文章会对老百姓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这两句诉诸于农业伦理中的忠孝,她觉得这篇文章真是击中要害。她就遗憾地说,骆宾王这样的人才,宰相竟然没有招他入阁,这是宰相之罪啊。

6.武则天不觉得这篇文章在骂她,她从执政者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骂武则天的部分是可以抽离掉的。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骆宾王有骆宾王自我完成的方式,武则天有武则天自我完成的方式。武则天在自己的孤独当中,会欣赏骆宾王的孤独,而不是处于对立的状态。在现实当中,事关政治的争夺;可是在美学的层次上,每一个生命都会欣赏另外一个生命,这才是花季出现的原因。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的生命,没有高低之分。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这些存在于自然中的几个主题,偶然间因缘际会发生了互动的关系,可它们又各自离去。它们是知己,它们也是陌路。“下 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他们总是在路上碰到人,就喝一杯酒,变成好朋友,然后擦肩而过,又回到各自的孤独,这里面没有一点小家子气的生命意向。

四、空里流霜不觉飞

1.《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有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当生命经验被放大到宇宙意识,张若虚在文学技巧上又把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思想拉回来——“江流宛转绕芳甸”。他的面前有一条河流,“宛转”地流过“芳 3

甸”;“甸”是被人整理出来的一洼一洼的圃,就是田。为什么叫“芳甸”?因为不种稻子,不种麦,而是种花。河流弯弯曲曲地流过种满了花的、散发着香味的土地,“江流宛转绕芳甸”将主题变成了“江”与“花”的对话。

2.下面一句是月亮与花的主题:“月照花林皆似霰。”这首诗很好玩,一开始的时候是春天,江水在流,然后月亮慢慢升起,潮水上涨。初春时节,空气很凉,夜晚的时候,水汽会结成一种薄薄的透明的东西在空中飘,也就是“霰”。花有很多颜色,红的、紫的、黄的,当明亮的月光照在花林上,把所有的颜色都过滤成为银白色。我们看到张若虚在慢慢过滤掉颜色,因为颜色是非常感官的,可是张若虚希望把我们带进宇宙意识的本体,带进空灵的宇宙状态。“江流宛转绕芳甸”中的“芳”是针对嗅觉;“月照花林皆似霰”是针对视觉。江水把气味冲散,月光把花的颜色过滤。

3.“空里流霜不觉飞”就非常像佛教的句子,这里的“空”刚好是佛教讲的“空”,可以是空间上的空,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空。春天的夜晚会下霜,可是因为天空中布满了白色的月光,所以霜的白感觉不到了。这是张若虚诗中出现的第一个有哲学意味的句子,就是存在的东西可以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听起来很抽象,可是生命里其实有很多东西存在,我们常常已经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比如死亡一直存在,可是我们从来感觉不到死亡。

4.“汀上白沙看不见。”因为沙洲上的沙是白的,月光是白的,所以汀上有白色的沙也看不出来,这句诗也是在说存在的东西,我们根本不觉得存在。开始的时候讲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非常绚烂。可是这两句诗一下将意境推到了一个空白的状态。

五、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一首完美的诗,首先需要结构上的精炼。如果我们相信天才论,张若虚真是一个大天才。不然就是时代真是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这首经得起如此分析与探讨的诗才可能产生。从“月照花林皆似霰”,到“空里流霜不觉飞”,再到“汀上白沙看不见”,就是所有的存在都变成了不存在。“江天一色无纤尘”——江水、天空全部被月光统一变成一种白,没有任何一点杂质。“空”就这样被推演出来了。所有一切都只是暂时现象,是一种存在,可是“不存在”是更大的宇宙本质,生命的本质或宇宙的本质可能都是这个“空”。不只是视觉上的“空”,而是生命经验最后的背景上的巨大的空。

2.“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这么巨大的“空”当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圆,“孤月轮”就是一个圆。听过美术史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西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像蒙德里安这些人,一直在找几何图形的本质,与唐诗的状态非常像,就是追问到最后宇宙间还剩下什么。 4

