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基层农业技术系统

时间:2017-02-18 05:34:1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1)

英山县金家铺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DC421101109

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

通知

农办科函〔2013〕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办):

根据新阶段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需要和部领导的指示,我部组织力量设计开发了“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体系管理系统”)。经研究,决定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启动体系管理系统运行(网址为http://njtg.agsoso.com)。为保证体系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体系管理系统运行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基本稳定,财政保障状况逐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新阶段,做好体系管理系统运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快速了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动态,准确掌握基本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完善政策、健全制度提供精准的参考和依据。二是巩固近年改革与建设成果,强化对基层农技人员评聘、岗位状态、绩效考评等的动态监测,规范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三是指导、督促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健全运行机制,量化工作任务,创新推广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履职。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把体系管理系统运行作为当前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

二、认真组织做好体系管理系统运行相关工作

(一)健全管理队伍。各省农业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体系管理系统运行,保障必需的工作条件。抓紧落实省、地(市)、县三级管理员队伍,研究细化各级管理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加强管理员业务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尽快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作用明显的管理员队伍,保障体系管理系统规范高效运行。

(二)加强统筹协调。体系管理系统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协调任务重,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体系管理系统运行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应尽职责,不得相互推诿。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农技推广体系管理的牵头部门和体系管理系统运行的主管理方,要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认真谋划工作安排,主动与同级相关农口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系统

运行工作;其他行业农口部门作为体系管理系统运行的辅助管理方,要认真履行应尽职责,及时与牵头部门沟通情况,加强信息交流。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勇于承担工作任务,积极发挥作用。

(三)认真组织信息填报。按照《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2)的有关要求,准确填写有关信息,及时上报。2013年是系统运行的第一年,请按以下要求报送信息:6月1日前,各省报送2012年本地区体系管理系统所有指标的全年相关信息;7月31日前,报送2013年上半年本地区相关信息;年底前,报送2013年下半年本地区相关信息。每次信息报送时间截止后的1个月作为信息统计分析期,期间各级用户将无修改体系管理系统相关信息的权限。

三、其他有关事项

我部将把体系管理系统运行情况作为考核农业技术推广相关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并将其纳入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作为体系管理系统的主管部门,负责总体规划、统筹指导和监督信息系统运行。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体系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中国农学会协助做好体系管理系统运行相关工作。各地

使用体系管理系统时遇到问题或咨询情况,可与上述单位有关人员联系。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政策体系处 付长亮,电话:

010-59192905,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黄锋,电话:010-51503547,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中国农学会研究咨询处 李厥桐,电话:010-59194484,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1、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纳入管理系统中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指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具体包括: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四个系统所属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主要职责为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事业单位,不包括主要从事农业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也不包括只有部分职能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而主体职能为其他工作的事业单位。

2、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篇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概念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以上定义对于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都予以了明确的界定,但是在农业实践活动中,推广作为一种手段,依据其作用对象的不同,而有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推广以及农村推广在推广目标和内容上的差异。农业推广主要是指运用推广作为手段,促进农业发展,即促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农村推广则泛指推广对农村整体发展过程的作用,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通常将这三个层面的概念统称为推广工作或推广事业。

如果我们强调推广工作在改变农民的态度、增加他们的知识以及提高他们的技能等方面的效应,那么,农业技术推广依靠其可操作性,便构成了推广工作的核心,它是农业推广和农村推广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规定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两大构成部分:即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体系;②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这是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广义界定,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活动中,往往使用仅包括第一方面的狭义定义,本文亦强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这一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其对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关联效应。

1.3.2研究现状

中国没有专门的农业科技推广研究机构,从上世纪30年代才开始出现对农业科技推广理论与方法的研究,1933年唐启宇著有《近百年来中国农业之进步》,1935年章之汶、李醒愚著有《农业推广》一书,同年孙希复编写了《农业推广方法》,1947年宋希庠编写了

篇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技术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技术总结

一、基本情况

***村地处***沿岸,交通便利,灌溉方便,属于冷凉性气候条件,是***镇发展高原夏菜产业的理想地带。该村有*个组, **户,***人,确定技术员*名科技示范户*户,辐射带动***户,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亩。多年来,以***公司为龙头,以***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积极引导农户转变发展思路,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从而形成了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村现有蔬菜面积***亩,占耕地面积的**%,其中高原夏菜标准化栽培示范面积**亩。占蔬菜总面积的**%,高原夏菜的种植以娃娃菜、荷兰豆、蒜苗、甘兰、菜花、笋子蒜苗为主。

二、主要技术

示范推广的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等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三、采取的措施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强技术服务。采取县乡村三级行政、技术干部分组包片,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并驻村蹲点,培育种植典型,实行全程技术指导,引导群众严格按照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专题培训*场次**人次。

2、以点带面抓重点。选在村里有威信、有技术的“能人”当示范户,进行重点指导、跟踪服务,建立示范户的田间管理档案。通过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促进周边村社发展蔬菜生产。

3、依托合作组织发展蔬菜生产。在示范点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通过该组织及经纪人签定订单蔬菜,保证了蔬菜的销路,为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保证了农户的收入。

4、按标准化生产,打造高原品牌。充分发挥当地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病虫危害轻的优势,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物农药,实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

5、积极引进客商,发展订单农业。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积极参与,与天祝介实蔬菜公司、***客商合作,大力发展高原夏菜订单,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优质优价。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年的种植指导,农户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加上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使农户建立了蔬菜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社会效益。由于配套技术落实到位,本示范点生产的娃娃菜结球紧实,品质;菜花雪白纯净;莴笋顺直无裂口,抗病虫能力强,而且生产过程打药次数少,产品耐储运,深受广大城乡居民和外地客商的青睐,是非常理想的无公害蔬菜和外销蔬菜产品,该示范点高原夏菜外销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92 %以上,已成为我镇主要外销蔬菜品种,全面提升了高原夏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为广大农

户和技术员积累了技术经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 经济效益。,示范点2014年预计生产各类蔬菜320万公斤,按照正常年份的产量和今年市场价格测算,该示范点技术项目的实施将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亩产值达3500元左右;较露地小麦亩产平均增值2700元以上,可实现总增产值380余万元。

3、生态效益。由于采取了配方施肥技术,重施有机肥、高龙覆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高效节水技术,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避免了施肥的盲目性,节约了灌溉用水,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基层农业技术系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35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