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社区清明节黑板报

时间:2016-08-05 09:28: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区清明节黑板报图片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2015清明节黑板报

2.一二九运动黑板报内容资料大全

3.庆元旦迎新年黑板报图片

4.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5.中学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总结


社区清明节黑板报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26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
婵犵數鍋涢顓熸叏閸偆浠氶梻浣规偠閸斿矂宕愰崹顔炬殾闁靛闄勯崕鐔兼煃閵夈儳锛嶉柕鍫櫍濮婃椽宕ㄦ繝鍕櫧闂佹悶鍔嬮崡瀹犳闂佸搫琚崕杈╃矆閸℃稒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闂傚倸鍊搁崐鍝モ偓姘煎弮瀹曟繈寮借濞撳鏌涘畝鈧崑鐐哄磻鐎n喗鈷戞い鎰剁悼閵嗘帗顨ラ悜鍥ㄥ: 5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缂傚倸鍊风拋鎻捨i崟顖氱闁跨噦鎷�闂傚倷绀侀幉鈥崇幓閸ф绐楃€广儱顦伴崑婵嬫煥閻曞倹瀚�10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倷绶氬ḿ鑽ゆ嫻閻旂厧绀夐幖娣妼閸氬綊骞栧ǎ顒€濡肩紓浣叉櫆閵囧嫰寮介妸褎鍣柣銏╁灲閹凤拷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鎮楅悽鐢点€婇柛瀣崌閻涱噣宕归鍙ョ棯婵犵數濮崑鎾绘煥閻曞倹瀚�
婵犵數濮伴崹鐓庘枖濞戞氨鐭撻柟缁㈠枛閺勩儲淇婇妶鍛櫣缂佺媴缍侀弻鐔兼焽閿曗偓婢ь喗銇勯銈呪枅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婵犵數鍋涢顓熸叏閸偆浠氶梻浣规偠閸斿矂宕愰崸妤冨祦閻庯綆鍠栫粻娑欍亜閹哄棗浜惧銈庡亞婵炩偓闁哄本绋戦~婵嬵敆閳ь剟宕垫潏鈺冪<閺夊牄鍔庣粻鐐烘煙瀹曞洤鏋涘┑锛勫厴閺佸倿寮妶澶屽椽濠电姷鏁搁崑娑⑺囬弶妫垫椽骞嬮悙鐢殿啎闂佹悶鍎洪崜姘跺磻閵娾晜鐓忓┑鐘叉捣閸樻盯鏌涢妶鍥т槐闁哄被鍊栧ḿ蹇涘Ω閿旇瀚介梻鍌欑贰閸犳牠顢氶銏犵劦妞ゆ巻鍋撶紒鐘茬Ч瀹曞綊宕崟鎯扳偓鍧楁煥閻曞倹瀚� 闂備浇顕ф鍝ョ不瀹ュ鍨傞柛婵嗗閼板潡鏌涢妷鎴濊嫰濞堫偄顪冮妶鍡橆梿妞ゆ柨锕﹂幑銏ゅ幢濞戞瑧鍘卞┑鐐叉閻燂妇鈧熬鎷� p00852-1 闂傚倸鍊搁崐鐢稿磻閹剧粯鐓欑紒瀣健椤庢鏌i敃浣稿惞闁逞屽墰閺佸宕戞繝鍥х獥闁哄洨鍠撻埞宥呪攽閻樺弶鎼愰柣顓燁殘閳ь剛鎳撶€氼厼顭垮Ο鍏煎闁圭粯甯╅悢鍡涙偣妤︽寧顏犵€涙繈姊虹化鏇熸珨闁瑰嚖鎷� 婵犵數鍋為幐濠氭嚌妤e啫桅婵☆垵澹堟慨铏亜閹烘垵顏╃紒鐘崇墵閺屾洘绻濊箛娑欘€嶉梺绋款儐缁诲嫮妲愰幒妤€绠熼悗锝庡亜椤忥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倶濮樿泛绠伴柛婵勫劜椤洟鏌熺€涙ḿ绠ラ柛銈嗩殕閵囧嫰寮崶璺烘暯缂備椒绱幏锟�
闂傚倷绶氬ḿ鑽ゆ嫻閻旂厧绀夐幖娣妼閸氬綊骞栧ǎ顒€濡肩紒顐㈢Ч閺屾盯顢曢敐鍡欘槰闂佹寧绋撻崰鏍蓟閵娿儮妲堟繛鍡樺笒椤ユ繈姊洪悷鏉挎毐婵☆偅鐟х划娆愬緞閹邦剛鍔﹀銈嗗笒鐎氼參宕垫繝鍥ㄧ厱闁归偊鍓欑痪褔鏌涢敐搴$仩闂囧绻濇繝鍐ㄥ閻庢熬鎷� 9:00-12:30 14:00-18:30 闂傚倷绀侀幉锛勭矙韫囨稑绀夌€光偓閸曨偆鐓戦梺璺ㄥ櫐閹凤拷 9:00-12:30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缂備讲鏅滈妵鍕冀閵娧勫櫘闁汇埄鍨辩粙鎴﹀煡婢舵劕绠奸柛鎰╁妼娴煎海绱撴担浠嬪摵缂佽瀚伴獮蹇涙偐閼碱剚娈濋梺鍝勵槼濞夋洟骞夐敃鍌涒拺缂佸娉曠粻鎻掆攽閻愯宸ラ摶鐐烘倵闂堟稒鎲搁柣婊呯帛娣囧﹪濡堕崒姘闁荤喐绮屾惔婊堝箯閿燂拷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缂備讲鏅滈妵鍕冀閵娧勫櫘闁汇埄鍨辩粙鎴﹀煡婢舵劕绠奸柛鎰╁妼娴煎海绱撴担浠嬪摵缂佽瀚伴獮蹇涙偐閼碱剚娈濋梺鍝勵槼濞夋洟骞夐敃鍌涒拺缂佸娉曠粻鎻掆攽閻愯宸ラ摶鐐烘倵闂堟稒鎲搁柣婊呯帛娣囧﹪濡堕崒姘闁荤喐绮屾惔婊堝箯閿燂拷
闂傚倷娴囬妴鈧柛瀣尰閵囧嫰寮介妸褎鍣柣銏╁灡閻╊垶寮婚悢琛″亾濞戞顏呮叏閸パ€鏀芥い鏇炴鐎氾拷 闂佽姘﹂~澶愭偤閺囩姳鐒婃い蹇撶墢瀹撲線鐓崶銊︽儎闁搞倖顨嗘穱濠囧Χ閸涱収浼岄梺鎼炲€曢ˇ鐢稿蓟閿熺姴纾兼慨姗嗗幖缁愭盯姊虹紒妯肩疄闁衡偓閸楃儐鍤楅柛鏇ㄥ亽閸氬鏌涘☉鍗炲箻闁告﹩鍓熷娲传閸曞灚笑闂佸摜鍠愬ḿ娆撯€栨繝鍥ㄦ櫢闁跨噦鎷