我们有时会讲到“洪荒”,洪荒是没有人的时代,没有建筑物的时代。我们今天在高雄的西子湾海港,会看到风景,也会在刹那间看到洪荒中的高雄,或者被命名之前的高雄,在这个情景下,人被放到自然中去做讨论。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理解,通常我们在现象当中的时候,只能讨论现象当中的相对性;可是当一个文学家、艺术家把我们带到了哲学的层面,他就会去问本质的问题,本质的问题也就是绝对性的问题。

3.“江畔何人初见月”,张若虚在公元七世纪左右,站在春天的江边看夜晚的花朵,然后他问,谁是在这个江边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这个句子字面意思一点都不难懂,可我们听到这个句子会吓一跳。我们在任何一个黄昏在西子湾看到晚霞,如果问谁第一个在这里看到晚霞的?那就问到本质了。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4.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出现过,就是屈原的《天问》。屈原曾经问过类似的问题,之后就没有人再问了,农业伦理把人拉回来,说问这么多干什么,你要把孩子照顾好,把老婆照顾好。汉诗里面会说“努力加餐饭”,唐诗里面的人好像都不吃饭,全部成仙了。他们问的是“江畔何人初见月”,关心的不再是人间的问题,而是生命本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边的月亮现在照在我身上,可是江边的月亮最早什么时候照到了人类?这个句子这么重,所问的问题也是无解。

5.唐诗之所以令我们惊讶,就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力量,也就是宇宙意识。大部分朝代的文学没有宇宙意识,可是唐诗一上来就涉及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念天地之悠悠”也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的、无限的时间跟空间里的茫然性。我觉得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步一步推到“空”的本质,当水天一色的时候,变成绝对的“空”。生命状态处于空之中,本质因素就会出来。这是《春江花月夜》第一段当中最重的句子。

6.这么重的句子出来以后,接下来怎么办?神来之笔之后就是平静。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读到这两句,就想张若虚下面要怎么收?因为下面还有一大半。其实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应该会停下来,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我们会被诗人带着去想这个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接下来给出一个非常平凡的空间,也就是回 5

篇二:蒋勋眼中的唐诗宋词

蒋勋说唐诗

本书中,蒋勋用十个章节来讲述他心中的最精彩的一百首唐诗,他心中最好的唐朝诗人,从魏晋到晚唐,从文学到美学,从张若虚到李商隐,充满诗意,充满禅机,娓娓道来,好看,好读,好美。

唐代是“花季”,是诗的盛世,是一场精彩的戏,诞生了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

蒋勋说宋词

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蒋勋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大家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全书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与姜夔。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和流畅度。

篇三:蒋勋说宋词

蒋勋说宋词

简介: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蒋勋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大家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全书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与姜夔。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和流畅度。

作者: 蒋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1

五代的变革

?

?

?

?

?

?

? 1.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2.“富三代”的李后主,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 3.前半生的醉生梦死是真实的,后半生的亡国之痛也是真实的 4.政治上的失败者,文化上的贡献者 5.李后主应该是最喜欢流行歌曲的一个诗人 6.词在宋代出现的时候,就是流行歌曲 7.《蝶恋花》在民间一定是艳情的流行歌曲

2

从五代词到宋词

?

?

?

?

?

?

? 1.诗和词之间的界限在哪里(1) 2.诗的没落是由于专业性越来越强,诗人开始转向词这种形式 3.词不具有唐诗的叙事功能,但它的画面感强烈(1) 4.词不具有唐诗的叙事功能,但它的画面感强烈(2) 5.李后主的提倡,使词的地位提高,变成士大夫之词了 6.诗是向外征服式的体验,词是内省自恋式的体验 7.我们在现实中对物质的追求,其实忽略了生命里最可珍惜的情感

3

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

?

?

?

?

?

?

? 1.范仲淹首先是个政治家 2.北宋开国时期文人的文字修养真是太好了 3.身兼政治家、军事指挥官、文人数重角色的范仲淹 4.从一变而为多情男子的范仲淹,看宋代知识分子的分裂个性 5.唐诗都是在写大事件、大气象,宋词则是在写小事物、小感觉 6.宋词之美就在于享受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和平静 7.超越喜悦和悲伤,是宋词追求的境界

4

苏轼

?

