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留守儿童献爱心

时间:2017-02-18 05:26:2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学校、家庭、社会必需关心的大事!

现在,生活在乡镇和边远山区的许多父母,为了给家庭更富足的生活,远走他乡,远离亲人,一年四季奔波在各个城市中,他们留在乡村的孩子,有的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料生活起居,有的托付给远亲近邻,

他们这些小朋友,每天享受不到爸爸妈妈亲热的抚摸,听不到爸爸妈妈关切的叮咛,见不到爸爸妈妈慈祥的笑容。他们受了委屈没有地方撒娇,有了好消息没有人和自己分享,在长期的情感孤独中,他们的性格从活蹦乱跳变得沉默寡言,从热爱学习变得贪玩厌学,从积极上进变得消沉任性??在生活、学习上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心灵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建设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一个的责任,渴望他们拥有的一种生活幸福、学习快乐的成长环境,在乡下的那些留守伙伴们,更渴望来自我们大家的帮助!

有太阳,世界才会有温暖;有春风,大地才会有生机。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每一个人都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我们手牵手,一帮一,献爱心,结对子,共成长,健康快乐的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奏响我们这个时代最和谐的乐章!

谢谢大家!

篇二: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捐报倡议书

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捐报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共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但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也许还在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长年在外地打工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父母怀抱撒娇的时候,他们却被留在山村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这群孩子共有一个令人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关系到现实社会的安宁与和谐,还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整体素质。关注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欢乐、和睦、关爱、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共享一片成长的天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无力去彻底改变他们的处境,我们无力去消除他们的贫困。但是,我们一定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做点什么。其实社会不是缺乏爱,只是缺少把爱心汇集起来的倡导者,缺乏一个让爱心流淌的渠道。

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祖国未来。同在蓝天下,为了留守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传承光大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朋友们,省下一包烟,少买一件衣服,少打一次牌,慷慨捐出100元钱,为留守儿童征订一份《广元留守儿童报》吧。用我们的爱心和善举,架起爱的桥梁,奏响爱的乐章,也许您的点滴付出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让他们暗淡的童年生活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希望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程。您弥足珍贵的爱心,一定能令这些留守儿童,感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带来的温暖与祝福;一定能感召身边的人,也像您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一

定能激励我们更努力地凝聚社会上无数爱心人士的力量,共同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校园。

在这里 , 您给予别人是幸福的,自己收获的是快乐。一滴水 , 也许微不足道 , 但如果汇成一股清泉 , 就足以滋润干渴的心田。

让我们同携手,共享一片蓝天!

倡议人:青川县木鱼镇中心小学校

2014年8月10日

篇三: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

陈家琪

对于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使得他们的数量与日俱增。这些留守儿童要么放在农村爷爷、奶奶家,要么放在外公、外婆家或者由其他亲属监护照顾,他们的心灵缺少雨露的滋润,他们的生活失去了阳光的照耀,久而久之,这些儿童就成为了问题学生,不是成绩落后,就是调皮捣蛋。面对这些即将长成的幼苗,是辛勤培育,还是放任不管?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必须辛勤培育,他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之栋梁;放任不管,他们只有枯萎而死,或成为农家的灶中薪炭。可见如何选择,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安全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300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9%至23%。并且有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有的由隔代亲人监管,由于监护人知识观念、年老体弱、照顾多孙等原因,他们大多简单的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身体不出问题就行,从而采取老一辈重物质轻精神的抚养孩子方式,忽略了对孩子而言更为重要的心理成长。也有的留守儿童是由父母寄养在亲戚家的,这些临时监护人很多是出于情面接受的留守儿童父母委托,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不比对待自己孩子那么认真入则,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十分冷漠,有的则态度粗暴,留守儿童的小过失就采取谩骂、体罚等不利孩子成长的惩罚手段,这些,都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情感是空白地带,孩子们是孤独的。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我更能体会

到这一点,很多次批改作文,都能让我看到一些留守儿童让人心酸的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希望画好多好多的钱,让爸爸妈妈不再去打工,永远留在我身边。”“春节快到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能够回来看我一次,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到她了。”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里孩子们这样写到:“我真是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这么一个晚上,他又要走了。”“我一个人在新房子里睡,过两个星期就不害怕了。”“我想对妈妈说:你只生了我和弟弟,没有养育我们,你根本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今天开家长会,我也给爷爷讲了,可是我爷爷又老又忙,他没有来。”这些孩子对爱的渴望无疑给了我们家长心灵上无比巨大的震撼。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了道德、法律底限。

(三)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就肩负起农活、家务活的重担,导致学习精力不足,顾得了家里却顾不了学习,成绩就这样下降了,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逃学和辍学的心理。还有的留守儿童因父母亲不在身边,而其代由监管的亲人们出于溺爱,对孩子一些出格的行为予以放任不管,导致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并偏离了健康的发展轨道甚至越轨。

(四) 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问题。

据报道,部分留守儿童因其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邻居的冷眼,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有的监护人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觉得只要不闯祸就好,没有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相关教育,以致每年暑假都有儿童溺水身亡的事件发生,这些儿童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这已经不是个别问题,它已经演变为社会典型,这是关系到祖国花朵们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古语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所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完成好,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呢?

一、政府方面:之所以出现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所以政府这边应该想方设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国家应适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村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尽量留住当地的年轻劳动力,同时也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向本地城镇转移。政府还应多出台一些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以此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政府部门还需加大力度宣传“留守”的危害性,以多种方式让农村父母认识到“留守”对孩子的不利影响,父母尽可能不让孩子“留守”,也将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二、学校方面: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行弥补。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如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打电话、写信,加强与家长的亲情交流的主题活动;洗脸、刷牙、洗脚,作息习惯,就餐方面的指导的挑战活动。让学生明白,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一直在关注和爱他们,老师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爱他们。学校还应把一些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从而进行心理训练和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坚决制止“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而且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

三、家庭方面:留守儿童比其他的孩子更脆弱,更无助,父母应倾注更多的时间在孩子的教育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尽可能消除孩子内心的不平衡感和孤独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农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和打电话、写信的方式,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家庭的温暖。同时,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应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这比挣钱,更有价值——因为有孩子才有将来。

四、社会方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其法定监护人的事,也并非只是政府和学校的事,而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群策群力。因此,应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来宣传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大力组织开展社会关爱行动 。比如在社会上广募大学生、志愿者、“爱心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行动,在亲情上关爱,在生活上

关心,在学习上鼓励帮助留守儿童;呼吁当地村民积极配合各村组织做好工作,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孩子,落实好监护和教育责任;多方争取社会资助,帮助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通过用全社会的爱心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由此可知,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新难题、新考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且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借此机会,我呼吁大家应从不同的角度 、层面去发现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必须关注重视起来,只有三者合力,用心去关爱他们,用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少一点伤害,才能让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幸福的童年。正如歌曲《爱的奉献》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留守儿童献爱心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31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