1.苏轼创造了一种文学风格

?

?

?

? 2.文学极品的情感往往一清如水,超越悲喜(1) 3.文学极品的情感往往一清如水,超越悲喜(2) 4.在苏轼身上,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东西 5.坐牢令苏轼脱胎换骨

5

柳永

?

?

?

?

?

? 1.柳永,历史上第一个拒绝考大学的小子 2.宋代的大众歌手--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 3.就像今天流行歌曲受到批评一样,士大夫禁止孩子阅读柳永的词 4.柳永如果生在明清,恐怕活不下去 5.“慢词”自柳永开始,它带动了戏曲的发展 6.流浪、多情、耽溺,是柳词的特征

6

李清照

?

?

?

?

?

?

? 1.李清照与苏轼,两种性别,两种美学 2.李清照的才华来自父亲和丈夫的鼓励 3.即使李清照写出抗金救亡诗也会显得很假 4.数千年的文化中,没有女性立场,李清照是第一人 5.缺少女性色彩的男性文化会变得非常粗鲁 6.琼瑶作品中的许多东西出自李清照 7.“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中国文化史上女性情感的第一次表白

五代的变革

大家对词这个文学形式有兴趣,可是也许我们应该关心的一点是,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我们会发现由于唐诗的成就太高,它经过初唐的成就,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唐诗的成就高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其实大家会发现,老百姓、民间慢慢读不懂了,因为它已经高不可攀。凡是艺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也就说明它远离了民间。可是民间本身不可能没有娱乐生活,所以他们自己就会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歌来唱,这时士大夫会看不起说,你看那些歌多难听,真是靡靡之音。结果这两者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然而一旦当这两个东西被拉近的时候,它就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词。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认为宋朝没有人写诗,其实多得不得了,甚至他们的诗比词还要多。可是他们的诗都没有词的成就高,这个是有趣的事情。其实苏东坡写了很多诗,可是你会发现他最重要的东西都是词,因为词比较自由。它的整个音韵的形式当中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在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们会发现唐诗的七、五都在变化,甚至四都出现了,九也出现了。它的音韵的跌宕起伏发生了很多节奏上的新的韵律感,这个韵律感推展出词的一个新的境界出来。

讲到词,首先要提到五代词,因为五代词是唐诗过渡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但是这个关键的桥梁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其实李后主的作品不多,可是不多的作品,却在文学史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有时候的确可以看到在文学艺术的创造性上,一个人会有旋乾转坤这么大的力量。

李后主是战争的失败者,又是文化上的战胜者。因为他的诗征服了汴京,整个汴京的文人都开始填词。我们看到北宋时词变成文学的主体,诗不再是主体,大家还在写诗,可是诗不再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可以看到李后主的影响有多大,他令原来属于贩夫走卒的歌声,忽然变成士大夫抒怀的工具,他们以它来抒解生命的某一种情怀。那些伶工,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的作品可以变得这么有意境。如果我们今天谈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与成熟,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民间创作,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它产生于民间,产生于大家认为有一点低俗的民间文化。后来当文人开始用这一形式去书写自己的心情感受,它变成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合作产生的文学成就。二是李后主,他把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连接成功。

唐朝崩溃以后,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一阶段,有两个朝代比较安定繁荣。一个是定都在南京的南唐,延续了对唐朝的向往与崇拜,他们一直自认为延续了唐朝的正统,被称为南唐。李煜是最后一位君王,被称为李后主。另外一个朝代是建都在四川的西蜀,也产生了非常华丽的艺术、文学创作。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李后主的地位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他是一个亡国之君,背负着原罪。一个帝王竟然亡了国,当然受指责。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发现,他创造了文学世界当中最精彩的作品,而且对后代影响很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后主评价极高,说他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如果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这个人,也就没有后来的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伶工之词?伶工是写流行音乐的人,职业性地演奏音乐的人,他们的音乐形式在民间流行,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人们一直把伶工之词当成消遣。士大夫之词就是后来的苏东坡、欧阳修写的词。这些人是士大夫,是社会文化的领导者。他们认为词可以变成上层的文学形式。打个比方,今天有一个人,利用民间卡拉OK形式,填进自己写的词,改革了流行歌曲,提高了流行曲的意境。李后主是第一个做这种文学改革的人物。

李后主身上有两重有趣的矛盾,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绝然不同,简直是两个很不同的人。他的前半生是什么?他的祖父是皇帝,他的父亲又是皇帝,到他做皇帝的时候,有一点不耐烦了。李后主是第三代的富贵,祖父那一代要北伐中原,到了父亲那一代,已经不太想了,再到了孙子辈,连想也不想了,就是玩。江南又非常富有,皇宫里面天天吃喝玩乐。读他的传记时,会发现他整天都在调情。调情是李后主生命里面最大的重点,我想大家都听过他与大周后、小周后的故事,一对美丽的姐妹,是他的皇后、妃嫔。他有几首词就是写他从大周后的房间跑到小周后旁边,“手提金履鞋”,让他的脚走路没有声音,从窗户爬进去。他是非常奇怪的一个人,在玩一些情欲的游戏。他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华丽的宫廷,根本就没出去过,不知道外面的民间疾苦,他完全是一个淫乐的皇帝,每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吃喝玩乐。可是他喜欢文学,他就去写词唱歌,唱的东西全部是艳情的内容。我觉得他的艳情与李商隐全然不同,李商隐有感伤,

他没有。比如李后主著名的《玉楼春》,里面没有任何感伤。

在李后主早期作品当中,我们读不到感伤,他也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感伤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富贵的第三代,也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人。祖父打天下,父亲守成,孙子干什么呢?当然就是花钱,就是挥霍。所谓富不过三代,大概就是讲这个意思。所有偏安江南的朝代到第三代,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华贵、富丽,又有点糜烂的生活出来了。

等到宋太宗大军南下的时候,李后主吓了一跳:“怎么打仗了?”他曾在诗里写过“几曾识干戈”,什么时候想到要打仗,从来没有想到要打仗。从皇帝忽然变成俘虏,巨大的命运转折,使他在文学史里扮演了重要角色。

王国维在评论他的时候,有一种很特殊的悲悯。王国维说李煜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从小在一堆女人当中长大,没有办法要求他不写这样的诗。他根本没有机会出宫,没有机会到宫廷外面去看外面的人生百态,他生命另外的一个开始,就是亡国。他前半生面对自己追求感官上的愉悦,追求女性,是诚实的,后半生亡国以后他的哀伤也是诚实的。甚至变成俘虏以后,李后主想到的竟然还是美。“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两个典故,沈是沈约,潘是潘安,是南朝时的两个美男子。这个皇帝真的非常有趣,被抓变成俘虏了,心情很不好,原来是因为他自己觉得很自豪的身材容貌都开始要憔悴了。王国维对他的欣赏,是因为觉得他根本就是一派天真。他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亡国,什么叫战争,什么叫侮辱。他还在讲他自己的容貌之美,担心自己的容貌要憔悴了。

宋朝军队抓他的时候,他特意跑到祖庙里,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习惯,君王亡国后,要到祖宗的坟墓前面去磕头,跟自己的祖先告别,然后辞庙。“最是仓皇辞庙日”,李后主用了“仓皇”两个字,拜完庙就被抓走了。他觉得很惨,“教坊犹奏别离歌”,教坊是皇室里面的乐队,乐队觉得皇帝要走了,就演奏起充满离别意味的曲子。他看到平常服侍他的宫女,就哭了,“挥泪对宫娥”。这首诗被骂得非常厉害,大多数选本都没选这首作品。人们觉得到这个时候李后主还“挥泪对宫娥”,真是亡国之君,实在太过贪好女色,亡国的时候还惦记着宫娥。如果他说“挥泪对祖先”好像比较可以被原谅。王国维却认为他作为诗人的真性情就是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他觉得要走了,最难过的就是要与这些一同长大的女孩子们告别。所谓的忠、所谓的孝,对他来讲非常空洞,他没有感觉。这里颠覆了传统的文以载道,绝对是真性情。李后主没有感知到国家,他就是感知到宫娥,因为他是跟这些女孩子一起长大的,没有其他机会去感知到底家国是什么?家国对他来讲,只是供他挥霍的富贵。

文学的创作,艺术的创作,最重要一点就是是否真实。如果存在作伪,就是有问题。可是当文化传统要求文以载道时,我们不得不作伪,不能不载道。李后主写的“挥泪对宫娥”,如果以现代视角来看,刚好颠覆了人的伪善部分。我们看文天祥的《正气歌》、史可法的《左忠公轶事》、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为什么被选进课本?不见得因为它们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才会觉得当李后主写出“挥泪对宫娥”的时候,颠覆性有多么大,他等于是打了已经习惯于伪善的文学传统一个耳光。他就是不要挥泪对家国,而是挥泪对宫娥,

这是他的私情。这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令人羞怯和难以启齿的部分,只有天真烂漫的李后主,才如此坦然地写出来。我一直很感动于王国维在写《人间词话》的时候给予李后主新的定位,不然在整个文化传统中,我们甚至都会怀疑,到底应该把他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所以王国维认为他从此以后背负了释迦牟尼与基督的原罪。他到北方之后,觉得身上背负亡国之君的原罪,后来的宋徽宗也是如此。他们完成了文化上的角色,却输了政治上的角逐。 在政治历史上,李后主、宋徽宗都是亡国之君,是受诟病与批判的,可是在文化上,没有李后主就没有宋朝的词,没有宋徽宗就没有南宋元以后绘画上这么高的成就。他们在文化上的贡献是非常惊人的。

宋徽宗留下一个传统,作为一个执政者,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收藏,是不配作为执政者的。后来的人接受了这种理念,因为他代表了正统。正统并不是政治,不是政权,而是一种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一批文物一直被保存下来,在任何战争当中,执政者最先要带走的就是这些文物。没有宋徽宗,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观念。在文化创造的历史上,是李后主和宋徽宗这样的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美术史上,他们两人是被批判的,政治上的评判被带到了美术史的评价上。如果写政治史,宋徽宗被批判是正常的,可是写美术史批判宋徽宗如何立论?宋徽宗的个人创作丰富到了惊人的地步,他的收藏,他编纂的画谱的影响力都极大。这说明政治史一直都在干扰着文化史,我们还没有独立的文化观。我想这是我们在美术史、文化史上,将来一定要纠正过来的一个巨大问题。一篇文学作品被选入国文课本,常常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在这种状况里,无法看到真正的文化创造力。

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宿命,好像是注定了要让一个诗人亡一次国,然后他才会写出分量那么重的几个句子出来。就是如果不是遭遇这么大的一个事件,他的生命情调不会从早期的有点轻浮、有点淫乐的东西转到那么深沉。真的就是一个大的亡国,忽然让这个聪明绝顶的人领悟到繁华到幻灭。所以我们读到《虞美人》,读到《浪淘沙》,读到他这些后期的作品的时候,忽然带动了一个很不同的生命经验。有时候非常矛盾的一件事情是说,这个所谓的宿命这个事情,是不是一个亡国在等着李后主,是不是一个亡国在等着宋徽宗,为什么宋徽宗的书法写出这么华丽而感伤的瘦金体出来,是不是里面有一种不可逃避的命运的赎罪感在里面,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解释的现象。我们就不能了解,宋徽宗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书法,因为在整个历史上,没有人写出这种锋芒毕露的书法,可是他真的是用这样的字面对了亡国的命运。这种在亡国之后产生出来的创造力,其实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同意,如果李后主没有经历亡国,不会有后期的这些作品,说不定他继续写他的靡靡之音,可那样他在文学上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了。所以,好像真的是亡国换来了历史上的几首千古绝唱,而这样的东西对整个宋朝文化又发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大概宋太宗都没有想到,他抓来了一个人,会对他的朝代的文学发生这么大的影响。宋太宗是关心政


蒋勋说唐诗mp3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51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